全國中小學今日開學 統編三科教材正式啟用

2020-12-14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9月1日消息(記者沈靜文)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今天是9月1日,這個日子對於所有學校教育的經歷者,都有著「新起點」的意味。與往年相同,在今天,學生們結束假期、重返課堂;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天,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的學生們,拿到了幾冊與學長學姐們不同的新課本。新的學年、新的第一課究竟「新」在何處?

  科學離我們有多近?近到小學一年級。物質科學、生命科學、地球與宇宙科學、技術與工程……這些名詞,從今天起,成為全國的「小豆包們」課堂上的關鍵詞。新版課程標準將科學課的性質由「啟蒙課程」改為「基礎課程」,課程起始年級也由三年級變為一年級。

  在江西南昌,劉先生剛剛看到孩子簇新的課本。他表示:「平時一到周末孩子就希望我們能夠帶她去到南昌的科技館,作為家長真的很開心,科學不僅能培訓小孩創新探索的意識,還能培訓小孩嚴謹的科學態度,這對他們一生都是非常有好處的。」

  傳道授業,為的是一生德行學問的養成。應試時代成長的年輕人們已為人父母,這個九月的變化,從離考試最遠的科目開始。除了科學,還有道德與法治。

  河南省鄭州市緯一路小學學生耿曦曦說,以前教材叫「品德與生活」,現在叫「道德與法治」。顧名思義,新教材講求「德」,也重視「法」。教材主編、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部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教授高德勝說,要破題「知行合一」,德育的實效性是教材編寫過程中的重要考量。

  高德勝表示,「過去實效性問題的一個很重要的挑戰,就是教師在教這門課時說教太多,教學效果不好。這次在教材當中對教師有一個新的定位,教師的教就是學習活動和學習過程的設計、組織、參與、引導,這對廣大教師來說也是有挑戰的,後續的培訓我們會跟上。」

  事實上,這一冊《道德與法治》前後歷經五年編審,與新編的語文、歷史兩科一起,今年首次作為教育部統編教材,在全國所有地區義務教育初始年級投入使用。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的同學們,一不小心,見證了歷史。

  在統一新編的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三科教材中,語文教材的變化長期以來備受關注。小朋友們的語文課會有什麼樣的變化?魯迅真的離語文課本越來越遠了嗎?

  在河北衡水市滏陽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師周方媛早早完成了自己的「暑假作業」。她翻閱手中的新版課本說,最大的變化就是開學一個月先讓孩子學習識字,再進行拼音的學習;此外,新教材增加了「和大人一起讀」欄目。

  周方媛說:「現在是先認字,然後再學拼音,識字量也少了,原來是400字現在是300字。一些長的課文都放進了《園地》和大人一起讀,像這篇《小松鼠找花生》,讀了以後學生可以自己講給家長,也可以讓家長講給他,知道了以後可以講給其他的小朋友。更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吧。」

  一冊課本的成功,不在居高臨下,而在潤物無聲。這也是語文教材主編、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溫儒敏眼中,教材每一處調整的出發點。

  溫儒敏解釋:「現在我們這套教材一開始,課文就是『天、地、人、你、我、他』,很大的楷體字,接著就是『金、木、水、火、土』,為什麼這樣安排呢?就是要幫助孩子們建立對漢字原初的感覺。一上學第一印象就是漢字,而不是ABC,b、p、m、f,還要考慮到現在很多小學一年級開始學英語了,英語跟b、p、m、f混在一塊兒也很困難,所以往後推。像這種用意,把漢語、漢字擺回到第一位置,強調拼音只是輔助學漢字的工具,它不是目的,進一步激發孩子認字讀書的興趣。」

  此前一年,新版語文教材已經在浙江湖州的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投入使用。在湖州愛山小學研訓處副主任高靜秋看來,除了打破原先先學拼音再學認字的傳統,新教材更注重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大幅增加了古詩文篇目。「新教材一到六年級,增加一些經典性的篇目,一年級就開始學習古詩文了,差不多每個年級學習20篇左右,增幅達到了80%。」

  對此,溫儒敏介紹,新版語文教材的確加強了傳統文化內容,但並非一些媒體講的「文言文大增」。

  溫儒敏說:「小學語文古詩文有129篇,初中有132篇,當然這個數字包括古代詩詞,也包括了文言文,還有部分古典名著的閱讀。如果從課文統計的話,小學古詩文選篇總體佔比30%左右,選篇數量有增加,初中基本上跟以前差不多。為什麼這樣安排呢?一是更注重傳統文化的加強、傳承。二是教學的需要,因為小學階段,是孩子們的記憶力最好的時候,他可以不太理解,但是讓他多讀、多背、多誦,打下一個基礎。所以這方面增量是比較明顯的,但不是說達到非常多的文言文的程度。小學主要還是古代詩詞,初中有一些文言文。」

  在此之前,「魯迅文章徹底退出人教版語文教材」或「徹底退出義務教育語文教材」這樣的浮誇標題不斷見諸媒體。「大撤退」之說,溫儒敏也有耳聞。

  溫儒敏透露,這次新教材,小學選入了兩篇魯迅的作品,都比較簡短,像《少年閏土》選自《故鄉》,《好的故事》選自《野草》。初中選了七篇,比如《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阿長與<山海經>》、《藤野先生》等。說魯迅作品「大撤退」其實沒有那麼回事。

相關焦點

  • 教育部統編教材啟用 申城開學第一課著力打好中國底色
    原標題:教育部統編教材啟用 申城開學第一課著力打好中國底色  今天新學年開學。在喜迎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的日子裡,全國中小學的開學第一課紛紛聚焦引導學生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為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打好基礎。
  • 我區族語言授課學校推行使用三科統編教材工作
    近日,自治區黨委辦公廳、政府辦公廳印發《全區民族語言授課學校推行使用三科統編教材全面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教學工作實施方案》,全面部署我區下一步推行使用三科統編教材相關工作。從2022年秋季學期起,高中一年級全部使用統編《思想政治》《語文》《歷史》教材,並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2025年高中畢業生高考時,三科全部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答卷。      《實施方案》要求,積極穩妥地做好民族語言授課學校推行使用三科統編教材和全面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教學工作,配齊配強師資,提升教學能力,完善教材保障,推進學段銜接,開展教學研究。
  • 統編教材啟用 強調傳統文化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
    根據中央要求,教育部統一組織新編了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教材,於2017年9月1日在全國投入使用。新啟用的統編教材覆蓋範圍是全國所有地區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2018年將覆蓋小學和初中一、二年級,2019年所有年級全部使用統編教材。即三科教材統編統用、三年實現全覆蓋。
  • 學生不再「文理分科」了 新高一啟用全國統編新教材
    本報訊 28日是中小學開學第一天,全市百萬中小學生由此邁入新學期,新高考、新教材、新課表、新食堂,一系列教育教學改革令這個新學期充滿新意。  高一全面實行選課走班  由「3+X」改為「3+3」,將選擇考試科目的權利交給學生,2020年的高考改革無疑是近些年來最大的。
  • 普通高中三科統編教材2025年所有年級「全覆蓋」
    新華社北京12月24日電 記者24日從教育部了解到,普通高中三科統編教材目前已覆蓋20個省(區、市),2022年前將實現所有省份「全覆蓋」,到2025年實現所有年級「全覆蓋」。教育部教材局局長田慧生在當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普通中小學道德與法治(思想政治)、語文、歷史三科教材實現統編統審統用。義務教育三科統編教材2017年正式投入使用,2019年實現了所有年級的全覆蓋。普通高中三科統編教材於2019年正式投入使用,2022年前將實現所有省份「全覆蓋」,到2025年實現所有年級「全覆蓋」。
  • 擦亮「中國底色」的統編三科教材
    立德樹人的改革從教科書開始,2017年9月新學期,「一綱多本」的時代正式終結,全國小學和初中起始年級使用「部編本」語文教材。這一項改革,為正在進行「全面施工內部裝修」階段的中國教育刷上了「中國底色」。(一)  統編三科教材,背後是凝結著140餘位編者耗時5年心血的「國家行動」。
  • 我區全面部署民族語言授課學校推行使用三科統編教材工作
    近日,自治區黨委辦公廳、政府辦公廳印發《全區民族語言授課學校推行使用三科統編教材全面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教學工作實施方案》,全面部署我區下一步推行使用三科統編教材相關工作。從2022年秋季學期起,高中一年級全部使用統編《思想政治》《語文》《歷史》教材,並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2025年高中畢業生高考時,三科全部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答卷。 《實施方案》要求,積極穩妥地做好民族語言授課學校推行使用三科統編教材和全面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教學工作,配齊配強師資,提升教學能力,完善教材保障,推進學段銜接,開展教學研究。
  • 義務段三科教材用上統編版教材 語文特別擅長講"中國故事"
    &nbsp&nbsp&nbsp&nbsp今年秋季學期開始,義務段三科教材發生變化,小學、初中全部用上了統一部編版教材。拿到新課本的小學生們格外高興,相關任課教師則提早開始「攻讀」。
  • ——義務教育三科教材統編工作綜述
    編者按  根據中央要求,由教育部組織編寫的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三科教材經國家教材委員會審查通過後,2017年9月在全國各地中小學起始年級開始統一使用。  統編三科教材投入使用後,教育部組織教材編寫專家及教育行政部門人員兵分7路,進行實地回訪,問卷調查。換個角度看,回訪和調查就是「趕考」。教材編寫部門是考生,一線教師、教研員和學生才是考官和評委。
  • 普通高中三科統編教材2025年 所有年級「全覆蓋」
    新華社電 記者12月24日從教育部了解到,普通高中三科統編教材目前已覆蓋20個省(區、市),2022年前將實現所有省份「全覆蓋
  • 統編教材9月啟用 拼音晚學一個月
    統編教材9月啟用 拼音晚學一個月  三科統編教材將於2019年覆蓋小學初中所有年級;道德與法治教材設法治教育專冊,集中講授憲法新京報見習記者 王俊 攝  新京報訊 由教育部統一組織新編的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教材,將於9月1日在全國投入使用。  今年9月投入使用統編教材的覆蓋範圍是全國所有地區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2018年將覆蓋小學和初中一、二年級,2019年所有年級全部使用統編教材。即三科教材統編統用、三年實現全覆蓋。
  • 上海市高一年級啟用教育部統編教材
    新學期開始,上海市高一年級將啟用由教育部統編的全新語文、歷史和思想政治教材。在這三科統編教材中,語文教材尤其引發廣大師生和家長關注:一是古詩文比例大幅增加,二是教材提出了整本書閱讀等全新教學要求。  可以說,全新語文教材正在傳遞出語文教學的新信號——語文不再只是「掰開了揉碎了」的字詞句學習,在豐富的閱讀和社會體驗中提升語文核心素養,將是學好語文的關鍵。記者了解到,今年暑假期間,滬上高中語文教師已接受了全新統編教材的培訓。古詩文佔比高?
  • 教育部:普通高中三科統編教材2022年前將實現所有省份「全覆蓋」
    12月24日,教育部召開第七場教育2020收官系列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期間教材建設工作有關情況。  教育部教材局局長田慧生介紹,「十三五」期間,教育部實現了普通中小學三科教材統編統審統用。按照中央決策部署,統一組織編寫普通中小學道德與法治(思想政治)、語文、歷史三科教材,全面體現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系統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教育,為學生打好中國底色、厚植紅色基因。義務教育三科統編教材2017年秋季學期正式投入使用,2019年秋季學期實現所有年級「全覆蓋」。
  • 內蒙古自治區出臺民族語言授課學校推行使用三科統編教材工作實施方案
    近日,自治區黨委辦公廳、政府辦公廳印發《全區民族語言授課學校推行使用三科統編教材全面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教學工作實施方案》,全面部署我區下一步推行使用三科統編教材相關工作
  • 教育部「統編三科教材西部巡講活動」在涼山啟動
    28日在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啟動的「統編三科教材西部巡講活動」上,陳紅和來自北京的專家學者一起成立了「名師工作室」,與涼山教師結對,助力當地骨幹教師成長。據悉,2017年9月,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和歷史三科統編教材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在全國起始年級投入使用。
  • 教育部教材局負責人就義務教育三科教材統編工作答記者問
    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教材建設,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教材建設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明確提出教材建設是國家事權,要健全國家教材制度,成立國家教材委員會,統籌指導管理教材工作,強調要重點編好中小學三科教材,實行國家統編、統審、統用。第二,這是立德樹人的重要舉措。三科教材意識形態屬性強,具有極其重要而特殊的育人功能。
  • 普通高中三科統編教材突破了什麼
    今年秋季開學,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語文、歷史三科統編教材開始在北京、天津、遼寧、上海、山東、海南6個省份率先使用,其他省份根據新高考推進和各地實際情況陸續推開,2022年前將全部使用新教材。8月27日,教育部召開發布會,介紹高中三科統編教材投入使用及義務教育三科統編教材全覆蓋工作情況。
  • ...高中三科統編教材投入使用及義務教育三科統編教材全覆蓋工作情況
    教育部教材局  2017年,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統編教材開始在全國小學和初中起始年級統一使用,今年秋季學期將實現所有年級「全覆蓋」。  一、教材使用情況  義務教育三科教材投入使用後,教育部建立了全流程、廣覆蓋的教材使用跟蹤機制。
  • 9月起全國中小學3科使用統編教材
    原標題:9月起全國中小學3科使用統編教材   據悉,根據中央對三科教材統編統用、三年實現全覆蓋的要求,教育部歷時五年,統一組織新編了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教材,2017年秋季學期起,全國所有地區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使用統編教材,2018年覆蓋小學初中一、二年級,2019年所有年級全部使用統編教材。
  • 鑄國之重器 育時代新人:義務教育三科教材統編工作綜述
    編者按  根據中央要求,由教育部組織編寫的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三科教材經國家教材委員會審查通過後,2017年9月在全國各地中小學起始年級開始統一使用。「按照中央要求,這次國家層面統編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三科教材,不是對原來教材編寫出版方式的簡單調整,而是著眼落實黨的教育方針、辦好中國特色義務教育、維護國家長治久安作出的重要部署,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在三科統編教材出版發行與使用工作部署會上,教育部副部長朱之文對此明確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