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編義務教育三科教材解讀
「語文統編教材的編寫原則和思路,主要是以立德樹人為宗旨,利用語文學科善於薰陶感染的特點,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化為語文的血肉,很自然地實現在語文教材設計中的整體滲透,發揮語文教材在育人方面的獨特優勢。」義務教育語文統編教材總主編、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溫儒敏在今天舉行的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據介紹,此次語文教材統編工作按照「整體規劃,有機滲透」的原則,突出全面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繼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革命傳統,遵循語文教育的基本規律,堅持選文文質兼美,增強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激發學生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的情感,全面提升語文素養。
「這次語文統編教材對篇目的選擇是下了很大功夫的,選文既要突出經典性,又要兼顧時代性;還要重視選擇思想格調高、語言形式美、值得誦讀涵泳的作品;強調體裁的多樣性,涵蓋古今中外各種文體。」溫儒敏說,篇目的選擇既要考慮到服務於語文核心素養的提升,又要貫徹立德樹人的總體要求,還要照顧到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給教師以一定的發揮空間。「這麼多方面都要兼顧均衡,並不容易,所以很多選文都是經過廣泛徵求意見,經過反覆討論、斟酌,最後定下來的。所以說,教材的選目是充分考慮到社會相對共識的。」
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方面,無論是通過增加古詩文、增設專題欄目、大量編選反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課文來落實主題教育要求,還是以選文來體現革命傳統教育主題和國家主權主題,都體現了在教材內容設計上的加強。
「這套教材不光在選文方面,在結構、體例諸多方面也是努力做到有革新、有改進。」溫儒敏介紹說,語文教材採取「語文素養」與「人文精神」雙線組元的方式編排,以人文主題為線索,將語文素養作為另一條線索,精選典範文本,安排必要知識。以前的教材普遍都是主題單元,這次增加為語文素養雙線安排,這樣有利於安排必要的語文知識,優化學習的策略,促進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發展。欄目也增加了很多,從小學到初中各方面欄目,日積月累、字詞運用、書寫提示、口語交際,還有名著導讀,都是一些比較重要的欄目,另外,還有一些活動探究的單元。
溫儒敏透露,語文統編教材的創新之處還體現在降低了漢語拼音的教學難度,重視語文知識的積累和讀寫能力的培養,著重解決不讀書、少讀書的問題。
此外,為切實提升義務教育學生語文素養,語文統編教材抓住讀書興趣培養這個「牛鼻子」,在整體課文數量有所減少的情況下,大量增加衍生閱讀數量,引導語文教學向課外閱讀延伸。
「這次語文統編教材的面世不是對既有語文教材的顛覆,而是充分吸收了以往版本教材的優秀部分和好的經驗,在編寫過程中注意遵循語文學習規律,克服隨意性,滿足一線教學需求,並對當前語文教學中客觀存在的一些弊病起到糾偏的作用。」溫儒敏說。本報北京8月28日電(本報記者 柴葳 劉博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