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語文統編教材:「語文素養」與「人文精神」雙線組元

2020-12-17 中國教育在線

  統編義務教育三科教材解讀

  「語文統編教材的編寫原則和思路,主要是以立德樹人為宗旨,利用語文學科善於薰陶感染的特點,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化為語文的血肉,很自然地實現在語文教材設計中的整體滲透,發揮語文教材在育人方面的獨特優勢。」義務教育語文統編教材總主編、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溫儒敏在今天舉行的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據介紹,此次語文教材統編工作按照「整體規劃,有機滲透」的原則,突出全面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繼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革命傳統,遵循語文教育的基本規律,堅持選文文質兼美,增強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激發學生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的情感,全面提升語文素養。

  「這次語文統編教材對篇目的選擇是下了很大功夫的,選文既要突出經典性,又要兼顧時代性;還要重視選擇思想格調高、語言形式美、值得誦讀涵泳的作品;強調體裁的多樣性,涵蓋古今中外各種文體。」溫儒敏說,篇目的選擇既要考慮到服務於語文核心素養的提升,又要貫徹立德樹人的總體要求,還要照顧到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給教師以一定的發揮空間。「這麼多方面都要兼顧均衡,並不容易,所以很多選文都是經過廣泛徵求意見,經過反覆討論、斟酌,最後定下來的。所以說,教材的選目是充分考慮到社會相對共識的。」

  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方面,無論是通過增加古詩文、增設專題欄目、大量編選反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課文來落實主題教育要求,還是以選文來體現革命傳統教育主題和國家主權主題,都體現了在教材內容設計上的加強。

  「這套教材不光在選文方面,在結構、體例諸多方面也是努力做到有革新、有改進。」溫儒敏介紹說,語文教材採取「語文素養」與「人文精神」雙線組元的方式編排,以人文主題為線索,將語文素養作為另一條線索,精選典範文本,安排必要知識。以前的教材普遍都是主題單元,這次增加為語文素養雙線安排,這樣有利於安排必要的語文知識,優化學習的策略,促進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發展。欄目也增加了很多,從小學到初中各方面欄目,日積月累、字詞運用、書寫提示、口語交際,還有名著導讀,都是一些比較重要的欄目,另外,還有一些活動探究的單元。

  溫儒敏透露,語文統編教材的創新之處還體現在降低了漢語拼音的教學難度,重視語文知識的積累和讀寫能力的培養,著重解決不讀書、少讀書的問題。

  此外,為切實提升義務教育學生語文素養,語文統編教材抓住讀書興趣培養這個「牛鼻子」,在整體課文數量有所減少的情況下,大量增加衍生閱讀數量,引導語文教學向課外閱讀延伸。

  「這次語文統編教材的面世不是對既有語文教材的顛覆,而是充分吸收了以往版本教材的優秀部分和好的經驗,在編寫過程中注意遵循語文學習規律,克服隨意性,滿足一線教學需求,並對當前語文教學中客觀存在的一些弊病起到糾偏的作用。」溫儒敏說。本報北京8月28日電(本報記者 柴葳 劉博智)

相關焦點

  • 使用國家統編《語文》教材,提高語文素養
    因此,2012年,教育部聘任北京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所長溫儒敏為中小學語文教材的總主編,以人教社編輯為主,從全國調集數十位專家和特級教師,歷時5年,編撰了一套全新的語文教材。統編教材是國家級、高水平、權威性的教材。目前,這套「部編本」教材已在全國投入使用,今後數年將成為全國統編的語文教材。今年秋季學期起,我區民族語言授課學校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也開始使用國家統編《語文》教材。
  • 走進新版統編教材 感受本真語文魅力——記嘉善縣小學語文統編教材...
    2019年秋季,全國各地中小學開始使用統編教材,主要涉及中小學語文、中小學道德和法治、初中歷史。2016年秋季,我省小學語文一年級開始使用統編教材,至今已三年。今年起,嘉善縣六個年級的小學生全部使用統編教材,其中四、五、六年級的學生將要從人教版過渡到統編版教材。為了實施好這套新教材,幫助教師學習教材滲透的國家意志和民族文化精神,把握教材的編排意圖,小學語文學科已於8月22、24日兩天分六個年級、五個場所進行了教材理論培訓。
  • 統編小學語文教材很「可愛」
    新學期開始,看到嶄新的統編本四至六年級的語文課本,感覺一股清新的風吹來,那是語文的風;一陣濃濃的香味撲來,那是語文的香。統編語文教材著實清新可愛,有著濃濃的語文香味。
  • 統編教材時代到來 語文教育如何「教」與「學」?
    新華網北京8月30日電  題:統編教材時代到來 語文教育如何「教」與「學」?  新編語文教材出爐引關注  教育部介紹,根據統編統用、3年實現全覆蓋的要求,2017年秋季學期,全國所有地區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使用統編教材,2018年覆蓋小學和初中一、二年級,2019年所有年級全部使用統編教材。  針對新編語文教材,因所選古詩文數量有所增加,讓大家倍感期待。
  • 教師為什麼要用心梳理統編版教材各單元「語文要素」
    從這一點上說,與統編版教材一起誕生的「語文要素」,對於用教材教語文的教師來說,是有積極意義和價值的——當然,積極意義和價值的實現,還有賴於教師對統編版教材對於語文要素的進一步梳理和解讀。曾經寄希望於課程標準,能夠讓語文教師依據課程標準,對小學生經歷六年語文學習生活的過程,其語文素養發展到底走過怎樣的路徑,抵達怎樣的境界,有比較清晰的藍圖想像。
  • 深化解讀統編教材,引領教師專業成長 ——師大附實校小學部開展語文統編教材解讀專題講座
    10月28日下午,在江蘇師範大學附屬實驗學校行政樓一樓報告廳由徐州市教育教學研究室小學語文教研員劉春教授帶來了題為「基於實踐困惑的統編小學語文教材解讀與教學建議
  • 中小學統編《語文》教材的四大變化
    從今年秋季開學起,全國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三個科目,將全部統一使用由教育部組織編寫的教材。在三科當中,統編《語文》教材最受社會關注。在此,我們邀請參與教材編寫的專家為老師、學生和家長解讀其中的變化。 變化1 先學識字再學拼音 打開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本,首先看到的是「我上學了」的欄目,在「我上學了」之後先編排了一個識字單元,之後才是拼音教學。這是統編《語文》教材的重要變化,即編排順序是先識字再學拼音。
  • 今年秋季新學期,江蘇小學初中語文全部使用統編教材
    根據教育部規定,在即將到來的秋季新學期,江蘇省小學初中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學科將使用統一部編版教材,其中語文學科換教材最受家長關注。記者採訪了解到,小學階段,目前一二年級已經使用統編教材,其餘年級今年9月將會使用新教材。
  • 今年9月小學初中語文一律用統編教材,有哪些重大變化?
    記者了解到,江蘇大部分小學三年級以上年級段正在使用蘇教版教材,今年9月將統一更換成統編版教材,新的小學語文統編教材閱讀量大大增加,強調核心素養與能力提升,古詩文篇目由原來的75首增加到129首。「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與原來的教材相比,變化非常大,文本以單元形式呈現,編排成體系,雙元組合,每個單元都有兩條主線,一條強調人文性,一條強調語文要素,值得所有語文老師好好研究。」楊校長說,語文要素包含習慣、能力、知識等,每個單元教材中都非常明確寫作、閱讀方法,各個年級的教材形成進階,讓孩子在小學六年中切切實實提升語文核心素養。
  • 統編《語文》教材的四大變化
    從今年秋季開學起,全國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三個科目,將全部統一使用由教育部組織編寫的教材。在三科當中,統編《語文》教材最受社會關注。在此,我們邀請參與教材編寫的專家為老師、學生和家長解讀其中的變化。
  • 語文統編教材與教師專業發展
    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三科教材統編,突出德育為魂、能力為重、基礎為先、創新為上,在內容上,強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國家主權教育和法治教育等重要內容。總的來說,「統編本」語文教材有如下幾個特點: 特點之一是體現多讀書、會讀書、讀整本的書。
  • 普通高中語文統編教材詳細介紹來了|快訊
    8月27日上午,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高中三科統編教材投入使用及義務教育三科統編教材全覆蓋工作情況。普通高中語文教材總主編、北京大學教授溫儒敏出席發布會並介紹普通高中語文統編教材有關情況。隨小編一起到現場看看↓↓↓普通高中《語文》全套教材共5冊,其中必修教材分上、下2冊,選擇性必修教材分上、中、下3冊。
  • 說說統編版的初中語文教材
    從2019年開始,初中教育有一個重大的變化,就是語文教材全國統一了。在此之前,語文教材可以用多本共存的局面來形容,所以從多本共存到一本獨大,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很大的變化啊。我的小孩就是2019年上初中,也就是正好趕上語文新課本。伴隨著語文新課本的出爐,可想而知,大綱啊考試啊等等都要跟著調整。2022年,全國高中的語文教材也將統一,我的兒子也正好趕上。
  • 統編小學語文教材中的爭議與回應
    實行三科統編的原因,教育部給南方周末記者的答覆是,「中小學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三科教材意識形態屬性強,具有特殊重要的育人作用。三科教材由國家統一組織編寫和使用,這是中央做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一直以來,語文教材都是公眾關注的熱點。早在2009年,郭初陽和蔡朝陽、呂棟等幾位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進行了一項課題研究,後出版成《救救孩子——小學語文教材批判》一書。
  • ...實驗學校外國語學校首屆統編教材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素養大賽
    遂寧高級實驗學校外國語學校首屆統編教材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素養大賽    遂寧高級實驗學校外國語學校    2019-11-28 大 中 小
  • 統編版小學語文教科書答疑與教學參考資料(九)
    那麼,舉足輕重的「語文要素」與「語文核心素養」是什麼關係呢?從定義上來看,語文要素肯定不能與語文核心素養等量齊觀,只相當於語文核心素養四個方面內容中的第一個方面和第二個方面,即語言的建構和運用——建構和運用是離不開思維活動的。不是嗎?編者一再強調,統編版的亮點之一是「雙線組元」——其實以往的各版本語文教材,大多也是雙線組元的——一條線是語文要素,還有一條線是人文主題。人文主題是什麼?
  • 統編教材改了什麼?課怎麼上?( 小學語文)
    02內容簡介語文教科書是面向成長中的青少年的具有奠基作用的精神讀物。2019年秋季開始,全國所有小學和初中的語文教材統一更換為統編教科書。統編語文教科書受到專家學者、教研人員和一線教師的廣泛關注,尤其是對一線語文老師來說,教材改了什麼,如何用好新教材,課要怎麼上,才能凸顯語文學科的育人價值,從而發展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是一個重要課題。為了準確了解一線教師在使用新教科書中的問題,我們進行了多輪專題調研,通過現場聽課、座談交流和在線問卷調查等多種方式,獲得了一線教師新教科書使用的第一手材料,組織專家和名師製作了這套教學資源。
  • 9月起全國中小學3科使用統編教材
    原標題:9月起全國中小學3科使用統編教材   據悉,根據中央對三科教材統編統用、三年實現全覆蓋的要求,教育部歷時五年,統一組織新編了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教材,2017年秋季學期起,全國所有地區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使用統編教材,2018年覆蓋小學初中一、二年級,2019年所有年級全部使用統編教材。
  • 國家統編教材將啟用 小學語文先認字再學拼音
    9月1日,全市小學一年級、初一年級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三科將啟用全新的國家統編教材。新教材突出立德樹人,在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統文化、人文精神等教育的同時,兼顧「減負」,提高學生能力。例如小學語文古詩文增加至百餘篇,適度降低漢語拼音難度,低學段減少識字量。
  • 新學期全市中小學語文統一為「統編」教材|古詩文比重增加,文言文...
    今年九月,全國中小學語文學科將全面啟用統編新教材,哈市中小學學生將統一學習「統編教材」,尤其是目前在讀的小學四、五、六年級將原來學習的「人教版」教材改為「統編」教材,兩種教材有何差異,如何過度學習,通過教材的改變可以看出未來學生需要掌握哪些語文知識,30日,記者採訪了南崗區教師進修學校語文教研員劉軍,詳細介紹了小學語文統編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