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媒體廣泛轉發《國際銳評:在亞太發展的十字路口,「中國方案...

2020-12-20 國際在線

央視網消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際銳評」11月17日刊播題為《在亞太發展的十字路口,「中國方案」指明方向》的文章,多家境外媒體轉載和引用。

11月17日至18日,CNBC Arabiya(美國NBC環球集團財經新聞阿語臺)引用了相關內容及素材,法國LCF電臺facebook帳號、義大利Radio We電臺網站(facebook帳號、twitter帳號)、日本Record China網站、日本Niconico網站、日本Oricon網站、土耳其經濟觀察網、印度《每日晨報》網站、泰國Like FM103電臺facebook帳號、菲律賓DZME電臺facebook帳號、奈及利亞《領導者報》網站、美國商業新聞網、《洛杉磯郵報》網站、《美洲商報》網站、《加拿大商報》網站、華人PT門戶網站、華人頭條APP、《葡新報》APP和facebook帳號、《北歐時報》網站、歐聯華文網站、西非在線網站、《非洲時報》網站、日本華商網、匈牙利《聯合報》網站、希中網等多家境外媒體廣泛轉發。11月18日,香港《大公報》《文匯報》也刊發了這篇文章。主要報導內容如下:

「我們同在一條船上」。11月17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用這句表達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比喻,開啟了他在巴布亞紐幾內亞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的主旨演講。在這篇近40分鐘的演講中,習近平以「同舟共濟創造美好未來」為主題,以史為鑑,剖析了百年未有的世界變局,提出以開放、發展、包容、創新、規則為導向的「五點主張」,為亞太各經濟體如何把握世界經濟發展方向、找到有效的全球治理思路,提供了「中國方案」。

「這是今天最棒的演講,我從中認識到,所有國家應該一起合作,達成共贏。」巴新金融集團總裁安迪在聽完習近平演講後,發出這樣的感嘆;「『讓所有國家的人民都過上好日子』,習主席提到的這一點讓我印象最深。」巴新《南太平洋郵報》記者羅伯特·阿帕拉作出這樣的評價。事實上,有類似感受的何止他們,演講現場響起的多次掌聲表明,習主席的發言說出了與會者的共同心聲,契合亞太各經濟體的共同期待,符合亞太民眾的共同利益。

在世界經濟版圖上,亞太是最具增長活力和發展潛力的一個板塊。目前,APEC的21個成員經濟體GDP約佔世界的60%,貿易額約佔世界總量的47%。這一成績的取得,與各經濟體以1994年APEC峰會制定的2020年茂物目標為指導、堅持貿易自由化和投資便利化是分不開的。

如今,實現2020年茂物目標的期限臨近,亞太各經濟體的合作又走到一個十字路口:不僅迎來新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也面臨逆全球化和保護主義抬頭、經濟治理滯後等挑戰。對此,習主席在演講中深刻指出:「合作還是對抗?開放還是封閉?互利共贏還是零和博弈?如何回答這些問題,關乎各國利益,關乎人類前途命運。」

從2013年APEC峇里島會議上提出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的路線圖,到2014年APEC北京會議上倡導實現「亞太夢想」,再到這次主旨演講中以「開放、發展、包容、創新、規則」這些關鍵詞為亞太前行把舵定向,習近平主席對亞太合作的未來始終有著清醒的認識與把握。

在演講中,他提出「自我封閉只會失去世界,最終也會失去自己」、「科技創新成果不應該被封鎖起來,不應該成為只為少數人牟利的工具」、「規則應該由國際社會共同制定,而不是誰的胳膊粗、氣力大誰就說了算」、「無論是冷戰、熱戰還是貿易戰,都不會有真正的贏家」等觀點,切中當今世界發展之弊;他呼籲亞太各經濟體「著眼2020年後合作願景,堅持推進亞太自由貿易區建設」、「把人民福祉放在首位,把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納入本國發展戰略」、「少一點傲慢與偏見、多一些尊重和包容」、「探尋新的增長動力和發展路徑,充分激發創新潛能和市場活力」、「以規則為基礎加強全球治理是實現穩定發展的必要前提」等觀點,則為今天站在十字路口的亞太發展撥清了迷霧。這些觀點既是習近平對亞太發展的思考,也是中國對亞太未來的願景以及提供的方案。

事實上,中國改革開放40年來,在推動亞太發展方面不僅有理念主張,也有實際行動。2016年,中國對APEC成員的貿易額佔全部貿易總額的62%,對APEC成員直接投資佔對外直接投資總額的72%,特別是在數字經濟、互聯互通方面,中國成為推動亞太發展合作的重要助力。

同時,亞太地區工商界人士也是中國改革開放的見證者、貢獻者和受益者。在演講中,習近平主席對亞太工商界人士強調,共建「一帶一路」是開放的合作平臺,中國還將繼續大幅放寬市場準入,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主動擴大進口。他歡迎亞太工商界參與明年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和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這些無疑會為亞太合作提供新的經濟增長之源,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當前,保護主義、單邊主義雖給全球經濟增長蒙上陰影、增加不確定性,但經濟全球化浪潮仍在滾滾向前。在這樣的背景下,巴新APEC工商諮詢理事會輪值主席大衛·圖瓦認為,習近平主席的主旨演講,反映了各經濟體的共識。在亞太發展的十字路口,來自南太平洋海岸的習習暖風,必將驅散「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的寒流,照亮亞太開放合作的未來。

多家境外媒體引用、轉發「國際銳評」文章:

截至2018年11月18 日,CNBC Arabiya(美國NBC環球集團財經新聞阿語臺)引用了相關內容及素材2次。

義大利Radio We電臺網站(facebook帳號、twitter帳號)2018年11月17日轉發

日本Record China網站2018年11月17日轉發

菲律賓DZME電臺facebook帳號2018年11月18日轉發

奈及利亞《領導者報》網站2018年11月17日轉發

《北歐時報》網站2018年11月18日轉發

希中網2018年11月18日轉發

香港《大公報》2018年11月18日刊發

香港《文匯報》2018年11月18日刊發

相關焦點

  • 在亞太發展的十字路口,「中國方案」指明方向
    在這篇近40分鐘的演講中,習近平以「同舟共濟創造美好未來」為主題,以史為鑑,剖析了百年未有的世界變局,提出以開放、發展、包容、創新、規則為導向的「五點主張」,為亞太各經濟體如何把握世界經濟發展方向、找到有效的全球治理思路,提供了「中國方案」。「這是今天最棒的演講,我從中認識到,所有國家應該一起合作,達成共贏。」
  • 國際銳評批美政客 境外媒體廣泛傳播
    最近一個時期,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際銳評》連續推出《散播「政治病毒」的蓬佩奧正把自己變成人類公敵》《背負「四宗罪」的蓬佩奧已經突破做人的底線》《病急亂投醫!《新聞聯播》連續播發系列《國際銳評》,國際視頻通訊社發布《新聞聯播》口播畫面和中國國際電視臺(CGTN)銳評英文版報導以及多語種版本報導,引發國際輿論高度關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英國廣播公司(BBC)、法國24電視臺、義大利廣播電視公司、全俄國家廣播公司、卡達半島電視臺以及美國《華爾街日報》《新聞周刊》、英國《泰晤士報》、法新社等100多家國際主流媒體廣泛轉載。
  • 眾多境外媒體轉發《國際銳評:中美要共同扛起大國的責任》
    央視網消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際銳評」4月4日刊播題為《中美要共同扛起大國的責任》的文章。眾多境外媒體和網站轉發。facebook帳號、巴西裡約頭條中波臺網站、巴西聖保羅世界中波臺網站、奈及利亞《領導者報》網站、華人PT門戶網站、華人頭條APP、《葡新報》APP(facebook帳號、twitter帳號)、《歐華聯合時報》網站、歐聯華文網、《非洲時報》網站、西非在線網、日本華商網、希中網、《香港商報》網站等多家境外媒體廣泛轉發。
  • 總臺《國際銳評》持續批美政客 境外主流媒體廣泛傳播
    原標題:總臺《國際銳評》持續批美政客 境外主流媒體廣泛傳播   最近一個時期,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際銳評》連續推出《散播「政治病毒」的蓬佩奧正把自己變成人類公敵》《背負「四宗罪」的蓬佩奧已經突破做人的底線》《病急亂投醫!
  • 境外媒體連續轉發總臺有關中美經貿摩擦國際銳評
    央視網消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際銳評」5月9日、10日、11日連續刊播題為《談談打打,或許成中美經貿摩擦的常態》《企圖利用臺灣問題牽制中國的冒險必將是條死路》《關稅大棒損人害己》《解決中美經貿摩擦 關鍵在照顧彼此關切》等4篇有關中美經貿摩擦評論文章。眾多境外媒體和網站陸續轉發。
  • 國際銳評三連發 直指莫裡森「神經錯亂」全球多國主流媒體積極轉載...
    一邊吃著中國的飯、一邊想砸中國的鍋,這樣的事,中國人民絕不允許!莫裡森們,別做美夢了!(詳情>>)  國際銳評三連發  20多個國家40多家主流媒體積極轉載轉引  報導引發境外主流媒體高度關注。俄羅斯、日本、印度、印尼、土耳其、保加利亞、菲律賓、伊朗、哈薩克斯坦、尼泊爾、馬來西亞等20多個國家40多家主流媒體紛紛轉載轉引。
  • 總臺《國際銳評》持續批美政客
    最近一個時期,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際銳評》連續推出《散播「政治病毒」的蓬佩奧正把自己變成人類公敵》《背負「四宗罪」的蓬佩奧已經突破做人的底線》《病急亂投醫!《新聞聯播》連續播發系列《國際銳評》,國際視頻通訊社發布《新聞聯播》口播畫面和中國國際電視臺(CGTN)銳評英文版報導以及多語種版本報導,引發國際輿論高度關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英國廣播公司(BBC)、法國24電視臺、義大利廣播電視公司、全俄國家廣播公司、卡達半島電視臺以及美國《華爾街日報》《新聞周刊》、英國《泰晤士報》、法新社等100多家國際主流媒體廣泛轉載。
  • 國際銳評丨紐交所撤銷中企退市決定說明了什麼?
    按照紐交所2020年12月31日發布的聲明,將最遲於當地時間2021年1月11日4時,停止中國三大運營商——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的交易,以遵守美國政府去年11月頒布的一項行政令。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
  • 《新聞聯播》《中國新聞》播發國際銳評:美國是全球合作發展的絆腳石
    7月26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新聞聯播》、《中國新聞》播發國際銳評,題目是《美國是全球合作發展的絆腳石》。
  • 境外媒體關注!中國經濟韌性和市場是反制貿易戰的重磅「彈藥」
    境外媒體關注!中國經濟韌性和市場是反制貿易戰的重磅「彈藥」 國際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8年10月19日 22:22 A-A+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際銳評
  • FT中文網|中國發展:十字路口的選擇
    ,知名學者與資深政經從業者匯聚一堂,以「十字路口的國度」為主題討論中國的未來,議題包括中國模式的適用性、經濟金融的發展與挑戰等。中國模式的辯論民主選舉是西方政治合法性的基石,然而2016年的種種國際黑天鵝事件,讓人看到選民並不總是理性和道德的,由此促發了對西方民主制度的替代模式的討論。美國伍德羅·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的基辛格中美關係研究所主任戴博(Robert Daly)表示,中國作為一黨執政、政府介入明顯的市場經濟體,與西方民主政治形成鮮明對比。
  • 國際銳評|鼓譟美企離開中國?庫德洛們又開始夢囈了
    文章警告說,美國安全方面的鷹派人士應當意識到,切斷兩國供應鏈和教育聯繫的廣泛行動將對美國自身的競爭力造成重大損失。在過去半個世紀裡,美國已經從一個工業超級大國發展為主要依靠金融等服務業支撐經濟發展的國家,基建存在巨大缺口,製造業人才也很短缺。要是和中國「脫鉤」自己搞製造業,美國可能連勞動力也找不到。正因此,本屆美國政府上任以來雖然不斷鼓動美企回歸本土,但美國企業對這些政客的反應卻是愛理不理,權當茶餘談資而已。
  • 全球媒體對孟晚舟事件都怎麼說?他們也不能忍!
    來源:央視網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際銳評」12月9日連續刊播評論《加拿大在當誰的「人權衛士」》《加拿大在「政治綁架」中充當急先鋒》。眾多境外媒體和網站轉載、引用。境外媒體《國際銳評:加拿大在當誰的「人權衛士」》的轉載和引用情況如下:12月9日至11日,BBC(英國廣播公司)、Press TV(伊朗英語新聞電視臺)、CBC(加拿大廣播公司)、Sky TG24(義大利天空電視臺24小時新聞頻道)、Yonhap News TV(韓聯社新聞臺)、Al Arabiyah
  • 【國際銳評】「習五條」是中國和平統一發展的新綱領
    分析人士指出,習近平在講話中呼籲兩岸中國人、海內外中華兒女,要從「攜手推進民族復興」「探索『兩制』臺灣方案」「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實現同胞心靈契合」等五個方面,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中國和平統一進程,可稱之為「習五條」,始終遵循著和平統一的原則,飽含同胞情與民族大義,既立足長遠目標,更為現實中發展兩岸關係指明了方向和路徑
  • 迷茫:十字路口的中國信託業
    迷茫:十字路口的中國信託業伴隨國內經濟減速換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步入深水區,在金融監管要求金融機構回歸本源的背景下,信託牌照優勢逐步減弱,各類金融機構不斷與信託爭奪資管市場份額,信託行業已經來到轉型分化的十字路口。
  • 社科院臺研所副所長朱衛東:兩岸關係將進入關鍵十字路口
    他強調,現在的兩岸關係發展也即將進入一個關鍵的十字路口,2020年臺灣「二合一」選舉的結果有可能成為影響兩岸關係未來5到10年的重要分水嶺,臺灣的未來也將會因此呈現出截然不同的前景。現在大家喜歡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來描述當今紛繁複雜的時代變遷,其實,現在的兩岸關係發展也即將進入一個關鍵的十字路口,2020年臺灣「二合一」選舉的結果有可能成為影響兩岸關係未來5到10年的重要分水嶺,臺灣的未來也將會因此呈現出截然不同的前景。
  • 【國際銳評】關於新冠疫苗,中國對世界的承諾正在兌現_國際新聞...
    據阿聯媒體報導,該國衛生和預防部9日宣布正式註冊中國國藥集團研發的新冠病毒滅活疫苗。而在此前幾天,來自中國的第二批100萬劑新冠疫苗運抵巴西聖保羅州;來自中國的首批120萬劑新冠疫苗運抵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我們將履行承諾,向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幫助和支持,努力讓疫苗成為各國人民用得上、用得起的公共產品。」
  • 「黨建銳評」推行霸凌主義是開歷史的倒車
    一旦危機爆發,資本主義國家就會撕下偽善的面具,露出猙獰的面貌,拋棄任何國際道義,不顧任何國際規則,千方百計轉嫁國內矛盾和危機,走向巧取豪奪的霸凌主義道路。霸凌本質上是一種「說服」策略,通過威脅、物質和智力力量的壓制、文化上的誘惑等手段來達到自身不可告人的目的。近年來,由於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和中國的快速發展,引起了美國的極度焦慮與不安。
  • 國際銳評丨中國新發展格局起好步 世界經濟復甦更有力
    這一方面是因為2021年是中國「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在中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一方面在於世界經濟因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深陷泥潭,中國作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交出了一份人民滿意、世界矚目、可以載入史冊的答卷」,多個國際機構紛紛為中國發展投下「信任票」,更期待中國傳遞出更多的信心和力量,繼續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強大引擎。
  • 世界的十字路口——新加坡簡介
    世界的十字路口——新加坡簡介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0月26日 13:26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