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單元編排了《鯨)《風向袋的製作》兩篇習作例文,分別介紹了鯨的特點和風向袋的製作方法及流程。單元習作「介紹一種事物」要求學生細緻觀察一種事物,並搜集相關資料,進一步了解事物特點,運用恰當的說明方法把事物的主要特點介紹清楚。
《鯨》條理清楚,從鯨的形體特點、進化過程、種類和生活習性等方面進行介紹。教材中的四處批註分別從用詞準確、運用多種說明方法的好處、分類介紹、形象描寫等角度,指導學生進一步體會如何寫說明性文章,並嘗試借鑑和運用。課後題引導學生對照批註和課文內容,了解課文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來介紹鯨的特點。
《風向袋的製作》介紹了風向袋的作用、製作步驟、別風向的方法,重點介紹了製作步驟。文中三處批註指向各不相同,第一處提示學生介紹流程時先介紹準備工作,流程說明要完整,不要有缺漏。第二處提示學生運用序數詞能更有條理地寫好步驟、流程。第三處提示學生使用恰當的說明方法。課後題引導學生關注作者怎樣把製作過程介紹清楚。
本次單元習作的任務是寫一篇說明性的文章。單元習作第一部分以表格的形式給學生提供了豐富的素材,以拓寬選材的思路,並提出明確的習作任務。表格的第一欄,提示學生可以從動物、植物、物品、美食以及其他感興趣的內容想開去。表格中的題目引導學生在選取說明對象時,可以選如菊花、燈等生活中常見的事物,或者如掃地機器人等新奇有趣的事物,或者是生活中不常見的但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如火星的秘密;還可以選擇對某類事物的某一個部位進行介紹,如動物的尾巴;也可以是介紹某一種事物的製作或使用方法,如測羊肉、怎樣泡酸菜、溜溜球的玩法;甚至可以模擬事物的口吻來介紹,如袋鼠的自述、種子的旅行。
第二部分從寫之前、寫之時、寫之後三方面提出了具體的習作建議。寫說明文之前,要做好觀察、搜集好資料,對事物有充分的了解,並且對要介紹的內容列提綱。這是對之前學習到的觀察方法、搜集資料的要點以及列提綱等的綜合運用。結合說明性文章的特點,教材從內容、方法和篇章布局三方面提出具體的要求,其中「試著用上恰當的說明方法」是本次習作的重點。習作完成後,建議學生要進行交流分享,把他人對所介紹的事物產生興趣、獲得相關知識作為評價標準之一,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到說明性文章在生活中的作用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