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資本論》中,唯一提到的中國人是誰?

2021-03-01 歷史時間

來源:《羊城晚報》

知道王茂蔭的人並不多,但他是馬克思《資本論》中唯一提到的中國人。《資本論》於1867年問世,在這本舉世聞名的著作中,全世界有680多人榜上有名,王茂蔭是其中之一。

王茂蔭,安徽歙縣人字椿年號子懷。道光十二年(1832年)進士,曾任戶部右侍郎兼管錢法堂事務,是清朝貨幣理論家、經濟學家,後被吳晗譽為「清代貨幣改革家」。

王茂蔭故居的事暫且不提,我們再看看王茂蔭為什麼進入《資本論》,又是怎樣進入《資本論》的。要說這些,還要從王茂蔭在鹹豐年間任戶部右侍郎說起。

鹹豐元年(1851年),王茂蔭為給清政府籌措軍費,曾上書《條議鈔法折》,建議發行紙幣。鹹豐三年(1853年)又上《論行大錢折》,對肅順等人提出的通貨膨脹政策予以反擊。鹹豐四年(1854年),三上《再議鈔法折》,主張原來的不兌現紙幣改為兌換紙幣。結果觸怒鹹豐皇帝,被調離戶部。

▲王茂蔭雕像

這些奏摺被當時俄國駐北京布道團的巴拉第收錄在1857年出版的《帝俄駐北京布道團人員論著集刊》裡。1858年,德國人卡爾·阿伯爾和弗·阿·梅克倫堡將巴拉第的《帝俄駐北京布道團人員論著集刊》翻譯成德文出版,並更名為《帝俄駐北京公使館關於中國的著述》。馬克思正是看了這本書,注意到了王茂蔭及其貨幣觀點,並把這些寫進了《資本論》。這就是馬克思的《資本論》第一卷第一篇中編號為83的附註裡出現「王茂蔭」三個字的原因。

當時對「王茂蔭」三個字的翻譯也是一波三折。

▲《資本論》

我們知道,陳啟修是第一個全卷翻譯《資本論》的人。馬克思原文中的「Wan—Mao—In」,被陳啟修譯成了「萬卯寅」,當時日本高素之的日文譯本將其翻譯成了「王猛殷」「王孟尹」。陳啟修對「萬卯寅」當然也不滿意,便在下面寫了一條說明:「我曾經託友人到清史館查此人的原名,現在還無結果,這裡姑譯為『萬卯寅』,等將來查明時再改正罷。」

▲研究王茂蔭的書籍

1936年,郭沫若讀到了陳啟修翻譯的《資本論》,並在清代編年史《東華續錄》中發現了這樣一段記載:「戶部右侍郎王茂蔭奏:鈔法未善,酌擬章程四條。並以兵民怨恨,自請嚴議。得旨:王茂蔭身任卿貳,顧專為商人指使,且有不便於國而利於商者,亦周慮而附於條規內,何漠不關心國事,至如此乎?並自請嚴議,以謝天下。」於是,郭沫若認定「萬卯寅」應該是「王茂蔭」。從此「王茂蔭」才真正出現在《資本論》裡。

☞喜歡的文章一定要分享到朋友圈呀!☜

文章來源已在文前標註,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焦點

  • 馬克思《資本論》裡提到的唯一中國人
    從19世紀40年代初直到逝世,馬克思為《資本論》的寫作花費了40年時間。迄今,《資本論》德文版第一卷出版已經150周年了。正如習近平所指出的,《資本論》是最重要的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之一,經受了時間和實踐的檢驗,始終閃耀著真理光芒。作為一部劃時代巨著,《資本論》沒有過時、不會退場,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當代價值。
  • 他是《資本論》唯一提到的中國人
    正值馬克思200周年誕辰之際,世界多國掀起了紀念馬克思的熱潮,馬克思改變世界的經典著作再次受到熱捧。
  • 他是馬克思《資本論》唯一提到的中國人,觀點卻不被鹹豐皇帝採納
    比如清朝著名的財政學家王茂蔭,他由於對清朝經濟制度提出改革,而被馬克思所重視,將他寫入了《資本論》,他成為了這本書裡面唯一一個被提及的中國人,可見他的地位還是很崇高的。王茂蔭於1832年進入戶部工作,任職戶部主事、戶部右侍郎等等。
  • 馬克思《資本論》談到了全世界680多個人物,唯一的中國人你知道是誰嗎?
    知道王茂蔭的人並不多,但他是馬克思《資本論》中唯一提到的中國人。
  • 《資本論》中唯一出現的這個中國人是誰?
    全文共1663字 | 閱讀需3分鐘知道王茂蔭的人並不多,但他是馬克思《資本論》中唯一提到的中國人。《資本論》於1867年問世,在這本舉世聞名的著作中,全世界有680多人榜上有名,王茂蔭是其中之一。出於對王茂蔭的敬重,我在同學姚君的陪同下,參觀了王茂蔭的舊居。
  • 《資本論》中唯一提到的中國人,在中國名氣不大著作卻傳到了國外
    在發現這個問題後,馬克思所著的《資本論》又一次成為了香饃饃。提起《資本論》這本輝煌巨著,想必大家都不會感到陌生。馬克思在書中,預言了一個「被金融和資本充斥的世界」,其中,也包括金融危機:「一切奉行資本主義的國家,都會周期性地患上一種病,妄想著不經過生產過程就能賺到錢。」
  • 王振忠:《資本論》中提到的唯一一位中國人
    歙縣縣城的王茂蔭塑像王茂蔭是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提到的唯一的一位中國人。此人系徽州府歙縣人,1853年出任戶部右侍郎,兼管錢法堂事務。他上疏反對鑄造大錢,認為低值銅幣必然會導致物價上漲,但此一建議未被皇帝採納。
  • 恩格斯對馬克思《資本論》的理論貢獻
    內容提要:《資本論》是馬克思耗費畢生精力完成的宏偉巨著,恩格斯對《資本論》的理論貢獻使其與馬克思的名字不可分離地連在一起。唯物辯證法是《資本論》分析資本和僱傭勞動關係的根本方法,恩格斯不僅在馬克思創立唯物辯證法過程中,與馬克思共同完成了唯物辯證法在經濟學領域的運用,而且在馬克思逝世後對唯物辯證法作出了系統化和完善化的研究。
  • 馬克思 || 資本論 第二卷
    ——最後的這份手稿,是第二卷的唯一相當完整的修訂稿,稿上註明的日期是1870年。下面馬上就要提到的供最後修訂時參考的筆記說得很清楚:「第二個修訂稿必須作為基礎。」  1870年以後,又有一個間歇期間,這主要是由馬克思的病情造成的。他照例是利用這類時間進行各種研究。
  • 馬克思《資本論》讀後感作文10篇
    馬克思的思想已經獲得全人類的好處,他不僅僅為19世紀的人類所擁有,為20世紀的人類所重視,而且,作為人類的一筆寶貴的思想遺產,在以後人類各個世紀中,它都將被繼承、被發揚光大。  《資本論》讀後感範文三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批判地吸收了資產階級古典經濟學家價值論的合理資料,建立了科學的勞動價值論。
  • 馬克思《資本論》的生命力 | 論道
    《資本論》是特定時代的理論。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德文版序言中說:「這些基本原理的實際運用,正如《宣言》中所說的,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馬克思主義是發展的理論,與時俱進是其品質。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指出,馬克思主義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始終站在時代前沿。
  • 【經典名句27】《資本論》(第一卷)——馬克思
    由於《資本論》第一卷內容較多,小編每一編均選取了一些名句,但仍然不盡全面,大家還是要配合思維導圖進行把握。同時,小編對自己感興趣的「重建個人所有制」相關的名句進行了梳理,提供了《資本論》第一卷德文第一版、德文第二版、法文版和德文第四版的表述以及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對馬克思「重建個人所有制」的解讀(思考:恩格斯的看法是馬克思的本意嗎?)
  • 我又讀了一遍馬克思的《資本論》
    在這篇文章裡,小王子和馬老師曾執著地探究,在這內卷的系統中,人們身上這無形的枷鎖從何而來?勞動過程的第二段時間,工人超出必要勞動的界限做工的時間,雖然耗費工人的勞動,但並不為工人形成任何價值。這段時間形成剩餘價值,剩餘價值以從無生有的全部魅力引誘著資本家。——《資本論:剩餘價值率》馬克思提到一個重要概念,叫做工作日,這個工作日與如今的996不謀而合。
  • 與馬克思「面對面」學習《資本論》
    為此,學院組織教學骨幹對四門思政課進行頂層設計,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中設計「走近馬克思,品讀資本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中設計「中流砥柱:中國共產黨與全民族抗戰」,「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中設計「五星紅旗:我和我的祖國」,「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中設計「『一帶一路』上的華人華僑故事」四個項目,統一納入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
  • 誰在續寫21世紀的《資本論》?
    那麼,《21世紀資本論》同《資本論》是什麼關係?是否如其中譯本名稱所直觀地反映出的那樣,是21世紀的《資本論》?對第一個問題,應當承認,《21世紀資本論》同馬克思的《資本論》之間具有某種關聯,特別是其所討論的問題。
  • 從《資本論》中汲取思想智慧
    習近平同志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指出,兩個世紀過去了,人類社會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但馬克思的名字依然在世界各地受到人們的尊敬,馬克思的學說依然閃爍著耀眼的真理光芒!馬克思留給人類的寶貴思想財富《資本論》,對當代社會以及當今中國發展具有哪些指導意義?衛興華撰著的《馬克思與〈資本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一書,對此進行了充分闡釋。
  • 《資本論》中的自然歷史觀及其對政治倫理的批判
    內容提要:《資本論》既是唯物史觀在政治經濟批判中的應用,也是馬克思利用歷史科學對資本主義歷史經驗進行的系統分析。馬克思在《資本論》中通過對資本主義發展的自然歷史的考察,儘可能排除來自政治倫理的意識形態幹擾,以期最終把握生產力和生產關係演變的自然規律。
  • 《資本論》與辯證法的高階問題
    這意味著馬克思很早就已經清晰地自覺到了黑格爾辯證法的理論缺陷。馬克思試圖通過確立「合理形態」的辯證法,達到真正改變世界的目的,而這一理論架構是在《資本論》中最終實現的。因此,馬克思最為真實的辯證法思想必然蘊含在其成熟時期的著作《資本論》中。第二個是理論前提,即對馬克思辯證法的研究必須超越黑格爾的辯證法理論。
  • 人民日報:從《資本論》中汲取思想智慧
    習近平同志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指出,兩個世紀過去了,人類社會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但馬克思的名字依然在世界各地受到人們的尊敬,馬克思的學說依然閃爍著耀眼的真理光芒!馬克思留給人類的寶貴思想財富《資本論》,對當代社會以及當今中國發展具有哪些指導意義?
  • 馬克思《資本論》揭商品背後的秘密
    自《資本論》卷一出版以來,第一章〈商品〉一直惹來熱議。從馬克思和恩格斯有關編輯《資本論》的書信討論所見,作者本人也承認這一章的複雜性,擔心工人階級難以消化。美國學者羅伯特聲稱此章晦澀地叫他一度卻步。阿圖塞則建議學生先不要讀第一章,待研讀好三大卷《資本論》後,方可回頭細看,免得被黑格爾式文體損害腦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