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期,孩子不適應校園生活,父母應該怎麼辦

2020-08-22 語文在線

(一)

下班回家,一進門,看到大壯正坐在沙發上吃杏子,兩隻小腳分開,腳趾翹起,一副懶洋洋的樣子。

自疫情以來,他已經在家待了整整四個月的時間,今天是他第一天上幼兒園。我問:大壯,在幼兒園裡高興嗎?其實按照以往的回答,不用問他肯定回答:高興。然後我會接著去洗手,換衣服。他的高興就是我的高興,這似乎是我回家的一個固定的流程。

他一字一頓地說:高興?我今天在幼兒園裡一點都不高興。按照以往的慣性,我並沒有停下腳步,直到聽到這句話以後,我已經快要走出客廳,不由得停下來,問:為什麼?他說:我今天在院子裡玩滑梯,然後老師不讓我玩,然後老師讓站隊,我還在玩,然後老師讓我站在後邊。但是我僅僅玩了一會兒,我今天一點兒也不高興。他咬字並不清晰,我聽得很費力,就在這含糊的表達中,我感受到一種真誠的不滿,當然我也聽出意見的表達。

我不禁啞然失笑,因為滿意往往只用兩個字,不滿意卻用了這麼長的表達。我願意聽孩子的語言,那就是天籟。

我洗完手,然後回到客廳,挨著他坐下,聞著他身上淡淡的奶香味,一種暖暖的,毛茸茸的感覺。我對他說:今天為什麼不高興?他說:我今天就是不高興!

我說:幼兒園不是家,幼兒園老師,不是姥姥,也不是爸爸媽媽,更不是姐姐。你願意怎麼做就怎麼做,在幼兒園必須遵守紀律,必須和別的小朋友一樣。

「但是,我一點都不高興。」他說。

「但是,上學可不僅僅是為了你高興,也有很多不高興的事情。」我說。

「但是,我就是一點也不高興。」他看起來很生氣。

「你知道嗎?爸爸今天也很不高興,我一個學生發燒了,於是我們整個班都來到操場上,教室進行集中消毒。還必須上報情況,真是煩死了,爸爸今天也非常不高興。」我很真誠地說。然後摸了摸他大大的後腦勺。

他回頭看了看我,竟然伸出他的小手摸了摸我的臉。我知道他發現了一個同行者,這是對他莫大的安慰。


(二)

我一個同學,最近非常無奈,她不止一次地給我打電話,說她剛剛開學的兒子境遇,她說:別人家的孩子聽聞開學都是歡天喜地,而我的孩子卻是愁眉苦臉,因為他已經在家習慣了,儘管他每天上網課,但網課很短。因為沒有老師的監督,他看起來對網絡上的小遊戲頗感興趣,每次都會關上房門,自己玩很長時間。老師時不時從班級群裡發作業以及各種提醒,也為他玩手機提供了機會,每次都是以完成網上作業為名,玩手機。他每天都過著這種懶散的生活,都不願意開學了。

她一再的強調上學應該是快樂的,孩子應該對於上學充滿了期待和嚮往才行。他不願意上學,每次回來都悶悶不樂,這讓他焦慮萬分。

我問,他不願意上學的表現是什麼?她說:孩子回家以後就悶悶不樂,一看就知道在學校裡並不開心。

我問,他在學校裡有什麼事情發生嗎?

同學說:沒有,他在學校裡很聽老師的話。

我說:他的作業能不能按時完成,學習怎樣?

她說:現在老師每天都會布置多一點的作業,孩子能夠按時完成。

我說:那你擔心什麼?

她說:學校應該是一個令人嚮往的地方,學習是很快樂的,孩子每次回家來都不會向我們講學校裡發生的有趣的事情,這讓我們感覺到他並不快樂。他就是這些天在家裡玩瘋了,不願意上學了。對學習也缺少興趣了,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旦缺少了興趣,那麼學習也不會好.......

我說:你上學的時候,你認為學校是一個令人嚮往的地方嗎?你期待每天都上學嗎?

她想了一會兒說:一般吧,我學習一般化,不愛學習。

我說:知道我黯然神傷的時刻是什麼時候嗎?我自詡自己課上的還不錯,同學們聽得津津有味,但有一次體育老師和我換了一節課,當我把換課的消息一公布的時候,教室裡響起一片掌聲,同學們喜笑顏開。那個時候,我真正感覺到了尷尬。我的學生並不差,我和學生的關係也還不錯。慢慢我也想通了,孩子們都愛玩,愛玩才是他們的天性,順應他們天性的東西他們會特別喜歡。並不是我教的不好,而是他們本身就願意活動,就願意玩,就願意上體育。

作為教師,每當發布放假通知的時候,教室裡都會一片歡呼,孩子們的開心讓老師頗有一種挫敗感。你就會知道,學校在學生的心中永遠不會是一個令人嚮往的地方。那些總是說學校應該成為學生生活的樂園,應該成為學生心目中最嚮往的地方的文章,要麼是宣傳,要麼就是雞湯。

學校是有紀律的地方,是一個受約束的地方,不是孩子隨心所欲的地方。不願上學,不愛學校也是正常的現象!沒有人喜歡生活在受約束的環境中。別總是認為孩子變壞了,孩子是不是將來前途堪憂。

他喜歡待在家裡,他認為家是一個溫馨的港灣,難道這不是令父母高興的事情嗎?家比學校的魅力要大,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高嗎?

所以,孩子不大願意上學是正常的現象,特別是因為疫情,孩子們經歷了史上最漫長的寒假,對於上學更是有一種打怵心理,這種心理每個人都會有,只是有的輕有的重而已。這其實就是人們總是按照一定的「慣性」生活,不願意改變的心理表現。


朋友豁然開朗。

開學了,孩子的一舉一動牽動著我們的心,作為父母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喜歡學校,希望孩子在學校裡過的快樂。孩子稍有不如意、不開心便會憂心忡忡。認為學校就應該成為孩子最喜歡的地方,上學應該是孩子最開心的事情。他們在學校裡就應該快快樂樂,高高興興。

但教育並不是隨心所欲,學校是一個有約束的地方。所謂教育的本身就是讓人從不自覺到自覺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必然存在管教,也必然會讓很多孩子不習慣,孩子不開心不高興也是必然的。哪有那麼多的事情讓他們開心!

孩子在學校裡不開心怎麼辦?

首先父母要明白這是一種正常的現象,不必大驚小怪。

孩子在學校裡開心固然好,不開心也是孩子成長中必不可少的因素。正因為不開心孩子才會有更多的體驗,也才會有更好的心智成長。

當孩子順著你說話的時候,他不一定會思考。當孩子的回答出乎你的預料的時候,那麼肯定有自己的思考和意見。

一個在你面前總是說「是」的孩子,不一定真正明白你的意思,一個對你說「不」的孩子,一定明白了你的意思,也一定有自己的主意。

所以,當你詢問孩子在學校裡快樂與否的時候,不要總是期望他說「快樂」,也要接受他說「不快樂」。

第二,接納孩子,做孩子的夥伴。

一旦孩子在學校裡不開心,不要勸導,勸導絲毫不起作用。訓斥更是會雪上加霜,

要接納孩子的情緒,這都是正常的。要嘗試著和孩子進行共情,比方說,當大壯說他在幼兒園不開心的時候,我也讓我不高興的事情,他會突然感覺到自己有了一個夥伴。

對於傷痛的治療,最好的方式就是找到一個「同病相憐」的人。當孩子不開心,難過的時候,不妨也說一說自己不開心的事情。孩子會瞬間感覺到你就是他的朋友!

孩子的成長中,有歡樂也有傷心,家長要因孩子的快樂而開心,也應該接納孩子的「不快樂」,畢竟學校不是你們家。

環境不會因為孩子喜怒而改變,但父母卻可以改變孩子對環境的看法。


相關焦點

  • 開學快一個月了,孩子還沒適應校園生活?父母應多給他理解和關愛
    不過,現在她發現小文知道身體不舒服後,可以請假不上學的,便天天都說自己不舒服了。小文媽媽原本以為只要過幾天,小文適應了學校的生活後,便不會再這樣了。沒想到現在開學一個月了,小文不但沒有變好,反而變本加厲了。因此,小文媽媽非常鬱悶,她不明白為什麼別的孩子都能很快適應小學生活,小文卻這麼難適應?
  • 返校後,南海學子如何適應校園生活?一起直擊→
    經歷漫長的假期首批南海學子返校後如何適應校園生活呢?「在學校學習和生活比家裡更有趣。」學子們在寫給父母的書信中,均表示返校後的學習狀態發生了較大的、積極的變化,並表達了向中考目標發起最後衝刺的信心。儒林中學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書信形式,可以有效調節學生心理健康,緩解學習壓力,同時促進家校聯繫,教會學生感恩。有家長認為,在網際網路信息發達的時代,自己的孩子能用書信的形式和自己溝通,實屬難得。
  • 幼兒園入園前,父母應該做好準備,讓孩子儘快適應幼兒園生活
    童年時期是大多數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歲月,這個時期孩子們天真爛漫,充滿著朝氣。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兒童因為種種原因患上了心理疾病,這種疾病很容易被家長忽視,孩子的痛苦與日加深,造成不堪設想的嚴重後果,令人唏噓。
  • 當孩子遇到校園霸凌,父母該怎麼辦?
    首先,家長不可過於焦慮、將焦慮和擔憂的情緒傳達給孩子。相信有很多家長,和之前玥玥一樣,特別擔心孩子在校園裡會受到欺負,放學之後首先就是問「有沒有小朋友欺負你啊」……等類似的問題,後來發現,這樣的不自覺地將這種不安定的情緒傳達給了孩子,長期下來,孩子會對上學產生排斥,甚至排斥校園集體生活。
  • 大一新生應該如何去適應自己的大學生活
    不用過多久我們的大一新生就要步入大學校園了,開始他們大學的美好生活了。在步入大學校園,開展新生活之後,可能會有很多的大一新生無法適應大學生活,那麼他們應該做些什麼去讓自己適應大學生活呢?1.重新樹立目標我們在高中時期,我們的目標是很明確的,那就是高考,我們高中三年也是一直在為之而奮鬥著,所以高中時候我們都過得很充實。但是上到大學之後,我們失去了高考這個目標,到大學之後一下子就不知道該怎麼辦了,所以感覺自己過得昏昏沉沉的,無法適應這輕鬆的大學生活。這時我們不妨重新為自己定一個小目標,讓自己有事可做,不至於無所事事的。
  • 複課了,如何幫助孩子快速適應久違的校園生活?
    2020年,由於疫情的影響,孩子們在家裡經歷很長一段時間的居家學習,算下來也有3月有餘。相比起在學校裡有老師監管的規律學習作息,大部分孩子在家學習的狀態更放(lan)松(san)了。放鬆多了,有了惰性,就不願意繼續學習,只想放鬆了。突然恢復校園生活,而且為了趕學習進度學生的壓力會比以前更大,由此孩子很容易產生不適應的感覺,孩子不適應會有哪些體現呢?
  • 疫情後開學,孩子有了明顯的厭學情緒,怎麼辦?
    又到一年開學季,學生們都陸續返校,但據部分家長朋友們反映,疫情後開學複課,很多孩子都出現了或多或少的牴觸情緒。據一位中學生的家長反映:由於前一段時間的疫情原因,孩子一直居家上網課學習,現在突然開學,孩子變得很不適應。
  • 小學開學兩周,孩子還是不適應,家長應該怎麼辦?
    背上快樂的小書包,帶上期待的微笑,走進美麗的校園,孩子們已經進入小學啦!小學生活有很多未知的新奇,也有很多需要面對的問題,適應小學應該做哪些準備工作?家長們要提前培養孩子自理能力、自控能力、合作能力、自主學習力這四種能力,孩子才能儘快適應小學生活。
  • 孩子即將成為小學生,父母應培養他的自理能力,以便適應小學生活
    她說,雖然她有送樂樂去培訓機構參加了「幼小銜接「的培訓班,但是,她還是很擔心樂樂到時候會不適應小學的生活。樂樂媽媽的這種擔憂,相信很多孩子馬上要上小學的父母都會有。畢竟,步入小學,對孩子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轉折點,而且,我們都知道,小學生活和幼兒園生活是很不一樣的。
  • 孩子犯錯誤後,不承認錯誤,家長應該怎麼辦?
    犯錯誤對於孩子來說,只是成長過程中的一種普遍現象。有的孩子犯錯誤後會立即承認,而有的孩子犯錯誤後會拒不承認。現在,中國的大多數父母容不得犯錯誤,只要看見孩子犯錯誤第一反應是怒火中燒,不問青紅皂白劈頭蓋臉先對孩子一頓臭罵,如果孩子辯駁就會火上澆油,甚至引來父母的拳腳相加。面對如此的父母,孩子犯錯誤後又怎麼敢勇於去承認呢?
  • 寶寶不去幼兒園哭鬧怎麼辦?態度堅定的父母,寶寶想不適應都難
    三、父母的態度會影響到孩子 有的父母對於孩子上幼兒園是抱著試試的心態去的,心理覺得先讓孩子試試能否適應幼兒園的環境,要是不適應就過一段時間再去。可馨育兒說,當孩子察覺到父母的這種心理時,他會覺得有後路可退。於是就經常哭鬧著不想去幼兒園,父母也就乾脆不送了。
  • 14歲孩子叛逆不上學,父母應該怎麼辦?
    最近有一位家長向河南幸福之家教育的家家老師諮詢說:「自己的孩子14歲了,非常叛逆,什麼事情都和我對著幹,現在孩子不想上學了,我們做父母的應該怎麼辦呢?」14歲的孩子其實已經進入到了青春期,我們有很多家長都擔心孩子叛逆,不好管。
  • 開學季,父母應該如何讓孩子適應幼兒園呢?
    9月份啦~幼兒園的小朋友也陸陸續續的開學了那麼,爸爸媽媽們應該如何讓孩子適應幼兒園呢? 2、幫助孩子建立對園內生活的理解在家給孩子的一些不良生活習慣給以糾正,幫助孩子從內心接納和理解集體生活的存在比如說用餐習慣
  • 如何幫助孩子更快的適應小學生活,父母需要做的7件事!
    其實當您的孩子升入大班時,這個時候您就應該調整各方面的狀態為孩子的幼小銜接做好準備工作。想要知道如何幫助孩子更好的實現幼小銜接,就要明白什麼是幼小銜接,幼小銜接是指由幼兒園大班進入到小學一年級,此時期恰好是結束幼兒園生活,開始接受正規小學教育的初期,是幼兒心理發展的一個轉折期。
  • 大學剛入學就想退學怎麼辦?不適應大學怎麼辦?試試這5招
    隨著各大高校的陸續開學,2020級的大學新生已經正式開啟了大學生活。對於不少新生來說,大學生活是一個全新的開始,意味著要遠離家鄉、遠離父母,獨自一人在外求學。這時候,會有不少同學出現不適應大學生活的情況,甚至有的學生剛入學就想退學。遇到大學入學後不適應的問題怎麼辦?小編認為採取以下5個方法,不僅簡單易行,效果還很好。
  • 大學剛入學就想退學怎麼辦?不適應大學怎麼辦?試試這5招
    隨著各大高校的陸續開學,2020級的大學新生已經正式開啟了大學生活。對於不少新生來說,大學生活是一個全新的開始,意味著要遠離家鄉、遠離父母,獨自一人在外求學。這時候,會有不少同學出現不適應大學生活的情況,甚至有的學生剛入學就想退學。
  • 蘇州小孩子們應該適應了幼兒園生活,為何又響起了孩子的哭鬧聲?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很多幼兒都是爺爺奶奶照顧,由於長期在家缺乏科學的教育引導,導致幼兒重新入園後,對幼兒園的生活產生了較大的不適應。常青實驗幼兒園中班孩子小宇就屬於這種情況。近兩天來園後,小宇總是哭,不想吃幼兒園裡的點心和午飯。據幼兒園老師介紹,上學期小宇就選擇在家沒入園,也就是從1月到8月,孩子一直都在家,處於「放羊」的狀態。
  • 家長這樣做 可以幫孩子更快地適應住宿生活
    開學了,一年級的孩子興高採烈地步入了小學的校園。與在幼兒園時每天放學後都能回家不同,大多數入讀民校的孩子開啟了全新的住宿生活,只有在每周五放學後才能回家與父母見面。很多孩子從沒有體驗過這種在校住宿的生活,因此而感到不適應,嚴重者甚至會產生「厭學」情緒。在這種情況下,家長應該如何幫助孩子?東莞市優秀班主任、東華小學德育處老師廖明萍為家長提出了以下建議。
  • 如何讓孩子快速適應小學生活?
    轉眼間又是一年升學季,將有一批適齡幼兒園的小朋友要告別幼兒園生活,進入小學生活。家長面對孩子進入小學生活比較憂慮,擔心孩子不能很好適應小學生活。那麼如何讓孩子快速適應小學生活呢?提前熟悉小學環境小學和幼兒園有很大的區別,小學老師管的學生比較多,不可能像幼兒園老師那樣都照顧到位,因此,家長一定要孩子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讓孩子能自己事情自己做好,如此才能更快更好地適應小學的生活。
  • 兒童時期,如何幫助孩子適應社會
    童年,對孩子來說是社會發展的重要時期。在童年時期,孩子們應該學習基本的社交技巧,如禮節和對話技巧。爸爸媽媽也要幫助孩子與成人進行社交活動,你可以和你的孩子談談關於社交技巧,如個人感受抒發和自我表達的方式方法。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父母究竟要怎麼幫助孩子才能讓他們更好地適應社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