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 | 「翻轉課堂」的多重解讀與理性審視

2021-02-17 中小學知識管理

點擊題目下方中小學知識管理關注 |

| 在這裡,讀懂中國教育經驗 |

o 如何訂閱我們?

o 搜微信號「zxxzsgl」或公眾號「中小學知識管理」

---✄-

知不足則多困,識不足則多慮,知而後方能識。知・識欄目力圖用明白曉暢(簡單粗暴)的方式介紹與中小學教育工作者有關的研究論文。欄目的宗旨是「我們不生產知識,我們只做知識的搬運工,搬運工中的順豐。」

「一名好教師,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在自己所能掌控的『課堂』中,最多可以讓多少人同時受益?」這一問題的提出讓「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也稱顛倒課堂、顛倒教室、翻轉教學、翻轉學習,以下部分簡稱「翻課」)迅速躥紅美國,並成為全球最熱門的教育教學改革和創新的話題,比爾·蓋茨稱之為「一場革命的開始」。

(一)定義角度:翻轉課堂的內涵是什麼

翻轉課堂是目前美國課堂教學中運用現代技術改革課堂教學實踐的一種嘗試。對於什麼是翻轉課堂的問題,國內外諸多學者做出了紛繁複雜的解讀。內涵解讀主要聚焦於宏觀(抽象化)與微觀(具體化)兩個方面:宏觀視角下的翻課界定為「知識傳授與知識內化的顛倒」;微觀視角下的翻課界定為「教師創建視頻,學生在家中或課外觀看視頻中教師的講解,回到課堂上師生面對面交流和完成作業的這樣一種教學形態。」

(二)內容角度:翻轉課堂到底「翻轉」了什麼

翻課的重心並不在「翻」字上,而主要是以「轉」字為核心,「翻」 主要體現在課堂教學的流程上,「轉」則體現在課堂教學目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等多個方面,因此,翻課的意蘊體現在五個層面上:

第一,教學目的的「翻轉」。翻課的目的在於讓所有學生都能得到個性化教育通過個別化的矯正性幫助與及時有效的反饋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

第二,教學理念的「翻轉」。翻課將「教師中心」的傳統理念轉變為「學生中心」,教學活動從「知識本位」轉變為「問題本位」,從「以教定學」轉變為「以學定教」,從「知識傳授」轉變為「能力培養」,從而真正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

第三,教學流程的「翻轉」。翻課通過現代技術的支撐,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的流程,顛倒了知識傳授與知識內化的順序,構建出「課前知識傳授,課堂中知識內化」的新型教學流程;第四,教學要素的「翻轉」。翻轉課堂中,教學視頻代替教材成為課堂教學的影響要素,信息技術取代了傳統的紙質教材成為了課堂教學的關鍵組成部分;

第五,教學方式的「翻轉」。翻課為學生提供了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如自主學習、探究性學習、基於項目的學習等等,教學方式的轉變促進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有助於課堂教學從教師的「一言堂」轉變為師生的「共同探討」。

(三)過程角度:翻轉課堂的實踐操作步驟

翻課的實踐操作是基於美國富蘭克林學院教授Robert Talbert 所構建的翻轉課堂實施的結構模型,它是由Robert Talbert 教授經過多年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經驗積累、總結出來的,如圖1:

從圖1 可以看出,翻課的步驟主要包括課前與課中。課前需要學生觀看教師提供的教學視頻,並根據所學的知識做一定數量的練習來檢測自己學習的進程;課中首先要進行相應的測評,發現學生可能存在的問題及疑問,其次要利用師生、生生共同討論、探究的方式解決已有問題,最後要總結、反饋一堂課所學習的知識與內容。

       (一)學校層面:翻課的開展需要現代信息技術的支撐, 如電腦、ipad、Keynote 以及Moodle 等, 在我國區域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情況下,大多數學校(尤其是農村學校)根本無法實現對這些教學資源的支持;另外,翻課的目的是實現個性化教學與差異教學,要求教師能夠在課堂中解答每個學生的疑難問題,而目前我國大部分班級處於常規班級和大班教學,教師不可能關注每個學生的發展,更不可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回答所有學生的問題。

(二)教師層面:翻課的實施要求教師具有較高的信息技術素養及專業素養,信息技術素養體現在教師運用信息技術製作視頻的能力方面,教師製作視頻的質量高低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學習質量的好壞,沒有較高質量的學習內容很有可能就不能獲得較高質量的學習結果。

(三)學生層面:翻課將知識內化作為課堂教學的主要部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及個性化的接觸時間增加, 探究、討論的形式成為課堂教學的主流,這就要求學生在課外要具有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在課堂中要具有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的熱情, 但在傳統教學盛行的我國,大多數學生依賴教師的指導,習慣教師的監控,自主學習能力不足。另外,由於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翻課在低齡兒童中的實施困境更大。

(四)評價層面:翻課是「從以教為中心向以學為中心轉變,從知識傳授為主向能力培養為主轉變,從課堂學習為主向多種學習方式轉變。」這種轉變類似於新課程改革中所實施的探究式學習、基於項目學習的形式,它們需要的是開放的評價機制與評估方法。我國以紙筆測驗為主的傳統測驗方式以及「一考定終身」的評價方式無法滿足翻課實施的外部條件,這必將導致翻課在我國遭遇實施的尷尬境遇。

       「翻課熱」讓我們看到了一種外域理論在我國生根發芽過程中遭遇的困境,對於外域理論,我們應秉持開放的態度,但也應重視外域理論的本土化問題,因此,首先應深入思考四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全面了解、把握外域理論的內容、實踐條件及完善發展的可能性;

第二,客觀認識我國教育自身的現狀、困境及發展方向;

第三,充分認清我國教育的特點對外域理論造成的異化;

第四,正確對待外域理論適應、改造、檢驗的過程。任何外域理論的引入與移植都需要一個過程,我們只有審視其全貌、認清其實質、探尋其發展的路向,才能與我國的教育教學實踐接軌。

另外,並不是每一種外域理論都是值得借鑑的,至於「該不該引入?如何引入?」,都要根據我國教育教學的實際情況而定,我們要先肯定自我,然後再汲取他國優秀成果,始終堅持「中國的神,外國的形」的態度和原則。

參考文獻:

王忠惠 朱德全.「翻轉課堂」的多重解讀與理性審視[J].當代教育科學,2014.

中小學知識管理微信公眾號誌願者賈蕭竹推薦並編輯了本次推送。賈蕭竹為北京師範大學2016級碩士研究生,專業為教育管理。

【本文經中小學知識管理微信公眾號編輯節選】

讀中小學知識管理,關注中國教育經驗生成傳播

文章不代表中小學知識管理中心立場

版權問題請聯繫kaiyuchn@yahoo.com


微信公眾平臺:中小學知識管理(zxxzsgl)

投稿郵箱:kaiyuchn@yahoo.com

| 教育創新知識庫微信平臺 |

| 在這裡,讀懂中國教育經驗 |


本微信公眾號由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中小學知識管理研究中心運營。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中小學知識管理研究中心成立於2015年,以理論取向、循證研究、國際視野、中國經驗為學術旨趣,以知識管理為路徑,傳播教育改革的中國經驗,形成學校改進的中國學派,成就中國教育改革和創新的知識庫。

相關焦點

  • 國外關於翻轉課堂的理性思考觀點
    翻轉課堂有著區別於傳統課堂的獨特優勢,在領軍人物薩爾曼·可汗(Salman Khan)、喬納森·伯爾曼(Jonathan Bergmann)和亞倫·薩姆斯(Aaron Sams)的推動下,翻轉課堂在美國中小學逐漸獲得認可,發展迅速。然而,翻轉課堂這一新型的教學模式同樣存在問題和挑戰,只有冷靜看待和理性思考才能找到更好的解決辦法。
  • 教育要踐行|郭鵬飛:國外關於「翻轉課堂」的理性思考
    然而,翻轉課堂這一新型的教學模式同樣存在問題和挑戰,只有冷靜看待和理性思考才能找到更好的解決辦法。本文通過對國外專家學者理論觀點的比較研究,從學習環境、教學模式、教師素養、學生層次、考核評價和實施效果等方面進一步歸納總結並提出理性思考,以期對時下的探討提供一定的借鑑和參考。
  • 「翻轉課堂」翻出大智慧 ——從「翻轉課堂」預見未來的教育
    我校自建校以來,一直注重教師專業素養和專業技能等方面的全面發展。10月8日,我校全體教師就「翻轉課堂」這一國際化教學理念進行了系統地認知和深入的理解。會上,郭鈺竹校長針對「翻轉課堂」的誤區和優勢做了詳細的報告。一、翻轉課堂的定義: 所謂翻轉課堂,就是教師創建視頻,學生在家中或課外觀看視頻中教師的講解,回到課堂上師生面對面交流和完成作業的這樣一種教學形態。
  • 翻轉課堂的轉換潛力
    有幾位作者使用老式的書來討論翻轉課堂,包括兩名據稱發明了這項技術的老師(參見「翻轉課堂」:每天由喬納森·伯格曼和亞倫·薩姆斯(Aaron Sams)在每節課上聯繫每一個學生)。這些都沒有告訴我們任何關於真正翻轉課堂的老師的數量。沒有人提出任何嚴格的措施,更重要的是評估了它對學生學習的影響。
  • 翻轉課堂與翻轉學習:剖析「翻轉」的有效性
    美國興起的翻轉課堂得益於以「可汗學院」為代表的技術支持,迅速在教育實踐領域普及,成為全球變革傳統學校教育的契機和希望。該理念自2012年引入國內後,同樣得到了實踐及理論研究領域的熱捧,但也陸續出現一些冷靜思考的聲音,比如,對翻轉課堂本質的思考[1],對翻轉課堂中視頻要素的審視[2-3],國內很多的實踐流於形式,而未實現翻轉課堂的精髓等。
  • 英語課堂遊戲——初中翻轉課堂新發展
    而進入初中階段,學生的自控力得到了發展,並不需要這樣的方式來使其保持專注度,同時初中課業也較為繁重,無暇抽出時間來進行課堂遊戲。因此當課堂遊戲嘗試進入初中英語課堂時,引發了大量的爭議,很多人質疑這一方法的意義,有不少人覺得這不過是在浪費時間,結果只會得不償失。不得不承認傳統的英語課堂模式確實不適合加入遊戲,因為傳統英語課堂以教師的單向講課為主,此時引入遊戲必然會佔用大量授課時間。
  • 翻轉課堂已死,翻轉課堂永生
    很多人認為如果想改變中小學沿襲多年的被動式課堂教學,培養出學生的興趣,真正達到因材施教就應該以學校為切入點,於是可汗學院的「翻轉課堂」開始進入人們的視線。那麼什麼是翻轉課堂?它又翻轉了什麼呢?所謂翻轉課堂,顧名思義就是把學生在上課環節進行的聽課、做筆記等環節翻轉到下課回家後進行自主學習。
  • 翻轉課堂新境
    翻轉課堂的本質是什麼教學理念的翻轉。翻轉課堂可以根據其追求怎樣的增值,把它們分為兩種類型。一是完全習得學習型。在這種翻轉課堂中,通過在線學習的方式預習之後,教師組織達成度高的學習者對不能充分理解的學習者,選擇個別輔導的方式展開面對面的活動。二是高階能力學習型。
  • 「網際網路+」背景下的課堂教學--基於慕課、微課、翻轉課堂的分析與思考
    本文圍繞慕課、微課、翻轉課堂的相關熱議論題,結合課堂應用與教學實踐,比較分析了網絡教學與課堂教學的特點與功能。分析表明課堂和網絡是差別迥異的場域,對教師、學生以及教學互動會產生不同影響。課堂教學應理性處理和積極應對教育生態的新變化,秉持開放姿態和價值堅守,在對比權衡的基礎上慎重取捨。
  • 翻轉課堂
    在四川教師招聘考試中,翻轉課堂是教育公共基礎的熱點知識點,多以客觀題的形式出現的,側重於考查其本質、流程、地位等,需要考生對此進行識記和理解。那麼,本文在此就以上知識點做出總結,希望對各位考生的備考有所幫助!1.背景翻轉課堂,最早應用於美國。
  • 專題│翻轉課堂反思的批判分析
    隨後兩年,對翻轉課堂反思的文章日趨增加,有從中美教育環境不同提出翻轉課堂的適應性顧慮,擔憂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滯後且難有時間來製作視頻,網絡技術的介入可能會影響對學生的情感教育[3],強調中國高中階段的特殊性認為不適合翻轉教學,直觀地比較傳統課堂和翻轉課堂的形式後聲稱兩者並無差異,同時質疑翻轉課堂的實際效果[4]等。反思研究呼籲理性看待翻轉課堂在實踐教學中的價值和慎行推廣,其中不乏真知灼見。
  • 翻轉課堂別成「翻船」課堂
    翻轉課堂通過讓學生課前使用微課視頻自學,課堂上消化、鞏固並融會貫通,實現了教學過程的「逆序創新」,體現了混合式學習的優勢,為職業院校開展多場所、多渠道學習提供了便利。但隨著實踐的深入,翻轉課堂也產生了諸多問題,有人甚至戲稱翻轉課堂變成了「翻船」課堂。
  • 教育熱點:「翻轉課堂」解說
    與傳統課堂相比,「翻轉課堂」都有哪些特徵?下面就讓子夏師者帶領大家一起學習學習!一、翻轉課堂的起源    「翻轉課堂」 起源於美國科羅拉多州落基山的「林地公園」 高中。然而,在翻轉課堂中,學生並非完全獨立地進行學習。翻轉課堂是有活力的並且是需要學生高度參與的課堂。在技術支持下的協作學習環境中,學生需要根據學習內容反覆地與同學、教師進行交互,以擴展和創造深度的知識。因此,翻轉課堂是一個構建深度知識的課堂,學生便是這個課堂的主角。
  • 淺談翻轉課堂學生分組及組織教學
    我們知道,翻轉課堂教學的核心在於「先學後教,以學定教」,掌握學習理論以目標教學為核心,以反饋矯正為手段,以掌握學習為目的。而學生上課的形式採取小組式,這與傳統的課堂組織方式有本質的區別。對此,根據我在翻轉課堂教學的經驗,下面具體談談翻轉實驗班初期分組及組織教學的一點心得。
  • 「翻轉課堂」與傳統教學方式的差異
    我主持的浙江省教科院重點課題「內驅型教學推動力建設」,意在倡導學生在學習上立足於無師自通的預習,立足於觀點碰撞的聽課,立足於真正理解的鞏固,立足於全面掌握的糾錯。在國家大力倡導課改的背景下,真正走進我們的基礎教育課堂,感覺還是較為傳統的教學方式佔據主導地位。不少教師還是以不變應萬變,還在用凱洛夫五步法:組織教學——複習舊課——講授新課——複習鞏固——布置作業。
  • 什麼是翻轉課堂到底「翻轉」了什麼
    起源於美國的翻轉課堂,作為全球教育界關注的教學新模式,一個筋鬥「翻」過了太平洋,「轉」到了我國,在我國颳起了一股教改風。   西風東漸。起源於美國的翻轉課堂,作為全球教育界關注的教學新模式,一個筋鬥「翻」過了太平洋,「轉」到了我國,在我國颳起了一股教改風。
  • 【聽課】褚樹榮等:「翻轉課堂」十思(上)
    一、背景介紹近幾年,翻轉課堂教學法(Flipped Classroom)在國內外很受熱捧。作為新生事物,「翻轉課堂」面臨著許多一線教師的質疑。高中語文教學有沒有必要實施、能不能實施以及如何實施「翻轉課堂」教學?這需要我們通過教學案例去研究,而不是盲目跟風或者一味排斥。
  • 可汗學院:翻轉的不僅僅是課堂
    從其外延來看,依託於可汗學院優質的視頻資源和高精度的數據統計而衍生的慕課(MOOC)、翻轉課堂、SPOCs(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等新型教學形式正激起學校新一輪的變革思潮。
  • 翻轉課堂,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課堂?
    翻轉課堂,近幾年在國內發達地區很受歡迎,顆粒兒也曾聽過翻轉課堂、微課、信息技術的專場報告,現將自己的點滴體會分享如下:體會之一:翻轉課堂不僅僅是學習時空、課堂結構的翻轉,更重要的是教學理念的翻轉。只有理念真正翻轉了,才能結合不同的教學條件、不同的教學對象、不同的教學內容合理使用,從而做到翻轉課堂的本土化、學科化。翻轉課堂顛覆了「課堂教學」。首先是將「課堂」回歸到了「學堂」,延伸到了家庭、有網絡終端的任何一個可以學習的場所。其次是將「教學」翻轉成「學教」即先學後教,以學定教。
  • 【翻轉課堂系列】翻轉課堂新定義,提出四大支柱理念
    【翻轉課堂系列】翻轉課堂新定義,提出四大支柱理念 作者:崔娟 發布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