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高校公益人才培養體系第四屆華師大紫江公益慈善教育論壇舉辦

2020-12-17 東方財富網

近日,第四屆華東師範大學紫江公益慈善教育論壇舉行。本屆論壇以「融合與創新:構建高校卓越公益人才培養體系」為主題,介紹華東師範大學公益慈善通識教育課程體系,邀請了校內外嘉賓參會,共同討論卓越公益人才的培養模式。

據了解,華東師大紫江公益慈善人才培育專項基金項目已歷時三年,並在2020年上海公益之申評選中獲評「校園十佳公益項目」。華東師範大學副校長孫真榮在致辭中指出,公益慈善教育正在為「愛在華師大」的詮釋賦予更多的內涵和意義,在公益慈善人才培養上,項目匯聚了社會學、公共管理等優勢學科力量,通過建設通識課程體系、開展第二課堂社會實踐,培育具有「仁愛之心」和「向善之舉」的卓越人才,為國家公益事業發展和社會問題的解決提供「師大方案」。

為構建公益育人共同體,打造實踐基地,華東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經濟管理學部、大夏書院、光華書院、孟憲承書院,已分別與浙江敦和基金會、上海楊浦區賦啟青年發展中心;上海第一財經公益基金會、上海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上海新力公益基金會;上海紫江公益基金會、上海市慈善基金會、上海多閱公益文化發展中心、上海聯勸公益基金會、上海博世中國慈善中心、華東師範大學「愛飛翔」鄉村教育項目、BottleDream;上海杉樹公益基金會、Workingimages策意象品牌體驗設計、創行青年;上海復星公益基金會、上海市華僑事業發展基金會、上海唯實文化研究所、上海翔宇公益基金會等19家社會公益組織和項目共建社會實踐基地。

上海市民政局原黨組書記、局長馬伊裡在《變局挑戰下的公益慈善教育區域生態建設》主旨報告中提出,要將公益理念植入高等教育的全過程,「立上等志,做平常人」應該成為優秀人才,卓越精英的基本人格素養。她指出公益教育的核心是批量培育具有公益人格的卓越人才,不僅要培養公益機構的專職從業人員,還要培養「有良心」的各行業人才。公益慈善教育要在變局中求發展,努力建設區域生態。

上海市民政局職業社會工作和志願服務處處長張靜在《上海公益之城建設的實踐》報告中介紹了上海「公益之城」的建設背景和《志願服務條例》的出臺情況。她提出,在創建卓越全球城市的過程當中,政府通過建設公益基地,為上海公益組織的發展提供平臺。公益領域社會工作者是公益事業再進步的推進者,應該著重推進培育公益人才、孵化和發展公益組織、推進公益事業進一步發展。

在「卓越公益人才培養體系構建」的主題研討中,華東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副院長、紫江公益慈善中心主任黃晨熹提出,華東師大是上海首家系統培育公益人才的高校,也是全國唯一一所在本科階段系統嵌入公益慈善教育的「雙一流」高校,依託基礎性課程(認知塑造)、應用性課程(能力提升)和前沿性課程(理念傳達)的三大主題通識課程,集校內教師、其他高校教師、海外教師、行業專業人員師資團隊,搭建「課堂—講堂—論壇」三級交流平臺,依託實踐平臺和學生社團開展多樣課程實踐活動,率先形成了以「知行合一」為核心的系統公益慈善通識教育模式。

會上,《公益慈善課程對大學生公益慈善素養的影響調查報告》發布,並提出下階段發展中要形成人才培養方案、建立長三角教育聯盟、探索專業化教育。

(文章來源:東方網)

相關焦點

  • 構建高校卓越公益人才培養體系,第四屆華東師範大學紫江公益慈善...
    12月13日,第四屆華東師範大學紫江公益慈善教育論壇在華東師範大學舉行。本屆論壇以「融合與創新:構建高校卓越公益人才培養體系」為主題,介紹華東師範大學公益慈善通識教育課程體系,邀請了校內外嘉賓參會,共同討論卓越公益人才的培養模式。
  • 黃晨熹 | 華東師大紫江公益慈善通識教育實踐
    在紫江公益基金會的支持下,我們從2017年暑期正式開始紫江公益課程,經過這幾年的探索,慢慢形成了以知行合一為核心的系統公益慈善通識教育模式。目前我們是上海首家也是唯一系統培育公益人才的高校,也是全國唯一一所在本科階段系統嵌入公益慈善教育的雙一流高校。     接下來我想介紹一下以「知行合一」為核心的系統公益慈善教育模式。
  • 高校聯手基金會探索長三角公益慈善教育
    第四屆華東師範大學紫江公益慈善教育論壇舉辦。受訪者供圖早在四年前,華東師範大學與上海紫江公益基金會先行先試,共建華東師範大學紫江公益慈善中心和華東師範大學公益慈善事業管理研究院,設立相關的基金項目,推動公益課程建設,開展公益慈善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探索。從最早僅在社會發展學院開設的8門選修課,到現在和多個學院合作開設的30門選修課,每門課程開課時,上海紫江公益基金會秘書長陳琳都會去旁聽,藉此了解項目開展情況。
  • 高校聯手基金會探索長三角公益慈善教育:種下慈善種子
    第四屆華東師範大學紫江公益慈善教育論壇舉辦。受訪者供圖上海在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在區域化發展中發揮龍頭和帶動作用,在公益慈善教育領域同樣如此。早在四年前,華東師範大學與上海紫江公益基金會先行先試,共建華東師範大學紫江公益慈善中心和華東師範大學公益慈善事業管理研究院,設立相關的基金項目,推動公益課程建設,開展公益慈善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探索。
  • 追問︱高校慈善教育,專業還是通識?來自高校與公益行業的反思
    「在這樣的變局當中,中國式的公益慈善教育,將會面臨巨大的國內國際需求。」 上海民政局原黨組書記、局長馬伊裡表示。目前,國內已經有多家高校在探索公益慈善教育的路徑。例如,華東師範大學與上海紫江公益基金會在2017年就開始了公益慈善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探索。但與此同時,2020年6月,北師珠慈善專業停辦,引發「大學該不該有慈善專業」的爭論。
  • 第三屆「世界公益慈善論壇」在滬舉行!
    本屆論壇由清華大學公益慈善研究院、清華大學社會工作教育中心、中國友好和平發展基金會聯合承辦,上海市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協辦。本次論壇的主題是「構建可持續發展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本屆論壇重點關注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中關於消除貧困、良好健康和福祉、優質教育、可持續城市和社區以及促進目標實現的夥伴關係的內容,圍繞「教育引導可持續發展」、「共建全球健康領域夥伴關係」、「世界城市2050」、「職業教育與青年發展」、「人文藝術與慈善」、「新時代的全球及區域脫貧與治理」、「一帶一路女性論壇」、「可持續發展的資源共享」8個議題,共開展17個主旨演講、8個高端對話和1個慈善晚宴;論壇同期召開世界公益慈善論壇學術委員會會議和公益慈善與社會服務協同合作網絡年度會議
  • 第四屆「一帶一路」社會工作與慈善公益合作發展論壇在鄭州舉行
    第四屆「一帶一路」社會工作與慈善公益合作發展論壇在鄭州舉行 2020-12-16 22: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馬伊裡:公益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具有公益人格的年輕人
    第四屆華東師範大學紫江公益慈善教育論壇於2020年12月13日舉辦。本文為上海民政局原黨組書記、局長馬伊裡女士在主論壇的發言。演講題目:變局挑戰下的公益慈善教育區域生態建設內容提要:1.教育的更高追求是教人「立上等志,做平常人」;2.公益教育的核心是全過程、全領域,批量培養公益人格的人;
  • 陳旭出席第三屆世界公益慈善論壇並作主旨演講 倡導共築可持續發展...
    倡導共築可持續發展的人類命運共同體陳旭出席第三屆世界公益慈善論壇並作主旨演講清華新聞網9月6日電 9月5日,由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清華大學、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共同主辦,中國福利會聯合主辦的第三屆世界公益慈善論壇(World Philanthropy Forum)在上海開幕。
  • 招生公告|公益慈善管理方向第七屆學生招生招募通知
    我校於2012年9月在全國高校率先開展公益慈善領域本科層次專門人才的培養,作為學校體制和培養模式的創新嘗試,採取跨專業設置公益慈善管理專業方向的形式,至今已培養六屆學生。本專業方向的辦學模式和學生素質得到了業界的高度評價,已有的五屆畢業生中有大部分已進入中國扶貧基金會、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上海宋慶齡基金會、上海紫江公益基金會、世界自然基金會、芭莎公益慈善基金、中國南方航空、建設銀行、花旗銀行等單位就業,多名畢業生被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禮來家族慈善學院、倫敦政治與經濟學院、曼切斯特大學、昆士蘭大學、雪梨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
  • 第四屆東北(黑龍江)青年公益發展論壇在哈爾濱閉幕
    12月18日-19日,第四屆東北(黑龍江)青年公益發展論壇在哈爾濱青年宮開幕,來自黑遼吉蒙的青年社會組織代表、高校社團負責人、發達地區資深公益代表共計92家社會組織百餘人齊聚冰城,開始「推動青年至善、服務本土社群——志願服務與基金會」的深度交流和探討。
  • 同道而行 功存教育——第二屆中國高校基金會發展論壇舉行
    庚子金秋滬上桐,功存教育匯暖流。11月6日,由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簡稱"清華基金會")主辦,上海交通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簡稱"上海交大基金會")聯合主辦的"後疫情時代的中國高等教育公益慈善——第二屆中國高校基金會發展論壇"在上海交通大學徐匯校區舉行。
  • 「慈善與文化:中國公益實踐與理論的本土化轉型」第十二次慈善百人...
    2019年11月16日,由中國靈山公益慈善促進會主辦的「慈善與文化」第十二次慈善百人論壇在山東曲阜尼山聖境舉辦。來自公益慈善界、高校、研究機構、企業、政府、媒體等不同領域的三十多位嘉賓在開放包容的氛圍中激蕩思想、自由對話,共同探討與中國歷史、現實與發展追求相適應的現代慈善理念價值和實踐方式。
  • 「善行天下 幸福中國」 第四屆千訓幸福公益論壇盛大召開
    杭州2019年4月28日 /美通社/ -- 2019年4月27日,第四屆中國幸福公益論壇於浙江紹興上虞開元名都大酒店盛大召開。 第四屆中國幸福公益論壇盛大召開 27日上午,數十位慈善機構發起人及多位明星公益人齊聚本次幸福公益論壇,以「善行天下·幸福中國」為主題,
  • 王愛文出席清華大學公益慈善研究院第二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
    12月8日,清華大學公益慈善研究院第二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在清華大學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研究院理事會章程,決定民政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王愛文和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向波濤擔任研究院第二屆理事會理事長;審議通過了研究院的工作報告、工作規劃和主要人事安排;決定聘請9名公益夥伴理事;就慈善事業發展和研究院建設進行了深入討論。王愛文出席會議並講話,向波濤主持會議。
  • 2018「公益創業」趨勢論壇圓滿舉辦
    公益創業(也稱社會創業),兼顧社會性和企業性,追求社會價值和商業價值並重,是近年來在迅速興起的一種全新創業理念與創業模式。最近,由北京青年政治學院,極地國際創新中心、極地創新創業學院聯合舉辦的2018「公益創業」趨勢論壇在北京極地國際創新中心圓滿舉辦。
  • 聚焦「慈善與文化」 慈善百人論壇探討中國公益的本土化轉型
    第十二次慈善百人論壇聚焦「慈善與文化:中國公益實踐與理論的本土化轉型」。中新網北京11月19日電 (記者 王祖敏)由中國靈山公益慈善促進會主辦的「慈善與文化」第十二次慈善百人論壇日前在山東舉辦,與會嘉賓共同探討了與中國歷史、現實和發展追求相適應的現代慈善理念價值和實踐方式。第十二次慈善百人論壇現場。
  • 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山東工商學院:加強財商教育,培養高素質財
    加強財商教育,培養高素質財經類人才——山東工商學院以特色建設力促立德樹人落實落地9月26日,中國煤炭教育協會高等教育分會2020年年會暨第二十二屆「校長論壇」在山東工商學院舉辦,校長楊同毅作了題為《全力推進財商教育特色大學建設》的主題報告
  • 第十三屆中國國際公益慈善論壇於12月在京召開
    12月30—31日,以「新時代、新責任」為主題的第十三屆中國國際公益慈善論壇暨2019年度中國企業社會責任頒獎盛典將在北京舉行。本屆公益慈善論壇由人民日報社《民生周刊》雜誌社、中國國際公益慈善論壇組委會、中國SOS兒童村協會、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事業發展中心、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北京世環生態科技發展研究院等單位共同主辦。
  • 國際公益學院四年來慈善教育成果豐碩
    學院董事會主席馬蔚華表示,在過去四年中,國際公益學院不斷探索、牢記使命,為中國的公益慈善發展和創新培養優秀人才,未來還要讓更多企業家、商業人士、金融人士加入到公益隊伍中來,用影響力投資、公益金融和可持續發展的新理念來解決社會問題,為中國的公益事業做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