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心日劇《坡道上的家》:8個月大的寶寶遇害,兇手居然是親媽

2020-10-16 遇見阿米

閱讀前請點擊「關注」,定期分享育兒乾貨,陪你一起成長,遇見更好的自己,成為更好的媽媽。


01

前天,我看了日劇《坡道上的家》,它講述了一個案子,一位媽媽親手殺害了自己的寶寶,才8個月大,被丟在浴缸裡用熱水溺死。

看到這裡,就有無數人要指責、唾罵這位媽媽了吧!

當然,劇中的這位媽媽也毫無意外地被丈夫、婆婆、路人甲乙丙丁、社會媒體瘋狂指責:狠心、不配有孩子......

到底是什麼讓她這麼絕望?


她是一位全職媽媽,除了要獨自帶娃,還要包攬所有家務。沒有丈夫的分擔,沒有婆婆的援手。有的是孩子無盡的哭鬧、做不完的家務活、等著她做飯伺候的丈夫,還要被家人、鄰居以及周圍人的指點。

小孩發育不如別人家孩子,怎麼就你帶不好?你怎麼不給小孩吃母乳?你怎麼能讓小孩一直哭,不理她?......

沒有任何人的幫助,也得不到任何包容和理解。

剛生產完不久,新手媽媽體內激素水平還沒恢復正常,加上經歷生產的痛苦,以及面對新生命的不適應,導致媽媽容易敏感脆弱、情緒不穩定。如果再給她一點指責,就是擊垮她的最後一根致命稻草。

我也是一名全職媽媽,這些問題我也經常被人指手畫腳。

昨天,我一個人在家帶孩子,我跟寶寶倆人一起哭,都很傷心。

為什麼?因為當時的我,非常崩潰。除了哭,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當時孩子拼盡全力哭鬧,不僅僅是餓了困了,還撒嬌要媽媽抱抱。

生理需求、感情需求要同時被滿足,我根本做不到。如果我放下她,去衝奶解決她的生理需求,我就無法滿足她要求被抱的感情需求了。

當時如果有另外一個人在場,我相信自己也會被指責:

你怎麼把孩子餓得哇哇大哭

你怎麼這麼不會帶孩子

你怎麼對她發脾氣

你怎麼不知道給她喝奶

你怎麼不哄她

......


而,當時的我也很難過,覺得自己是個什麼都做不好的媽媽。

如果一個人選擇做了全職媽媽,無論是主動選擇、還是被動選擇,我相信她都想帶好孩子,給孩子足夠的愛和陪伴。

育兒本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更別說我們還是第一次當媽了。新手父母也要跟孩子一起成長,育兒路上出現的問題,我們自己也很焦慮,也很想解決。

但,我們需要時間來學習、成長,更需要家人的幫助、包容和體諒。

雖然我們是一名媽媽,無論劇中的她,還是我。我們只被看見的是媽媽這個角色,我們被社會要求:理應照顧好孩子、做好家務、回歸家庭。

但,我們還是我自己,卻不被看見。

別人看不見,我們要自己看見自己;只有先做更好的自己,才能成為更好的媽媽。


02


自從當了全職媽媽,感覺身邊接觸的朋友也是媽媽居多。

有一位媽媽跟我說,她刪了一位全職媽媽的微信。為什麼?因為對方每天在朋友圈傾訴當媽有多辛苦,她有多抑鬱,老公婆婆多不給力。總之,朋友圈滿屏的負能量。

這位媽媽說:「我也是一位媽媽,完全能深刻體會到當媽媽的辛苦、心酸,尤其是全職媽媽。偶爾負能量在朋友圈宣洩一下也沒關係,但是每天都這樣散發負能量,特別影響心情,也不想跟這樣的人做朋友。」

全職媽媽,除了育兒艱辛以外,還要擔心自己被一地雞毛磨成黃臉婆,擔心丈夫出軌、被拋棄,擔心自己不賺錢被婆家看不起,擔心長時間不工作與社會脫節,擔心以後再重返職場很難......



最近看了《我家小倆口》,其中有一對嘉賓夫妻若風 、戚藍尹,小戚是全職媽媽。若風每天出門上班時,她就會問:你回來還愛我嗎?

可見她有多焦慮?她因為老公,而放棄了工作,在家當全職媽媽。現實生活,與她以前接受到的教育不一樣。上學時被教育,女人應該獨立——精神獨立、經濟獨立,要有自己的工作和朋友;而現在都要依賴老公,安全感變低。

但,並不是所有的全職媽媽都這樣。

可能很多媽媽關注過一個公眾號:大J小D,這個公號的作者大J就是一名全職媽媽,全職帶娃4年。從她的文章裡、書裡,看不到關於帶娃的苦不堪言,更多的是育兒經驗的分享、育兒的快樂以及媽媽自我成長的成就感。

她一邊做著全職媽媽的工作,一邊分享自己的育兒經驗。最終,把公眾號從0運營到100萬+粉絲的量級,並出版了4本關於育兒的書籍。

她的書裡這樣說:

擺正心態,認清定位。我把全職媽媽當成是自己的新工作,唯一的區別只是工作環境改變了。幹好一份工作是需要職業素養的,是需要學習知識和技能的,是需要有「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的態度的,做全職媽媽也一樣。

不要有犧牲自我的想法,犧牲意味著有所求。當所求沒有得到滿足,我的內心就會覺得委屈。我開始明白,當一個好媽媽,我需要先照顧自己。只有照顧好自己,我才有能力去愛他人;只有自己的內心是充盈的,我才能去澆灌他人。


03


我是一名全職媽媽,這是我的工作。

當然,這也是一份讓人抓狂的工作。即使做好這份本職工作,我們依然會出現以下的情況:感受不到個人價值感、跟社會脫節。


那我們該怎麼辦?

1)育兒是一個項目,需要團隊協作,學會適當放手

育兒不是一兩天可以完成的工作,而是一個長期的項目,需要一個團隊共同完成。團隊核心成員有:爸爸、媽媽、孩子。有其他成員就更好,沒有也可以。

前天聽了一個老師的分享,她是一名90後寶媽,從0開始做繪畫事業,2年的時間做到100萬收入。很多人向她請教,寶媽時間很碎片,怎麼管理好自己的時間?

她回答:當媽媽確實時間很瑣碎,但我不是一個人,我家有一個團隊。我能有現在的成績,背後有家人很大程度的支持。所以,請適當地放手,讓爸爸參與到育兒中來。

2)首先做自己,其次學會與自己和解

之前一位全職媽媽跟我聊,說她小孩挺小就送去幼兒園了。

我問:那麼小送去幼兒園,你擔心她被欺負嗎?她說:不,我擔心我自己。

為什麼她擔心自己?因為她覺得一直在家帶孩子,沒有價值感。

我也是一名全職媽媽,但是我卻沒有這樣的困擾。

我經常在朋友圈看到一些媽媽分享給小孩做的輔食、做的英語學習卡片、做的手工……等等。我很少做這些,當然做這些是很好的,但在這些方面,我是個不稱職的媽媽。

而我一直在忙的事情是:寫作、畫畫、看書、上課學習。不斷地自我提升,通過寫作畫畫也有一些變現,這也是實現自我價值的直接表現。

我堅信:做媽媽,優先做自己。我才是核心,沒有了我,何來媽媽這個角色?

當然,媽媽的時間很瑣碎,想要帶好娃的同時做出很出色的成績,是很難的。我不會過分苛求自己,有成績更好。如果沒有出成績,我堅持學習,則更希望保持學習力。

3)保持自己的學習力、思考力

我帶女兒上早教課,認識了很多媽媽。其中一位看到我寫的文章,表示欣賞,也想寫。跟我聊了之後,說:主要不知道寫什麼?

寫文章,本質是表達作者的思想觀點。所以,要多思考。

她不知道寫什麼,說明她沒有對日常生活進行思考,說白了就是懶。

為什麼那麼多人說全職媽媽會與社會脫節?

因為不工作時間長了,整個人變得懶散。懶得行動、懶得思考、懶得學習,學習力也漸漸下降。當社會外界出現新事物,就很難適應和接受,才導致與社會脫節。

多閱讀、學習,保持自己的學習力、思考力,就保證了核心競爭力。

我是一名全職媽媽,也是個很隨性的人,對很多事情3分鐘熱度,唯獨2件事我一直在堅持:一是全職帶娃,一是自我成長。

即使帶娃崩潰到痛哭,我也沒有放棄過自我成長。

與所有的全職媽媽共勉。

相關焦點

  • 聊日劇《坡道上的家》
    《坡道上的家》豆瓣:9.2導演:森垣侑大主演:柴崎幸/水野美紀/伊藤步/真島秀和類型:劇情/家庭>製片國家/地區:日本上映時間:2019年簡介:在這部坡道上的家劇情/家庭片中,改編自直木賞作家角田光代的同名小說。
  • 8個月的寶寶失蹤後遇害,兇手是竟然是自家親戚
    2020年7月14日,江西省南昌市南昌縣一名8個月大的女童在家裡失蹤,家人報案後,警方介入調查。,9月9日上午的十點左右,警方在江西省市南昌縣幽蘭鎮羅舍村的後面的院子裡的一個菜地的地方找到了失蹤的孩子,但是很不幸的是已經遇害。
  • 日劇《坡道上的家》,喪偶式帶娃有多可怕
    近日,一部日劇火遍朋友圈,豆瓣高達9.2分, 這部片子堪稱2019年度不婚不育最佳宣傳片:《坡道上的家》。電視劇改編自直木賞作家角田光代的同名小說。聽著被告丈夫安藤壽士的證詞,即使大部分的參審員都認為安藤是個好好先生,但裡沙子卻有種說不出的疑惑。而接下來夫妻雙方家長的證詞,更讓裡沙子宛如看見自己的人生。這部名為《坡道上的家》的日劇圍繞著「一位媽媽謀殺8個月大的女兒」的案件展開,從多個人物的不同角度向觀眾展示了成為一名「合格」母親的「代價」以及育兒觀念的衝突。
  • 《坡道上的家》是一部撕開生活的面具,體會真實的日劇!
    但除了韓劇外,日劇也是一樣的給人的感覺是純愛向較多,可是最近比較受關注的電視劇《坡道上的家》才讓人意識到,原來日劇中的劇情編寫也有讓人耳目一新的地方,這部劇在豆瓣的評分是9.1分,由此可見它的優秀之處了。這部劇的主要劇情是專心在家育兒的主婦裡沙子,正為了小惡魔期的女兒頭痛不已,雖然丈夫陽一郎下班後會稍微幫忙,但育兒的疲倦和旁人的意見讓裡沙子日漸失去信心。
  • 《坡道上的家》到底誰才是真正的兇手?
    這個世界上什麼樣的人有資格當母親?她們必須兼具自立、自尊、慈愛、和善、寬容等優良品質,最好還要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分擔家裡生計,要無止境容忍丈夫的壞習慣和冷言冷語,面對家裡的熊孩子也絕對只能給予愛的教育,一旦無法滿足以上要求,就會被冠以「不適合結婚」、「不適合當母親」的罪名,這看起來是危言聳聽,但其實在東亞範圍內卻比比皆是,高分日劇《坡道上的家》就為我們展開了一個已婚已育女性無奈而彷徨的生活。
  • 豆瓣9.0高分日劇《坡道上的家》:壓垮女人的不是孩子,是丈夫
    《坡道上的家》這部日劇在豆瓣上的評分有9.0分,算是比較高分的作品了。講述的是,女人帶孩子的過程。該劇一經播出就引發了很多人的共鳴,尤其是帶過孩子的女人,更是能體會電影裡描述的種種心酸。是的,在《坡道上的家》這部劇裡,的確有個家庭主婦,親手把八個月的女兒扔進了裝著熱水的浴缸,眼睜睜的看著孩子離開了世界。這樣的事,無疑令所有人感到震驚。孩子沒了之後,丈夫和婆婆把她告上了法庭。
  • 《坡道上的家》:坡道上的你和我
    —— 《母系社會》 最近有一部日劇在豆瓣拿下了9.0的高分,一開始我以為是刑偵片,或是反虐兒宣傳片,沒想到這個故事選取的是一個平時少人有探討,「新穎」又「平常「的角度。
  • 日劇再現「神作」,《坡道上的家》好評如潮,網友:真實到扎心了
    日劇再現「神作」,《坡道上的家》好評如潮,網友:真實到扎心了文/凝海推薦一部名字叫做《坡道上的家》的劇,劇情真的是超級精彩,首先分頭哥的至理名言已經是非常有趣了,原來他在被妻子拒絕五年同房之後終於和一個美豔的女同事勾搭上了
  • 《附坡道上的家》我心目中的本季最佳日劇,沒有之一!
    朋友開玩笑說:要是這個道理的話,《坡道上的家》恐怕要被禁播哦。因為此前,小悠曾跟朋友安利說,此劇是本季最值得一看的日劇,沒有之一。但是,觀看此劇需謹慎。因為,沒結婚的看完可能會不想結婚,結了婚的看完可能會丁克……坡道上的家01故事是從一個令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慄的案件開始講起的。
  • 《皮胡》VS《坡道上的家》:喪偶式婚姻中哪位母親對孩子更殘忍?
    序言:近日,我在無意之間看到一個電影解說《皮胡》,主要就是講述由於喪偶式婚姻造成的家庭悲劇,這讓我聯想到了《坡道上的家》這部同樣是講喪偶式婚姻的日劇。藉此機會,我想分析兩個悲劇之間的聯繫,還有的就是影視作品中的兩位母親不同的做法,對孩子而言,哪種更殘忍?
  • 8個月大寶寶的失蹤後遇害,屍體在菜地裡找見,兇手是竟然是自家親戚
    9月11日公安部兒童失蹤信息平臺公布了一則信息,江西省的南昌縣失蹤兒童龔宸汐已經被害,孩子遺體於9月9日找到。2020年7月14日,江西省南昌市南昌縣一名8個月大的女童在家裡失蹤,家人趕緊報案。9月9日上午的十點左右,警方在江西省市南昌縣幽蘭鎮羅舍村的後面的院子裡,一個菜地的地方找到了失蹤的孩子,不幸的是發生孩子已經遇害了。犯罪嫌疑人目前已被警方逮捕。
  • 男孩8個月大吃奶太用力,被親媽剪刀傷臉,如今6歲不敢恨媽媽
    男孩8個月大吃奶太用力,被親媽剪刀傷臉6年前,一個8個月大的男孩,被緊急送進醫院,臉上身上都是傷,足足有90多道。好在保住了性命,但整張臉都被劃花了。是誰對一個嬰兒下這麼狠的手?想不到的是,居然兇手是孩子親媽。原因是,這個媽媽給孩子餵奶的時候,下口有點狠,太用力,把媽媽弄疼了。
  • 坡道上的家第六集更新時間 第六集大結局劇透劇情介紹
    現在與孩子有關的話題都很容易引起關注,日劇《坡道上的家》就是其中之一,真真假假的背後到底是人性還是什麼呢?本周六第六集大結局就能見分曉。坡道上的家第六集什麼時候更新六月1日周六播。最近這段時間日劇突然就開始火了,不管是漫畫題材還是恐怖題材都很有人氣,走家庭題材的電視劇《坡道上的家》也有很多人在追,馬上就要大結局了,大家的關注度更高了,本周六就能知道答案了!
  • 坡道上的家,這部日劇讓人重新審視母親的角色
    先來說說日本電視劇《坡道上的家》具有什麼樣的道德兩難。在劇中,安藤水穗(水野美紀飾演)是一位年輕媽媽,她將自己八個月大的嬰兒在浴缸裡溺斃,這樣的女人,該受到最嚴厲的審判,你是不是會對她充滿憤恨?現在讓我們每個人,跟著導演的鏡頭,和劇中的國民參審員一起,陪著安藤水穗,艱難地爬上這條似乎沒有盡頭的坡道。大中午,烈日當頭,四周寂靜無聲,孩子的啼哭尤其刺耳,她仿佛一個疲憊的遊魂,孤獨地行走在坡道上。深夜,她依然是孤獨一人,在孩子的啼哭中心煩意亂。日以繼夜,夜以繼日,這種日子好像沒有盡頭,看不到任何希望。
  • 聽《坡道上的家》原著作者談育兒壓力與女性友誼
    原標題:日劇《坡道上的家》原著作者角田光代做客上海書展,與青年作家張怡微對談女性題材寫作——育兒壓力、友誼困境,孤獨背後是交流不易今年,日劇《坡道上的家》因為切中了日本社會「女主內男主外」家庭結構所造成的「喪偶式育兒」
  • 兩部電影一部日劇,個個高分,到底何為「合格的」母親
    從無以為家到一個母親的復仇,再到坡道上的家。兩部電影,一部電視劇,無疑都在向我們展示著孩子和母親的那種羈絆,關乎血緣或者沒有血緣。電影《一個母親的復仇》劇照坡道上的家是最近播出的日劇,年輕的媽媽因為不能忍受孩子的哭鬧帶來的壓力,從孩子的守護者變為兇手。
  • 日劇《坡道上的家》過於現實讓人看著心肝疼,反婚反育的完美教材
    日劇《坡道上的家》,目前更新到第3話,根據角田光代同名寫小說改編。柴崎幸飾演全職主婦裡沙子,育兒的疲倦和旁人的意見丈夫的不理解讓她日漸失去耐心。擔任陪審員是一種公民義務,不得無故缺席)這次的案子表面上是一個慘絕人寰的弒女案:年輕媽媽安藤水穗(水野美紀 飾)蓄意將女兒溺斃,被可憐的爸爸告上法庭。但隨著庭審的推進,裡沙子意識到這件案子沒有這麼簡單,其他人的證詞更讓裡沙子宛如看見自己的人生。柴崎幸演技大讚,扮演的家庭主婦完全找不到以往角色的痕跡。
  • 《坡道上的家》:年輕媽媽的焦慮,並沒有正確答案
    文/八月半Fly012020年前後看了兩本講述女性育兒困境的書:《82年生的金智英》和《坡道上的家》,作者分別是韓國人趙南柱女士和日本人角田光代女士。雖然說的都是日韓故事,但中國女性仍然心有戚戚。金智英患上了比較嚴重的精神障礙:常常需要藉以他口表達自己的內心想法,而那些角色無一例外不是生活中的女強人。《坡道》裡的被審判者水惠更是不堪育兒困苦,將8個月大的女兒扔進浴缸導致小孩溺死;候補陪審員裡沙子有著陽光體貼的丈夫,可愛的三歲女兒, 表面過著幸福的人生,實則內心常受困於丈夫陽一郎無意中的言語蔑視。
  • 母子家中遇害,DNA查出兇手是鄰居,他庭審時翻供,無罪釋放?
    這對遇害母子家住在雲南省昭通市邵陽區太平街道水坪村,母親叫祖守妹,今年43歲,他的兒子鄧永波在遇害的時候才12歲。2020年9月24日,祖守妹的大女兒鄧友翠說道,8月30日晚上9:00左右當地的兩名幹部拿到他家對他們說,剛剛接到派出所的通知,當年傷害他母親的兇手王學會將在9月6日前無罪釋放,讓他們家裡人有個準備
  • 《坡道上的家》:是不是社會越進步,人類越矯情?
    《坡道上的家》是先看完日劇,再看的小說。同一個故事,用不同的媒介表達出來,體驗也有不少的區別。拋開網上那些關於恐婚恐育的論調不談,這個故事,講述的是失敗者的自我掙扎。坡道上的家:角田光代女性崛起之路一、關於為什麼別人可以,但我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