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素|喝最烈的酒,寫最狂的草書,做最瀟灑的和尚

2020-12-09 書畫相約

草書是中國書法的巔峰,能在巔峰潑墨揮毫的更是萬中無一的天才,因此,「顛張狂素」的美名得以傳承千年,其中「張」是指張旭,「素」則是懷素(737-799,另說725-785)。

嚴格來說,懷素是張旭的徒孫,但論起名聲,二人不相上下,但要比癲狂,張旭算是低調的。

公元747年,一位姓錢的10歲孩子來到了寺廟出家。與別人不一樣,他是自願出家的,他哭著求父母送他去寺廟。

懷素出家,未必是真的喜歡吃齋念佛,而是為了生活得更好。他天資聰穎,勤奮好學,但不到總角之年就跟著父母耕地、放牛,生活艱辛。父母雖然不願意,但家庭負擔確實沉重,只好隨了他的願。進入寺廟後,他被賜名懷素,開掛的生涯由此開始。

懷素從模仿寺廟牆壁上的題字開始了書寫生涯,寺廟的廢紙甚至荒地裡的芭蕉都成了他練習書法的材料。有好奇的師兄統計了他種的芭蕉樹,總數超過了10000株。

後來,他先後拜師鄔彤和顏真卿(二人都師從張旭,鄔彤還是其表兄),掌握了張旭草書的要義,年紀輕輕就名揚天下。

李白曾經寫過一首《草書歌行》:少年上人號懷素,草書天下稱獨步……起來向壁不停手,一行數字大如鬥。恍恍如聞神鬼驚,時時只見龍蛇走。左盤右蹙如驚電,狀如楚漢相攻戰。湖南七郡凡幾家,家家屏障書題遍……

李白用他匪夷所思的想像力,為人們生動描述了一幅如狂風驟雨筆走龍蛇般的懷素醉書圖。這個時候的懷素,僅僅23歲。李白為懷素寫詩,不僅僅因為懷素草書寫得好,更在於他的性格與李白頗為相似。

《苦筍帖》:「苦筍及茗異常佳,乃可徑來。懷素上」。這是懷素傳世作品中唯一被大家所公認為真跡的名作。

懷素雖然在寺廟出家,但他不喜歡參禪打坐,反而喜歡廣交豪傑、喝酒吃肉、甚至醉後狂書。這種灑脫的身份、獨特的才華,立馬引起大唐士子們的關注。

喝到盡興時,他常常隨意書寫,王公大人家的牆壁上、走廊裡,甚至他人的衣服、器皿上,都留下了他的筆墨。李白、杜甫、顏真卿等37位一流詩人都曾為懷素寫詩,稱頌其書法。在懷素的自我推銷和士人的宣傳之下,剛剛而立之年的懷素成為繼張旭之後又一位草聖。

《食魚帖》是一封56字的簡訊:「老僧在長沙食魚,及來長安城中,多食肉,又為常流所笑,深為不便。故久病不能多書異疏(按:此字左半已破損)還報。諸君欲興善之會,當得扶贏也。日懷素藏真白。」

懷素從張旭門人那裡習得了草書的精髓,再加上他獨特的書寫方式,讓他的作品狂放又有神韻。他用的毛筆與眾不同:一是硬;二是小;三是鋒長。所以,他的書法常常通過筆尖來勾勒線條,保持一種堅韌凝練、富有彈性的特色,看起來字體圓勁、挺拔。

後世的宋徽宗借鑑他的運筆方式,創作了瘦金體書法。啟功先生根據這種運筆方法給自己的作品增添了一種獨特的彈性美。

《論書帖》:為其山不高,地亦無靈;為其泉不深,水亦不清;為其書不精,亦無令(今)名,後來足可深戒,藏真自風發。近來已四歲,近蒙薄減,今所為其顛逸,全勝往年。所顛形詭異,不知從何而來。常自不知耳,昨奉《二謝》書,問知山中事有(?)也 。

懷素《自敘貼》被譽為中華第一草書,共計698字,是懷素的巔峰作品,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經典之作。據傳宋代有三本,目前僅存一卷於臺北故宮。

懷素家長沙,幼而事佛,經禪之暇,頗好筆翰。然恨未能遠覩前人之奇蹟,所見甚淺。遂擔-

笈杖錫,西遊上國,謁見當代名公。錯綜其事。遺編絕簡,往往遇之。豁然心胸,略無疑滯,魚箋絹素,多所塵點,士大夫不以為怪焉。顏刑部,書家者流,精極-

筆法,水鏡之辨,許在末行。又以尚書司勳郎盧象、小宗伯張正言,曾為歌詩,故敘之曰:「開士懷素,僧中之英,氣概通疏,性靈豁暢,精心草聖。積有歲時,江嶺之間

關於現存的《自敘貼》,近代學者有諸多爭議,很多人都認為現存的作品並非懷素真跡。啟功、徐邦達均認為是臨摹作品,朱關田顯示則認為它是一件徹頭徹尾的偽作……

不過,無論是真跡還是贗品,《自敘貼》作為懷素晚年的巔峰之作,確實有不朽之名,在中國現存書法作品當中也很難再找出第二件。

相關焦點

  • 喝最烈的酒,唱最狂的歌——15句寫酒的古詩詞,講述詩與酒的故事
    在古詩詞的眾多意象中,「酒」不得不提。尤其在詩仙李白的詩歌中,「劍」與「酒」是最為常見的兩個意象。酒文化在我國源遠流長,男兒與酒之間有說不完的故事。今天我們就用這篇文章來看一看古代15句寫酒的古詩詞,喝最烈的酒,唱最狂的歌,在「詩與酒」中,講述自己的故事。
  • 草書大師懷素和尚,被後人稱之為「狂」,究竟為何?
    他就是這次小編給大家要講的懷素大師,概括為以下幾點:書法狂懷素從小就很有名氣,他出生於湖南。他性情疏放,不論是意識還是行為都表現出一種我行我素的樣子,鴛鴦不馴也是他的個性特徵,這也可以證明為什麼他的書法以「狂」著稱。他的字體打破了從前規矩,老套的書法美學,有著極為強烈的個性。
  • 都是寫草書,張旭為啥比懷素厲害呢?來聽聽顏真卿是怎麼說的
    懷素和張旭一樣,也擅長草書。懷素寫草書,最大的特點就是「快」。「馳毫驟墨列奔駟,滿座失聲看不及。」人家在那寫,旁邊的觀者眼睛都跟不上,你想想能有多快。早年的懷素,書不入古,和咱們這些書法愛好者一樣,由著自己的性子來,至於寫成什麼樣,靠的是天分。
  • 草書如何才能寫出狂態、寫出神採?可以去張旭、懷素那裡學一手!
    草書如何才能寫出狂態?我覺得可以去張旭、懷素那裡學一手!這個問題,寫草書的人其實都比較關注,我以張旭,懷素的親身經歷為例,試著做一個解答。草書的狂態,是什麼意思?大家知道,張旭,懷素是中國狂草的兩座高峰,張旭出神入化的作品,都是通過喝酒來實現的,歷史上記載:張旭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筆,或以頭濡墨而書,既醒自視以為神,不可復得也。
  • 「以狂繼顛」的懷素,草書天下稱獨步,與張旭並稱「顛張醉素」
    懷素(725~785年)本身姓錢,字藏真,祖籍零陵郡(今永州市),後來搬去了長沙居住。他是唐朝書著名書法家,因為寫草書而出名。7歲的時候,懷素到零陵縣城西門外的「書堂寺」出家為僧。懷素的性格比較粗略豪放,大大咧咧的,而且他從小就對書法有很高的興趣。
  • 最狂的人寫最狂的字!
    與章草和今草相比,狂草將筆畫提煉為「點」和「線」,其中「線」成為最重要的形式構成,常一連數字,甚至一行就由一根線條組成。字形也突破了常規的方正,呈現出圓形、三角形、多邊形等。▲ 懷素《自敘帖》局部書法藝術地位的提升,與張旭、懷素充滿情懷的創作過程有密切關係。
  • 懷素《聖母帖》草書,晚年經典字帖
    懷素是唐朝有名的狂草僧人,自幼出家,草書是他最擅長且最賦成就的書法體,喜歡酒後淋漓酣暢的寫書法,因此他的草書成為狂草,稱自己是狂僧,這部作品相對於其他的懷素的草書中作品是比較規範的一個作品。聖母帖是懷素再晚年的時期創作的作品,晚年年底整體的比較成熟,不少人在此作品中看出王獻之的影子,及張旭草書的筆跡,說明懷素的筆風包含兩位書法家的基礎,也有可能是晚年時期,沒有年輕的狂躁,沒有狂草的感覺,規規矩矩。有草隸的結合之感。通篇作品,草書中多為了用了中鋒,這也是在草書比較少見,因為草書偏鋒居多。
  • 中書協「四大狂草」大師,書法寫得如何?專家:現代版懷素!
    對於大眾來說,最難看懂的書法莫過於草書了,它一筆完成,字體極其潦草,因此時常引起質疑,比如張旭醉酒後用頭髮蘸墨寫書法,這件事流傳至今,一直被當作最瘋狂的「狂草」大師,其實狂草就是最放縱的草書,可以說「越狂越好」。
  • 這位草書的重要代表人物,為練字跑到廟裡做了和尚,性格十分灑脫
    這位草書的重要代表人物,為練字跑到廟裡做了和尚,性格十分灑脫懷素,字藏真,是我國唐代的為數不多的僧侶書法家。他的字如其人 ,瀟灑坦然,如行雲流水般流暢。他的字形式廣泛,而且懷素在草書上的造詣最高,於是他被後人稱之為『草聖』,與張旭齊名,由此可見懷素在我國書法史上的地位之高。是什麼讓懷素對書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的一生又創作出那些不朽的書法呢?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講一講唐代著名的書法家懷素一生的經歷。懷素出生在一個世代為官的家庭之中,雖然他的家庭並不富裕 ,但是也是比普通的農民家庭生活的要相對好一些。
  • 懷素臨終前寫的一幅草書,這字功力精純,已經入了化境!
    而唐代至高境界的草書,要屬《聖母帖》了。懷素的這件《聖母帖》,是唐代最頂尖的草書,乃是懷素臨終前所寫,達到了超凡入聖的境界!這件《聖母帖》乃是懷素臨終前寫得一幅字,成為唐代草書的巔峰,冠絕天下1000多年!
  • 「草聖」張旭:喝著香醇的酒,寫下氣勢如虹的草書
    張旭是唐代著名書法家,他最擅長的是草書,他與懷素被稱為「顛張醉素」,並且與賀知章,張若虛,包融並稱「吳中四士」。張旭喜愛飲酒,為人闊達樂觀,才華橫溢,不僅在書法上具有極高的造詣,對詩歌也是有自己的獨到見解。接下來我們一起來深入了解一下「草聖」張旭吧。
  • 「千古草聖」懷素在中國書法史上為什麼會有這麼高的成就和地位?
    懷素於是製作漆盤、漆板, 以水寫字, 直寫得「盤板皆穿」;後來又發現了用芭蕉葉練字的方法, 在院中種了上萬株芭蕉樹, 才不愁無「紙」可寫;「紙」用得多, 筆也用得多, 寫禿的筆堆成了「筆塚」。正因為懷素的這份愛好、執著和勤奮, 使得他的草書在青年時代就獨步書壇, 晚年的李白見了懷素的書法大加讚賞, 寫詩誇曰:「少年上人號懷素, 草書古今稱獨步」。
  • 古代最狂的一幅草書,這字霸氣十足,囂張了1000多年!
    我們之前探討過關於書法審美的問題,很多沒有練習過書法的人總認為書法就是要寫得好看,寫得美才叫好字。我們今天談中國草書史上最狂的一幅草書,這字霸氣十足,囂張恣肆,獨步書壇1000多年!這就是黃庭堅的《諸上座帖》!
  • 康裡巎巎《草書張旭筆法卷》,瀟灑爽利,學王羲之的高手
    下面,我們就來欣賞一下康裡巎巎寫的《草書張旭筆法卷》,瀟灑爽利,也是學王羲之的高手。這篇《草書張旭筆法卷》,是康裡巎巎在38歲時寫的,從整體上講,康裡巎巎的書法不離王羲之,用筆精到且爽利,遒勁且瀟灑。當然了,除了王羲之之外,他還兼學虞世南、懷素、米芾等人,融合各家所長後,才形成了屬於自己的風格,這些特點,從他的這篇《草書張旭筆法卷》中能看到個大概。
  • 張旭和懷素都是草聖,誰的草書更厲害?
    張旭和懷素在草書領域都是一等一的高手。誰的境界和筆法高?就是一個很大的難題。因為對我們普通人來說都覺得已經很好了。
  • 這些獲獎的草書作品,懷素看了也要急,筆墨全都用錯了
    如今學習和模仿古人寫草書的人很多,劉洪彪的狂草就曾獲得大家的認可,沈鵬的草書也是寫得蠻有味道的。但像他們能把草書研究透的當代書法家並不多,借用專業書友們的一句話來形容:多數學習狂草和懷素草書的人還在路上呢,真正好的作品不多。
  • 他是書法史上最用功的人,每天能寫3萬字,草書獨步天下!
    懷素和尚退筆如山,蘇東坡每天練字8小時,幾無中斷,米芾就連除夕夜都筆耕不輟,趙子昂堅持日書一萬字,文徵明更是到了90歲還堅持日課,等等不勝枚舉的例子。但是若要論到下功夫,恐怕沒有人能跟下面這個人相提並論,他每天能寫3萬字,按正常速度的話,應該在12個小時左右。
  • 在愛丁堡吹最冷的風喝最烈的酒,然後整日狂歡
    幾乎每個到訪這裡的人都可以輕易為它貼上不同的標籤: 它是既會仿建帕提農神廟的」北方雅典「,又是以哥德式建築著稱的」黑色之城「;它是世界上第一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蓋章扣戳兒的 「世界文學之都」,卻又因一部《猜火車》而」臭名昭著「;它培養了查爾斯·達爾文、大衛·休謨,也孕育了偵探小說和魔法世界;這裡的女人喝的是最烈的酒,男人穿的是最美的裙;陰冷的海風擋不住它的風光無限
  • 喝最烈的酒,打最難的仗,吟唱最豪放的詩詞!
    辛棄疾辛棄疾,按現代審美來可以說是一位瀟灑英俊的硬漢!臉龐稜角分明,如刀刻般留下歲月的痕跡,劍氣一般的英眉更添英雄本色。「山遠近,路橫斜,青旗沽酒有人家。「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乾脆爽利於簡樸中方顯不平凡在不平凡中又流露出戰場殺伐之意「將軍百戰身名裂。
  • 懷素的草書幹不過張旭,吃了楷書不精詳的虧,別為不練楷書找藉口
    懷素的草書幹不過張旭,吃了楷書不精詳的虧,別為不練楷書找藉口。從書法歷史上來看,草書就兩大家,一是張旭,二是懷素。後人,前人寫書法,似乎很難再與這兩位草書賢聖相攀高低了,比不過這兩位。但是,面對懷素與張旭的草書修煉成果,咱們一般又會有這樣的疑問:是懷素的草書厲害,還是張旭的草書厲害呢?事實上,這個答案早有定論,從唐代來說,人們一般是認為張旭的草書厲害,換句話說,人們認為懷素的草書幹不過張旭!現在的朋友們可能就有疑問了,既然懷素的草書幹不過張旭,那為什麼在平常咱們練習草書的時候,多數都學懷素,而不學張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