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功和父母離不開關係,相信現在的家長體會一定更深。
因為從孩子上幼兒園開始,老師就會布置各種各樣的家庭作業以及親子活動,很多家長為此也大傷腦筋。
很多時候家長發現,所謂的課後作業並不是來考驗孩子的,擺明了是考驗家長的。
寶爸質問老師,遭當場打臉
小張的閨女今年上大班了,從上幼兒園開始,老師每周都會布置家庭任務。
有的時候是手工作業,有的時候是拍照作業,這些孩子的爸媽都很配合。
但是近一年多來,兩夫妻發現孩子的作業越來越奇葩,有時候是抓魚,有的時候是種花,需要爸媽們耗費很多時間精力。
但考慮到孩子的感受,他們每次都耐心的陪伴完成。
這一天,孩子回來和小張說:"爸爸,明天老師讓帶10000粒米"。
一開始兩口子還很納悶,以為是孩子聽錯了,於是就向其他家長打聽。沒想到得到的答覆是孩子沒聽錯,老師今天就是布置這個作業。
得到肯定的答案,倆口子晚飯後就開始陪著孩子數大米,這一數就到了十點多。
考慮到孩子明天還要上學,小張讓妻子先哄女兒去睡覺,他自己在那一顆一顆繼續數。
眼瞅著半個小時過去了,離一萬粒米的目標還很遠,小張心想今晚是不用睡了。
累了一天,回到家還要這樣被折騰,這個年輕寶爸終於坐不住了,他打開家長群裡質問老師:老師,您讓我們數這麼多米,那明天您是不是也一顆顆去數呢?
沒想到老師很快就答覆了:這次的親子作業是為了讓家長能有更多時間陪伴孩子,目的不在於數多少米。
希望家長們都能夠配合,當然實際情況不允許,也可以例外。老師的答覆很得體,寶爸遭當場打臉有些不好意思,最後向老師道歉了。
家庭作業對孩子的好處有哪些
其實很多幼兒園家長都有過小張這樣的抱怨,覺得老師布置的任務太奇葩,對孩子一點用處都沒有。
其實,幼兒園之所以這麼做也是有原因的,家庭作業對孩子的好處還是有很多的,那麼具體表現在哪裡呢?
1、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
現在的孩子很多都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在父母的寵愛中長大,動手能力和自理能力很差。
老師布置的手工作業可以提高孩子的動手熱情,讓他們在課外也能夠積極主動地完成任務,無形中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
2、增加親子互動
現在有很多家庭都是這樣的模式,父母每人拿著一個手機上網,而孩子也有樣學樣,不是抱著手機就是電腦。
不但對孩子的健康不利,也容易導致子女與父母之間缺少溝通。
家庭作業老師會讓家長參與,這樣就起到了孩子與父母互動的效果,對培養良好的親子關係有幫助。
3、提高孩子的學習熱情
家庭作業可以讓孩子學會什麼是責任感,讓孩子明白上學的目的。其實很多幼兒園老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往往考慮到了孩子的喜好。
這些作業的目的也是為了提高孩子的學習熱情,為將來上小學打下基礎 ,可是很多家長卻不明白。
如此看來,老師們布置這些作業也都是用心良苦,家長們應該多多配合而不是一味的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