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三歲便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這對很多父母來說無疑是一種解放,因為照顧家裡的小魔頭真的讓人心力憔悴,把他們送到幼兒園,由老師照看管理,會讓父母省心很多。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父母可以對孩子不管不問,而是依然要和學校配合,共同擔起教育孩子的重任。
在幼兒園裡,老師經常會給孩子布置一些手工作業,當然不少作業的難度已經超過了孩子的接受範圍,所以這類作業往往被稱為親子作業,也就是需要家長和孩子一起完成。這無形中會佔用家長的很多時間,從而也會有一些矛盾產生。
王先生的孩子剛剛上幼兒園中班,這天回家突然跟他說老師布置了一項作業,讓孩子明天每人帶1萬粒大米到幼兒園。王先生當然不相信,數1萬粒大米對於成人來說都是一項極大的挑戰,更何況還是這些連數都數不好的孩子。
但是孩子卻堅持說,老師就是這麼布置作業的,讓爸爸必須陪自己數完一萬粒大米。於是王先生私下問了一個和自己關係比較好的學生家長,得到的答覆果然和孩子所說的一樣,老師確實布置了這麼一項作業。
這讓王先生怎麼想也想不明白,但是又不得不陪孩子一起去做,眼看著都已經9點多了,王先生讓孩子先睡覺,自己和妻子則依然在一粒一粒的數著。
可是沒多久,王先生就有些煩躁,因為這項作業在他看來根本沒有任何意義,眼看著時鐘到了12點,他不由得在家長群裡質問老師,為什麼要給孩子布置這樣的作業?
老師第一時間給予了回復,她說只是想藉助這樣的作業讓父母多花一點時間陪伴孩子,當然並不是真的要求孩子必須數1萬粒大米。因為現在的父母對孩子的陪伴太少,很容易導致親子關係出現隔閡,這項任務最終還是為了讓親子關係越來越好。
老師的回答讓王先生紅了臉,他也進行了自我反省,決定以後一定要多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成長,不錯過孩子成長道路上的每一個瞬間。
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孩子的習慣養成,很多時候都是在幼兒時期,所以家長要和老師一起,讓孩子養成不挑食、不偏食,講究衛生、注重睡眠的好習慣,這對孩子的身體發育是很重要的,能夠讓孩子更健康。
讓孩子多接觸新鮮事
幼兒園的孩子雖小,但他們的聽覺,視覺以及觸覺都已經發育成熟,所以家長應該有意識的帶孩子走出家門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通過對大自然中不同事物的觀察,讓孩子各方面的學習能力都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能夠開闊孩子的視野,增長孩子的見識,讓孩子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蘊。
注重培養孩子的品德
我們都說孩子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而排在第1位的就是德,這是孩子的立足之本。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品德,懂得如何去關愛他人,勇敢的面對困難,成長講誠信,懂禮貌的人,這樣的孩子即便日後進入社會,也能夠遊刃有餘,受到大家的歡迎。
注重孩子情緒的培養
好的情緒能夠讓孩子有好的心態,而心態在很大程度上又能夠決定孩子的未來。父母要讓孩子懂得控制情緒的重要性,培養孩子養成積極樂觀的性格。
不管遇到什麼事情都不要隨意發脾氣,而是通過和他人溝通的方式去解決問題。這會讓孩子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在任何環境中都能夠坦然面對。
參加幼兒園的各項活動
幼兒園會經常組織一些活動,在時間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家長都應該積極的參加。特別是每一次家長會,父母更是不應該缺席,因為這是他們與老師直接面對面交流的機會,能夠讓家長更好的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也能夠讓家長更好的配合老師對孩子進行教育。
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任何家長都不能以任何理由去逃避自己在孩子成長道路上應盡的責任。只有家長和學校共同配合,才能教育出真正優秀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