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扔手機、摔電腦",成父母阻止孩子玩遊戲的方式,但並不可取

2020-09-06 寬哥撩育

當下網絡的發達是此前任何一個時代都不曾有過的巨變,網絡技術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同時也創造出了一個充滿奇光異彩的虛擬世界。青春期的孩子對於環境刺激最為敏感,對於新事物的接受度最高。而這也使得他們更加容易沉迷於虛幻的網絡世界,成為一名&34;。

數據調查顯示青少年或成網癮主力軍,王恆晉:缺少關愛是主要誘因

此前在中國之聲欄目中提到有數據調查顯示,在廣州,暑期活躍在各大網路遊戲平臺的用戶會增加20%,甚至於說在8月的時候,還會出現網路遊戲平臺用戶的峰值,而這主要是因為青少年們進入了假期。同時有調查數據顯示有67.5%的青少年選擇通過網路遊戲的方式來消遣暑假的時光。

這樣的數據調查難免會讓人有些憂心,顯然青少年對於網絡的沉迷要比表面上看起來的嚴重得多。

心理專家王恆晉在做客某節目時提到了這個問題。他認為青少年沉迷網絡是因為他們無法在現實生活中找到感興趣的事孩子希望與他人建立聯繫,從中獲得認可和一定的存在感。

王恆晉老師進一步分析闡釋後認為,青少年或被網癮所困的癥結所在其實是生活中父母缺少對孩子的關愛。父母們強勢地拒絕孩子玩網路遊戲,但是卻有沒有發現孩子行為背後的心理訴求。

孩子缺少被關注被認可的情感體驗,網絡便成了逃避現實的一種方式。青春期的孩子對於愛的訴求最為敏感,父母愛的缺席或者不得其法最終會在孩子身上暴露出的教育問題中得到顯現。

如何正確應對孩子和虛擬網絡的接觸?父母如何給予青春期孩子足夠的關愛?

如何正確應對孩子和虛擬網絡的接觸

1. 給予孩子適當的自由度

很多父母對於孩子接觸網絡的話題很是牴觸,很常見的反應就是態度強硬地管教孩子,甚至還會為此而扔手機、砸電腦。而孩子們對於父母的管束自然是充滿逆反情緒的,於是親子間的矛盾加深,孩子們轉而變成背著父母偷偷玩。所以父母不妨適當地給予孩子一點與網絡接觸的自由度,讓孩子可以擁有一小部分滿足好奇心的權利。

2. 控制好孩子接觸的時間

如果對於時間沒有約束的話,自制力不強的孩子就很容易會過度沉迷,孩子成了網癮少年就更加無法擺脫對網絡的著迷。所以每天對於孩子上網的時間有限制這是有一定的必要的,孩子接觸的時間少自然就會減少沉溺其中的可能。

3. 監管好孩子接觸的網絡信息內容

孩子對於網絡信息內容的分辨能力不足時,父母們有必要給予孩子一定的關注,幫助其識別一些不當的網絡信息,避免孩子受到不良信息的荼毒。父母的監管責任在孩子接觸網絡這件事上顯得尤為重要。

父母如何給予青春期孩子足夠的關愛

1. 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

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後,孩子的情緒變得敏感起來,大多數父母都會覺得這一時期的孩子過於叛逆,而事實上,此時的他們內心是充滿迷茫和無助的。如果父母可以走近孩子,和孩子建立起高效的溝通方式,父母的關愛會讓孩子的內心世界多出一些光亮的指引。

2. 給予孩子適當的認可

父母需要看到孩子身上閃光的一面,並且毫不避諱地對做得好的部分給予認可和肯定。父母的認可意味著他們看到孩子的努力和付出,也看到了孩子的價值,而這自然也會被孩子有所感知。父母的關愛不只是在意孩子有沒有吃飽穿暖,更加應該關注孩子的自我實現。

3. 懂得尊重孩子

很多父母在管教孩子的時候總是會以一種站在高處的姿態來審視孩子,仿佛只有父母才永遠是對的。於是孩子在父母處無法得到尊重,更多的是批評和貶低。於是有問題發生時,孩子不僅不會向父母求助,甚至還會刻意隱瞞。於是孩子在網絡裡暢所欲言,在父母面前卻無話可說。父母有必要把自己放在和孩子平等的位置上,讓孩子獲得他們本該擁有的尊重。

當孩子們越來越沉默,與父母越來越疏離時,真正應該反省的也許並不只是孩子一方。父母的教育有了紕漏,掩耳盜鈴式地將原因歸結於孩子不懂事這顯然是一場成年人不負責任的道德綁架。大家對於青少年與網絡的關係有哪些看法分享呢?

相關焦點

  • 想讓孩子不玩手機,最好的辦法就是——陪孩子玩手機
    同時有些家長還帶著孩子一起來的,那些孩子也一個個低頭玩著遊戲,想讓孩子遠離智慧型手機,似乎變成了非常難的事。特別是孩子小的時候,父母當著孩子的面看手機,卻不去陪伴他,孩子就感覺不到來自父母的關心,反而更會對手機產生好奇,長時間的好奇一定會讓他去玩手機。好奇心是所有人學習新知識的動機。
  • 「超憤怒女兒」火了,把爸爸手機扔垃圾桶裡:讓你只顧著玩遊戲
    ,只不過孩子非常淘氣,可能會影響他們玩手機,於是就想出各種方法對付孩子。前些天,新手爸爸張杰一個人在家帶孩子,他平時就特別喜歡玩遊戲,就算生下孩子後,也沒有改掉這個毛病。,如果家長邊玩手機邊陪孩子,這算高質量嗎?
  • 孩子總是玩手機?和父母的行為息息相關
    手機、iPad、電腦也都成了人們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低頭族」的發展壯大,是對這些產品價值的最好體現。很多人都是機不離手,一會不看就感覺渾身難受,大人尚且如此,何況一個孩子?你每天捧個手機在那看的津津有味,還要孩子假裝看不見?怎麼可能。也許孩子開始並不感興趣,但人都有一種「湊熱鬧」的心理。孩子心裡會想「爸媽每天都看什麼呢?一會眉頭緊鎖,一會又咧著嘴笑的,我也得看看。」這下得了,只要開始接觸,就一發不可收拾。看完還會感慨一句「這個世界真精彩!」
  • 孩子總玩手機遊戲,一味阻止根本沒用,90後寶媽教你一招解決
    現在的手機電腦是每個家庭都離不開的,而很多家庭也都遇到了這樣的一種情況,那就是孩子還那麼小,卻已經沉迷手機遊戲不可自拔,面對這樣的情形,與其阻止孩子,不如教會孩子正確面對。我對自家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態度一直都是:既然無法完全阻止孩子看手機、平板和電視,那麼就要管理一些手機、平板、電視的內容處理,最重要的是和孩子約定看視頻的時間和時長。 比如說你和孩子定好十五分鐘之後放下平板,那麼就一定要讓他在約定時間時放下,這個時間管理一定要堅決。另外,家長可以為孩子制定規則:超過約定時間應當受到懲罰。 家長用對方法,才能讓孩子自己主動的放下手機。
  • 學生上課玩手機,老師摔學生手機,把自己也摔了
    學生上課玩手機,老師摔學生手機,把自己也摔了!究其原因,我想有3點:1.個別家長特別溺愛子女,從小縱容孩子隨身攜帶手機玩手機遊戲。有些孩子就抓住了家長的這些弱點,聽家長說要配合老師收繳手機,就尋死覓活地相要挾,家長害怕孩子出事,就縱容了孩子。2.個別家長沒有認識到手機對子女的危害性,對學校的要求和規定陽奉陰違。這些家長起先給孩子買手機,是因為孩子離家脫離了父母的視線,父母便於掌控孩子以及和孩子隨時保持聯繫。
  • 網傳「不阻止孩子玩遊戲也能讓孩子厭倦遊戲的方法」,千萬別試
    可惜的是,家長忙於工作疏於管理孩子,當他們發現孩子上癮,已經是孩子成績大幅度下滑,平時作業或者考試出現匪夷所思錯誤的時候。這時候再想糾正就非常困難,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在陪伴孩子上面。前期忙於工作不管孩子,現在就要迫不得已放下工作來阻止他玩遊戲了。小時候都沒有時間管他,現在能抽出時間嗎?
  • 孩子沉迷手機電腦遊戲怎麼辦
    看到有很多家長都為孩子沉迷手機和電腦遊戲頭疼不已,孩子對手機沉迷不但影響學習,而且影響身體健康,更會影響到孩子的志向,一些高中甚至大學的學生因為玩遊戲都忘了自己在學校的首要任務是什麼,甚至不少這些網癮學生半道輟學的。這其實跟家長的態度有很大關係。
  • 孩子喜歡亂扔東西,怎麼阻止?
    於是,父母的惡夢到來了,所有能被他抓到手的東西,無論多麼金貴,都會被他毫不留情地摔在堅硬的地板上。然後,伴隨著清脆的撞擊聲,孩子咯咯的笑聲簡直叫人哭笑不得。那麼,扔東西真的有那麼好玩嗎?怎麼樣才能阻止孩子扔東西呢?或者說,他們這種行為到底應不應該阻止呢?
  • 孩子喜歡扔東西?家長學會這幾點,能讓寶寶變得更聰明
    這是一個不太容易被成年人理解的時期,扔東西、鑽床底、爬高等行為,在許多家長看來,不僅簡單重複毫無意義,還具有破壞和危險性,所以當孩子出現這些舉動時,很多家長都會黑臉生氣,強硬阻止。但其實,這是孩子智力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可以體驗到很多學習的樂趣:東西扔出去之後,都會往下掉,但是不同的東西掉到地上,狀態各不相同。
  • 父母摔孩子手機的對與錯,手機本身沒有錯。
    不管父母對孩子造成物理和精神層面的傷害都是不允許的,至少在孩子成年之前是這樣的,因為孩子成年以後,他們的抗打擊承受能力相比於未成年時會大大增加。未成年建議以說教為主,一次說教不成功那就很多次,總會成功的。父母對孩子施以暴力的時刻,就證明父母不行和失敗了,孩子對於說教抗性有限,只要耐心的說教他們就會聽父母的話。
  • 孩子沉迷玩手機,不要一味的阻止,應引導孩子成為手機的「主人」
    導讀:孩子沉迷玩手機,不要一味的阻止,應引導孩子成為手機的「主人」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沉迷玩手機,不要一味的阻止,應引導孩子成為手機的「主人」!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手機對孩子影響大,一部手機輕鬆毀掉一個孩子,莫放任孩子玩手機
    父母在工作很忙或者很累時經常給孩子一部手機或者平板讓孩子自己去一邊玩,孩子不是看動畫片就是玩遊戲,小孩子本身自制力就較差很難有節制把握玩手機的時間性格影響經常玩手機的孩子會一直沉浸在手機世界裡,比如網遊,缺少和人溝通,時間久了,性格就會變得非常內向,嚴重的還會造成孩子自閉症、抑鬱症。你會發現經常玩手機的孩子脾氣會很暴躁。
  • 在手機上玩電腦遊戲
    大家可能都知道手機遊戲可以通過模擬器在電腦上玩,那就是安裝各種安卓模擬器然後在模擬器上運行手機遊戲,就可以享受永不斷電地在大屏幕上玩手機遊戲了,解除了電力不足和屏幕太小的煩惱。那麼大家知道在手機上可以玩電腦上的遊戲嗎?隨著科技的發展,手機也越來越先進了,功能也是日新月異,不少電腦遊戲也提供手機遊戲版本供玩家娛樂,並且做到了手機端和電腦端同服遊戲。
  • 讓孩子不玩手機遊戲,教你三個方法
    手機真是一個具有巨大吸引力的東西呀,非常容易讓人著迷,現在不管是大人們還是小孩都離不開手機,也許你也是一個十足的「手機控」。無論你在什麼公共場所,抬頭一望,準能看見低頭玩手機的人,隨處可見一些小孩子拿著手機,專注地玩著手機遊戲,聊著天兒。
  • 初中孩子厭學的原因不是玩手機,更不是遊戲,父母的管教才是根源
    孩子生來就是需要陪伴,這是父母應有的認知,當孩子無人陪伴或無人對話連接,就會吵吵鬧鬧。大人不想陪伴孩子,不想與孩子對話,多半會以手機、平板代勞陪伴孩子。日後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要是愈來愈欠缺家長的對話,他們到青春叛逆時期,往往將重心放在玩手機或者網路遊戲中一去不復返,從此沉迷下去了。
  • 孩子愛玩沙子好不好?父母該不該阻止孩子玩沙土?
    關於「父母該不該阻止孩子玩沙子」的話題,我的答案是,父母不進不應該阻止孩子玩沙子,還應該鼓勵孩子多玩沙子。這是為什麼呢?首先,借用《培養孩子從畫畫開始》這本書提煉的觀點——孩子要與水和沙子相伴成長,開始今天的討論。
  • 小學生怒摔手機 原因竟是這樣的驚呆民警
    17日,大足某小學六年級學生鄭浩(化名)帶著手機到學校被老師發現教育,結果他不僅摔了手機,還玩起了失蹤,民警用了4個多小時才將他找回。警方了解到,鄭浩的父母因長期在外,見兒子成績不錯,就對他實行「民主管理」。在孩子用壓歲錢買手機後,也沒進行任何幹預,最後才造成了這齣鬧劇的上演。
  • 孩子玩手機的真相,刺痛無數父母
    ,會加上一條特別款項——將手機、電腦、iPad、電視機等電子產品都收起來。原來,姥姥整天忙著做家務,孩子一鬧就讓她看動畫片或玩手機遊戲,一看就是幾小時……但在電視、手機、iPad聲音陪伴下的孩子,卻沒這種「福利」。此外,讓孩子過度接觸電子產品,孩子會更容易出現焦慮、抑鬱、暴躁、冷漠、自閉,甚至暴力等行為,這些傷害是無形又不可逆的。把孩子「扔」給電子產品,也許輕鬆一時,卻可能後悔一生。其實,很多孩子玩的不是電子產品,而是寂寞。
  • 孩子玩手機危害大,家長怒摔孩子手機,卻又為啥給孩子買新手機?
    孩子玩手機的事確實很普遍,連家長都忍無可忍,忽然想起一個家長的故事:一次家長會上,家長們提起孩子玩手機的事義憤填膺。琳琳爸爸說「我已經給孩子摔了2塊手機了,再玩還給她摔!」邊上一位家長說「你不給她買不就行了嗎?」琳琳爸爸說「不買又鬧,說人家都有!」
  • 《遊戲力1》書評:為什麼會玩的父母,帶出的孩子更優秀
    孩子的內心世界純淨又隱秘,他們無法像大人一樣,能夠自如地表達他們的需求,但他們會玩給我們看。只是大多時候,他們玩鬧的方式,挑戰了大人的權威和極限,此時,大人的責罰,就像一條惡狠狠的棍棒,將父母與孩子的聯結打斷。於是,重建聯結,是父母走進孩子內心的第一步,而遊戲,就成了聯結的重要橋梁,也能重新修復彼此曾經留下的不愉快或創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