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網絡的發達是此前任何一個時代都不曾有過的巨變,網絡技術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同時也創造出了一個充滿奇光異彩的虛擬世界。青春期的孩子對於環境刺激最為敏感,對於新事物的接受度最高。而這也使得他們更加容易沉迷於虛幻的網絡世界,成為一名&34;。
此前在中國之聲欄目中提到有數據調查顯示,在廣州,暑期活躍在各大網路遊戲平臺的用戶會增加20%,甚至於說在8月的時候,還會出現網路遊戲平臺用戶的峰值,而這主要是因為青少年們進入了假期。同時有調查數據顯示有67.5%的青少年選擇通過網路遊戲的方式來消遣暑假的時光。
這樣的數據調查難免會讓人有些憂心,顯然青少年對於網絡的沉迷要比表面上看起來的嚴重得多。
心理專家王恆晉在做客某節目時提到了這個問題。他認為青少年沉迷網絡是因為他們無法在現實生活中找到感興趣的事。孩子希望與他人建立聯繫,從中獲得認可和一定的存在感。
王恆晉老師進一步分析闡釋後認為,青少年或被網癮所困的癥結所在其實是生活中父母缺少對孩子的關愛。父母們強勢地拒絕孩子玩網路遊戲,但是卻有沒有發現孩子行為背後的心理訴求。
孩子缺少被關注被認可的情感體驗,網絡便成了逃避現實的一種方式。青春期的孩子對於愛的訴求最為敏感,父母愛的缺席或者不得其法最終會在孩子身上暴露出的教育問題中得到顯現。
如何正確應對孩子和虛擬網絡的接觸?父母如何給予青春期孩子足夠的關愛?
1. 給予孩子適當的自由度
很多父母對於孩子接觸網絡的話題很是牴觸,很常見的反應就是態度強硬地管教孩子,甚至還會為此而扔手機、砸電腦。而孩子們對於父母的管束自然是充滿逆反情緒的,於是親子間的矛盾加深,孩子們轉而變成背著父母偷偷玩。所以父母不妨適當地給予孩子一點與網絡接觸的自由度,讓孩子可以擁有一小部分滿足好奇心的權利。
2. 控制好孩子接觸的時間
如果對於時間沒有約束的話,自制力不強的孩子就很容易會過度沉迷,孩子成了網癮少年就更加無法擺脫對網絡的著迷。所以每天對於孩子上網的時間有限制這是有一定的必要的,孩子接觸的時間少自然就會減少沉溺其中的可能。
3. 監管好孩子接觸的網絡信息內容
孩子對於網絡信息內容的分辨能力不足時,父母們有必要給予孩子一定的關注,幫助其識別一些不當的網絡信息,避免孩子受到不良信息的荼毒。父母的監管責任在孩子接觸網絡這件事上顯得尤為重要。
1. 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
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後,孩子的情緒變得敏感起來,大多數父母都會覺得這一時期的孩子過於叛逆,而事實上,此時的他們內心是充滿迷茫和無助的。如果父母可以走近孩子,和孩子建立起高效的溝通方式,父母的關愛會讓孩子的內心世界多出一些光亮的指引。
2. 給予孩子適當的認可
父母需要看到孩子身上閃光的一面,並且毫不避諱地對做得好的部分給予認可和肯定。父母的認可意味著他們看到孩子的努力和付出,也看到了孩子的價值,而這自然也會被孩子有所感知。父母的關愛不只是在意孩子有沒有吃飽穿暖,更加應該關注孩子的自我實現。
3. 懂得尊重孩子
很多父母在管教孩子的時候總是會以一種站在高處的姿態來審視孩子,仿佛只有父母才永遠是對的。於是孩子在父母處無法得到尊重,更多的是批評和貶低。於是有問題發生時,孩子不僅不會向父母求助,甚至還會刻意隱瞞。於是孩子在網絡裡暢所欲言,在父母面前卻無話可說。父母有必要把自己放在和孩子平等的位置上,讓孩子獲得他們本該擁有的尊重。
當孩子們越來越沉默,與父母越來越疏離時,真正應該反省的也許並不只是孩子一方。父母的教育有了紕漏,掩耳盜鈴式地將原因歸結於孩子不懂事這顯然是一場成年人不負責任的道德綁架。大家對於青少年與網絡的關係有哪些看法分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