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感到無能為力的時候,才是你真正覺醒的開始

2020-12-14 閔小溪的情感

文:小花

1

前段時間,單位進行了一次人員整頓,根據上級文件要求,編外人員要全部清退。小秋的名字就在這清退名單裡。

得知這一消息,她很難過,每天下班回家後,總是一個人躲在被窩裡大哭,以致於第二天上班時,她的眼睛又紅又腫。

一次,我忍不住問她,想過以後要怎麼辦嗎?

還沒開口,她的眼淚就控制不住流出,「我真的不知道,真不敢想像沒工作的日子……」

我安慰她,工作可以再找的。

她搖搖頭,「怎麼可能找得到呢?我都已經30了,我啥也不會,怎麼辦?

這些年,小秋習慣了機械穩定的抄寫工作,從來沒有去想學習和挑戰一些新事物,她滿足於現狀,從來沒有去想改變。

要知道,再穩定的單位,也會有被失業的員工,再穩定的工作,也會有保不住的時候。

這場整頓風波,影響著我們每一個人的工作狀態,我們都很恐慌,害怕哪天政策改變。有人問:假如這次政策要求我們單位解體,大家全被清退,你們會怎麼辦?

全場立即安靜,大家面面相覷。

其實我們心裡都清楚,我們都一樣害怕失去現在自以為是的穩定,害怕面對不可預知的將來,現在的我們,感到自己無能為力。

孟德斯鳩說:你內心的無能為力,來自對世界的恐懼。

2

年初,河北唐山市的地方政府要將各個地方的路橋收費站取消。此措施一出,令所有路橋收費站的員工被迫面臨清退的結果。

好多人去找領導討要說法,其中,一位大姐竟當場哭得死去活來:我今年36歲了,我的青春都交給收費站了,我現在啥也不會,上要養老,下要養小,你讓我怎麼辦?

有人安慰她:可以去人才市場參加招聘呀,你有工作經歷,也有其他優勢,不愁找不到好工作。

誰知她卻不依不饒:我的優勢都在收費站,收費站沒了,優勢也沒了!

看到這裡,我為她感到心寒,她什麼也不會,什麼都沒了,都是她自己造成的。要知道,在這世界上,哪有什麼穩定的工作。

越是穩定,我們越要感到危險。《左傳》有句名言: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收費站工作看起來穩定,但是它太安逸舒適了,安逸到讓好多人放下防備意識,舒適到好多人都希望把「收費」這個工作安穩做到退休。

如同那位大姐,在這「美麗的外衣」下,得過且過,丟掉了年輕時自帶的學習力,丟掉了辨別「穩定」這個危險的思考力,丟掉了應對未來的競爭力,造成了她現在的患難。

殊不知,外面的世界早在悄悄改變,好多地方都不再需要人工收費了。

3

我的同學小麗,曾經也是某事業單位的一個臨時工。

儘管工作很閒很穩定,但是她卻感到害怕。

她說,自己能力太弱了,害怕哪一天自己沒有這份工作,不知道要怎麼辦?

有人勸她,去學個本領吧,學了本領就不害怕了。

她總結了自己的弱點,知道自己學歷低,便想辦法提升自己的學歷,知道自己口才不如別人,便拼命努力去提高自己的口才。在這過程中,她發現了自己喜歡銷售,便投入全部的熱情去學習銷售新技能。

她在改變自己的同時,也在為未來蓄力。

果然,幾個月前,單位決定清退部分臨時人員,她也在其中。和別人不一樣的是,她沒有大吵大鬧,而是瀟灑的轉個身,跳槽到外企做銷售。

原來的同事都很羨慕她,而她卻說:我現在也感到害怕,因為我不知道哪一天,危機又會降臨在我頭上。

柯柏說:從未有過恐懼的人,絕不會有希望。越是恐懼,就會越想著如何擺脫恐懼,就會想方設法去改變,在行動的拐角處,希望就來了。

世界就是這樣,你給予它什麼,它就回報給你什麼。

4

知乎裡,有這麼一個問題:

如果離開現在的工作,你會做什麼?

點讚最多的答案直戳人心:

真不知道該做什麼了,體制內呆太久了,真可怕!

是啊,想想真可怕!但是,我們越是害怕,就越要有應變的能力。

《悟空傳》裡,有這麼一句臺詞:在你感到最無助最無力的時候,才是你真正覺醒的時候。

如果現在的穩定令你感到無助,感到害怕,那麼恭喜你,現在開始覺醒還不晚。

盧梭在《愛彌兒》裡說:「我們的痛苦正是產生於我的願望和能力不相稱。」

很多時候,我們痛苦,是因為害怕,我們害怕,是因為我們感到無能為力,當我們真正感到無能為力的時候,是我們開始覺醒為心中的願望去努力行動的時候。

《愛麗絲夢遊仙境》中的紅皇后說:如果你要維持在原來的位置,你必須很快的跑,如果你想要突破狀況,就要以兩倍於現在的速度去跑。

如果現在的穩定讓你感到滿意,但你也不能懈怠,你可以利用業餘時間學習一技之長,藉助於它的力量快速奔跑,才能在危機到來的時候,不至於措手不及。

如果你想擺脫現在的穩定,而偏偏又無能為力,但你千萬別輕言放棄。因為這正是你開始覺醒的時候,加倍的去努力,認真的去做好當下的事,才能在危機來臨的時候,瀟灑轉身,涅槃重生。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相關焦點

  • 當你認為自己無能為力的時候,也許就是你覺醒的開始!
    那麼你知道他為什麼要為天機儀而來嗎?大家可以大膽的猜測一下!當你以為自己無能為力的時候,也許就是你覺醒的開始!影片中孫悟空聽到阿紫這些話,他灰飛煙滅了。他的魂魄飛回了花果山,再次見到了他的師傅。他跪在師傅的身邊疑惑的問師傅,他是否真的無法改變一切,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無法拯救眾生。
  • 當你感到無助,無能為力的時候,又能怎麼辦?
    當我感到無助,無能為力的時候,又能怎麼辦?一個人在這個滾滾紅塵是很弱小的,猶如螻蟻,感覺無助,無能為力的時候,並不鮮見。祈求上蒼,祈求上帝,那是沒有用的。找父母幫忙,父母養兒育女,這一輩子就夠辛勞的,況且他也沒有那麼大的能力;找朋友,這世上,能有幾個真心朋友幫你。仔細想一想,靠誰也不如靠自己。
  • 父母的覺醒與改變是教育的真正開始——與你共讀《父母的覺醒》
    核心內容父母的覺醒與改變是教育的真正開始,父母只有安頓好自己的身心,才能幫助孩子成為一個健全的人。父母為什麼要覺醒?是為了真正實現父母與孩子的共同成長,也是為了避免父母受到的原生家庭創傷代際傳承給孩子。
  • 當我們對生活感到無能為力的時候
    在許多時候我們都會對生活感到無能無力,每每這個時候我們總是想要放棄,一般大多數也選擇了放棄,也正是因為這樣最終成功的也只有那沒有放棄的少數。我曾經因為肥胖而苦惱,那時的我胖到沒有合適的衣服穿,每每去逛商場,都不是我挑衣服而衣服挑我,有時售貨員會直接說我們店沒有您能穿的衣服的碼,每每這時我都下定決心要減肥,可是過了兩三日我便又忍不住美食的誘惑,開始大吃大喝之路。
  • 當感到無能為力時怎麼辦?
    你是基督徒,可你真的喜樂嗎?你的喜樂是從神而來的嗎?每個人的一生都會經歷無數次的無能為力,就如同全世界都在面對的疫情一樣。基督徒真的不是自己想像中、更不是別人眼中的「鋼鐵俠」,都只能是在神能力下的剛強,除去神的蔭庇,人面對很多苦難都只是無能為力。雖然我們相信神的存在,知道神是有能力的,可在我們一步都不能前行的時候,仿佛一個巨大的力量在與心靈抗爭,無力又痛苦時我們的認知與相信都變得那麼無力,這時會如何選擇?
  • 精神的歸位,才是一個人生命真正覺醒的開始(醍醐灌頂)
    文末將為你重磅解鎖21項意念力修煉秘笈【9】01這一生,你的任務,就是回到你自己。人有兩次生命的誕生,一次是你肉體出生,一次是你靈魂覺醒。自覺地反觀本身,則是靈魂覺醒的開始。陽明先生有詩曰:「人人自有定盤針,萬化根源總在心。卻笑從前顛倒見,枝枝葉葉外頭尋。」
  • 生活中感到無能為力時,該怎麼辦?
    問題「當感覺到無能為力時除了選擇順其自然還能怎麼辦?」圖片來源於網絡回答生活中,對於一些事情感到無能為力是很平常的,也是很正常的,無論是什麼身份,有多少資源,都會遇到一些事是自己無能為力的。一類是「事是自己的事,但卻與自己無關」,就像北京機動車號牌搖號,購車的需求是自己的,但要滿足這個需求卻不知道要排隊到什麼時候,自己完全決定不了,這也應了那句俗語「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 能從三個維度看見自己 才是認知覺醒的開始
    剛開始有的看不懂,看不透,這個時候就開始看其他人寫的電影評論,後來發現每個人寫得都不一樣,原來,站在不同的角度看一部電影可以有不同的解讀。為什麼我以前看不到,這個時候我才發現原來我認知能力確實不在線。這一年,我36歲,開始傾聽自己的聲音,從深處看見自己。從深處看見自己,消除模糊,讓自己活得明朗,認知覺醒的時候,才是新生之時。認知覺醒除了需要我們從深處看到自己,我們還需要從高處看到自己、從遠處看到自己。
  • 這些事情,無能為力的時候,就放棄吧
    於是,我們費盡心思想回到最初的美好開始,卻發現,再也回不去的了。所以,人生,就是這樣,有時候,我們遇到一些事情,當我們感到無能為力的時候,我們就放棄吧。比如,那些割袍斷義的友情,我們無能為力,就放棄吧。友情,是我們為人處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一個人,因為友情,所以,我們覺得做人做事更踏實,更自在。而朋友會帶給我們溫暖、支持和力量,會讓我們感受生活的美好。
  • 謝謝你,讓我再一次無能為力
    再過一個月,新的學期又會開始,你的宿舍,;你曾經的床位上會睡著其他你不認識,他也不認識你的人,你無能為力,只能看著,因為你畢業了。那一天,和往常一樣在公司上班,突然,微信振了一下,我打開看到幾個字閃動在我的眼前「去惠州嗎?」
  • 當你無能為力的時候,請看看這裡
    調整崗位的時候,大boss說再看看,二boss詫異的說不知道,我明白,我在他們心中形象不是很好。默默地做了那麼多苦力,換來的卻是大家的質疑和不信任。此刻真心覺得沒什麼意思,努力的確不一定管用,認真反而輸了。當初為什麼會走這條路,不逃避的說,那就是自己沒有沉下心專攻一處,越到後面越不知道做什麼好。人啊,就喜歡自己蒙自己,還死不承認。
  • 願你我都沒有無能為力的時候
    如果我問你,你覺得世上最大的難過是什麼呢?一個人有一個的想法,兩個人有兩個人的想法,一千個人有一千個想法,每一個人所認為的都是不相同的。有人認為是生死相隔,有人認為是對面不識,有人認為是誤解,有的認為是冤枉,而有的人是認為是不愛......
  • 泰勒·斯威夫特很無奈的名言,很多人讀完後,也會感到無能為力!
    我們不妨先欣賞一下泰勒·斯威夫特很無奈的名言,很多人讀完後,也會感到無能為力!無論我們怎麼吶喊,讓時光停住,還是我們做過多少努力,最終時光還是遠去,這是我們不得不去面對的現實,所以說很多人讀完泰勒·斯威夫特這句名言,也會感到無能為力。面對時光,我們做過哪些努力,想要挽留住呢?
  • 《認知覺醒》:學習不是一味的努力,真正的成長從改變認知開始
    這所有感覺的背後,都暴露出你渴望突破卻受制於自我認知,無力改變現狀的矛盾現實。《認知覺醒》的作者周嶺,是一個曾和我們一樣,在很長時間內隨波逐流的人。直到36歲那年,他才突然覺醒,認識到不能再這樣渾渾噩噩浪費生命,必須要做些什麼改變這一切。由此,他踏上自我覺醒之路,開啟了一段奇妙的人生旅程。
  • 《認知覺醒》:別讓「假裝很努力」拖垮你的人生
    於是一種強烈的焦慮感充斥了他的內心,他發現「每天有事情做不代表覺醒,每天都努力也不代表覺醒」,於是,他開始尋求改變:他廣泛涉獵知識,從腦科學、認知科學、心理學、行為科學到社會學中,不斷尋找,反覆探究,努力揭開「願望覺醒」和「方法覺醒」的秘密,探索如何激發和保持自我提升的內在動力,並將這些有益的經驗和方法寫入了這本
  • 一個人變強,是從意識的覺醒開始
    還能堅定地走下去的時候。自己的路,還是得自己走!大多數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遇見困難時,卻束手無策,只好暗中祈求,事情趕快歸於平靜。為什麼不下定決心逼自己一把呢?為什麼不相信自己,讓自己成為堅強的後盾呢?一個人變強,是從意識的覺醒開始。
  • 魯迅:心靈的覺醒,才是真正的救贖
    那麼何謂真正的拯救?從「心」開始,才能從新開始。 1、象徵手法下的三種國民性 魯迅的《聰明人和傻子和奴才》,文如其名,全文主要內容是「聰明人」,「傻子」和「奴才」對話下的場景轉換。而這三種人,實則象徵著三種國民性格。
  • 《認知覺醒》:你有看不慣父母一些行為的時候嗎?
    我在選書方面一直是靠直覺,我一看到《認知覺醒》這個書名,就決定一定要選它,收到快遞的時候,這本書更是讓我深深的震撼到了,我覺得這是一本值得每個人都去讀的書。她媽就開始說養她這麼多年有多辛苦,吃了多少苦,吵著吵著還自己在那哭,哭的不行,還要說養這麼大女兒白養了,現在會教訓媽了。總是一副我養的你,你就應該聽我的,讓小妤很反感,剛開始,她媽哭,小妤還覺得自己做錯了,不應該說話那麼重,不應該這樣和她講話,久而久之,我發現完全就是不講理,每次都是這樣子,真的很無語,久而久之,她一這樣小妤就不和他講了,心想反正也講不過。
  • 四十歲才是人生真正的開始
    人生的幾次奮起也不是單單靠別人就能把你叫醒的!覺醒人生的上半場,都是被物質牽引著,像一頭拉磨的驢子,不停地走啊走啊,直到意識到終點就是卸磨殺驢!才恍然覺悟到:只有房子、車子、存款是不夠的,我們只是在收入與支出之間轉圈圈,不管接不接受,我們每個人都會走到這一步!也許我們永遠也掌控不了生、老、病、死,但依然需要有勇氣去了解和面對!
  • 沉睡的人與覺醒的你
    由 Jahn J Kassl 傳遞譯者  U2覺醒目前的狀態沉迷於世俗的人依舊沉睡,清醒的人們卻在不斷覺醒!今天的信息關於 - 不斷發掘你們的自身角色,以及你在塵世生活中的確切位置,並了解你個人的使命。真正關鍵的是 - 你既不要被你身邊那些依舊沉睡的人影響,也不要因為他們的行為或話語,令你失去前行的動力並感到沮喪和氣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