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鐘山:女子工作時從高處跌落成一級殘疾,索賠160萬引工傷賠償糾紛,司法調解化解隱患促和諧

2020-11-05 廣西普法

勞務糾紛

工傷賠償糾紛

……

類似的事件若是處理不當

一不小心就會發展成極端事件

這時候

司法的介入就很有必要了

近日,賀州市鐘山縣燕塘司法所成功調解一起百萬工傷賠償糾紛,有效預防了個人極端案事件的發生,提升了司法行政整體形象,為地方經濟穩定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社會環境。

事件回顧

2019年7月12日,黃某某在鐘山縣某建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建材公司)工作時,不慎從80公分高臺上跌落,造成重傷,治癒後,經鑑定為一級殘疾。

黃某某丈夫楊某某曾多次與建材公司協商賠償,但是建材公司在支付黃某某30多萬治療費後,希望能夠一次性再支付50萬了結此事。可是,楊某某並不同意。楊某某認為建材公司還應支付傷殘補助金、生活護理費、康復治療費、工傷醫療期工資等,共計約160萬。

因雙方意見分歧較大,2020年10月13日,雙方當事人來到鐘山縣司法局燕塘司法所申請調解。

調解會現場△

司法所受理糾紛案件後立即開展調查,召開調解會

會上,雙方當事人各自陳述自己的觀點和要求,但卻一直在賠償金額上無法達成一致意見。為了使雙方達成和解協議,圓滿解決該糾紛,調解員對雙方進行了耐心勸導。

經過調解員持續數日的反覆勸導,講解相關規定,以案釋法,終於做通雙方當事人思想工作,達成一致意見,籤署調解協議,該糾紛畫上圓滿句號,有效化解了有可能引發個人極端案事件的隱患。


來源:賀州普法

供稿:鐘山縣司法局 鄧羽煉

編輯:桂法瑄

相關焦點

  • 猝死賠償、撫養權糾紛……員村司法所成功調解矛盾糾紛
    近日,員村司法所遇到兩個案例看看他們是如何調解的↓↓↓工作外猝死如何索賠?7月份,員村司法所接到一起意外賠償糾紛案件。員村轄區內某勞務公司僱傭一名達到退休年齡的員工在某大廈從事保潔服務工作。員村街司法所對一起意外賠償糾紛進行調解。公益律師耐心分析了我國現行法律關於工作以外猝死可能涉及的法律關係、法律責任以及相關賠償標準的規定。
  • 這起工傷賠償糾紛化解了
    今年以來,毛尖山鄉緊緊圍繞「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的理念,不斷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針對轄區各類矛盾糾紛認真排查,及時化解,努力提升人民群眾的安全感、滿意度。近日,毛尖山派出所聯合司法所依託「楓橋經驗」成功化解一起工傷事故糾紛 。
  • 「基層調解」賠償糾紛十四年,傾情調處促和諧
    悲痛之餘,郭某峰將村委會訴至法院,同年11月10日法院判決該村委會賠償其55000元。但該村無集體收入。雙方就此產生糾紛。2009年,該村規劃宅基地時,郭某峰提出以宅基地抵頂賠償款,雙方達成口頭協議。今年10月,該村收入5萬餘元承包費,作為村集體收入上報鎮經管站。郭某峰隨即向法院申請執行他母親的賠償款。雙方再次因賠償問題發生爭執。無奈之下,雙方向司法所申請調解。
  • 意外觸電致身亡 人民調解促和諧--記歸義司法所成功調解一起意外觸電死亡事故賠償糾紛案件
    東協「兩會」期間,岑溪市司法局歸義司法所根據自治區、梧州市和岑溪市委、市政府維護社會安全穩定工作要求以及市司法局的工作部署要求,紮實推進排查基層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工作,於 2020年11月29日成功調解一起意外觸電死亡事故賠償糾紛案件,有效維護了轄區和諧穩定。
  • 工傷事故損害賠償糾紛調解要點
    人民法院在調解和處理工傷事故糾紛時,要向當事人講解民法通則、勞動法、《工傷保險條例》等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明確雙方各自的權利和義務,儘量通過相互協商合理地解決糾紛。在調解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問題。  (一)正確認定是否工傷  調解中經常出現被告否定原告所受傷害屬於工傷的情況,其理由大多是與原告沒有工作合同、原告工作時間短或者原告所受傷害是自己或第三人造成等等。
  • 城步:重噴藥水損秧苗 司法調解促和諧
    城步:重噴藥水損秧苗 司法調解促和諧 來源:紅網 作者:吳擁軍 陽望春 編輯:周潔 2015-08-11 10:07:43
  • 馬山、大化兩縣聯合調解,成功解決農民工工傷賠償維權糾紛案件
    韋某系廣西大化縣人,屬建檔立卡貧困戶,家中女兒在上大學,兒子在讀高中,家庭經濟困難。2019年韋某經人介紹來到馬山縣轄區的某建設公司承建的馬山縣某項目工程務工,在加工鋼筋時,左手不慎被機器帶捲入機器,拇指、中指、食指三指離斷傷,被鑑定為七級工傷。事故發生後,雙方多次協商賠償問題,但因工資基數不同計算方式不一樣,賠償金額差距達16萬,遲遲達不成協議。
  • 徽縣:「陽光調解」調出和諧新樂章
    、一站式建設運用訴前調解機制高效辦理案件、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創新「陽光調解」模式……近年來,徽縣人民法院、徽縣司法局面對全面深化改革、社會經濟轉型,以及矛盾糾紛日益多樣化、複雜化、群體化、疑難化的狀況,創新推出一站式建設訴前調解機制、「陽光調解」模式,紮實推進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成功調處了一大批涉及民生的老、大、難案件,有力維護了全縣社會和諧穩定。
  • 公正調解暖人心 化解矛盾促和諧
    通訊員張思燕 攝以誠待人 化解糾紛原來,林女士所說的勝哥調解工作室是以廉江市羅州司法所退休所長、「全國模範人民調解員」李亞勝為核心組成的調解工作團隊。羅州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勝哥調解工作室,也是湛江首個個人品牌調解工作室。
  • 石泉縣成功化解一起死亡賠償金分割糾紛
    (通訊員 張晗)近日,在石泉縣司法局喜河司法所工作人員耐心調解下,一場死亡賠償金分割糾紛得到成功化解,有力地維護了雙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讓當地社會更加趨於和諧穩定。吳某兒子趙某2020年9月在石某輪胎修理店工作期間,因輪胎爆裂受傷,經搶救無效死亡,某輪胎修理店一次性賠償家屬62萬元。雖然達成了賠償協議,但是在死亡賠償金分割時吳某和兒媳之間卻產生分歧,雙方激烈的對抗加劇,自行協商已無法分割,婆媳二人再次來到司法所請求調解並儘快分割死亡賠償金。
  • 「法院+工會」合力化解勞動爭議——訴調對接,讓多年糾紛一朝化解
    浠水縣法院受理該案後,通過 「法院+工會」的模式,促成雙方握手言和,就相關賠償問題達成一致。去年5月以來,我省法院積極構建「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機制,通過在中、基層法院設立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室,在工會設立調解和法律援助工作室,將「訴」的權威性、規範性和「調」的便利性、非對抗性結合起來,合力預防化解勞動關係領域重大風險,共同推動構建和諧勞動關係。
  • 關口前移實質性化解工傷認定糾紛
    關口前移實質性化解工傷認定糾紛正義網訊(記者郭樹合 通訊員周越越)「現在各方籤訂調解協議,由某公司賠償張某各項工傷保險待遇費用共計14萬餘元,保險公司賠付賠償金1.2萬元。」日前,山東省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檢察院根據東營市檢察院與市司法局聯合會籤的《關於委託東營市人民調解中心設立「民事行政檢察和解中心」的意見》要求,與東營市調解中心協作配合,促成一起行政爭議案件實質性化解。張某系東營某公司名下掛靠貨車聘用的押運員,2018年在押運貨車途中發生交通事故受傷。
  • 北幹街道榮星村:矛盾糾紛勤化解 多元調解促和諧
    蕭山區北幹街道榮星村積極落實上級部署,成立了矛盾糾紛調解中心,主要負責矛盾糾紛的排查、受理、協調、化解、回訪等工作;通過整合人員力量,組建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團隊,主動化解各類矛盾糾紛,立足早排查、早發現、早協調、早解決,及時有效的將矛盾糾紛化解在社區
  • ——重慶市巴南區雷敏平工傷待遇賠償案調解紀實
    一種思路:敲定調解路徑  雷敏平是傷殘程度較重的農村務工人員,案件通過巴南區法院的綠色通道,一天之內就到了受理勞動爭議糾紛的民三庭。  傷者傷情嚴重,家庭舉步維艱,民三庭原庭長江渝對當時的情形記憶猶新,「這起案件非常特殊,我們非常慎重,再三考慮,決定將案件交由女子合議庭具體承辦。」
  • 20萬賠償款提前「搞掂」!調解員這樣說…
    近日,佛山市訴前和解中心調解員創新調解思路,成功調解了一宗勞動糾紛,化解雙方的矛盾,為當事人減少訟累。原來,此前阿松在工作時從高處跌落致四肢受傷,向某建築勞務公司索賠20萬,但遭到拒絕。他只好向法院申請確認與該公司存在勞動關係,以便後續辦理工傷事故賠償。了解到事情的原委,陳燕環則思索著:如果僅從確認勞動關係入手,即便調解成功,仍然有後續問題未能解決。
  • 南莊鎮首次啟動司法確認程序高效調解工傷糾紛
    9月3日,禪城區法院南莊法庭首次為南莊鎮綜治辦、司法所調處的一宗工傷糾紛案件調解協議書進行司法確認至此,歷時近2個月、先後進行5次調解的工傷糾紛案件得到妥善調解。今年以來,為更好地服務和保障南莊鎮經濟建設和社會協作發展,進一步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提升人民調解的公信力和執行力,最大限度降低糾紛解決的社會成本,南庄司法所按照《民事訴訟法》、《人民調解法》等法律法規,積極推進人民調解協議司法確認工作。
  • 呼和浩特市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開闢化解醫患糾紛新通道
    呼和浩特市醫調委自成立以來,本著以人民為中心的原則,建立了院內調解、人民調解、司法調解與醫療保險分擔機制有機結合的「三調解一保險」制度體系,為其他盟市醫療糾紛調處工作積累了寶貴經驗,創立了適合全區發展要求的醫療糾紛預防、處置與醫療責任保險有機結合的醫療糾紛調解新模式,形成了「醫療安全事故預防控制、醫療糾紛人民調解、醫療風險保障、醫療責任保險賠償」(簡稱「防、調、保、賠」)四維一體的醫療風險社會化分擔化解機制
  • 神木法院:工傷賠償上法庭,耐心調解促履行
    原告杜某在被告神木市某礦業公司從事井下生產工作。2019年,原告的病情經榆林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認定為工傷。2020年,原告的病情經榆林市勞動能力鑑定委員會確定為四級。原告申請神木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進行仲裁,原告不服神木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的仲裁裁決書,將被告訴至神木法院。
  • 把矛盾糾紛化解在田間地頭——巴南區界石司法所日常工作
    「作為直接面對人民群眾的前沿陣地,幫助困難群眾,服務身邊百姓、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是我們司法所每個人的責任和承諾。」金承福如是說。調解員們在新玉村調解糾紛, 並邀請當地群眾前來旁聽,學習法律 金承福介紹,除了化解矛盾糾紛,開展普法宣傳也是司法所的工作重點。
  • 四川一女子做完人流變植物人,家屬索賠三百萬遭拒:與她自身有關
    女子因宮內早孕到醫院就診,誰知做完人流手術後,卻成為植物人,家屬怒向醫院索賠300萬元,但卻遭到拒絕。醫院給出的理由是,與患者自身有關,其呈現植物人狀態是自身因素導致,醫院不應當賠償。據四川省筠連縣法院8月30日消息稱,這起糾纏了兩年的醫療糾紛日前在該縣醫療糾紛調解委員會的調解下,終於成功化解,患者王某的家屬順利拿到了筠連縣某醫院的賠償款100萬元,並且不再償還之前向醫院的借款95000元。這起糾紛還要追溯到2017年5月,當時王某因感身體不適,到筠連縣某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