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四大高僧」之一印光法師,行善無數,普度眾生

2020-12-19 故事雙子座

虛雲禪師、太虛大師、弘一法師和印光法師是被後人公認的近代四大高僧,而弘一法師更是拜印光法師為師父,印光法師可謂是近代高僧中的代表。他的一生行善無數,品德高尚,弘法講經,為我國的佛教事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被後世尊為蓮宗第十三祖,不僅傳承了佛教,還傳承了傳統文化

與佛結緣

印光法師1861年出生於陝西合陽縣,他自小聰明穎慧,善於讀書,曾跟隨哥哥一起學習儒書,尤其喜歡朱熹、韓愈、歐陽修的書,受其影響而闢佛。

直到15歲以後他接觸到了佛經之類的書籍,讀完佛經給他的感悟很大,他深受啟迪,認為自己以前的想法根本不對,於是決定一心向佛。

1881年,禮終南山南五臺蓮花洞道純和尚出家。第二年,來到陝西興安縣雙溪寺在印海律師座下受具足戒。

在這以前,他在湖北省竹谿縣蓮化寺曬經時,讀到寺裡的殘本《龍舒淨土文》,得知念佛法門之妙。他從小有眼疾,幾乎失明,自從一心念佛,數載之後,眼疾慢慢就自愈了。

苦行修經

1887年,聽聞紅螺山資福寺為專修淨土道場,於是他便辭師前往修行。

1888年重新回到資福寺,在寺內擔任香燈、寮元及藏主等職。在這期間,除了念佛外,深入經藏,還研讀了大乘典籍。

1891年,至北京龍泉寺當行堂,苦行培福,潛修密證,長養聖胎。

1894年,普陀山法雨寺的化聞和尚來北京迎請《龍藏》經書,返程時需有人陪護,印光法師自告奮勇跟隨化聞和尚南下,至法雨寺藏經樓,在此苦讀經文。

1895年,應眾僧邀請,公開宣講《佛說阿彌陀佛經要解便蒙鈔》,講完以後,開始閉關,閉關修煉6年有餘。

1905年,諦閒法師要為溫州頭陀寺請藏,請印光法師協助,他陪著諦老去了一趟北京,事畢又回到法雨寺藏經樓。至此,出家三十年,終清之世,始終韜晦。

弘法講經

校訂、刻印、流通佛經佛書,是印光法師弘宗演教的主要方式,自1918年起,就專門為刻印善書、佛書,多次親赴上海、楊州、蘇州、南京等地。其時他印行淨土經論近百種,印數達數十萬冊,大多數都贈送給了有緣人

1930年,由印光法師發起,王一亭、關絅之、黃涵之等居士協助,明道法師主持,在上海常德路覺苑內籌備成立佛經流通部——弘化社,制定流通辦法為全送、半價、照本三種,旨在弘法利生,與一般書店的營業謀利截然不同。

薄以待己,厚以待人

法師生活一直奉行節儉勤約,吃飯方面只要能吃飽就行,從來不挑揀講究,每日食以粗茶淡飯,且不浪費一粒米;穿衣方面只要能夠禦寒就行,尤其討厭華麗的服裝,一件衣服經常是穿了一年又一年

如果別人供奉給他珍美的衣食,他是萬般不肯接受的,實在推辭不掉的,他就把供奉的這些珍貴的東西轉贈給別人;如果是普通的物品,他就交到寺廟的庫房,供全寺一起享用。

有一次,關絅之居士請他到家應供,他提前聲明只需準備幾個饅頭、炒豆腐渣兩樣即可,如果還準備其其它的,自己肯定是不去的。關居士無奈,只得在素齋席上備了這兩樣東西。

他住錫太平寺時,關居士去拜訪,樓上樓下找不到他,最後在天井中找到了,原來他蹲在地上洗衣服

他雖薄以待己,卻厚以待人,凡善男信女供養的香敬,他都拿來印佛書流通,為人種福田。他對於賑災濟貧的事,權衡輕重,先其所急。

深明大義,造福百姓

1917年,北京、天津一帶遭受嚴重水災,高鶴年北上勘察災情,回來後發現災情嚴重,於是和當地的有志之人組成「佛教慈悲義賑會」。印光法師聽聞這件事情後心中牽掛無比。這時候法雨寺的方丈是了清和尚,於是他主動聯繫方丈並和了清法師出面,召集諸山長老,在普陀山也設了賑災分會,大家隨緣樂助。他認為「救災即是普度眾生」印光法師把他僅有的十元大洋也捐了出來

1919年,印光法師為印經事,約高鶴年陪他到上海。這一次高鶴年陪他到「南園」,和佛教護法居士簡照南、簡玉階兄弟等見了面,為他們說淨土法門。簡氏兄弟供養他千元,其他居士也有供養,這恰夠他印經之需。這以後,到普陀山去求皈依的人,如山陰道上,接應不暇。皈依者供養之款,他一概拿來作印書贈人之用。

1926年,劉鎮華帶兵圍困了西安城,城內百姓受害嚴重,無飯可食,無衣可穿,這期間餓死不少人。解圍之後,印老立即以印書之款,匯去三千元為西安的百姓辦賑濟。

1935年陝西大旱,印光法師從王幼農居士那裡了解到情況後,立刻拿出存摺,令人提款一千元匯去,而提匯之後,存摺餘額剩下了百元,而報國寺的一切費用全賴存摺款維持,他認為賑災事急,餘事均可從緩。……

功成圓寂

大師一生儉以自奉,厚以待人,凡善信供養香敬,從來不入私囊,助印佛書流通而外,辦佛教義賑會、慈幼院等,致力於慈善事業,廣種福田。

1940年農曆十一月初四,大師預知時日已到,端坐念佛,安祥生西,時年八十,僧臘六十。次年二月十五日茶毗,得五色舍利無數

僧俗弟子為他在靈巖山頂建了一座塔,1947年9月19日將大師舍利奉安入塔。

大師一生嚴持毗尼,一絲不苟,六時念佛,三業清淨,護教重道,勤奮修學,言傳身教,為人師表,弘揚淨土,不遺餘力,皈依弟子,眾星拱辰。後人尊大師為淨土宗第十三祖

相關焦點

  • 近代四大高僧之一印光大師的「十念計數法」
    印光法師(1861—1940),即釋印光,法名聖量,字印光,自稱常慚愧僧,又因仰慕佛教淨土宗開山祖師——當年在廬山修行的慧遠大師,故又號繼廬行者,民國四大高僧之一(四人分別是虛雲老和尚、太虛法師、印光法師和弘一法師
  • 徐存雲先生敬繪釋迦牟尼佛、普賢菩薩像、印光法師像
    徐存雲先生沐手敬繪釋迦牟尼佛像普賢菩薩 (梵文 Samantabhadra),大乘佛教的四大菩薩之一,象徵著理德、行德,與象徵著智德、正德的文殊菩薩相對應,同為釋迦牟尼佛的左、右脅侍。印光法師(1861年夏曆十二月十二—1940(庚辰年十一月初四),即釋印光,法名聖量,字印光,自稱「常慚愧僧」,又因仰慕佛教淨土宗開山祖師—當年在廬山修行的慧遠大師,故又號「繼廬行者。印光大師一生棄絕名利,以身作則,極力弘揚淨土宗,其在當代淨土宗信眾中的地位至今無人能及,被後世尊為蓮宗第十三祖。
  • 甘作地藏孤臣,弘一法師最後的堅守,以及虛雲太虛印光法師的歸宿
    而距離我們現在最近的僧寶自然當屬「近代四大高僧」,也被合稱為「民國四大高僧」的四位法師,分別虛雲,弘一,印光和太虛。只不過這四位高僧的信仰和歸宿都在哪裡——或者說的更直白一點,這四位法師都是奉行哪個法門,現在又身在何處呢?
  • 弘一法師是華嚴宗高僧,堅持拜在印光大師門下轉求淨土,原因何在
    弘一法師上一節說到弘一法師點燃了三支香縛在自己手臂上,跪在大殿裡,要求拜印光大師為師。在佛門裡面,燃臂香和燃指香都是極高也極難的願心。印光大師不願接受這個才學聲譽遠遠高出自己的弘一法師為徒弟,忍心掉頭走進了關房。不多時,關房裡飄進來皮肉燃燒發出的奇臭,不言而喻是那弘一法師燃臂香的結果。目睹此時此景,印光大師再也忍不住了,大步奔出去奪下弘一法師的臂香,眼裡早已湧出熱淚來,哽咽著埋怨說:「弘一法師快快請起!哎呀,你這是何苦呢?」
  • 舍利傳奇:印光大師弟子曾在燈花中得到舍利,高僧荼毗得舍利5000
    傳說高僧洗澡,徒弟為其揩背,出現舍利》。這種非身骨的舍利,現代人也有得之者。如燃燈供佛、心誠至極,會感應道交,在燈花中得到舍利,這就是佛教中稱為「燈花報喜」的現象。印光大師的皈依弟子楊佩之(慧潛)居士就曾在燈花上得到舍利。
  • 達勝法師:學習印光大師的高尚品德
  • 南師百問:南懷瑾,星雲大師、印光法師,誰的書適合現代修佛法?
    南師百問:南懷瑾,星雲大師、印光法師,誰的書更適合現代修佛法?當然是南懷瑾老師了!我們把時間的鏡頭,從現在推向歷史。還沒有幾個人能達到,像南懷瑾老師這樣的修行高度。即深入理論,又有真修實證的經驗。星雲大師至於星雲法師的書籍,可能多半傾向於雞湯類,疏導類,文化性的那方面。想要閱讀出家人的書籍,最好是去了解一下民國四大高僧。其中,印光法師的著作,虛雲老和尚的著作都非常值得閱讀。不過這些法師的著作,大概並不是我們白話文的方式寫成的。但是,認真看的話還是能看懂的。
  • 印光大師的點撥:一個好命的人,身上往往有這四大吉兆
    作為近代佛門大德,印光法師就曾在給自己弟子開示的時候提到,一個人的命好與否其實並不需要通過禮佛禱告來作證,而是在於你的善業,即善心善念善行。日常中每個人命到底好不好,其實也早有徵兆預示,只是自身不知罷了。
  • 印光法師:佛法中最易修持,最易成就之法
    而阿彌陀佛普度眾生,但具信願,持佛名號。決定臨終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既往生已,則超凡入聖,了生脫死。親炙彌陀,參隨海眾。忍證無生,位登不退。即此一生,圓成佛道。其為利益,窮劫難宣。較彼自命通家,買櫝還珠,棄金擔麻之拘墟漢,豈不天淵懸殊乎哉。此為佛法中最易修持,最易成就之法。其利益又超出一切諸法之上。
  • 農曆三月廿三 近代高僧月溪法師圓寂50周年
    月溪法師(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2015年5月11日,農曆三月廿三,近代高僧月溪法師圓寂紀念日。 月溪(1879~1965),俗家姓吳,原籍浙江錢塘,生於雲南昆明。後來參謁牛首山獻花巖鐵巖法師,獲得力參見性之法,日夜苦參,形容憔悴,瘦骨如柴,至某夜聞窗外風吹梧桐葉聲,豁然證悟,通身大汗,嘆曰:「原來原來,不青不白,亦不參禪,亦不念佛,亦無生死事大,亦無無常。」並信口說偈曰:「本來無佛無眾生,世界未曾見一人,究竟了解是這個,自性還是自己生。」數日之後往見鐵巖大德,告己所悟,鐵巖對曰:「汝證悟也,汝可再將傳燈錄印證,汝大事畢也。」
  • 印光大師賑濟災民,責無旁貸,不惜向銀行借款,他弟子都想不明白
    (作者有話要說:很多有心向佛的讀者朋友,看了《印光大師》和《虛雲長老》的其中一個章節之後,就留言說要保佑什麼什麼的,其實這是你們內心的一種祝願,這是好事。但是要想真正有福報,還需多多行善積德,並不是嘴巴上念幾句南無阿彌陀佛,佛祖就會保佑你。心不善,不捨得去付出努力,自然就得不到福報。
  • 近現代法師書法中,不得不得的一位:圓瑛法師
    近現代法師書法中,除了代表人物以弘一法師外,還有虛雲法師、印光法師、太虛法師、持松法師,還有一位法師不得不提,他,就是圓瑛法師。圓瑛法師書法圓瑛法師(1878~1953),法號宏悟,別號韜光,又號一吼堂主人,福建古田縣人。中國近代佛教領袖,1929年與太虛共同發起成立中國佛教會,並連續數屆當選主席。1953年中國佛教協會成立,被推選為第一任會長。
  • 近代高僧弘一法師,17幅書法真跡欣賞,專家:此字堪為國之至寶
    弘一法師 弘一法師的字是真的好,簡,淡,散,空靈,有種說不出來的感覺,過目不忘,不是大氣磅礴,也不是故作柔美,不是劍拔弩張,更不是刻意雕琢,不在乎形,不在乎法,不在乎意
  • 農曆七月十九 淨土宗三祖承遠法師圓寂紀念日
    淨宗三祖承遠法師(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2014年8月14日,農曆七月十九,淨土宗三祖承遠法師圓寂紀念日。承遠(712~802),唐代高僧,淨土宗第三祖。承遠法師出家之前師事成都唐公,開元二十三年前往荊州玉泉寺,依止蘭若惠真和尚門下,剃髮染衣,始備緇錫,方顯僧寶法相。出家之後,又遵師命至南嶽衡山從通相受具足戒,更學經、律。後至廣州,當時慧日法師(玄宗賜號慈愍三藏)正在此地遊方傳法,承遠法師久聞其名,仰慕至極,不遠千裡前來求法,拜謁慧日三藏,乞教修行要義。慧日三藏告訴承遠法師:「如來付受吾徒,用弘拯救;超然獨善,豈曰能仁。」
  • 中國近代第一高僧,120歲圓寂前留下1個字,至今無人參透
    在我們古代以前時期出現了非常多的高僧,這些高僧潛心修佛,清心寡欲,令大家非常的敬佩,其實在我們國家以前的時候,我們的本土宗教是道教,而佛教只是後來從印度流傳過來的,不過在往後的發展當中,佛教似乎更加受別人的推崇。而今天就來說一位近代的得道高僧。
  • 認識佛醫:道友間如何探病慰問,印光大師問疾三法師
    印光大師不以人情為準,而以法益為準,對最相契的蓮友的往生,與對後學弟子的往生一樣,唯以念佛的真實利益來回向。二、問疾弘一法師1918年(民國七年)七月十三,大勢至菩薩聖誕日,著名藝術家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剃度出家,他就是弘一法師。弘一法師在家多才多藝,出家嚴淨毗尼,成為弘揚律宗的一代高僧。
  • 弘一法師普陀參禮印光法師之時間考勘釐析
    2020年,既是弘一法師百四十誕,亦是印光法師圓寂80周年,考量再三,遂以《弘一法師普陀參禮印光法師之時間考勘解析》為題,應諾試筆之。其時,正業障纏身,殘喘苟延,手術後化療方始,落筆與療事共,箇中滋味,悲欣交集。伏案半載,至2020年2月,拙稿初成,而化療六期亦恰了結。如此因緣巧合,思來感慨萬分,冥冥之中,皆有緣定。時光匆匆,稿成至今,又過一年。
  • 4位高僧臨終遺言公開!僅僅二十個字,讀懂受益一生!
    在佛教傳播的道路上,有著諸多高僧大德,為了弘法利生不畏艱辛;用他們的實際行動和佛教的智慧開示眾生。如近代的虛雲老和尚、弘一法師、本煥長老、夢參長老等等,都是用盡一生,去弘揚佛法。尤其是這幾位大師的臨終遺言,何謂是用最後的生命去吶喊試圖警醒世人。想讓世人「眾善奉行,諸惡莫作。」
  • 印光大師欣慰:你們捨生忘死去抗日,勝過我這個只會念經的老和尚
    他們沒想到,儘管他們籌劃周密,終於還是被師父覺察出來了,於是,印光大師召集寺院僧眾講話:「聽說眾道友正在為我籌辦八十壽辰祝壽活動,印光感謝大家一片好意,卻不得不懇求你們,不必辦了!印光出家以來,也曾出席過給高僧舉辦的祝壽,可我個人向來反對搞祝壽活動。社會上,有些人為了顯示權勢,或者擴張勢力而辦壽,為揚名而辦壽,他們都把祝壽引為光榮,可是印光以為可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