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曆元旦專題:​公曆的由來-儒略曆-格里曆

2021-02-23 方晨

公曆元旦專題:公曆的由來-儒略曆-格里曆

(舊文重發。)

在公曆新年即將到來時,我們重溫一下公曆的由來。幾大文明的曆法,都是人們在長期生活實踐中與自然協調適應的結果。在以前的文章我們討論過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瑪雅以及我們中國的夏曆(農曆)。也已經討論過古羅馬儒略曆和格里曆。

我們在以前的文章中討論過古埃及曆法,其中包括考慮月相周期的準太陰曆,太陰曆,以及以徘徊年作為周期的民用曆法。

其中民用曆法用徘徊年周期365天為年。每年12個月每個月30天,另加5天為節慶日,依次對應冥神奧西利斯、太陽神何露斯、黑暗之神塞特、生育女神伊希斯與死亡女神尼芙蒂斯的生辰。以天狼星偕日出為一年開始。

但後來發現回歸年長度大約為365天多1/4天,所以到了公元前3世紀,託勒密三世頒布命令,決定每4年設置一個閏年。但由於習慣,沒有得到實施。直到公元前1世紀,置閏規則才為改革後的亞歷山大曆真正採用,並於公元前22年首次置閏,閏日不屬於任何一個月,而是附加在空餘出的幾天中。

而在古羅馬,獨裁官儒略·愷撒採納在埃及的希臘數學家兼天文學家索西琴尼計算的曆法,在公元前46年1月1日起執行,取代舊羅馬曆法的一種曆法。《儒略曆》以回歸年為基本單位,是一部純粹的陽曆。它將全年分設為12個月,單數月是大月,長31日,雙月是小月,長為30日,只有2月平年是29日,閏年30日。每年設365日,每四年一閏,閏年366日,每年平均長度是365.25日。《儒略曆》編制好後,儒略·愷撒的繼承人奧古斯都又從2月減去一日加到8月上(8月的拉丁名即他的名字奧古斯都)使8月變成大月,又把9月、11月改為小月,10月、12月改為大月。

這樣,每年長度為365.25天,與實際回歸年長度365.2422天仍有誤差,約在每400年差3日。儒略曆實施到16世紀,大約差了10日。

為了消除這個差數,教皇格裡高利十三世把儒略曆1582年10月4日的下一天定為10月15日,中間消去10天;同時還修改了儒略曆2月的置閏法則,4整除的為閏年,100整除為停閏,400整除為增閏。這樣一個年長度為365天多97/400,更接近365.2422。

這種曆法制度稱為格里曆。格里曆先在天主教國家使用,二十世紀初為全世界普遍採用,所以又叫公曆。1912年被中國採用,但紀年採用民國紀年,到1949年,公曆全面在中國使用。

雖然公曆放棄了月相周期,為純粹陽曆,但是更容易在社會上實施,而且年長度基本均勻,也有利於社會各行業的規劃。這個優勢容易被接受。

我們也討論過中國的農曆,更合理照顧到回歸年周期和月相周期,並引入節氣自適應調整,本身依賴於自然規律,無需人為調整誤差,為非常合理完美的自然曆法系統。但由於年長度不均勻,且由於節氣(也包括星座)與回歸年相關,我們反而更容易記憶與公曆日期的關係。由於公曆和農曆各有優點,我們在生活中接受公曆和農曆並用。

(舊文重發)

===========================

關注微信公眾平臺 fangchencn ,獲取更多易學資訊。

方晨姓名學博客:

http://blog.sina.com.cn/fangchen

方晨網站:

http://www.fangchen.net

微信公眾平臺:fangchencn

個人微信:23401

方晨姓名學 姓名策劃解決方案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公曆一月一日稱為元旦? 元旦的由來
    為什麼公曆一月一日稱為元旦? 元旦的由來時間:2017-01-01 13:25   來源:360問答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為什麼公曆一月一日稱為元旦? 元旦的由來 元旦的元,指開始,是第一的意思,凡數之始稱為元; 旦,象形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陽,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線。
  • 萬事由來:公曆的由來,中國從什麼時候開始使用公曆?
    現在世界上通用的紀元方式為公曆,也有人叫「陽曆」或者「西曆」。其實,這種曆法最早並不是出自於西方,6000多年前的古埃及人才是真正的發明者。與現在我們使用的公曆基本一致了。後來,凱撒的繼承人奧古斯都又把2月中減掉一天加在8月上,使8月也成為大月,即31天。同時相應把9、11兩個月定為小月,10、12兩個月定為大月。為什麼這樣做呢?理由很「獨裁」:因為奧古都斯是8月出生的。
  • 中國農曆比公曆「多」了10天,這是什麼原因?看完心中全是自豪
    儒略曆看起來非常接近今天的曆法,但是卻還是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的誤差,並隨著時間的積累,這個誤差就會逐漸暴露出來,所以這個從公元前46年2月1日被施行的曆法到了1582年重新推行新曆法之後才被廢除。身為教皇的格裡高裡十三世主持推動了這次曆法的變革,曆法也以他為命名:格里曆,也就是今天我們所說的公曆,並且,一直延用到了至今了。教皇格裡高利十三世推動這次曆法改革也是有緣由的,隨著時間誤差的累積耶穌到底是在哪一天「復活」的這一重要事件,卻成了問題。
  • 公曆和農曆有什麼區別? 陰曆和農曆究竟有什麼不同?
    公曆和農曆有什麼區別? 陰曆和農曆究竟有什麼不同?時間:2016-05-20 12:50   來源:360問答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公曆和農曆有什麼區別? 陰曆和農曆究竟有什麼不同? 目前全世界通用的曆法稱為公曆,它實質上是一種陽曆。
  • 陽曆、陰曆、農曆、公曆傻傻分不清,只有一個多好呀!
    陰曆、陽曆、公曆、農曆還傻傻分不清嗎04:35來自LearningYard學苑你是否陽曆、陰曆、農曆、公曆還傻傻地分不清呢?關於公曆的由來,主要有兩種說法。一種意見認為,公曆最早的源頭可以追溯到古埃及的太陽曆。他們發現天狼星第一次同太陽一起升起的那天(這一天在天文學上稱為「偕日升」)之後的五六十天,尼羅河就開始泛濫,於是他們就把這一天當作一年中的第一天。古埃及人最初將一年定為360天,後來改為365天,這是最早的太陽曆。
  • 我們過的元旦是怎麼來的?各國元旦習俗與元旦由來!
    元旦由來我們馬上要過元旦了,大家知道我們為什麼要過元旦,元旦是怎麼由來的嗎?元旦,即公曆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數國家通稱的「新年」。後來有的朝代對元旦的日期有所變更,但原則上還是以每年的第一天為元旦,如夏代以正月初一為元旦,但商代以12月初一為元旦,而周代又以11月初一為元旦,秦代以10月初一為元旦。直到西漢武帝時,大歷史學家司馬遷等人重新制定曆法,並規定每年正月初一為元旦,從此歷代不改。
  • 一張圖帶你看一年十二個月的演變之路——公曆篇
    今天我們先來開扒目前全世界通用的公曆年,還能記起一年12個月的英文都怎麼拼寫嗎?January,February,March……額,毫無規律可言,老外到底是怎麼 想的啊啊啊!請看下圖:(額,有點看不清,小編花了一下午時間做的表,文章發出後發現自己也有點看不清,所以又爬上來文字說明了,我承認標題是偽標題了,但是不知道該怎麼標了,就先不改了)一、古羅馬曆現在的公曆最早來源時古羅馬曆,古羅馬曆一度比較混亂,目前最主流的認識是
  • 元旦作為新年開始的歷史由來
    「元旦」,現在大家知道的,是指公曆或者說陽曆每年的一月一日。這是我國現在通行的曆法,即全球主要通用的公曆。每年這一天放一天假,這個很重要!!除了寫史,曆法也在行所以可見,中國古代的元旦,並非現在我們公曆的一月一日,而是農曆或者陰曆的正月初一,而這個日子,我們現在當然知道叫什麼,那是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春節。
  • 中國最早公曆的「元旦」竟然是這個人定的……
    隨後又規定陽曆(公曆)1月1日為「新年」,但不叫「元旦」。民國第一個元旦是補過的  新事物來的總是迅雷不及掩耳,突然地改歷,立即出現了兩個問題,其一是通告發布時民國的第一個元旦已過,要過就只能補過。其二是民間習慣以農曆正月初一為元旦,公務民事都以年三十為截止期限,所謂臘月泡蒜,就是委婉地表示:「該算帳了」,這麼一改,到底哪天算帳,公曆年還是農曆年,正所謂「男女平等,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陰陽合曆,你過你的年他過他的年」。於是就有了民國開國就「補過新年」的軼事。    年是補過了,帳還得算,1月8日《民立報》又刊登「中華民國改用陽曆。
  • 「元旦」是如何從農曆正月初一變成公曆1月1日的稱呼的?
    這是描繪了元旦的習俗,在爆竹聲中舊的一歲結束了,新的一歲開始了。 南宋吳自牧《夢梁錄》說:「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新年。」可見,原來「元旦」,「新年」都是對正月初一的稱呼。
  • 儒家學者呼籲廢除西曆:所謂公曆其實是私歷,充滿了帝王私慾
    現行「元旦」改稱「西曆新年」,取消偽元旦放假  在夏曆去年,我曾提出將現行「春節」改為原來的名稱「元旦」,而現行西曆1月1日的「元旦」改稱「洋旦」。一,格里曆是充滿帝王私慾、不科學的宗教曆法:遲早要被廢除目前西方的格里曆是一種陽曆,源出於對古羅馬的太陽曆與西方的儒略曆,屬於現代宗教意義上的曆法。它以耶穌的出生年為元年,是一種私歷,並非對全世界有文化與宗教上的意義,所以不能稱作「公曆」。
  • 到底是元旦快樂還是新年快樂?元旦是中國傳統還是西方舶來品嗎?
    而公曆說起來其實也是如此,公曆是一種西方歐洲國家的紀年,是由義大利醫生兼哲學家Aloysius Lilius對儒略曆加以改革而製成的一種曆法,它的名字叫《格里曆》,一直到1582
  • 元旦是公曆新年,是什麼來歷,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習俗
    元旦是公曆新年,是什麼來歷,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習俗文/@成長新視點元旦,是中國公曆新年的稱呼,也叫陽曆年、公曆年和新曆年。元旦,也是世界人民的新年。元旦的來歷,在中國頗為曲折,節日的形成背後有著很多故事。元旦習俗,也與春節的習俗有所不同。
  • 2021年元旦高速免費嗎?元旦節的由來是什麼?
    元旦節的由來是什麼呢?想了解的朋友可以看看下文。一、2021年元旦高速免費嗎?不免費。免費通行的時間範圍為春節、清明節、勞動節、國慶節共四個國家法定節假日,以及當年國務院辦公廳文件確定的上述法定節假日連休日。
  • 談談陰曆、農曆、陽曆、公曆的區別,捋一捋它們與星座、生肖、生日、節日的關係
    春節是陰曆年歲首,亦即陰曆年元旦。 2. 陽曆陽曆又稱為太陽曆,是以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圈的運動周期為基礎而制定的曆法。 全世界就更多了:公曆、古埃及曆、古羅馬曆、瑪雅歷.寫到這裡,陶氏傳人想要告訴大家的是:陽曆涵蓋的範圍比公曆大得多,公曆只是陽曆的一種。 3. 公曆公曆,即公元紀年法,是一種源自於西方社會的紀年方法,是陽曆的一種。
  • 元旦的由來元旦有什麼起源?元旦怎麼來的 2018元旦幾月幾日
    2018元旦快到了,你知道元旦的由來嗎?關於元旦的簡介和來歷和起源又知道多少呢?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關於元旦的簡介,趕快來了解一下吧!2018年放假安排時間表完整版 2018元旦放假幾天哪天調休補課  關於元旦的簡介  元旦,中國節日,即世界多數國家通稱的「新年」,是一年開始的第一天。
  • 農曆陰曆公曆陽曆之區別
    因為這個錯誤有百分之八九十的中國人都會犯即分不清農曆陰曆陽曆公曆,所以犯這個錯誤也是正常現象。還好及時改正來了,作為補償,所以今天在此給大家科普一下陽曆陰曆農曆公曆的具體分別。以為農曆就是陰曆,公曆就是陽曆,這是錯誤的!  公曆是全世界都通用的曆法,是西方以耶穌誕生那一年做為公元元年,新年就是每年1月1日的元旦。公曆也是以太陽運行周期為標準的,所以公曆也屬於陽曆的一種。  農曆是中國的傳統曆法,是以陰曆為基礎,融合陽曆成分而成的一種曆法,所以農曆又稱作陰陽曆。也就是說農曆是陰曆陽曆的結合體。
  • 1949年才將公曆1月1日定為元旦,在古代通常把陰曆1月1日稱為元旦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公曆1月1日為元旦,因此元旦在中國也被稱為"陽曆年",「陽曆新年」。其實在中國古代並非是公曆1月1日被稱為元旦,元旦最初是農曆的1月1日。我國在發掘大汶口文化遺物中,發現一幅太陽從山巔升起,中間雲煙繚繞的圖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