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膝蓋伸直,往後伸!」
「注意腳尖!」
6月12日下午,常州青少年業餘體育學校體操館內,如火如荼的訓練正在進行中。
在校黨支部的牽頭下,市少體校體操隊開展了一場體操項目體能訓練公開課。28名體操運動員們在教練員趙翼、唐敏、高垚和王湛博的帶領下,分3組進行體能訓練,並接受來自常州市體育局領導、市體科所科研人員、各校領導和教練員的檢驗。常州市體育局副局長堵文波、競體處處長陳來彬也來到了現場。
教練組針對目前復訓運動員的年齡、性別、專項和小項的特點,制定了訓練方案。
負責運動員腰腹肌核心能力的提高練習及發展下肢小肌肉群的靈活性高垚組
負責運動員核心力量的強化及肩帶力量穩定性的鞏固
王湛博組
負責運動員在訓練中保證上肢支撐力量與肩帶力量的速度
訓練結束後,市體育醫療科研所科長李保虎針對公開課訓練進行了點評,他總結到,今天公開課的課程主體部分是符合各個專項的要求的。在體操項目乃至各運動項目的訓練中,體能訓練是技戰術訓練的基礎,並對掌握專項技術、戰術,承擔大負荷訓練和參加比賽,促進運動員身體健康、防止傷病及延長運動壽命等都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李保虎建議,今後體操隊在訓練中可以多增加一些動態的激活和拉伸,多做一些旋轉動作,提高柔韌度和肌肉的彈性。教練員也要把控一下運動的強度,可根據各運動員的心率分配運動量,儘量做到區分對待與針對性。
常州市基本體操開展已有26年的歷史,體操項目也是市少體校的傳統強項,自1956年建校以來,常州市體操隊一共向省優秀運動隊輸送運動員約60名,其中近20名進入了國家隊。在第十九屆省運會中,常州隊勇奪15金,連續三屆位列體操項目金牌榜第一。
近年來,常州市體操隊更是我市推進教體融合模式的典型代表。在運動隊進校園的合作框架下,市少體校負責教練員的規範管理、訓練計劃的科學制定,不斷提高訓練水平,常州市西橫街小學負責運動員的文化課教育。這種管理辦法,充分發揮了教體各自的優勢,分工明確,各司其職,保障了教體融合工作的順利開展,也提升了業餘訓練的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