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2 17: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文 觀察者網 周弋博
每年的10月31日是萬聖節前夜,在這個熱鬧的夜晚,有兩項活動少不了。
一個是人們扮成鬼怪玩「Trick or treat」,另一個就是南瓜燈了。
南瓜燈源自於愛爾蘭傳說,據稱,將南瓜雕成恐怖的面容後,點上燈就能驅趕孤魂野鬼。
光是挖空南瓜雕個臉,怎能滿足人們蓬勃而出的創作衝動?
於是,南瓜燈的二次創作出現了。
不少人選擇走精緻路線,在南瓜上雕琢出各種人物。
基本就是要追求「讓人一看就買不起」的效果。
當然,也有人選擇在搞怪路線上越走越遠……
例如,會嘔吐的南瓜燈……
還有動圖版……
正所謂小孩子才做選擇,大人我全都要。
誰說在南瓜燈上雕刻人物與搞怪不能同時實現?
今年萬聖節,美國人民們就搞起了「特朗瓜」活動。
(網友上傳的嘔吐版「特朗瓜」)
這個「特朗瓜」是個英文梗,南瓜叫Pumpkin,川普是Trump。
那麼,把川普雕在南瓜上,就是Trumpkin,中文可以稱之為「特朗瓜」。
一開始,「特朗瓜」的走向還算比較常規,雕刻出來的川普形象中規中矩。
一定程度上,還能為對他今年的總統大選起到宣傳作用。
慢慢的,這畫風就有些變了。
首先是,「特朗瓜」的表情逐漸表情包化……
然後,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了……
有的「特朗瓜」極其敷衍,就給南瓜隨便雕了個嘴,再放上一撮金色假髮。
乍一看,還真有內味。
粗糙的製作,絲毫不妨礙我們去腦補那個男人的畫面。
所以,這是不是說,「特朗瓜」的構成要素,一個南瓜加一撮金毛就夠了?
一定程度上,這確實有效降低了這項活動的參與門檻。
當然,有些版本的「特朗瓜」,還出現了一些微妙的隱喻……
比如,南瓜套南瓜,套娃鐵窗淚……
又比如,病毒體南瓜與正在打針的「特朗瓜」。
(網友:就是不知道針管裡頭是不是消毒劑)
毫無意外,這個活動被各大媒體競相報導。
尤其表情包版的「特朗瓜」,額外吸引人。
(《每日郵報》當地時間10月20日對「特朗瓜」的報導)
其實,早在兩年前就有人在玩「特朗瓜」了,還上傳了製作視頻。
有一說一,關燈後點上蠟燭的效果,還挺酷……
當然,這個活動對很多人來說並不是玩玩而已,在宣傳文案中還隱含了政治口號。
唐納德·特朗瓜(Donald Trumpkin)
橘色的皮,鏤空的心(Orange on the outside, hollow on the inside)
11月首周要丟棄(And should be thrown out 1st week of November)
表面上,這個文案在提示大家,萬聖節(11月1日)後的一周內記得及時處理「特朗瓜」。
畢竟南瓜易腐爛,不丟會長毛嘛。
問題是,美國總統大選就在11月3日。
這個真實意思就非常明顯了。
在中國,天天在各大視頻網站上,在本土,還得在南瓜燈上各種花式出鏡。
不得不說,懂王真的很辛苦。
來源|觀察者網風聞社區
原標題:《美國人做的"川普南瓜燈",有內味兒了》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