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數據表明,格陵蘭島冰蓋或已達臨界點,全融化海平可能升7米

2020-12-20 環球科學貓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作者:文/虞子期

長期以來,關於氣候變化帶來的極端性氣候現象都是科學家們研究的重點,但是萬萬沒想到的是我們地球氣候變化的速度超出了預期,甚至提前到了氣候的「臨界點」,根據《自然》雜誌發布的新研究指出,科學家們回顧了過去40年,超過200個大型冰川的變化,數據顯示出了格陵蘭島的冰蓋融化可能已經達到了「臨界點」,甚至它已經是處於「不可逆轉」,完全消失的道路上。

這個報告的直接說明就是我們全球溫度還在持續上升,並且對冰川的融化影響越來越大,同時這並非是僅限於格陵蘭島地區,甚至是覆蓋了整個北極地區,同時南極地區也在波及的範圍之內,因為地球的氣候系統是一體的,我們不能分開來看,下面我們一步一步地來看氣候的變化的影響。

如今格陵蘭島的情況已經如何?

當然如何我們只能用四個字來進行形容,那就是「持續融化」。根據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稱,通常每年補充格陵蘭島冰川的降雪不再能跟上融冰的步伐。冰川的累計已經是「負增長」模式。同時就算是如今全球溫度不再上升,格陵蘭島仍然會持續失去冰,因為氣候效應的影響已經出現,大氣中的溫室氣體不可能與我們人類停止溫室氣體排放那樣一樣快。

所以說即便是這樣,海冰融化也會持續,可能如果持續不排放未來還會得到一定的緩解,但是如果如今不停止下來,那麼必然融化只會加速。根據科學家米卡莉亞·金(Michalea King)表示,通過衛星數據我們也可以明顯看出來,排入海洋的冰遠遠超過了積聚在冰蓋表面的積雪。

而在這強烈的冰融化情況之下,海平面上升也會持續增長,初步預計格陵蘭冰原的完全融化,可能使海平面上升23英尺(約7米),如果發生這種情況,海洋將「吞噬」全球的沿海很多的大城市。

所以綜合情況來說,全球變暖導致格陵蘭島冰融化加速,海平面上升也是在持續之中,帶來的影響也越來越。並且科學界也宣布已有的島嶼出現淹沒,日本,美國,印尼等國都有因為海平面或海水侵蝕產生的島嶼沉沒,並且永久性地沉入海底了。

海平面上升影響到底有多大?

根據科學雜誌指出,如今格陵蘭島地區已經是世界上導致海平面上升的最大因素,根據2019年12月發布的研究指出,依照現有的冰川融化速度來看,在未來80年之中,全球海平面上升將會新增6.9釐米,大家不要小看這點冰融化,就算是1釐米都會帶來很大的影響,因為海平面上升不僅要考慮海洋的表面變化,比如「海溫上升」也會推動它的影響,同時在上升之後產生的風暴潮,氣旋等影響也會成倍增長。

同時根據《今日美國報》發布一項新研究警告,到本世紀末,世界上幾乎一半的沙灘都將瀕臨消失。西非將遭遇一些最嚴重的損失,其中甘比亞和幾內亞比索等國超過60%的沙灘海岸線可能會消失。所以這將可能引發全球的「海岸線」重組。同時根據武斯祖卡斯研究者表示,過去25年來,海平面一直在加速上升,而且將會隨著氣候變化繼續上升。

所以海平面的影響已經出現了,對海拔較低的海岸線區域產生的影響已經是顯而易見,這並非是危言聳聽,而是一個事實存在,全球幾乎每年的海平面上升都是穩步向上。

地球氣候已出現「不歸路」?

回到我們上面說的格陵蘭島冰川,在過去的20年之中,「冰損失」是一直穩步增長。而在2000年之前,冰蓋雖然有損失,但是也有增長的情況,這說明格陵蘭島的冰川「臨界點」可能已經被跨越過。

而在2019年的時候,格陵蘭島甚至出現了創紀錄的損失,五天內損失了550億噸水,這在以前是從未見到過的。如今加上北極地區的變暖程度是其他地區的幾倍,所以未來冰融化增多將會更加明顯。

而在格陵蘭島覆蓋的北極地區,除了它影響加劇之外,其實北極地區還有一個因素會引發冰原的持續融化,那就是北極所含有的永久凍土區域。當氣溫持續升高之後,北極永久凍土的融化也會加速,它們融化並非像冰川融化那麼簡單,會釋放出強大的溫室氣體——甲烷,甲烷作為全球第二大溫室氣體,其產生的效應比二氧化碳更加的強。所以如果變暖融化了足夠的永久凍土,釋放出來的氣體將比人類化石燃料的排放更快地吸收熱量,那麼地球的溫室效應更強,同時導致的冰融化也就更強了,這就是氣候效應。

同時我們在2020年也看到了,人類加劇對地球破壞,最為典型的就是亞馬遜雨林的砍伐,當這些樹木減少之後,吸收的溫室氣體和固定的溫室氣體化合物也將持續減少,加上野火的燃燒等等,直接是在將氣候的「臨界點」推向更高的一個階層。

去年,熱帶雨林科學家就警告說,亞馬遜正在這個閾值的「邊緣顫抖」,這也說明了人類其實也在氣候變化顫抖。而且2020年的雨林砍伐不僅沒有減弱,反而加劇了,還能怎麼樣?留給人類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參考文獻:

sciencealert——Greenland's Melting Ice Sheet Has 'Passed The Point of No Return', Scientists Say

相關焦點

  • 格陵蘭島冰蓋融化加快:海平面上升超出想像
    ▼格陵蘭冰原僅次於南極的第二大冰蓋,面積約1,833,900平方公裡。如果格陵蘭冰原的上冰蓋完全融化,或將導致海平面上升約7米。據外媒報導,來自比利時列日大學和挪威奧斯陸大學一項聯合研究表明,到2100年,格陵蘭冰蓋融化將會導致海平面上升的高度比之前預估的高出60%。
  • 格陵蘭島冰川若全部融化,將導致海平面上升7米,城市或被淹沒!
    由於地球的溫度依然在持續上升,在這樣的高溫環境下,越來越多的地方出現了歷史高溫,乾旱的地區越來越乾旱,而地球的冰川地帶也因為氣溫變暖的現象,冰川正在加速融化,其中格陵蘭島冰川的問題令科學家感到擔憂。格陵蘭島覆蓋著170萬平方公裡的冰原,面積大約相當於墨西哥的領土,可是在全球氣候變暖的發展下,格陵蘭島冰川正在不斷融化,而且格陵蘭島冰川的融化速度已經超乎了人們的想像。
  • 在格陵蘭島冰蓋下,發現56個湖泊!
    科學家在格陵蘭島冰原下發現56個此前未繪製地圖的冰下湖泊,使已知湖泊總數達到60個。儘管這些湖泊通常比南極洲的類似湖泊要小,但發現表明,格陵蘭冰蓋下的湖泊比之前認為的要普遍得多。格陵蘭冰蓋面積約為英國的7倍,厚度超過3公裡,目前在全球海平面上升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 北極熱浪導致格陵蘭島一天內融化125億噸冰
    上個星期,格陵蘭島在一天之內損失了125億噸冰,因為歐洲7月底打破溫度記錄的熱浪到達北極。格陵蘭島的陸地通常由82%的冰組成,但大約60%的冰蓋在8月1日出現融化跡象,溫度達到22°C(71°F)。這是格陵蘭冰蓋有史以來第二大表面融化日,僅次於2012年的熱浪,當時格陵蘭90%以上的冰蓋都經歷了某種程度的融化。從融化的背景來看,10億噸冰的損失相當於約40萬個奧運會規模的遊泳池。根據丹麥氣象研究所的數據,1000億噸相當於全球海平面上升0.28毫米(0.01英寸),專家認為在上周的熱浪中總共損失了1970億噸冰。
  • 格陵蘭島冰川加速融化:將致海平面上升—新聞—科學網
    格陵蘭島冰蓋上由於冰川融化形成的水流將這些冰川覆蓋在紐約曼哈頓的地面上,厚度可達3600米,相當於帝國大廈高度的8倍。研究者根據2002年至2011年間對格陵蘭島的衛星測量數據得出了這一數據。該研究發表於11月19日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PNAS)上。
  • 還有地殼熱量產熱,南極冰蓋的融化風險,可能比之前認為的更大!
    南極冰蓋下地殼熱量是冰川融化和流動的主要原因,以及它們對潛在海平面上升的影響。更熱的條件能讓融化的水潤滑冰川底部,加速了冰川移動和冰流失速度。然而,由於厚達幾公裡的冰進入基巖會帶來環境、後勤和財務方面的挑戰,因此從來沒有採取鑽芯樣品來直接測量冰蓋底部的溫度條件。
  • 為什麼說氣候變化正處在關鍵臨界點?| 氣候大會特別策劃
    隨著科學界對於氣候模型和氣候科學的認識與運用不斷加深,IPCC在最近的兩份特別報告 (IPCC2018年發布的《全球升溫1.5度特別報告》, 以及2019年9月發布的《海洋與冰凍圈特別報告》) 裡指出,已有研究表明,一些臨界點可能在1℃到2℃升溫之間就會出現 [2] 。
  • 海平面比今天高20米,海岸線也被重塑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日前,發表於頂級期刊《Nature》(自然)上的一項研究表明,距今300萬年前的上新世,地球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約為400ppm,當時南極冰蓋超過1/3融化,全球平均海平面(GMSL)比今天高約
  • 15個氣候臨界點已被激活過半,地球面臨緊急狀態?我們能做什麼
    但其實早在2019年11月底,斯特芬在《自然》雜誌發表的一篇研究中便指出,地球上的15個氣候臨界點已經被激活9個了,已然過半。這些氣候臨界點是指全球或區域氣候從一種穩定的狀態到另外一種穩定的狀態,量變引起質變的關鍵節點,並且臨界點事件是不可逆的。
  • 如果南極冰蓋的所有冰都融化了,哪些國家會完全被海水淹沒?
    地球上的固態水主要以「冰川」的形式存在,包括山嶽冰川和大陸冰川兩大類,山嶽冰川主要位於喜馬拉雅山脈、阿爾卑斯山脈、天山山脈和安第斯山脈等高大的山脈,大陸冰川主要分布在高緯度的格陵蘭島和南極洲上。南極冰蓋衛星圖世界七大洲之一的南極洲,是世界上緯度最高的大洲,基本上位於南極圈以南地區,由於緯度極高,南極洲氣候極為寒冷,南極大陸上覆蓋了厚厚的冰川,稱為「南極冰蓋」。
  • 上一個冰河時代的冰蓋為海洋播下了必需的二氧化矽養分
    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的這項研究表明,無論是現在還是過去的冰川期,冰川融水都含有二氧化矽,這可能有助於維持冰蓋周圍海洋硅藻的生長,這些硅藻是經濟上重要的漁業和海洋生物的家園。研究人員表明,格陵蘭冰蓋冰川融水中的二氧化矽具有獨特的同位素特徵,與在其他河流中發現的不同。
  • 地球氣候抵達臨界點?科學家:出現9大標誌,或導致人類文明停滯
    隨著越來越多的學者認定地球進入「氣候緊急狀態」,近年來劇烈的氣候變化大大加快了氣候抵達臨界點的步伐。氣象學家警告稱,如今的地球可能已經出現了9大「臨界點」標誌,這將造成災難性的結果,甚至導致人類從地球上消失。
  • 格陵蘭島冰原損失快於預期,已經進入了不可逆轉的狀態
    1961-1990年間,格陵蘭島冰蓋的質量大致恆定,其中降雪量可以補充冰雪融化和冰固體排入大海造成的損失。但是,在過去的30年間,冰蓋的損失顯著增加,而降雪的數量卻保持不變,這就造成了格陵蘭島冰原面積的縮小。
  • 願格陵蘭島永遠屬於寒冷!
    我們讓最優秀的《國家地理》攝影師, 遠赴格陵蘭島拍攝曠世之美; 2019年, 海瀾之家攜國家地理再次挑戰格陵蘭島, 這次的攝影師, 國家地理旅行者攝影大賽大獎得主——
  • 一天融化100億噸冰:格陵蘭島將成為新大陸?科學家喜憂參半
    去年,美國計劃收購格陵蘭島的消息鬧得沸沸揚揚,雖然最終沒有得逞,但這也讓格陵蘭島重新被世界所關注。一直以來,格陵蘭島就不太受到重視,雖然它的面積超過了200萬平方公裡,但是它位於北寒帶,島上的80%面積都被冰川所覆蓋,所以格陵蘭島可開發利用的面積十分有限。
  • 今年7月成史上最熱月份,罪魁禍首竟是它
    在此之前,2016年7月曾是史上最熱的7月,那是因為當年發生了最為強勁的厄爾尼諾現象,但今年的情況並非如此。究竟是何因素在推動或加速著地球的氣候變化?結合近期格陵蘭島冰蓋加速融合之異動,科學家們將目光投向了北大西洋急流(the North Atlantic Jet Stream)。「這是最重要的天氣現象。」
  • 俄專家:格陵蘭島冰川融化過程很可能不可逆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8月26日消息,俄羅斯水文氣象研究中心科研負責人羅曼·維爾凡德表示,科學家確認,格陵蘭島冰盾的年融化速度提高,而且已開始整體融化,這一過程不可逆的可能性高達90%。維爾凡德說:「格陵蘭島正在因全球變暖而發生劇烈變化。
  • 都知道最大的島嶼是格陵蘭島卻很少人知道島嶼最多最美的國家是哪
    1.面積最大的島嶼:格陵蘭島地理位置格陵蘭島位於北美洲東北部,是丹麥屬地之一(另外一個是法羅群島),世界上最大的島嶼,面積2,166,313.54 平方千米。格陵蘭島地處於北美洲與歐洲的交界處,溝通了北冰洋和大西洋,西部與加拿大隔海峽相望,北部瀕臨北冰洋,南部瀕臨大西洋,東部通過丹麥海峽與歐洲的冰島隔海相望。格陵蘭島位於北美洲的東北部,在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間,全島面積約為216.61萬平方千米,海岸線全長3.5萬多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島嶼,比西歐加上中歐的面積總和還要大一些,因此也有人稱之為格陵蘭次大陸。
  • 川普想買下丹麥的格陵蘭島!
    丹麥有官員更是認為川普「已瘋」。丹麥外交部一位發言人在接受當地廣播節目採訪時說道:「如果川普在認真考慮購買格陵蘭島,這更好地證明了他已經瘋了。丹麥怎麼可能把5萬多居民一起賣給美國呢?這是最不可能發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