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作者:文/虞子期
長期以來,關於氣候變化帶來的極端性氣候現象都是科學家們研究的重點,但是萬萬沒想到的是我們地球氣候變化的速度超出了預期,甚至提前到了氣候的「臨界點」,根據《自然》雜誌發布的新研究指出,科學家們回顧了過去40年,超過200個大型冰川的變化,數據顯示出了格陵蘭島的冰蓋融化可能已經達到了「臨界點」,甚至它已經是處於「不可逆轉」,完全消失的道路上。
這個報告的直接說明就是我們全球溫度還在持續上升,並且對冰川的融化影響越來越大,同時這並非是僅限於格陵蘭島地區,甚至是覆蓋了整個北極地區,同時南極地區也在波及的範圍之內,因為地球的氣候系統是一體的,我們不能分開來看,下面我們一步一步地來看氣候的變化的影響。
如今格陵蘭島的情況已經如何?
當然如何我們只能用四個字來進行形容,那就是「持續融化」。根據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稱,通常每年補充格陵蘭島冰川的降雪不再能跟上融冰的步伐。冰川的累計已經是「負增長」模式。同時就算是如今全球溫度不再上升,格陵蘭島仍然會持續失去冰,因為氣候效應的影響已經出現,大氣中的溫室氣體不可能與我們人類停止溫室氣體排放那樣一樣快。
所以說即便是這樣,海冰融化也會持續,可能如果持續不排放未來還會得到一定的緩解,但是如果如今不停止下來,那麼必然融化只會加速。根據科學家米卡莉亞·金(Michalea King)表示,通過衛星數據我們也可以明顯看出來,排入海洋的冰遠遠超過了積聚在冰蓋表面的積雪。
而在這強烈的冰融化情況之下,海平面上升也會持續增長,初步預計格陵蘭冰原的完全融化,可能使海平面上升23英尺(約7米),如果發生這種情況,海洋將「吞噬」全球的沿海很多的大城市。
所以綜合情況來說,全球變暖導致格陵蘭島冰融化加速,海平面上升也是在持續之中,帶來的影響也越來越。並且科學界也宣布已有的島嶼出現淹沒,日本,美國,印尼等國都有因為海平面或海水侵蝕產生的島嶼沉沒,並且永久性地沉入海底了。
海平面上升影響到底有多大?
根據科學雜誌指出,如今格陵蘭島地區已經是世界上導致海平面上升的最大因素,根據2019年12月發布的研究指出,依照現有的冰川融化速度來看,在未來80年之中,全球海平面上升將會新增6.9釐米,大家不要小看這點冰融化,就算是1釐米都會帶來很大的影響,因為海平面上升不僅要考慮海洋的表面變化,比如「海溫上升」也會推動它的影響,同時在上升之後產生的風暴潮,氣旋等影響也會成倍增長。
同時根據《今日美國報》發布一項新研究警告,到本世紀末,世界上幾乎一半的沙灘都將瀕臨消失。西非將遭遇一些最嚴重的損失,其中甘比亞和幾內亞比索等國超過60%的沙灘海岸線可能會消失。所以這將可能引發全球的「海岸線」重組。同時根據武斯祖卡斯研究者表示,過去25年來,海平面一直在加速上升,而且將會隨著氣候變化繼續上升。
所以海平面的影響已經出現了,對海拔較低的海岸線區域產生的影響已經是顯而易見,這並非是危言聳聽,而是一個事實存在,全球幾乎每年的海平面上升都是穩步向上。
地球氣候已出現「不歸路」?
回到我們上面說的格陵蘭島冰川,在過去的20年之中,「冰損失」是一直穩步增長。而在2000年之前,冰蓋雖然有損失,但是也有增長的情況,這說明格陵蘭島的冰川「臨界點」可能已經被跨越過。
而在2019年的時候,格陵蘭島甚至出現了創紀錄的損失,五天內損失了550億噸水,這在以前是從未見到過的。如今加上北極地區的變暖程度是其他地區的幾倍,所以未來冰融化增多將會更加明顯。
而在格陵蘭島覆蓋的北極地區,除了它影響加劇之外,其實北極地區還有一個因素會引發冰原的持續融化,那就是北極所含有的永久凍土區域。當氣溫持續升高之後,北極永久凍土的融化也會加速,它們融化並非像冰川融化那麼簡單,會釋放出強大的溫室氣體——甲烷,甲烷作為全球第二大溫室氣體,其產生的效應比二氧化碳更加的強。所以如果變暖融化了足夠的永久凍土,釋放出來的氣體將比人類化石燃料的排放更快地吸收熱量,那麼地球的溫室效應更強,同時導致的冰融化也就更強了,這就是氣候效應。
同時我們在2020年也看到了,人類加劇對地球破壞,最為典型的就是亞馬遜雨林的砍伐,當這些樹木減少之後,吸收的溫室氣體和固定的溫室氣體化合物也將持續減少,加上野火的燃燒等等,直接是在將氣候的「臨界點」推向更高的一個階層。
去年,熱帶雨林科學家就警告說,亞馬遜正在這個閾值的「邊緣顫抖」,這也說明了人類其實也在氣候變化顫抖。而且2020年的雨林砍伐不僅沒有減弱,反而加劇了,還能怎麼樣?留給人類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參考文獻:
sciencealert——Greenland's Melting Ice Sheet Has 'Passed The Point of No Return', Scientists S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