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億元國有資金流失 國企總經理獲刑十二年

2020-11-11 中國青年報

案件庭審現場。蕭山檢察院 供圖

中新網杭州11月9日電(郭其鈺)記者11月9日從杭州市蕭山區人民檢察院獲悉,由該院提起公訴的杭州市實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原黨委委員、副董事長、總經理駱旭升受賄、國有公司人員濫用職權案一審公開宣判,駱旭升獲刑十二年。

起訴書指控,2008年以來,駱旭升利用職務之便,為有關單位及個人在資金借貸、工程承接等事項上謀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所送財物,合計價值1050餘萬元(人民幣,下同),數額特別巨大。在工作中濫用職權,使價值5.9億餘元的國有資金無法追回,致使國家利益遭受特別重大損失。

法院認為,駱旭升的行為已構成受賄罪、國有公司人員濫用職權罪,應依法懲處。鑑於駱旭升歸案後認罪態度較好,且有立功、如實供述、積極退贓等情節,可對其從輕處罰。

最終法院以受賄罪判處被告人駱旭升有期徒刑十年六個月,並處罰金150萬元;以國有公司人員濫用職權罪判處被告人駱旭升有期徒刑五年;兩罪並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十二年,並處罰金150萬元。

來源:中新網

相關焦點

  • 武漢老字號國企資產流失嚴重 上級政府糾錯12年難落地
    2001年,已是武漢江漢區特困企業的冠生園,因資不抵債啟動國企改制,之後,冠生園同添地公司籤訂資產轉讓協議。2004年,媒體對冠生園改制中存在的違規亂象曝光後,武漢市政府成立聯合調查組展開調查。武漢市紀委發文認定,冠生園改制存在企業違規操作,江漢區有關部門對改制監管不力、濫用職權等嚴重不作為、亂作為問題。1人被判刑外,5名責任人員受到黨紀處理。
  • 南京一國企集體私吞國有企業 零成本完成私有化(圖)
    時至1999年,該公司已先後承建江寧開發區80%以上的道路建設,發展成為具有完備施工資質、資產總額達1.3億元、年營業額達5600萬元、淨資產達2504.3萬元的頗具規模與實力的國有企業。  公司的改制文件則反映,2000年5月20日,國有市政公司法人代表、總經理江浩,與管理層戎本軍、夏菁等人成立「改制工作小組」,委託南京永寧會計師事務所進行資產評估。
  • 徇私舞弊造成國有資產損失超7000萬元 儋州一國企總經理獲刑5年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0月16日消息 (記者 李紹遠)日前,儋州市人民檢察院以譚某某涉嫌徇私舞弊低價出售國有資產罪依法向儋州市人民法院提起公訴,儋州法院依法判處被告人譚某某有期徒刑五年。該案由儋州市監察委員會調查終結後移送儋州市檢察院審查起訴,系儋州市首起徇私舞弊低價出售國有資產罪案件。
  • 高鐵供應商的國企改革新招:首推「輪值總經理+執行總經理」模式
    中國通號貫徹落實國企改革「1+N」系列改革文件精神,採取綜合改革試點和專項改革試點兩種模式,為深化國企改革探索出一條新路。中國通號綜合改革試點主要將若干改革措施集中試點於一家企業,採取「多科聯合治療」的方式統籌解決國企長期以來積累的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
  • 國企高官韓星三落馬!長期與他人保持不正當性關係,貪572萬獲刑10年半
    根據澎湃新聞11月24日發布的消息,國企高官韓星三被查落馬,這位官員長期與他人保持不正當性關係,貪汙572萬獲刑十年半。之後韓星三擔任了山東海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兼任副總經理,之後韓星三出任山東海化集團有限公司的總經理、黨委副書記。韓星三在山東海化股份有限公司任職了非常長的時間,他很熟悉企業的工作流程,他在當地也擁有大量的人脈。
  • 國企老總「一言堂」 公款「變身」入私帳
    為了謀取私利,他甚至不擇手段、不顧組織原則,私自決定公司發展的重大決策,導致約2000萬元的國有資金無法收回。他,就是廣東省湛江市金葉貿易公司原黨總支書記、總經理林茂。2018年11月8日,廣東省湛江市紀委監委對群眾反映的有關問題線索初核後,決定對林茂立案審查調查。
  • 怵目驚心的國企腐敗黑幕之七大特點
    對屈建國通過各種手段變相套取公款的行為,分行的副行長、中層領導並非不知情,卻無一提出反對意見,最根本的原因是單位內,行長的權力大到不受任何制約。一句話能隨意調動數億資金。新廣國際重大經濟案件中,新廣國際集團董事會僅3至4人,吳日晶不僅是董事長、公司黨委書記,還長期代行總經理職權。
  • 江蘇一民企老闆行賄獲刑 牽出西南油脂國企高管落馬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江蘇一民企老闆行賄獲刑 牽出西南最大油脂國企高管落馬向冉學東等人行賄148萬被判一年。西南地區最大油脂國企一高管悄然落馬。12月9日,新京報記者自中國裁判文書網獲悉,一位江蘇的民企老闆因犯單位行賄罪獲刑。新京報記者梳理裁判文書發現,紅蜻蜓公司(原重慶市油脂公司,以下簡稱「紅蜻蜓公司」)原副總經理冉學東已落馬。
  • 國企老領導熱議「國資流失」:怕告狀拖累改革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馮彪  國有企業改革依然是今年兩會的熱點話題。在今年兩會上,劉明康、傅成玉、奚國華……這些曾擔任過大型國企董事長的「老領導」們,更願意說的是自己對「國資流失」質疑的思考。傅成玉表示,怕被說用國有資產流失修補壞帳,因此國企步子邁得謹小慎微,這會放慢改革速度。  對此,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國有資產流失有兩種形式,一是在產權轉換時發生的交易性流失,二是資產不流動、不清理『殭屍企業』造成的資產縮水。後者所形成的『體制性流失』才是最大的國有資產流失。」
  • ...千億國企80後任董事長」最新進展:新任董事長為70後幹部,履歷豐富
    新京報記者自西安高新區獲悉,其11月21日發布人事任免通知,經2018年11月18日黨工委會議研究決定:黨發龍同志任中共西安高新區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委員會副書記(兼)、紀委書記(兼)。歷任陝西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助理研究員,西安高新區發展研究室業務主管、發展策劃局副局長、招商二局副局長、對外宣傳辦公室主任、黨工委宣傳部部長、環保科技產業園管理辦公室主 任,西安高新區環保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西安高新區紀工委第二紀檢監察室主任,西安高新區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現任西安高新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法定代表人。
  • 格力集團兩副總被捕 涉嫌國有資產流失
    格力內部知情人士昨日向記者透露,梁建華與杜疆的被捕同已託給格力電器監管的格力集團子公司凌達公司的國有資產流失有關。   涉嫌國有資產流失   據傳凌達公司在格力電器進駐後發現該公司出現了嚴重的財務問題。
  • 埋母案被告人一審獲刑十二年
    #埋母案被告人一審獲刑十二年#11月2日上午,陝西靖邊「埋母案」一審宣判,被告人馬某寬犯故意殺人罪,獲刑十二年。2日晚間,馬某寬鄰居透露,馬某寬母親回來後身體越來越不好,已於9月底去世。
  • 南開大學4億元資金被違規使用 疑犯潛逃(圖)
    根據南開大學黨委通報,截至目前調查發現,楊育麟在任職期間,多次擅自決定將允公集團巨額資金用於與該公司正常經營活動無關的單位和個人,致使大量資金流失無法收回。此外,楊還蓄意偽造會計憑證,情節嚴重,特別是在組織對其進行調查期間長期隱匿,拒不配合,影響極其惡劣。  此前的2006年6月,南開大學黨委曾向學校中、高層通報了允公集團出現重大資金漏洞情況。
  • 揭秘大連北良有限公司原總經理宮明程腐敗案查辦始末
    原標題:巡視組如何挽回國企2.4億損失?   國企反腐,錢去哪了?中央首次專項巡視給出明確回答:追回國有資產,返還國有企業。   2014年,中央第十三巡視組在對中糧集團進行專項巡視時,發現和督辦了中糧集團下屬國有重點企業大連北良有限公司原總經理宮明程腐敗案。
  • 河北數億國資流失揭秘
    在保定市中級人民法院,7月7日從早上8點半至夜裡近12點,7月8日從早上9點至晚上9點,兩天高負荷的庭審或許為這起驚人的國資流失案梳理了大致的脈絡:4.3億元的依棉集團國有資產是如何被「騙取」的?曾經的同窗好友站在被告人席上的朱之霖、汪利娟、馬小林、程健4人,都有著深厚的教育背景和商業經歷。
  • 關於國有企業降本增效的調查與思考
    今年1-9月,全縣國有企業新增融資綜合成本5.91%,同比下降179個BP,全年測算節約成本約8.49億元。成績的取得客觀上得益於今年疫情帶來的「政策窗口期」,但更重要的是得益於全縣國有企業和相關部門搶抓機遇、積極作為:一是融資計劃和融資成本管控的常態化。
  • 混合所有制改革加速 員工持股能治汽車國企什麼病
    此次非公開發行募集資金150億元,發行價格為22.80元/股,發行股票數量為6.58億股。其中,大股東和核心員工持股計劃認購1.8億股,其餘部分由6家機構認購;兩會期間,北京市國資委副主任楊秀玲透露,已敲定新能源、生活性服務業、文化創意等領域的6家競爭類國企開展員工持股試點。隨後,北汽新能源總經理鄭剛公開表示,北汽新能源將成為北京第一個進行員工持股的國有企業,並計劃於2018年上市。
  • 雲南白藥股權糾紛案開庭 國資流失概念待界定
    由於該案涉資金額高達22億元,被稱為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內最大的股權糾紛案」。又因涉及民營企業收購國企股份引發的「國有資產流失」概念界定話題,引發各界關注。雙方的轉讓協議約定,在協議生效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陳發樹應當向雲南紅塔一次性支付全部股份轉讓款,並且雙方股份轉讓事項「須報相關有權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審核批准後方能組織實施。」  然而,當陳發樹隨後按照約定向雲南紅塔一次性支付全部股份轉讓款逾22億元後,雲南紅塔並未按規定公開披露股份轉讓信息,至陳發樹起訴前長達800天的時間裡,轉讓協議一直處於等待報請批准後履行過戶的狀態。
  • 安徽兩名退休後落馬廳官同天獲刑
    今天,安徽兩名退休後落馬的廳官獲刑。安徽省旅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文兵一審獲刑十二年零六個月;皖北煤電集團原黨委委員、董事、副總經理鄧西清一審獲刑十年零九個月。、安徽省旅遊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黨委書記、董事長等職務上的便利,在項目合作開發、資金拆借、貨款擔保、工程承攬、設備採購等方面為他人謀取利益,單獨索取和收受他人財物或夥同他人收受他人財物,共計人民幣3735.858萬元,港幣62萬元;劉文兵退休後利用原職權形成的影響力
  • 天津港總裁獲刑後 倆董事長、倆總經理、一副總落馬
    (原標題:8·12事故總裁獲刑後 天津港倆董事長、倆總經理、一副總落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