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能量丨斜槓中年姐姐,如何「浪」過中年危機?

2020-12-23 和訊網

【編者案】她能量是新女性推動時代發展的能量,是這個時代中柔與韌的代表;「她榜樣」可以讓更多的人看到希望的路徑和目標。2019我們再次聚焦財經金融投資領域的精英女性,通過分享「自我成長/自我激勵」,讓更多同行女性解鎖「Hard」人生,持續UP保鮮。

本期她能量:索信達控股首席市場營銷官(CMO)蔡彥芳

如果用一個詞來定義蔡彥芳,那就是「斜槓」。在大多數人連一件事情都堅持不下去的浮躁社會中,她卻觸及多個行業。蔡彥芳有著一段精彩的職業生涯:她負責過阿里巴巴企業文化的傳播,在滴滴負責過僱主品牌,科技品牌從0到1的建立和運營,還是正面管教認證講師、六秒鐘情商教練、芳香療法精油講師,同時還幫著兩個親妹妹指導經營她們家自己的奶茶店和社交電商生意。妥妥的斜槓經歷,讓她能以更多的角度看待職場中的中年女性危機。

僱主品牌建設:做更吸引鳳凰的梧桐

隨著商業市場的逐漸成熟化,很多公司都意識到了品牌形象、企業文化的重要性。而僱主品牌這個更為前沿的概念在中國剛剛起步,蔡彥芳正是僱主品牌方面的專家,她在這次訪談中更是與九卦姐交流了大量的實操經驗。

《詩經大雅生民之什卷阿》有云:「鳳凰鳴矣,於彼高崗。梧桐生矣,於彼朝陽。」人才如同鳳凰,總是棲息於梧桐(更優質的企業),僱主品牌建設的作用則是讓企業更吸引人才的必備手段。蔡彥芳提到,僱主品牌建設有別於原本的企業文化建設,而很多企業將這兩個概念搞混了。企業文化是針對內部員工的,僱主品牌則是將企業的文化,價值觀由內而外去傳遞,吸引社會人才、潛在僱員和樹立企業僱主品牌形象的。

在滴滴任職時,正值滴滴快速擴張的階段。當時的蔡彥芳受命從0到1建設滴滴僱主品牌。當時她所主管的僱主品牌和科技品牌是滴滴出行樹立優秀工作環境最好的窗口。前者吸引應屆大學的畢業生、想加入滴滴的社會人員等潛在僱員群體。後者面向可能被滴滴所吸引科學家和科研人員。蔡彥芳的努力也收到了成效,在她主管滴滴僱主品牌與科技品牌期間,滴滴受到了很多應屆畢業生的「追捧」,也吸引了很多具有資深背景的科技人才,為滴滴的做大打下了基礎。

回憶起自己在滴滴從事僱主品牌建設的經歷時,她總結出了僱主品牌建設的兩大要點。第一是充分了解企業戰略和方向。第二是定義僱主品牌的受眾群體,對內和對外要有兩手策略,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她在滴滴時期最精彩的作品就是那部《我是小桔人》,講訴了滴滴人創業三年的心酸和努力,在公司內外部產生了很好的反響。這部片子從策劃到拍攝也是全部由蔡彥芳和其團隊操刀,這部片子也很快達到了「出圈」的效果,起到了很好宣傳效果。後來她復盤這件事,說到:「我們一定要挖到最真實的故事,才能最打動人。」

職場人生:從奔波到家庭

「在任何時候,都會永遠保持對進步的飢餓感,這也是不斷進步的動力。「蔡彥芳如是說。

從小開始學小提琴,有著藝術夢想的蔡彥芳,為了以後的職場前途選了英語專業,畢業後去到了外企工作。在2004年,她就在淘寶上玩起了副業——她開設了一家賣首飾的店鋪。2005年,阿里打電話邀請她去做小二。當時在外企有著穩定工作的她,自然拒絕了這支伸來的橄欖枝。談到這段經歷時,蔡彥芳略帶後悔地笑稱:「現在也很後悔沒去,要去的話早日財富自由。」

人生沒有後悔藥。雖然在2005年沒有去成阿里,但是,她也因此多了後面一些妙趣橫生的經歷。正因如此,在職業生涯的路上,她比別人多看到了更多獨享的景色。在信諾傳播、智聯招聘等公司,蔡彥芳都做出了不小的成績,這也使她走向了更大的平臺。

而在蔡彥芳的職業生涯中,阿里和滴滴是重要的兩站。

蔡彥芳與阿里結緣於智聯招聘舉辦的「中國年度最佳僱主評選」,此後她來阿里擔任阿里巴巴集團文化品牌傳播高級專家。在2005年的與阿里擦肩而過之後,蔡彥芳終於進入了阿里。雖然這個過程,她用了快十年。

對於阿里的經歷,她特意提到在阿里負責的企業文化微信號「阿里味兒」。2015年春節,蔡彥芳過了三十多年來第一個沒出門見人的大年初一。她獨自忙活當天要在「阿里味兒」公眾號要發表的文章:前一天的深夜,支付寶在央視春晚上搞了搶紅包活動。大年初一,蔡彥芳操刀的這篇文章聲情並茂地講述了春晚搶紅包背後所有支付寶員工辛勤付出創造奇蹟的故事。從策劃、採訪再到成稿,每一個環節都由她親自操刀完成。

如今的「阿里味兒」已經成為中國僱主品牌的標杆,更是阿里巴巴集團宣傳企業文化的重要陣地。現在的她回憶起阿里的企業文化時,對我說到:「阿里人都挺拼的,挺有情有義的一種文化,大家的目標很明確。」

她職業生涯的下一站是滴滴出行,這次跳槽的家庭因素更多。在阿里期間,蔡彥芳帶著孩子在杭州總部,而丈夫留在北京,異地的奔波讓蔡彥芳重新審視自己與家庭的關係。於是她回到北京加入了滴滴出行,擔任人才品牌(僱主品牌)總監,從0開始打造滴滴僱主品牌。

如今的蔡彥芳來到了索信達,因為她想重新出發。訪談的期間,她多次表達了自己對現在工作的喜愛,以及對公司創始人Kevin和CEO Cliff的專業,謙卑表達敬佩。而且在深圳和北京之間兩地辦公,能讓她更好地平衡家庭和事業的關係。能看出,在新的工作崗位上,蔡彥芳躊躇滿志,等待創造出新的波瀾。

中年必修課:用愛好驅離中年危機

談到中年危機之時,她認為,每一時期都有自己的危機。自己也曾遭遇過中年危機,可能是因為自己沒有做好準備。但是危中有機,這讓她會去思考如何突破焦慮、無安全感的怪圈。在這一過程中,她逐漸找到自己的愛好以及自己的解決方式。學習領導力教練讓她在這一過程中緩解了很多。有的人會把危機當成一種焦慮,對於她來說就是思考怎麼去解決,怎麼去面對,怎麼跳出來負面情緒。

除了正式的職業生涯,她還有著自己的副業,和兩個妹妹合開的奶茶店。這個副業背後也有著一個有趣的故事。2018年的春節,蔡彥芳領著孩子逛廟會,孩子渴了。但是她並沒有在附近搜到任何飲品店,這讓她嗅到了商機。於是她和兩個妹妹發揮了極高的行動力:二月定下計劃、三月選址和研發產品、四月裝修、五月試運行、六月一日正式開業。談到這件事的時候,她眼睛直放光,可以看出,這是她喜歡的事業。她的奶茶沒有糖精,沒有奶精,也沒有珍珠,而是選用植物精華的雪燕來代替,兼顧健康和安全,這也不負當年她想給孩子買一杯奶茶的初心。

她說:退休?現在才多大?如果真的退休,更想去做企業文化和品牌相關顧問,還有領導力教練的工作。因為她看到很多企業的企業文化做的還是不夠好。很多企業只把企業文化做成口號和旗幟,但是做的並不實在,也不知道員工在想什麼,如何更好的跟員工溝通。她認為品牌文化這件事需要創始人有很大動力才能做。而她在阿里、滴滴等工作經歷能幫助這些企業在文化建設方面少走很多彎路。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很多的人心理狀態遭受了打擊。如何調整好心態,蔡彥芳出了很多妙招:第一是抓住立身之本,比如維持工作的快速反應,在工作中找尋機遇。第二是維持在家庭中的和睦情緒。

蔡彥芳在朋友圈發過這樣一段話:「不要問為什麼有些人放棄穩定;在自己不擅長的領域,咬著牙也要往前走。他會告訴你:沒有為什麼,因為成功不會主動走過來。人最怕的,不是努力過後得不到好的結果;而是你碌碌無為,又見不得別人好。生活是逆水行舟,沒有誰可以在原地停留太久。請讓你的努力,配得上你的野心。」在眼見千帆過後,蔡彥芳到了人生的下一站,她等待著自己職業生涯新的突破。中年危機,不再是她進步的擋路石。

本期主持人九卦金融圈創始人 許小青

許小青,清華大學經管學院中國金融研究中心秘書長,金融科技平臺九卦金融圈創始人九卦姐,金融科技創新聯盟理事,鳳凰網WEMONEY零售金融科技智庫專家。

擁有多年的媒體從業經驗和豐富的金融品牌營銷公關經驗。參與《新京報》、《21世紀經濟報導》、中國電子銀行網等3家媒體的創立團隊,2010年從媒體轉型,從0到1組建了中國金融認證中心和百信銀行兩家金融機構的品牌市場公關部門。歷任和訊網新聞中心總監、中國電子銀行網總編輯、中國金融認證中心品牌部總經理、百信銀行品牌中心高級總監等。

目前在清華大學牽頭組織了紫荊花金融品牌營銷沙龍,致力於為業內人士提供交流平臺,探索數位化金融品牌發展路徑。

相關焦點

  • 《中年失業模擬器》點評 如何應付中年危機,中年失業後的生活
    在私企當打工人的大家,心中都有一個壓力,就是中年失業危機,據說一旦過了35歲,很少打工人便會面臨被辭退的命運。《中年失業模擬器》是Kwing works製作發行的一款傳統RPG風格生活模擬遊戲。遊戲中,玩家將扮演一個35歲普通中年男人。但突然有一天,你被公司開除了!
  • 化解中年焦慮,破解中年危機|這本書送給即將步入中年的80後女性
    、破解中年危機?因此,我們也就自然而然地失去了對自己的信心,放棄了過上美好生活的可能。」如何直面衰老,恢復健康、青春、活力的人生狀態,此書中,用了大量的實例、數據及心理學方法為我們揭曉答案。但最值得分享給大家的是,本書開篇作者以自己親身經歷的小故事告訴我們:「如果我擁有年輕的心態,穿著打底褲,扎著馬尾,那麼年齡就只是一個數字而已。
  • 人到中年,我「斜槓」我快樂
    「斜槓青年」這兩年挺火,這個詞來源於英文Slash(斜槓),出自《紐約時報》專欄作家麥瑞克·阿爾伯撰寫的書籍《雙重職業》,指的是一群不再滿足「專一職業」的生活方式,而選擇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面對四字頭的年齡,我很自覺地將自己劃分到中年一類,披著中年的外殼,捧出一顆百分百純正斜槓的心。
  • 如何把中年危機轉變為中年機遇?需要邁出這關鍵一步
    在《脫口秀大會》第三季中,呼蘭講的中年危機的段子引起了很多職場人的共鳴:「馬雲33歲創立阿里巴巴,任正非43歲創立華為,剩下還有72歲的姜子牙,留給我們中年人大器晚成的機會不多了。」 是的,留給我們中年人的機會不多了,不管是被動還是主動,在我們的職業生涯中總會經歷一些危機,尤其是中年危機。
  • 從青年時代打好基礎,為了成為斜槓中年而努力
    怕就怕自己當真:有的人給朋友拍張照片,大家都說好看,就自詡「獨立攝影師」;朋友圈發張照片秀恩愛,朋友們紛紛點讚,就敢說自己是「情感諮詢師」;開了個公眾號竟然閱讀量過百,直接給自己加了個「資深自媒體」的斜槓。
  • 對什麼都不感興趣,37歲王鷗被指中年危機,談談中年危機的特徵
    最近演員王鷗上了綜藝節目《我家那閨女》,被主持人定義為中年危機,王鷗說:我什麼都不需要,我不危機。主持人說:這就是中年危機的最大特點。聽完她大吃一驚,開始自問:難道我真的中年危機了?在一場頒獎盛典上,她的獲獎感言是:會繼續努力,希望能多給35+女演員機會。
  • 讓人心酸的大S也有中年危機
    《乘風破浪的姐姐》近來很火,大家有沒有想過,如果大S來了會如何?大S可是非常受歡迎的一位女星,也很有話題度。如果她來了,光是想想就很精彩。不要覺得我異想天開,事實上,這檔節目是有聯繫她,當然,沒有確定下來。
  • 如何跨越「中年危機」來一個「觸底反彈」?
    原創 閱美 中年客 今天三月份,中年客MEETSOUL邀請了七位國內資深心理工作者深度探討了當下備受中年群體關注的失眠、焦慮、成癮症等心理疾病,面對職場壓力與挑戰時如何採取有效的應對方法,以及處理原生家庭、兩性關係、親子關係、自我關係等四大關係健康生活指南。往期文章可查閱:35+中年男女「成癮症」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
  • 畢業迷茫、中年危機,如何選擇一家靠譜的企業?
    斜槓青年依然「小眾」,設計崗位靈活就業者較多7. 想裸辭成為職場人常態,越年輕越易衝動8. 近六成職場人感受到中年危機,已婚人士尤甚9.七成以上的人有過創業想法,缺乏資金和項目是主要顧慮數據來源:智聯招聘【二】畢業迷茫、中年危機,如何選擇一家靠譜的企業?
  • 王藝:2019還剩100天,我成了「斜槓中年」
    昨天是2019年倒計時100天,日子過得飛快,讓人感到可怕的那麼快。但是我很驕傲,2019年我沒有虛度,我驚喜的發現,我成了一名「斜槓中年」。斜槓青年越來越流行,已成為年輕人熱衷的生活方式。以上內容來自「百度百科」。40多歲了,就不冒充青年了,就當一名快樂得意的「斜槓中年」吧,少年營、青春營,……我來啦! 劇透一下:《青春期那些事兒:青春期性教育讀本》:目錄第一編  身體與青春期1-1.
  • 假期追劇,追出了中年危機!
    告訴職場新人們什麼是職場操守、職場能量?二、中年職場危機吳恪之是個不會搞上下級關係,事業遇到瓶頸的中年人。他的辛苦是一種內在的感覺,更是外在的表現。吳恪之從出場就一直有些駝背,中年職場危機只能靠著高強度的工作來挽救,再加上領導的刻意不重視和冷落,日積月累的伏案工作,讓他整個人的精神狀態時刻都透露出倦怠。這樣的氣質狀態,明顯透支的身體上再加上中年人都會有點那麼一點肚腩,更加表裡如一的展現出一個處於中年危機的大叔形象。
  • 《乘風破浪的姐姐》:女明星的中年危機,似乎比我們更加強烈
    6月12日,第一期《乘風破浪的姐姐》在沒有任何官宣的情況下,突然和我們見面了,觀眾們又驚又喜!畢竟這是國內首檔獨樹一幟的女團選秀節目,節目組邀請了30位出生在1990年之前的女藝人,最終通過層層選拔和考核,推出五人女團出道。
  • 中年危機在哪裡,不確定乾坤,你和我是黑馬
    這兩個節目正是在全社會追求年輕成名的慣性中,改變年輕人充斥娛樂市場的現狀,讓公眾看到人到中年可以突破年齡限制,努力創造無限的人生可能性,而且還能揚帆和乘風破浪。一那麼在現實中,為什麼會出現年齡危機呢?年齡大於所有年齡段:年輕人一路上升到一定水平,或在中年失去競爭力;中年人身心疲憊,擔心在沙灘被拍;退休中年人相對穩定,認為可以享受歲月靜好,但是健康問題和衰老問題經常困擾著他們。從廣義的角度來看,我們都很焦慮,在狹義上,被提及最多的是中年危機。
  • 心理幹預丨五十歲左右的女性如何度過更年期帶來的中年危機
    心理幹預丨五十歲左右的女性如何度過更年期帶來的中年危機沒有經歷過更年期的人,不會理解更年期的這種痛苦。當更年期來臨,或已處於更年期的女性,如何調節自己的情緒狀態呢?心理健康的女人,一生都在處理自己的小危機。所以,當更年期來臨的時候,她有了豐富的危機幹預經驗來應對自己更年期的情緒狀態。當她們還是女孩的時候,就能接受自己好的部分跟不好的部分、能全然地欣賞自己。結婚以後,能學會處理好自己的家庭關係,如婚姻關係、婆媳關係。
  • 那個用中年叛逆解決中年危機的人,迎來的是?
    他曾衝上雲霄與好萊塢製片人談笑風聲,也曾跌落谷底經歷中年危機的至暗時刻。值得慶幸的是,最終,他的勇氣和累積的能量,使他用中年叛逆拯救了中年危機,成為了一個被自己喜歡也被他人喜歡的自媒體人。由於投資人的突然撤資,在事業與生活的重壓和困窘之下,他去做過滴滴車司機,一邊開車一邊與形形色色的人聊天,那時候他終於有時間停下來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很快他意識到自己是時候改變人生賽道了,從事了這麼久的動畫事業其實也未必真的是自己所真正熱愛,他後來坦言,「他喜歡的也許只是那個氛圍,也許很難,但是我需要開始新的徵程了。」
  • 人到中年不如狗的真相:有的人30歲死去,80歲才埋葬。
    ,「中年危機」成為接受現實地擋箭牌,往往最後工作、婚姻草草收場,人生也草草收場了。三十歲是一道坎,經過青春的浮躁,迎接歲月的沉澱,除了抱怨妥協、後悔迷茫之外,究竟該如何對待自己接下來的人生?《紐約時報》的 作家麥瑞克·阿爾伯曾經給出一個答案:有一種人,敢於 嘗試不同角色, 不甘於現狀,不服輸不認命。這種人,被稱作 「斜槓青年」 。
  • 如何破解「職場中年危機」?答案只有6個字
    尼古拉斯凱奇主演的《天氣預報員 》講述的就是「中年危機」, 中年男主因為家庭和事業不盡如人意,產生各種情緒,焦慮、自我懷疑、軟弱和不甘心。跟年輕時候信心滿滿一定能做到某件事情是反的,中年已經擁有豐富的經驗和閱歷,應該清楚自己的能力和優勢。所謂中年危機:就是你認不清你自己。
  • 打工族如何應對職場"中年危機"
    近日,一位深圳男子「中年失業」的故事引爆社交網絡。故事的主角在一家網際網路企業工作,月入兩萬元,育有兩個子女,背有高額房貸。由於拒絕了出國工作的公司安排,他被人事部門約談並希望他主動離職。面對突如其來的變化,重新尋找職位的他,既無助又無奈。
  • 35歲女人的中年危機,真的躲不掉嗎?
    01這幾年,「中年危機」這個詞兒好像特別火。的確,我們都逃不過被時間追著跑的恐懼感。「初老症、大齡剩女、油膩中年……」各種被粗暴劃定的標準,彰顯著這個社會對30+女性的惡意,提醒我們睜開眼睛、面對鏡子裡的自己。
  • 「斜槓中年」的鄉村「致富經」
    黨支部書記、洋姜產業帶頭人、鄉村規劃師……2016年,他把公司交給兒女打理,自己從西安回到射洪老家,當起「斜槓中年」。名詞解釋:斜槓中年,指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中年人。(王若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