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影療心|從《少年的你》看校園霸凌

2020-08-23 心理倩分析

觀影療心|從《少年的你》看校園霸凌


觀影療心|從《少年的你》看校園霸凌

文\李倩cheer

該片講述在高考前夕,被一場校園意外改變命運的兩個少年,如何守護彼此成為想成為的成年人的故事。


陳念是一名即將參加高考的高三學生,同校女生胡曉蝶的跳樓自殺讓她的生活陷入了困頓之中。胡小蝶死後,陳念遭到了以魏萊為首的三人組的霸凌,魏萊雖然表面上看來是乖巧的優等生,實際上卻心思毒辣,胡曉蝶的死和她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一次偶然中,陳念邂逅了名為小北的小混混,隨著時間的推移,心心相惜的兩人之間產生了真摯的感情。小北答應陳念在暗中保護她免受魏萊的欺凌,沒想到這一決定引發了一連串的連鎖反應。負責調查胡曉蝶死因的警官鄭易隱隱察覺到校園裡的古怪氣氛,可他的調查卻屢屢遭到校方的阻撓。


這是一部關於高中生,青春期的青少年霸凌的故事。我們試著從精神分析的角度去看霸凌這樣一種扭曲的關係。


1

替罪羊

在人類歷史上,總是有很多無辜的個人和群體淪為替罪羊,成為其他人情緒的出口。


在陳念的班級裡面,因為是高復班,家長和老師對孩子們的高期許,並且因為對成績的要求,隔離了對孩子們的情感關心。而孩子們的情緒,尤其是自己不能接納的情緒,比如悲傷,憤怒,挫敗等情緒無處可逃,於是就有了替罪羊的出現。


這個替罪羊成為了整個團體情緒的發洩處。


電影剛開始跳樓的胡小蝶,因為無法忍受同學們的霸凌,選擇了跳樓。而對於一個高壓團體來說,舊的替罪羊不在了,需要尋找新的羊來供大家發洩。於是母親外出躲債,父親消失,看上去孤立無助陳念成了最佳人選。


陳念是不甘心成為替罪羊的,她找了小北來守護她,原來的團體發現這個替罪羊居然還會反抗的時候,於是又有了替代方案,那就是找了小渺來發洩團體的情緒。


為什麼是小渺,我們看到小渺的父親當著同學和老師的面揍她,明眼人一看,這是一個受慣了欺負的孩子,並且背後是沒有強大的心理支持的,就像大家看到的父親對女兒非但沒有心理支持,而是一個加害者,不斷摧殘她的心理防禦。


我們看發現陳念和小渺,就發現當一個人沒有足夠的背後支持的時候,在團隊裡面是很容易淪為替罪羊,成為整個團隊裡面的情緒發洩口。


而陳念最終能反抗,並有力量找了小北做她的守護者,因為她和母親其實是處在平等的位置,甚至是做了母親的媽媽,這樣一個有力量的位置,並沒有像小渺一樣,父親不僅沒有任何的情感支持,而且還把孩子摁在地上,往死裡打,讓孩子成為自己情緒的出口。


誰容易成為替罪羊,誰是你的父母那一刻已經決定了。


2

每個人對關係的渴望

電影裡面最多的關係是霸凌和被霸凌,其實這也是一種關係,這個扭曲的關係裡面依然充滿了雙方對關係的渴望。


如果一個孩子經常被欺負,是什麼樣的需求和欲望需要滿足。


1,因為家裡被忽視,所以滿足被關注的需求。


2,對關係的渴望,再不好的關係也好過沒有關係。


3,無人回應便是絕境。有回應,就有生存的渴望。


4,有人虐待,說明自己還活著,證明自己是存在的。不然他的世界,空無一人。


5,不敢反抗,怕反抗就失去愛,家人會更不愛我。


6,爸爸媽媽打我,說是因為愛我,那麼別人欺負我,也是愛我。


7,心裡的認識裡關係裡只有迫害者和受害者,做不了迫害著,做受害者也是進入關係


8,有的人沒有界限感,甚至是不會知道自己被欺負了的,只覺的就應該是這樣。

……


經常被霸凌的孩子,背後充滿了對關注的渴望,沒有辦法得到高質量的愛,那麼低質量的互動也可以接受。


同樣,對於霸凌的孩子來說,她也需要關係,就像電影裡面魏萊的母親,一出場是社會精英的模樣,家境優越,用的教育方式就是講各種道理,而根本看不到魏萊這樣一個活生生需要的內在情感,魏萊和母親中間用各種道理把心理連結斷開,以至於彼此看不到對方。


「每個人活著都需要關係」,魏萊因為沒有母親對關係處理的良好示範,她用霸凌他人來完成和他人的連結。用這樣扭曲的方式來完成對關係的渴望,最後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3

同一個在霸凌者和被霸凌相互切換


電影裡面,小北,小渺還有魏萊在不同的場景呈現了作為霸凌者,也同時扮演被霸凌者。


為什麼會這樣呢?那麼源頭還是被家裡做親密的人傷害過,最早是作為被霸凌者存在。小北被母親拋棄,小渺被父親暴打,魏萊被母親忽視,她們都是在身體或者心理上被自己的父母霸凌過,也就是說成為父母情緒的出口,所以為了人類的本能,想自己的父母親認同,也就是像攻擊者情感認同,她們自然就很容易成為霸凌者。


這裡恰恰是陳念和母親的相處方式,母親雖然經濟支持不夠,但是心理上總是陳念打氣,陳念的心理支持獲得比上面提到的同學們要多不少,這個也恰恰幫助了陳念,沒有進入「霸凌-被霸凌這樣的一個循環。」


踢貓效應是指對弱於自己或者等級低於自己的對象發洩不滿情緒,而產生的連鎖反應。「踢貓效應」,描繪的是一種典型的壞情緒的傳染。人的不滿情緒和糟糕心情,一般會沿著等級和強弱組成的社會關係鏈條依次傳遞。由金字塔尖一直擴散到最底層,無處發洩的最弱小的那一個元素,則成為最終的受害者。其實,這是一種心理疾病的傳染。


小北,小渺還有魏萊都是這個踢貓效應裡面的一環。


踢貓效應的終止,需要有人看見裡面受到的傷害,當這個傷害被看到,被接納的時候,那麼就不用再往後去傳遞。


4


《少年的你》裡面充滿了絕望的情緒,好在最後鄭警官的幹預下,陳念自首,完成了救贖自己和小北的過程。鄭警官的幹預,看到陳念的欲望,看到陳念的內疚,所以陳念在這裡被療愈了。


「情感體驗看見便是療愈!」

作者:李倩cheer,心理諮詢師,專注親子兒童,婚姻家庭諮詢和心理課程

相關焦點

  • 校園霸凌,為什麼欺負少年的你?
    校園霸凌,為什麼欺負少年的你?》的熱映後,校園霸凌問題再次映入公眾視野。小越有話說校園霸凌是一場純粹的不幸,是人類群體暴力裡原始的「惡」,這種惡甚至可能降臨在任何人的身上,沒有人能置身之外。我們無法告訴少年們如何「長大」,我們能做的是為他們營造一個儘可能沒有波折的成長地,並且去看到他們的無助,陪伴他們,告訴他們:「我看到你被傷害了,我完全地支持你,保護你。」
  • 《少年的你》:關於校園霸凌的碎碎語
    好不容易出現一部拍校園的片子,我是老師,不能不看。做了十多年學生和幾十年的老師,我這一生基本是浸泡在校園裡了,但關於霸凌的話題,更多卻是從媒體處獲得。不知是我運氣好,還是我遲鈍。一輩子沒有打過人也沒有被人打過的我,對暴力當然是零容忍。
  • 反思校園霸凌的《少年的你》,傷痕累累的少年和頑強的生命
    反思校園霸凌的《少年的你》,傷痕累累的少年和頑強的生命《少年的你》是根據玖月晞的小說改編的電影,由曾國祥執導,周冬雨和易烊千璽領銜主演。該片講述的是在高考前夕,兩個少年因一場校園意外而改變命運的兩個少年,互相守護彼此的故事。媒體對這部影片有一個較為從統一的定性:國內首部深度直觀展現校園霸凌的電影,一部嚴肅的校園青春片。影片以胡小蝶的縱身一躍開始,在距離高考還剩四十多天的時間裡,她的屍體孤零零地躺在冰冷的教學天井地面上,教學樓裡的每個人都成了此時的旁觀者,同學們拿出手機起鬨、拍照。
  • 《少年的你》,從少年到成人,繞不過的校園霸凌
    年度催淚大戲《少年的你》為周冬雨贏得了7個大獎,助她成為最年輕的「三金」影后,也再一次把校園霸凌這一非常現實的社會問題擺到了桌面上。01欺負人的人都是找軟的捏,你越忍他越欺負你電影中魏萊是校園霸凌的代表,她漂亮有錢、家世好,身邊圍著男男女女幾個跟班的同學,在班裡形成一個欺負他人的團夥。電影一開始,陳念的朋友胡小蝶是這個霸凌團夥的欺負對象。
  • 《少年的你》魏萊和陳念:「校園霸凌」背後,沒有贏家
    然後迅速回勾起對校園生活、對青春往事的美好回憶……可是,也有一群人,校園記憶留給他們的,卻只有噩夢和恐懼,所謂的同學少年,帶給他們的,卻是難以撫平的傷痛。而這一切,都源於「校園霸凌」。電影《少年的你》熱映時,「校園霸凌」作為一個沉重的話題,迅速被推上熱搜。
  • 少年被15人校園霸凌刺傷3人,面對校園霸凌,王朔這樣教育女兒
    儘管我們對校園霸凌深惡痛絕,但校園霸凌還是時有發生。全國無數個校園霸凌事件不知道對多少個孩子造成了不良影響。有的孩子在霸凌中死亡,而霸凌者由於年幼尚不到法定年齡,又不用承擔刑事責任。有的孩子在霸凌中造成精神障礙,而霸凌者卻逍遙法外,恣意妄為。面對霸凌,我們該怎樣教育孩子?
  • 校園霸凌,你了解多少?
    這幾天,隨著電影《少年的你》的熱播,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詞——「校園霸凌」刷爆微博及朋友圈。霸凌一詞是Bully的音譯,瑞士心理學家Dan Olweus在1970年將霸凌行為定義為:任何侵略性的,反覆的,存在不平等力量關係行為,都是霸凌行為。
  • 《少年的你》刷屏背後:真實的校園霸凌,比電影殘忍一百倍
    是開學的日子,一想到面對新的學校,或者可以見到熟悉的老師或同學你是怎麼想的?是不是大多數都是美好的記憶甚至是開心?但是有的孩子卻覺得:上學路上的每一步都像是走向地獄!沒錯,想說的就是校園霸凌!每個人都是校園霸凌的親歷者。
  • 關於校園霸凌,這4部作品比《少年的你》來得更早
    近日,電影《少年的你》的上映和大連14歲男孩殺人案件,讓校園霸凌這個事件再次得到了廣泛關注。嚴格來說,《少年的你》是第一部認真討論校園霸凌的電影,之前的《悲傷逆流成河》也涉及到了這個問題,但校園霸凌不是主題,而是主角之間關係的催化劑。
  • 遇到校園霸凌怎麼辦?15歲少年制止校園霸凌被同學圍毆,釀成慘劇
    前段時間,一起未成年校園慘案震驚了很多人!請先看下面這張截圖:一位媽媽給兒子發消息,在聲聲的呼喚裡,是母親刻骨的思念。如今,媽媽和兒子陰陽兩隔,想再聽兒子叫一聲媽媽,已變成一種奢望。15歲的花季少年,就這樣慘死在同學的棍棒之下。當遇到校園霸凌,小盛挺身而出的勇氣可嘉,但是為此付出的代價,實在令人嘆息。有網友在下方留言:「我們還敢教育孩子做一個正直勇敢的人嗎?」
  • 《少年的你》,不止是校園霸凌
    只要朝向陽光,你就不會看到陰影.                           -- Helen Keller`雖然「校園霸凌」是個熱門話題,可是我眼中的《少年的你》,More than that。有人可能會問了,校園霸凌真的有這麼嚴重嗎?咱們一起來看幾個例子。
  • 電影《少年的你》直面校園霸凌,其實現實真的比劇情更殘酷
    影片《少年的你》熱播,把校園裡的陰暗、殘酷、冷漠和無助揭開並展示到公眾面前,幽暗、沉重以及壓抑令觀眾的心為之緊縮。可是,在公眾認知中本來清淨純潔、不應該有雜色的校園,隨著胡曉蝶的自殺,令人不可想像的「校園霸凌」如洋蔥般層層剝開,「校園惡霸」之一的魏萊,因為缺少家庭的關愛,心裡發生扭曲,便以加害他人來來刷存在感。於是,凌辱胡曉蝶,將其逼死,然後因為同學陳念的報警讓魏萊懷恨在心,又採用極端方式羞辱陳念。最後,魏萊慘死於不務正業的小混混賴子。
  • 《少年的你》關於校園霸凌,我們低估了未成年人的惡意
    一近幾年校園霸凌一直是一個熱門話題,不管是《悲傷逆流成河》還是《少年的你》都在反應這一現象。他們怕陳念說出實情,也剛好有了可以霸凌的一個對象。魏萊最開始把目光對準胡小蝶,是看準了胡小蝶膽小怕事,不會把事情鬧大。也看準了胡小蝶學習一般,不受老師的重視,也沒有什麼要好的朋友。胡小蝶受不了欺負,跳樓自殺。學校怕影響不好,一心想要息事寧人。胡小蝶的家人也沒有出現,如果關注女兒的變化,他們難道看不出異常?陳念的目標是考上北大,離開讓她產生噩夢的地方。
  • 《少年的你》直面校園霸凌,看看歐美國家都是怎麼做的?
    這不得不歸功於郭敬明在導演請就位中的唇槍舌劍,為自己的中國第一部校園霸凌題材電影《悲傷逆流成河》正名。反倒是人們忘記了悲傷逆流成河,記住了校園霸凌。 緊接著,《少年的你》幾乎毫不費吹灰之力就立刻上位,借著易烊千璽和周冬雨的精湛演出,把這個話題又一次推向了高潮。
  • 影后馬思純曾遭校園霸凌:面對霸凌,如何拯救少年的你?
    可能你會想不到,這些光鮮亮麗的一線明星,竟然也都遭遇過校園霸凌。 其實,現實中,校園霸凌真的十分普遍,不管你長得漂不漂亮,成績好不好,家裡有沒有錢,都有可能會遇到。 這種行為通常指一個或者一群孩子對「看起來比較弱」的孩子下手,打罵、侮辱,而對方卻無力反抗的行為。不僅發生在學校裡,還發生在網絡上。
  • 《少年的你》熱潮已褪,校園霸凌的背後,是被語言暴力毀掉的娃!
    《少年的你》自從10.25號上映以來,一直以高熱度、高話題性甚至是高票房存在!不僅讓主演易烊千璽和周冬雨再次登上熱搜,日票房更是持續性的冠軍,而更重要的是電影所反映的「校園霸凌」這一主題,成了全社會關注的焦點!
  • 如何拯救「少年的你」?代表建議對校園霸凌進行單獨立法
    新京報快訊(記者 王姝)電影《少年的你》令不少觀眾對校園霸凌感同身受。如何遏制校園霸凌?全國人大代表李亞蘭擬提交《關於校園霸凌立法的建議》,建議對校園霸凌行為進行單獨立法,如《反校園霸凌法》或《懲治校園霸凌法》。
  • 《少年的你》:如果孩子遭遇校園霸凌,你會怎麼做?
    讀 給 你 聽 這兩天,最熱門的電影莫過於《少年的你》了,上映4天破6億,一度被網友頂上熱搜,票房口碑雙豐收!
  • 2020山東遴選面試熱點:少年的你如何遠離校園霸凌
    公文寫作 ▎ 資料分析 ▎面試技巧  ▎面試熱點  ▎時政熱點 【熱點背景】連結一:2019年10月25日,電影《少年的你在該影片中,胡小蝶、陳念等遭受校園暴力,令人心疼,再次掀起了社會公眾對校園霸凌現象的關注。人民網評:相比劇情,現實更殘酷。連結二:2019年7月21日晚,一段小女孩在某公園被跪打欺凌的視頻在網上流傳。視頻中,一群女生狂扇一名女生巴掌,並讓其跪下喊「爸爸我錯了」,過程中,施暴者還要求被施暴者「給我笑一下」,「別哭!憋回去」。
  • 《少年的你》:6億背後的故事,反抗吧少年,讓校園霸凌滾蛋吧!
    每次看到關於校園霸凌的話題時,總覺得這些事情離我們太遙遠。可能由於醬姐心大無腦,所以時常覺得幸福感滿滿,但是醬姐所沒看到的,並不代表沒有人生活在陰溝裡。最初只是看到了《少年的你》的宣傳,還很激動,那時候還不了解易烊千璽,覺得周冬雨的演技肯定是沒得說的,後來電影延遲上映,再定檔,看網絡上說是預定就已經突破億了。周圍的人也很多喜歡易烊千璽的朋友也在第一天就去看了。在閨蜜回來後,我問她:「好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