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期兒童(1-3歲)之丹佛兒童發展評量能夠協助父母及師長及早了解兒童發展能力之綜合傾向,了解兒童發展能力之困難與需求;幫助父母及師長清楚兒童發展資料,並及時找出問題;協助治療師提供有效指引,來設定未來訓練計劃。通過視頻學習,我們能了解「擔丹佛兒童發展評量」內容,並正確執行測驗。
丹佛寶寶智力發展篩選量表
0-6歲嬰幼兒的智商測定對環境的要求非常嚴格,甚至對光線、室內陳設、溼度等都有嚴格的界定。另外,測評人員說話的速度、聲調等都可能對嬰幼兒產生影響,因此一般不進行給出具體成績的智商測定,而是進行篩查性智力測驗。
篩查性智力測驗是一種比較簡單、快速、經濟的方法,有的也適用於群體測試,可在較短的時間內就可以篩查出在生長發育或智力方面有問題的小兒。比較常用的方法就是丹佛嬰兒發育量表(簡稱DDST):該方法包括測試小兒的個人-社會適應、精細動作、語言和大運動四方面的能力,共有104個項目,適宜於新生兒至6歲的小兒。
丹佛發展篩選測驗(DenverDevelopmentalScreeningTest,簡稱DDST)
丹佛發展篩選測驗是美國丹佛學者弗蘭肯堡(W.K.Frankenburg)與多茲(J.B.Dodds)編制的,是目前美國託兒所、醫療保健機構對嬰幼兒進行檢查的常規測驗。DDST的檢查對象為出生到6歲的嬰幼兒,如其不能完成選擇好的項目,便認為該嬰幼兒可能有問題,應進一步進行其他的診斷性檢查。必須注意的是DDST是篩選性測驗,並非測定智商,對嬰幼兒目前和將來的適應能力和智力高低無預言作用,只是篩選出可能的智商落後者。
丹佛發育篩查測驗(Denver Development Screen Test DDST)也是我國的一種標準化兒童發育篩查方法,被廣泛用於各大醫院適用於0~6歲兒童。它由104個項目組成,分為四個能區。
1、個人—社交能區 這些項目表明小兒對周圍人們的應答能力和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
2、精細動作—適應性能區 這些項目表明兒童看的能力和用手取物和畫圖的能力。
3、語言能區 組成本能區的項目表明兒童聽、理解和運用語言的能力。
4、大運動能區 本能區項目表明小兒坐、步行和跳躍的能力。
104個項目中,有的允許詢問兒童家長報告的情況判斷通過與否,有的是檢查者觀察兒童對項目的操作情況來判斷。 篩查的結果分為正常、可疑、異常及無法解釋四種。對於後三種情況的兒童應在一定時間內複查。若複查結果仍為原樣,應進一步檢查。本篩查方法的優點在於能篩查出一些可能有問題,但在臨床上無症狀的患兒,也可以對感到有問題的經檢查加以證實或否定;還可對高危嬰幼兒(如圍產期曾發生過問題的)進行發育監測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同時還可能辨別患兒屬於哪一個能區發育遲緩而有可能對該能區進行早期幫助。
1981年,弗蘭肯伯又把DDST修改成階梯式的DDST-R,測試項目精簡到12項,使測試時間由原來的15分鐘減少到5~6分鐘,因此受到更為普遍的歡迎。中國自1979年開始試用該測驗,經臨床實踐證明,它確能快速有效地估計幼兒發展的情況。
丹佛發育篩查測驗(Denver Development Screen Test DDST)
(一、大運動能區)
白色部分說明有75%的孩子達到了,黃色部分是剩下的25%的孩子,越早達到越好。
丹佛發育篩查測驗(Denver Development Screen Test DDST)
(二、精細動作—適應性能區)
白色部分說明有75%的孩子達到了,黃色部分是剩下的25%的孩子,越早達到越好。上面「書」是指「畫後面的形狀」的意思。
丹佛發育篩查測驗(Denver Development Screen Test DDST)
(三、語言能區)
白色部分說明有75%的孩子達到了,黃色部分是剩下的25%的孩子,越早達到越好。
丹佛發育篩查測驗(Denver Development Screen Test DDST)
(四、個人—社交能區)
白色部分說明有75%的孩子達到了,黃色部分是剩下的25%的孩子,越早達到越好。
點擊閱讀:
四肢發達,頭腦真的簡單嗎? 動作技能與認知間的關係探討
視頻:癲癇是怎麼回事?院外癲癇急性發作如何處理?
米熊視頻直播OT培訓:兒童作業治療評估
「溝通房子」
南加大暑期國際作業治療(SOTI)項目申請現已開啟 | 截止日期3月15日
向正坐位姿勢轉換的訓練
頭的控制 | 俯臥位抬頭
家庭姿勢管理指導
認知障礙兒童:對示範與擴展語言的提示
家長課堂第九期:足內翻的貼扎方法
腦癱患兒為什麼不宜取仰臥姿勢
家庭康復訓練:剪刀步態、下肢屈膝、膝反張、尖足,足內外翻的訓練
腦性癱瘓的早期症候:僵硬和鬆軟的早期症候可在出生後立即被注意到
父母一定要知道的語言學習原則
嬰兒的認知發展:注意、記憶與思維
(如果未通過您的好友請求,是因為微信號已滿,請後臺諮詢新的微信號。歡迎關注新浪微博:@兒童康復訓練指導)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