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紅格爾珠拉(右二)和同學一起參加高中畢業典禮。 通拉嘎 攝
中新網呼和浩特7月4日電 題:內蒙古草原上的高考倒計時
作者 王鳴遠 奧藍 張瑋
「希望自己能考個理想的成績,有機會看看草原外的風景。」
紅格爾珠拉是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左旗綜合高級中學的學生,今天是她的高中畢業典禮。她身著漂亮的蒙古袍,激動而興奮。幾天後,她將和千萬考生一起,參加全國統一高考。
2020年高考將於7月7日起舉行,全國報名人數達到1071萬,其中內蒙古高考報名人數近20萬,共設考點184個,分布在118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
「按照原定計劃,典禮結束我們要回家待考。但是老師怕我們在牧區沒有學習環境,組織我們按照正常的學習時間到學校上自習。」紅格爾珠拉和同班的32名同學均為蒙古語授課學生。
「他們中不少學生都是牧民的孩子。我們班有18名住校生,通常一學期才回家一次。其中最遠的學生家在離學校200多公裡以外的牧區。」通拉嘎是紅格爾珠拉的班主任,這也是她任教20多年來第一次當班主任。
圖為紅格爾珠拉所在的班級正在舉辦畢業典禮。 通拉嘎 攝
「大多數學生的父母不能在身邊照顧他們,我就像他們的媽媽一樣,總感覺有很多囑託要說。」昨天通拉嘎剛為孩子們上完畢業前的最後一節課。看著朝夕相處三年的學生即將畢業,她有很多不舍。
「為了能保證高三學生的營養,學校食堂每天為每位高三學生提供一袋免費牛奶。除此之外,蒙古語授課的蒙古族學生每學期可享受500元的民族補貼,雙語寄宿生每學期還可享受每人950元的生活補貼。」通拉嘎告訴記者。
圖為內蒙古錫林郭勒盟鑲黃旗綜合高級中學的畢業班學生合影。 嘎力巴 攝
據了解,紅格爾珠拉的高考試卷要使用蒙語答題。除此之外,他們還會多考一門:中國少數民族漢語水平等級考試(以下簡稱民族漢語)。這門課程專門考察少數民族考生的漢語能力,需要使用漢語答題。
「現在的網絡很發達,同學們接觸和使用漢語的機會特別多,所以民族漢語對大多數蒙語授課學生來說難度不是特別大。」通拉嘎告訴記者。
在內蒙古興安盟科右前旗第五中學,同樣有很多考生在學校待考。「我們這裡大部分都是住宿生,學校專門提高了高考考生夥食標準。天氣較熱,學校食堂為考生準備冰糖綠豆水扯火降溫。將高考考生單獨安排到一個樓層,創造安靜的休息環境。」該校高三年級主任烏旭任高娃如是說道。
「住宿生的父母都不能在身邊陪伴,很多班主任利用休息時間帶孩子們出去吃飯、散心,給孩子們加油打氣。學校的心理健康老師利用晚自習下課時間每天都對考生進行15—20分鐘的心理疏導與減壓。」烏旭任高娃說道。
「今年這一屆高三很特別,疫情下的高考是這屆高三學子的『獨特記憶』。我從教20多年來,第一次經歷延遲高考,這對高三的學生來說是機會更是挑戰。」巴特爾是內蒙古錫林郭勒大草原上鑲黃旗綜合高級中學的副校長,他如是感慨。
對於疫情下的特殊高考環境,內蒙古各考點都有著額外的準備。
在內蒙古興安盟科右前旗,每個高考考點都設立多條體溫檢測通道,對所有進入考點人員進行體溫測量。同時,每個考點設置3個以上備用隔離考場和專用防疫特殊通道。考試當天有發熱、咳嗽等呼吸道症狀者,需安排在備用隔離考場考試。
「我們這裡今年設立了兩個考點,其中普通類蒙授各科類考生有572人。我們在各考場配備了充足的醫用防護用品和有效的消毒劑,嚴格控制考生座位橫向、縱向間距,現已對各考點進行至少一次徹底的衛生大掃除和預防性消毒。」當地教育總督學滿都拉介紹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