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啃老」,父母反怪女兒給兒子壓力過大,這樣的父母該反思了

2020-12-24 左手執筆

每天分享接地氣的生活情感故事和感想,你關注我,餘生我們一起走。

文 | 左手執筆 配圖來源:《安家》劇照

看過電視劇《安家》的朋友還記得那個房產銷售精英房似錦的媽媽嗎?一個把兒子養成啃老的媽媽。

在劇中,房似錦的媽媽不斷地從她那裡以各種理由要錢,甚至連爺爺過世的消息,媽媽都瞞著她,目的就是怕她知道自己唯一放不下的爺爺走了以後,真的就不往家裡拿一分錢了。

女兒不往家裡拿錢,兒子就買不了新手機,也談不了戀愛,更沒有辦法供房了。

當時看到房似錦媽媽對待兒子和女人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我心疼那個成熟懂事的大姑娘,更為房似錦的媽媽感到悲哀。

她對兒子的愛,很有可能因此把兒子給養「廢」了。

而今,我們身邊像房似錦媽媽那樣的父母,並不少見。

01

弟弟醉酒住院,姐姐急切地說了弟弟幾句不爭氣的話,父親反倒讓女兒少說兩句,別給兒子太大的壓力。

今年24歲的小陽(化名)因為女朋友嫌棄他不上進被分手,於是就找了幾個「鐵哥們」一起喝酒,從天黑喝到晚上12點。正當大家準備各自離去的時候,小陽手捂著肚子,倒在了地上。

幾個小夥子連忙把小陽送去醫院後,留下一個跟小陽關係最好的男生後別的人各自回家了,在小陽打完點滴後,留下來陪他的小夥趴在隔壁床鋪上睡著了。

第二天一早醒來,小夥看見小陽沒有在病床上,打電話手機關機。從醫院走廊到廁所都找遍了也沒有找到小陽,情急之下,只好給小陽的爸爸打電話說明事情。

正在鄉下地裡勞作的父親,連衣服都沒有換就搭車去縣城找兒子,在路上,父親給兩個女兒女婿都打了電話,讓他們想辦法幫忙一起找。

在縣城上班的二女兒接到電話後,請假趕到了醫院。

正在父親,姐姐,朋友幾個人急得團團轉,小陽領著份早餐回到了醫院,稱睡醒後感覺頭暈就出去走走,一下子就走了好遠,吃完早餐順帶給朋友打包一份回來。

看到小陽沒事,父親的心一下子就落了下來。

02

小陽剛躺到病床上,姐姐氣不打一處來。

「小陽,你都多大了人了,以後做事能不能靠譜一點?喝酒喝得住進醫院不止,你還玩失蹤,天天混日子,別人不離開你才怪」二姐話音剛落。

父親就急忙接著說:

「行了,別再說你弟了,他壓力也夠大的了,趕緊給你媽打個電話,免得她擔心」

兩個姐姐只要說弟弟的不好,父親已經不是第一次維護兒子了,而是次次如此,媽媽表現得更突出,上次弟弟談女朋友分手,媽媽還氣得生病了。

所以,自從弟弟不讀書以後,他愛上班就去找個事做,不想上班就辭職,父母還幫他按揭了一輛車,原本說好的弟弟自己還車貸,結果就只還了第一個月,後面的都是父母在還。

不僅如此,小陽上班連自己的養不活,經常找父母和姐姐拿錢。這才有了二姐看著不爭氣的弟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而訓他。

哪怕小陽確實不對,父母都會心疼地維護著他,這也使得他更加肆無忌憚的啃老。

03

都是父母的孩子,為什麼有些父母對女兒要求嚴格,對兒子卻相對放縱,以致於出現「啃老」一族呢?

經過觀察和分析發現,孩子啃老,多半是父母的這兩種原因。

第一種原因就是父母的重男輕女思想,不管是房似錦的弟弟還是小陽,他們都是繼大姐,二姐甚至是三姐之後的小兒子。

在80年代初實行計劃生育後,有些家庭為了生個兒子,不惜放棄家裡的一切東躲西藏,目的就是為了生個兒子。

這就出現在兒子出生後,父母倍加的珍愛,從小就寵溺著家裡的小兒子。

第二種原因,有一批60,70後父母,趕上了改革開放的腳步,通過自己的幾十年的努力,家境變得殷實,他們不希望自己的子女過得像自己年輕時那麼辛苦,反正自己已經為子女「攢夠了」錢。

這也是近年來,外出打工的年輕人越來越少的原因之一。

子女啃老,問題大多出現在父母身上。

04

父母對子女的愛本來就是無私和偉大的,但這種近乎「溺愛」的愛,並不是真的愛孩子,這類父母需要好好的反思了。

每個人的幸福,大多是靠自己努力換來的,而不是靠別人直接給予的。

像小陽的情況,家境一般,父母年輕的時候還勉強可以供他瀟灑,當有一天,父母老了以後,他有能力去贍養父母,養育自己的子女嗎?

年輕時不修煉自己的能力,待人到中年時,重擔落到「啃老」的人身上時,他們一下子怎麼承受得起?換來的結果,不是更累就是選擇逃避。

退一步來看看那些家境殷實一些對子女毫無要求的家庭。

一個家庭即便有再多的財富,如果每天只有支出而沒有收入的話,錢遲早會被花光。即便能做到勤儉持家,還要考慮通貨膨脹。

打個比方:今天的100元能買幾十斤大米,十年二十年後肯定買不到和今天一樣多的大米。

所以,如果從小溺愛子女,讓子女養成啃老的生活態度,這樣的子女,在未來離開了父母的庇護之後,生活有可能陷入困境。

作為父母,應該以正確的方式去愛孩子,年輕人該吃苦的年紀,別心疼和放縱孩子,否則,年老後還在為孩子的衣食住行操心,那就是自己種的苦果自己吃了。

人之初,性本無。一個人剛出生的時候就是一張白紙,所以孩子根本不懂什麼是啃老,而教會他啃老的,其實是父母自己。

相關焦點

  • 67歲老人重男輕女的下場,女兒在養老,兒子在啃老
    年輕時重男輕女,晚年女兒在養老,兒子卻在啃老。 向阿姨/67歲 我和老伴的晚年生活真的是一言難盡,其實也都怪我,年輕的時候太糊塗了,到老了才明白,女人都不容易,真是苦了我的女兒。
  • 父母把3套房子都留給了兒子,卻讓女兒養老,父母這樣做太讓人心寒!
    還有,老百姓常說:」老兒子,大孫子,老太太命根子「,很多子女多的老人,在對待子女方面總是偏向小兒子,孩子小的時候,無論有什麼好吃的都給小兒子,在老人老的時候,也都是把所有的財產,包括房產和金錢都留給了小兒子,大兒子或者女兒什麼都沒有,還要求所有的子女對老人一樣孝順,養老費均攤,這樣做的結果往往就會導致兄弟姐妹之間失和,還有子女少的老人,甚至把所有的家產都給了兒子,嫁出去的女兒毛都沒有,等老了沒有了經濟來源的時候
  • 「我養弟弟,兒子誰養」,大女兒哭訴,父母呵斥:白眼狼
    事情是這樣:趙氏夫妻,育有一女,當時國家限制生育,兩人就沒生二胎,如今女兒已經結婚有家庭。年近半百的時候,國家開放二胎了,欣喜若狂的兩人籌劃著再生一個,再生一個的動力是想要一個兒子。在過去趙父常常被他人調侃,沒有兒子,在他的心裡也積澱著情緒。
  • 「新型啃老」正在啃掉父母的棺材本,父母毫無察覺,反誇孩子孝順
    近些年,隨著啃老族被大肆批判,不少年輕人也意識到了啃老的危害,明著啃得年輕人越來越少了,可即便如此,不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也並不安逸,這是因為近些年有一種「新型啃老」現象資深,比起啃老族「猶有過之而不及」。
  • 「我養弟弟,我兒子怎麼辦?」大女兒的質問,讓父母羞愧的低了頭
    「我養弟弟,我兒子怎麼辦?」大女兒的質問,讓父母羞愧的低了頭方女士馬上就要快五十歲了,家中只有一個女兒。方女士知道女兒擔心自己,但是她現在年紀也大了,再不生可能就不能生了,她不想讓自己的後半輩子也在遺憾之中度過。所以方女士瞞著女兒懷了孩子,因為女兒和女婿一家都住在外地,所以女兒直到弟弟出生的時候才知道這件事情。
  • 女孩拒養2歲弟弟,居然敗訴了?差勁的父母,掏空女兒去養兒子
    弟弟才2歲,父母就想著讓22歲的姐姐來養了。 出於貧窮確實無奈,可是生男娃之前,有沒有考慮過女兒的感受呢?況且家裡這麼窮,她需要付出比同齡人更多的努力,才能過上同等的生活。 另外,就算姐姐養了弟弟,從現實層面上講弟弟也很大可能不會給她養老。 更不可思議的是,父母居然勝訴了???
  • 父母讓女兒傾盡所有供養兒子,女兒反對,父母:你不出錢養你弟,我白...
    即使自己對女兒再好,女兒一出嫁,就成為了別人家的人,再也無法回報娘家。在這樣的思想下,很多父母心安理得重男輕女。甚至在他們的心裡,他們沒有做錯,畢竟家族興旺還得靠兒子。 只是這樣重男輕女的想法,卻會讓女兒特別受傷。明明是親生的,女兒卻愣是感覺到了自己是抱養過來的。娘不疼爹不愛,長大工作賺錢了,還得淪為父母的搖錢樹,要錢就給錢,要東西就給東西。
  • 「父母把治病錢全給了啃老的小兒子」:照顧父母多年,被罵不孝子
    就抱著這樣的想法,方母經常跟小兒子說,不要怕以後生活苦,未來自己在鄉下所有的田產和房子都留給你。 聽到這番話之後,小兒子更是肆無忌憚地「啃老」。不僅放棄了在工廠當保安的工作,就連一家三口的花銷,也都是父母出的。
  • 「我來養弟弟,誰養我兒子?」28歲女兒的質問,讓父母羞愧難當
    54歲父母高齡拼二胎,精力不濟求28歲女兒養弟自從國家施行二孩政策以來,沈女士就有過好幾次想要再生一個孩子的念頭。但是沈女士想到自己和丈夫今年都已經五十多了,能不能生暫且不說,倆人的女兒都已經結婚生子了。
  • 22歲女孩拒養2歲弟弟,居然敗訴了?父母想掏空女兒去養兒子
    況且家裡這麼窮,她需要付出比同齡人更多的努力,才能過上同等的生活。 另外,就算姐姐養了弟弟,從現實層面上講弟弟也很大可能不會給她養老。 在重男輕女的家庭中,家庭資源會嚴重傾斜給兒子,而女兒就是現實版的「蘇明玉」。
  • 面對偏心的父母:兒子、女兒誰更應該贍養老人?
    知乎上有一個高人氣問答:拆遷戶王老太房子拆後分得360萬現金,給兒子300萬,女兒60萬。結果現在兒女都不贍養,為什麼?其中有一個高贊回答是這樣的:兒女的邏輯實際上都不難理解。女兒:既然重男輕女,養老找你的寶貝兒子去。兒子:都是子女,都分了錢,女兒不養我憑什麼要養?
  • 「弟弟比兒子小,為了啥生」,女兒發朋友圈,父母的評論讓人心寒
    下面給大家分享一個真實案例:我的身邊朋友王林,今年26歲並有個2歲的兒子,日子過的不是太富裕,不過丈夫很愛她,即便父母幫不上什麼忙,平淡的日子也充滿著幸福感。不過前段時間,這種平淡的日子卻被打破了,王林母親竟然懷孕了,儘管這種事情發生的概率很小,但就發生了在這樣的家庭。
  • 「女兒啃老我願意,兒子不行」,老大爺說出心裡話,有幾分道理
    他們不僅還需要繼續養活早已成年的孩子,而且還得不到孩子的任何關心,這樣的情況也是比比皆是,家長們也開始不得不為自己的養老做好準備。但很多家長卻是自願讓孩子「啃老」的,這也是大環境驅使的,畢竟大家都是普通人,老人知道現在年輕人的生活壓力是非常大的,所以也願意去幫助孩子。
  • 父母嫌兒子一家人啃老,要求兒子搬出房屋,兒子不同意可以嗎
    老漢一紙訴狀將兒子告上法庭,原因竟是不能接受兒子一家人啃老。起訴狀請求法院判令兒子趙先生及妻子牟女士一家人遷出自己家,並要求趙先生返還生活費10萬元。法院開庭審理查明:趙老漢今年77歲,是原教育系統退休老幹部,有一套單位分配的百米福利房(無產權證)現與老伴及兒子趙先生一家人居住在內。趙老漢共有三個孩子,兩個女兒均外地成家立業,自己與小兒子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名義上贍養父母)。
  • 當啃老披上孝順的外殼,蘇明成式啃老不是最可怕的,這兩種更常見
    但弟弟卻不同了,因為父母晚來得子,加上家裡有些重男輕女,對兒子比較溺愛,結果兒子長大後就一事無成,靠著母親的養老金生活(父親很早去世),一家人生活在父母的老房子裡,實在連一般水平都比不上。翠翠覺得弟弟不爭氣,連帶著對母親也比較失望,但母親卻非要跟兒子居住在一起,弟弟呢,不找工作的理由竟然是要陪伴母親,替姐姐盡孝道,也難怪,老母親在兒子家裡過得很舒坦,一到女兒家就彆扭,待不了幾天就走,為此,翠翠也無奈極了,只能多給母親錢來盡孝心,自然地,弟弟一家也跟著沾光了。
  • 好孫不如壞兒,高齡產婦的偏心惹女兒不滿:「以後指望你兒子吧」
    ,讓女兒把弟弟和兒子一起養著。親生父母是怪女兒照顧弟弟不用心,丈夫婆婆則是嫌女兒帶了個大累贅,直弄得女兒兩面不是人。沒想到等回來的時候卻發現兒子正站在廚房門口哭,父親則是樂呵呵地看著弟弟吃燉肉。這該是多大的一個包袱。
  • 36歲女大學生啃老13年,只為逼父母向自己道歉,稱一切都怪父母
    而有些家庭的父母,對於孩子的太過嚴格,他們從來不會所謂的鼓勵與激勵,而是一個勁的逼迫孩子,不斷的與其他人比較,就是希望孩子能夠有更大的壓力,這樣才可以推動他們的成長。這種方法其實太過極端,而這樣極端的方式也造成許多的家庭問題。我國有一位36歲女大學生啃老13年,而她之所以這樣做,只為逼父母向自己道歉,並且她聲稱一切都怪父母。
  • 「我養弟弟,我兒子誰養?」面對父母的要求,大女兒無情拒絕
    老陳夫妻今年已經50多歲了,原本再過幾年就可以退休安享晚年,不過看到40多歲的親戚生育二胎之後,他們也蠢蠢欲動。,別人在背地裡沒少說他們連兒子都生不出來,因此夫妻倆決定賭一把,女兒知道後特別反對。一來是因為母親年齡那麼大,再生小孩對身體也有很大的影響。二來女兒也害怕小孩出生之後,父母沒能力照顧,最後讓她來撫養。但老兩口生娃的決心特別強烈,誰也說服不了他們。
  • 父母起訴22歲女兒拒養2歲弟弟勝訴,父母生,你來養,服不服吧
    ,居然在女兒20歲上大學的時候,生了個二胎兒子。你說生就生吧,結果生完二胎不到2年,兩人畢竟歲數大了,身體和經濟情況不好,發現沒有能力將這個小兒子撫養好,於是便想讓自己才22歲、大學剛畢業的大女兒來撫養。
  • 女大學生33歲不找工作,啃老十年,父母說她反被罵|孩子的差評師
    昨日,看到這樣一則新聞:範金成大學畢業十年了,至今卻還在家啃老。女兒天天在家裡不工作,當父母的也十分著急。可是只要一說到工作女兒就急眼。範金成有自己的一套理論,說這要跟個人發展和人生規劃結合考慮。當然也有不一樣的聲音:只是為自己的懶惰找理由而已,父母沒文化不好溝通不認可,那就不要理。中國這樣的父母多了去了,不可否認打擊孩子是那一輩父母基本都會犯的錯,但像這位大姐一樣30多歲不工作、啃老十年的孩子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