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氣重的症狀 艾灸這6大穴位竟能祛溼保健

2020-12-23 三九養生堂

初秋是一年之中溼氣最盛的時期。溼氣重,常會導致食欲不振、腹脹、腹瀉等症狀,給人體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除此之外,溼氣重還有一些其他的表現,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溼氣重的症狀,以及祛溼的穴位和祛溼的食療方。感興趣的朋友趕緊來了解一下吧!

溼氣重的症狀

1、舌頭和舌苔變化

身體溼氣重首先是會表現在舌頭上的,大家可以認真觀察一下,這是判斷自己的身體是不是溼氣過重好方法。身體溼氣重的人舌頭的兩邊會有牙齒壓迫的痕跡,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齒痕舌。再就是看看舌苔的顏色了,正常的舌苔顏色是淡紅色微微發白的,而身體溼氣重的話,舌苔顏色就會很白或者很黃,而且比較厚。

2、大便狀態

身體溼氣重的人大便同時都是不成形的,而且還很粘膩,常常是站在馬桶上的,反覆衝洗還是不乾淨。另外,患者本身也會一種排便不盡的感覺,非常不爽,小便也是很渾濁的,打擊可以通過這一點來看看自己的身體是不是有溼氣。另外身體溼氣重的患者往往是精神不振的,總是感覺怎麼睡覺也睡不夠,昏昏沉沉的,十分難受。

祛溼的穴位

中醫方面認為,灸療具有很好的補陽祛溼的作用,是一種非常好的養生、治病手段,在正確的穴位之中進行灸療,不僅能夠有效的去除身體之中的溼邪,同時還具有預防各種各樣疾病的功效。常見的灸療方法有很多,具體的灸療穴位如下:

第一:關元穴

這個穴道的位置在我們的肚臍下面大約三寸的位置,是一種具有很好養生以及強健身體功效的穴位。長期對這個穴位進行灸療,能夠有效的調理氣血,並且對於補腎固精也具有很好的效果。

第二:中脘穴

這個穴道的位置在腹部的正中線,也就是肚臍上面大約四寸左右的位置在這個穴位進行灸療,能夠有效的緩解胃部所出現的各種疾病以及症狀,例如腹瀉、拉肚子以及胃潰瘍等等。

第三:豐隆穴

在這個穴道的位置在小腿前外側,也就是在外腳踝肩部上面大約八寸的位置。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祛溼的穴位,能夠有效的起到健脾化溼的作用,對於身體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第四:解溪穴

這個穴道的位置在祖輩和消退交界的位置中,橫紋中間的凹陷位置就是解溪穴了。這個穴道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全身祛痰祛溼的穴位,進行灸療之後能夠有效的解決下半身水腫的問題。

第五:合谷穴

中醫方面認為,這個穴位是大腸經的一個總開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臉部的皮膚出現了紅血絲,那麼可以在合谷穴進行灸療,能夠起到非常好的緩解作用。合谷穴具有很好的升清降濁以及疏通氣血的作用。但是,如果是一些體質比較差或者是懷有身孕的女性,那麼在進行這個穴位艾灸的時候一定要特別注意,最好能夠禁止使用。

這個穴道的取穴方法主要就是將一隻手的拇指第一個關節橫紋對著另一隻手的虎口,然後屈曲按下,指尖的位置就是合谷穴了。

第六:曲池穴

這個穴道的位置在屈起肘部的時候出現橫紋的外側段,是大腸經的合穴,也就是說血脈之氣從四肢對位置匯集到這裡。對這個穴位進行灸療,能夠很好的起到調理氣血以及去除風溼的作用,如果身體容易出現煩悶以及手麻的情況,對這個穴位灸療能夠很好的改善血液循環,改善不適應的情況。

祛溼食療方

清熱祛溼湯(2~3人分量)

材料:土伏苓250克,粉葛250克,赤小豆50克,扁豆50克,陳皮半個,水8碗。

做法:土伏苓去皮切段,粉葛去皮切塊,將材料放入煲內,水滾轉慢火煲3小時即可。

適合去骨火,去溼,清熱毒。

總結:除了食療法,網友還可以選擇拔罐和艾灸。但是秦敏教授提醒,選擇這兩種方式祛溼也要根據個人的自身情況,不可盲目進行。如果體內溼氣過重,可以按照上文的穴位進行灸療,或者自己也可以熬一些祛溼的湯,進行食療祛溼,效果都是非常不錯的哦!

相關焦點

  • 艾灸祛溼熱怎麼做, 常用祛溼穴位有哪些
    我們都知道,艾灸可以達到逐寒祛溼、疏通經絡、祛除淤滯、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拔毒瀉熱,具有調整人體陰陽平衡,解除疲勞、增強體質的功能,從而起到扶正祛邪,治癒疾病的目的;所以現在的人們越來越喜歡艾灸,而艾灸祛溼也特別有效果,特別當人體持久處在溼潤炎熱的環境時,這種溼熱便會在人體內產生病理變化,尤其是夏日天氣炎熱
  • 體內溼氣重的人,身上這2個部位會「變大」,發現要及時調理!
    溼氣重的人,身體上這兩個地方可能會變大,你注意到了嗎?有些人發胖是從腿部開始的,但是假如你的下肢莫名就變粗了變大了!這其實可能不是長胖了,而是虛胖水腫,大都是體內溼氣重而引起的!因為臥位拉筋和拉筋板拉筋能全面拉開膀胱經,膀胱經是人體最大的排寒祛溼通道,拉筋還可以直接提昇陽氣,加速整個身體的祛溼效果。
  • 艾灸的好處與功效 艾灸對女人的竟這幾大好處
    據了解到,艾灸是中醫針灸療法中的灸法。都是以用艾葉製成的艾炷、艾條為主,燻烤人體的重要穴位以達到保健治病的一種自然的療法。用中醫的話來說,它具有溫陽補虛、溫通經絡、等作用。下面大家就跟小編一起來看一下艾灸的好處跟功效吧。
  • 長夏養生健脾祛溼按摩哪些穴位
    脾胃的健康和飲食有著很大的關係,因此很多健脾的方式都是從飲食做起,而中醫養生的方式,除了飲食養生還有經絡養生,通過對經絡、穴位的按摩、針灸、艾灸等方式,來達到養生的目的。夏季想要健脾祛溼,可以對下面這幾個穴位進行按摩、艾灸。1.
  • 艾灸保健,必備六大穴位
    它的原理是通過艾草的藥理作用和艾條燃燒時產生的紅外熱力來達到刺激穴位的作用,能提高白細胞的功能,加速抗體形成,增加機體防禦力,對呼吸、循環、消化、生殖等系統有調節作用,起到一定的保健防病作用。一般居家保健取穴關元穴足、三裡穴、神闕、三陰交穴、中脘穴、大椎穴。 1、關 元  關元穴位在腹部正中線臍下三寸(即本人三橫指)。
  • 端午節快到了,長沙中醫提醒:氣溫高溼氣重,巧用艾灸防「暑病」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6月22日訊(全媒體記者 楊雲龍 通訊員 王豔姿)夏至已至,端午節也快到了,此時氣溫高、溼氣重,人們在高溫溼熱的環境中容易患上溼熱,出現精神不佳、疲乏無力、食慾減退、拉肚子、風溼感冒等病症,嚴重者甚至中暑,因此端午也是中醫時令病「暑病」的開端。
  • 3個方法能幫你祛溼
    溫度高的時候,有一個情況,不得不重視,那就是溼氣重。溼氣一旦加重,帶來的影響不容小覷。很多時候,觀察身體的變化,能夠知道身體溼氣的變化情況,例如舌苔厚膩、大便不成形。的確,這樣的情況,是最常見的溼氣重表現,也是大家廣泛關注的,需要注意保健的方式,一旦出現這樣的情況,就顯明你體內的溼氣很重,為何這樣說呢?
  • 艾灸這個穴位,能治腿部抽筋,更能消除現代人的「最大頑症」
    脾虛之後還會造成胃弱,腎虛,肺弱,氣虛,腸胃排洩問題,而溼氣的症狀恰恰是這些重要器官功能減弱之後的反應,從而造成了上述一系列身體不適的症狀,如長斑長痘,皮膚暗黃無光,大腹便便,無精打採、大便糖稀等。祛溼有很多方法,今天掌門師兄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如何通過經絡穴位祛溼,這就涉及到一個人體的重要穴位—承山穴。
  • 身體暗藏10大長壽穴位,知道3個以上,你就是艾灸高手!
    人人都希望自己可以長壽,誰都希望自己身體強壯,將疾病拒之門外,有人拼命健身,有人尋求各種保健品,而在中醫看來,人體與生俱來帶有自強的「按鈕」,即通過艾灸某些穴位,對強身健體有極大的幫助。是長壽不是說說而已,要注重日常保健,那麼如何艾灸才能夠長壽呢?
  • 溼氣重,問題多?臻錦燕穴位貼有「絕活」!
    提起祛溼,一些人選擇拔罐、刮痧與艾灸,將溼氣趕出身體,可問題是這些方法不僅痛,還耗時長,快節奏生活下的你真的有時間做這些嗎?國家二類醫療器械,藥店、診所等地均可售臻錦燕穴位貼不是普通的足貼,而是一款屬於國家二類醫療器械的穴位貼,它已獲得中國R標認證、歐盟CE認證,資質齊全,可在藥店、診所等地銷售。普通的足貼屬於妝字號產品,做不到如此。這是臻錦燕穴位貼硬核實力、品質的證明,消費者可放心買、安心用!
  • 體內溼氣重的人,頭部早已給出提示,想要祛溼,試試按摩1個部位
    隨著年紀變大,很多人就開始關注自己的身體,這時大家就會聽說溼氣這個詞,覺得自己身體出現的不適症狀,都是溼氣重導致的。,如果發現自己的舌頭有種肥大的感覺,感覺自己整個口腔都被舌頭塞滿了,舌頭比較軟,擠不動牙齒,就會在舌頭四周留下齒痕,這是很多溼氣重的人,都會出現的症狀。
  • 艾艾貼提醒:健脾祛溼,養生保健應這樣做!
    這小滿過後,意味著炎熱的夏天正式拉開帷幕,雨水也增多了起來,許多城市連續幾天暴雨,排水系統不好的城市就出現了車輛道路等被淹的情況。   例如食欲不振、腹脹、腹瀉等腸胃功能紊亂,還常伴有精神萎靡、嗜睡、身體乏力等症狀。中醫管這叫溼邪中阻,這個時候的養生保健應重在健脾祛溼。好忌食海鮮、冷飲等,因為這些東西吃進肚子裡,會傷害我們的脾胃,加重體內溼氣。長期使水溼停滯體內會導致亞健康,甚至引病上身。不論是驅趕身體深處的溼邪,或者是新受的溼熱,都比較推薦用艾灸的方法來調理。
  • 端午節到了,艾灸溫陽保安康
    三湘都市報6月23日訊(記者 李琪 通訊員 王豔姿)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馬上到了,端午正值二十四節氣中的夏至,此時氣溫高、溼氣重,人們在高溫溼熱的環境中很容易患上溼熱,出現精神不佳、疲乏無力、食慾減退、拉肚子、風溼感冒等病症,嚴重者甚至中暑,因此端午也是中醫時令病「暑病」的開端。
  • 梅雨時節溼氣重,6種方法教你如何預防和祛溼
    這預示著體內可能有溼氣過大。那麼我們如何去預防和祛溼呢?脾胃失和,它的食物消化功能就會受阻,進而加重體內的溼氣,從而會導致身體頭腦昏沉、發沉無力、臉黃油膩、溼疹長痘、皮膚瘙癢、大便稀溏等症狀,不治療的話就會形成惡性循環。不要經常在潮溼環境中,且要保持衣服乾燥日常生活最好減少暴露在潮溼環境中,尤其對溼氣敏感的人,更應注意雨季地板溼氣重,不要直接睡在地板上,特別是農村。
  • 萬病之源溼氣重?中醫講解排溼6大招,堅持半個月一身輕鬆
    如何祛溼?這應該是很多人關注的問題,其實祛溼的方法有很多,簡單易行,但最重要的還是要堅持。祛溼方法:第一、泡腳祛溼氣很多人只喜歡冬季泡腳,春夏秋則沒有這習慣。這種用草藥泡腳祛溼的方法效果顯著。第二、按摩排溼氣溫水洗澡時,可以對身體進行稍微的按摩幫助祛溼。因為溫水澡已經讓人體有少量出汗,這時再配合簡單的按摩能加速體內排出溼氣。
  • 它是天然的「祛溼藥」,溼氣重的人喝了,排出溼氣身體清爽
    溼氣重直接會影響到人的代謝功能,人體內的毒素無法排出,所以會引起很多不舒服的症狀,比如消化不良大便不成形,身體乏力容易疲憊,臉上長出痘痘粉刺,頭昏腦重沒精神等等,都與溼氣有關。溼氣可通過拔罐,艾灸等方式來強行祛除,也可以通過食物調理來改善祛溼恢復健康。它是天然的「祛溼藥」,溼氣重的人喝了,排出老溼氣身體也清爽了。
  • 艾灸保健常用穴位解析——單老師講艾灸系列
    在身體某些特定穴位上施灸,以達到和氣血、調經絡、養臟腑、益壽延年的目的,這種養生方法稱之為保健灸法。保健灸不僅用於強身保健,亦可用於久病體虛之人,是我國獨特的養生方法之一。 保健灸法,流傳已久。
  • 艾灸這5個穴位,讓女人容光煥發
    所以,養血對女性來說,尤其重要,而艾灸就是女性補氣養血的一大良方。艾草是最好的閨蜜艾灸療法能養生保健,在我國已有數千年歷史。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艾灸則通透諸經,而治百種病邪,起沉痾之人為康泰,其功亦大矣。」艾灸用的原料是艾草製成的。
  • 溼氣重怎麼辦,正確去溼很重要
    飲食要清淡體內溼氣比較大的人,可以從飲食調整,尤其是一些不好的飲食習慣。少吃油膩的食物,否則會加重溼氣,多吃清淡、利水、利尿的食物,有一定清熱祛溼的效果。紅豆薏米粥大家都知道,這是祛溼很好的食物,不過不堅持喝效果也不會很明顯,建議每天一碗,堅持一兩個月會看到效果的。
  • 三伏天如何艾灸?理療師叮囑您養生艾灸這樣做,事半功倍
    一年當中最熱的一段時間—三伏天即將到來,在這個時期注意養生的人們會來美容院或中醫理療館做艾灸,那麼三伏天艾灸的最佳時間2020是什麼時候呢?艾灸的注意事項是什麼呢?文姐來詳細給您介紹。2020年三伏灸最佳黃金時間表一、伏前預熱灸時間:2020. 7.6—2020.7.15功效:溫腎健脾,散寒祛溼頻率:先連灸三天,體質虛弱者可隔日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