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藝術空間到XR,藝術家靈感迸發的瞬間

2021-01-21 網易

  每個國際大都市都有一個藝術的聚集地

  ARTECHOUSE是一個探索和展示藝術的殿堂

  讓人們獲得靈感、受到美育

  下面聲光君帶大家欣賞

  ARTECHOUSE的新媒體藝術空間展~

  01

  SUBMERGE

  SUBMERGE是在美國三個不同城市的ARTECHOUSE空間舉辦的系列展,展出時間從2020 年10到2021年4月。

  

  為了開始這個系列,ARTECHOUSE 將三個空間轉變為 Pantone 的 2020 年經典藍色色彩的獨特表達方式。從水到空氣,每個空間將呈現與顏色的獨特品質相關的獨特元素體驗。讓自己融入這種經典的色調,感受其可靠、鼓舞人心和平靜的品質。

  

  該作品是受2020年Pantone 的《年度色彩》啟發的沉浸式裝置,具有高度沉浸式的環境以及經典藍色色調的互動元素,鼓勵參觀者思考自己與顏色的聯繫和與之相關的情感。

  

  

  展覽中設計了互動元素,包括跟隨訪客動作的屏幕,然後從夾層區走到到樓下時,投影機會以不同的「經典藍色」字樣照亮牆壁和地板。它是通過視覺,聲音和品味,通過帶有伴隨的節拍或器樂作品的投影來探索色彩,以伴隨視覺運動。

  

  

  PANTONE 19-4052 經典藍鼓勵我們超越顯而易見的思維,擴展我們的思維,挑戰我們更深入地思考,增加我們的觀點,打開溝通的渠道,並連接到他人。

  

  

  這種多感官裝置尋求與顏色本身相同,以我們的思想為中心,幫助集中注意力,培養復原力,同時讓遊客沉浸於無邊無邊藍的境界,喚起黃昏時分的無限夜空、遼闊、寧靜的海水,以及雨中無限的反射。

  

  經典藍色以寧靜的色彩印在我們的心靈中,為人類精神帶來一種和平與寧靜的感覺,提供避難所。

  在全球不穩定時期,多媒體藝術家使用色彩來影響心理並激發強烈的情感,利用最先進的技術和設計工具來將參觀者真正地「淹沒」在PANTONE「經典藍色」的廣闊色彩中。

  

  展覽時間:

  Aqueous

  Miami Beach, FL

  Nov 14 - Apr 14 | Thu - Mon 2pm-9pm

  Crystalline

  ARTECHOUSE DC

  Oct 15 - Jan 3 | Mon-Thu 12pm-8pm, Fri-Sun 10am-10pm

  Celestial

  ARTECHOUSE - NYC | Chelsea Market

  Dec 7- Jan 3

  02

  We Rise Above

  2020年在8月28日,華盛頓特區的第57屆周年大遊行活動上,ARTECHOUSE聯合非洲現實主義藝術家文斯·弗雷澤首次展出AR藝術作品——"We Rise Above"。 觀眾可以通過手機APP看到3個AR藝術作品

  

  「Reflect」:向喬治.弗洛伊德表示感謝、尊敬和欽佩的致敬。

  

  「Inspire」: 探索傳統的非洲面具及其象徵意義。

  

  「Empower」: 戰鬥的象徵,以及推動多樣性和包容性以激發變革的重要性。

  

  通過Extended Reality (XR) mobile app,為北美各地的人們提供了一種體驗空間的新方式,並無論他們身在何處,都能在現實空間中創造出驚人驚嘆的虛擬藝術體驗。同時,Artechouse Extended Reality (XR) Mobile App將創意、藝術家和觀眾連接在一起,並激發人們對技術、科學和創造力無限可能的興趣。

  ARTECHOUSE

  從華盛頓、紐約和邁阿密的沉浸式藝術空間到 Extended Reality (XR) Mobile App,Artechouse 將創意、藝術家和觀者連接在一起,並激發人們對技術、科學和創造力無限可能的興趣。

  沉浸式新媒體藝術空間

  夢 鏡

  

  《夢鏡》源於法國畫家盧梭的畫作,聲光行輔以科技將其創造成幻美的浪漫世界。這是一個與眾不同的沉浸式空間,裡面是一個夢幻的森林,有各種富有異國情調的植物、和密林深處的猴子和野獸。

  

  隨著人的步伐輕柔柔的踩,地面會暈開水面波紋,蕩起陣陣漣漪,讓人仿佛置身於安靜的湖面之上。輕撫牆上的植物,頑皮的猴子突然一躍而下,活力四射的嬉戲玩耍;遠山迷霧之中,若隱若現的出來一隻小鹿逐醉森林。

  

  觀眾被這個充滿童真的景致吸引,仿佛穿越到盧梭所創造的天真、浪漫的夢中世界,洗滌自己的心靈,歸於淳樸。

  沉浸式展覽是近些年興起的一種展覽形式,結合聲光影等高科技手段,以一種數位化的方式再現藝術作品,打造一個令人身臨其境又能與作品有所交互的互動空間。

  它改變著我們對這些偉大的藝術作品的欣賞方式,讓觀眾以全新的形式感受藝術魅力,未來將會成為引爆人流的網紅打卡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百度聯手UCCA Lab打造沉浸式藝術體驗展 既能看展還能當「藝術家」
    將跨越整個秋季,從9月26日一直持續到2021年1月17日。同期,百度與UCCA Lab聯合策劃,邀請全球頂尖的數字藝術團隊Moment Factory打造的「百度AI沉浸式互動藝術體驗展」也在中國首次亮相。
  • 設計師李海峰打造「她·共生」沉浸式藝術展場
    (原標題:設計師李海峰打造「她•共生」沉浸式藝術展場) 2020年
  • THE SHOUTER沉浸式體驗店又雙叕開展了!
    回到2020年,這裡已經不僅成為了 THE SHOUTER 的沉浸式體驗店,更將現代時尚與歷史經典融合,營造了一個高品質的沉浸式休憩交流空間。   為沿襲30年代初修道院公寓的文化沙龍傳統和藝術傳承,中國當代藝術家、收藏家車宣橋女士,以如今THE SHOUTER 沉浸式體驗店為場所發起「花廳計劃」,致力於在上海這一國際都會的城市背景下,提供一個全新的藝術人文交匯空間
  • 專訪GLA「瑰麗·猶在境」|沉浸式藝術展覽的商業化造夢
    NeXT SCENE關注本土沉浸式產業的發展,並認為「瑰麗·猶在境」的成功對於國內沉浸式產業的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我們採訪到了GLA格蘭莫頤文化藝術集團(下文簡稱「GLA」)的兩位創始人沈曉峰先生和王雨馨女士,與他們聊了聊「瑰麗·猶在境」的靈感理念、以及沉浸式展覽的技術化與商業化路線。
  • 藝術浸空間丨保利發展控股和樂中國開啟沉浸式戲劇體驗
    近日,保利發展控股集團第十二屆和樂中國Festival·藝術浸空間年度主題活動POLY互動戲劇節——「日光機場夜未眠」在北京正式啟幕。光影變幻,前往可以回到過去亦可去向未來的日光機場,搭乘和樂中國號航班,在沉浸式戲劇體驗中,探尋品牌戲劇跨界、人與城市、生活與空間的美好關係。
  • 故事和主題,沉浸式體驗的讓人沉浸其中的關鍵
    我國的沉浸式藝術,更是隨著沉浸式展覽的風靡,逐漸演變成了展覽布置精緻,隨手一拍都是美照的「網紅展」。 01 the star 澳大利亞創意工作室Ramus Illumination於Pyrmont綜合度假勝地的中央大廳打造了世界上第一個永久性沉浸式藝術空間。它將光、水以及交互式藝術畫廊融為一體,營造一種身臨其境的沉浸式體驗,旨在為每天前來的2萬名賓客提供激動人心、引人入勝的娛樂體驗。
  • 長沙新媒體藝術群展《流動的永恆》,感受4D沉浸式展覽!
    2019長沙新媒體藝術群展時間:2019-11-30至2020-04-15周二至周五10:00-17:302019長沙新媒體藝術群展地點:長沙|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藝術館2019長沙新媒體藝術群展門票價格:單人票80元、雙人票160元、三人票225元
  • 藝術設計的創意靈感!
    理解和應用這些規律,有助於培養藝術設計者擴展創造性思維空間產生新穎的創意。靈感的迸發的條件藝術設計創意的靈感是在積累一定的感性經驗和設計材料之後,以形象為媒介,經長期的思考後在一瞬間領悟設計對象及其本質並獲得獨創性的思維成果。
  • 一場沉浸式藝術展,拉開了SKP-S一周年的序幕
    數位技術的進步,大大延伸了人們的想像空間,因其而催生出的新鮮詞彙和現象更是頻繁的出現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其中,作為一個涉獵較廣的熱門詞彙和新生體驗,「沉浸式」絕對可視作是一個兼具想像力和科技感的虛擬創作空間。
  • 住在美術館,睡在海面上,沉浸式住宿是一種什麼體驗!
    當數字科技與藝術結合,一種全新的體驗逐漸進入人們的生活模式中。近年來,「沉浸式」一詞已經成為文化、娛樂、科技、遊戲等領域的「熱詞」之一。而沉浸式酒店也正在悄然走火。因為,「住」已不再只是滿足人們的日常生存需求,人們嚮往於更高層級的體驗需求,體驗感的活動成為當下人們的追求目標。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住在沉浸式酒店究竟是何等體驗!
  • 形雅記 · 藝術 | 十三場夢境的虛與實,對話藝術家黃鶯&何在峰
    由藝術家黃鶯和何在峰以及Y&Z跨媒體團隊傾力打造的沉浸式展覽《十三場夢境》,帶領我們走入那遊弋於虛擬與現實間的多重幻境,探索時間與空間的更多可能。在《羅博報告》對兩位藝術家的專訪中,我們仿佛穿過了一重重光與影,進入更深層的「夢境」。
  • 華為nova6沉浸式光影藝術展亮相成都,105°超廣角自拍定格畫匠夢
    「nova畫匠之夢」沉浸式光影藝術展於1月5日在成都完美文創公園正式開展。漫步在這場美麗的畫之夢境,通過自拍與藝術家的靈感互動,仿佛自己已經融入其中,更加了解畫匠的創作情感與畫作的時代背景。展覽分為「通往阿爾勒的路」「風景向我問候」「藍與黃的交響曲」「我正走向繁星」「孤獨的散步者」等展出單元,選取大眾所熟知的西方畫壇巨匠的經典作品,結合充滿趣味的敘事與豐富多彩的互動,呈現了一場視覺、觸覺、聽覺的全方位沉浸體驗式藝術盛宴。
  • 什麼是沉浸式藝術?狂歡時代已經到來
    沉浸式體驗是如何普遍的?「沉浸式體驗」是這幾年才出現的概念。作為新興的娛樂藝術,數字媒體藝術的發展勢不可擋。在《設計的法則》一書中,對沉浸的解釋使用的是心流理論,簡而言之就是利用人的感官體驗和認知體驗,營造氛圍讓參與者享受某種狀態。
  • 沉浸式藝術展,「打卡」之後呢?
    在「炫目科技」「沉浸式」「網紅展」的推介噱頭下,我們應該捕捉什麼,以及如何預測它的未來之路? 從觀看到體驗的翻轉 沉浸式展覽往往是讓觀眾厝身於一個特定空間內,運用數位化虛擬技術合成並重構世界,通過藝術情境的融合,為觀眾創造出一個全新的心靈場域。
  • 歌劇院裡的沉浸式體驗,德國藝術家的解構暴力美學
    李依耘的作品讓人聯想到Bluerider畫廊曾展出的德國藝術家紙雕藝術,不過其實更為開闊柔和(非常適合在展間拍夢幻網美照XD),各有異趣;大家也能關注不斷在擴展紙材可能性的「鳳嬌催化室」,李依耘正是其品牌總監。劉子瑜的陶瓷作品裡,深淺不一的綠,則是氤氳山景的凝定一瞬,抽象化地以陶瓷管呈現。
  • 國內外新媒體藝術作品給你帶來沉浸式體驗!
    相信各位熱愛藝術、喜歡看展的寶寶對「新媒體藝術」並不陌生,對你而言印象最深刻的新媒體藝術作品是什麼?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波國內外新媒體藝術作品,康康哪個作品更「戳」你?前方多圖預警,請注意流量!
  • 油罐變身藝術空間 teamLab上海首展
    近日,來自日本的著名藝術團隊teamLab於上海的首展在油罐藝術中心開幕,正式對公眾開放,同時也標誌了這一坐落在上海徐匯區西岸核心區域、經歷6年設計與改造的藝術空間的投入使用。油罐藝術中心主體由5個巨大的純鋼板結構航油油罐組成,在改造中,部分油罐體高達15米的內部空間被完整地保留,可用於進行大型特定場域藝術創作。
  • 分享學習靈感花瓣_沉浸式新體驗_Southbank塔樓
    大廳的設計靈感來自於重疊的花瓣,重疊的花瓣掩蓋了大廳的照明結構。流暢的線條曲線可以容納整個禮賓部,在頂部分離成一個新的夾層,用作休息室。大廳內的石膏和大理裝飾上的花瓣採用了3D手法並在工作室內高精度製作而成。
  • 「WAVELENGTH:白-無界之境」沉浸式裝置藝術展於12月24日開幕
    本次展覽將空間與策展概念裡分為兩個部分。展區A 藝術家在他們構建的精神聖殿中,以現實為藍本,以城市、人、自然為靈感,以「白」為共同語言,塑造精神空間,激發冥想。在此,陌生感粉飾現實,真實幻化為虛無,無盡的「白」瀰漫於作品場域之中,感官的邊界消逝殆盡。
  • 公園的夜遊,竟可以如此沉浸式!
    藝術家Klip Collective和他的團隊為這個植物園開啟了夜間展覽,將仙人掌與花花草草用投影的動態光線畫面與音樂聯動,創造了一場沙漠植物園中的沉浸式之旅。Electric Desert共包括7個獨立場景,藝術家Klip Collective創新地將投影和音樂融入到沙漠植物園景觀中,打破了人與植物的界線,直接讓這些植物瞬間鮮活起來,使人與作品完全融入其中,為遊客帶來身臨其境的全新體驗。為突出每個植物的特色,每一個植物都會根據其特性展現植物的亮點,將熟悉的地方蛻變為一個充滿想像力和遊戲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