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也搞大基建工程,修皇陵修長城,為何提高GDP無法拉動內需

2020-12-18 騰訊網

修長城和修始皇陵,看似都是拉動內需的一種好的方式,畢竟國內大基建,讓很多相關產業的人員都有飯吃了。可是在秦朝這種事情成立嗎?真的有拉動內需嗎?

對不起,這個真沒有,拉動內需是在有外匯的情況下才產生的一種說辭。而秦朝始終是一個封閉的,朝向針對自我的一個朝代。

那個時候沒有什麼外匯,外面的世界還比不上秦朝。所以秦始皇修長城和修始皇陵,都是一種耗費人力財力物力的事情。

大基建工程,沒有外匯的支撐,只是表面繁榮。

不斷賣地蓋樓,這似乎是近些年把城市變得豪華的一種方式。可是高樓遍地,真的是一種繁榮的表現嗎?我看未必是這樣。

大基建工程,的確改變了城市的面貌,讓很多老房子得到了拆遷,新房子逐步取代老房子,現代化的氣息立刻就出現了。

與此同時,大基建工程,還帶來了很多就業崗位,但凡跟建築業有一點沾邊的行業,都能夠受惠,比如說建材行業、運輸行業、機械行業等等。

可以說這是利國利民的一件好事,不過我們有沒有想過,讓這麼多老百姓掙了這麼多錢,這錢該花到哪裡去呢?

於是乎所謂的消費升級也就這麼出現了,過去街邊的一碗麻辣燙,只需要七八塊錢。這樣消費多慢啊,於是街邊小店被取代了,大型商場出現了,商場裡一碗類似的麻辣燙,就要花上四五十塊錢。

你質問為什麼這麼貴,人家會說,

店租你給嗎?這話說得是有道理的,畢竟大基建工程之下,房價在蹭蹭蹭往上漲,這房租自然也就高了起來,畢竟是新的商場,房租高了,肯定是要轉嫁給消費者的,商家不可能做慈善,賠本賺吆喝,這就是消費升級。

房價高了,你辛苦在工地上掙來的錢,自然也就很容易再次被吸納回去,這就是房產資金蓄水池的作用。你肯定會說,反正我又不買房,這個不用你擔心,你不買總歸有人會買,這就是人家有底氣的原因。

為什麼呢?因為大基建之下的房產,綁定了孩子的教育,學區房成為了炙手可熱的東西,為了孩子的教育,你只能把工地上掙來的血汗錢,再次撒出去。

當然了,這裡存在一個買賣自由的情況,也就是說你可以不買。不買的人當然也會承擔一些其他問題,比如說孩子教育不到位,比如說房租年年在增長等等。

所以說大基建工程,如果一直這麼玩下去,肯定是玩不轉的。光靠國內的這種拉動消費的方式,無法長期這麼玩下去。於是就必須要依靠外匯的力量。

因為只有外匯大量進入,那麼你手裡的這些錢才能真正擁有價值。沒有外匯,那只有國內承認你手裡的錢有用,可是有了外匯,你的錢到國外去一樣是有用處的。這就是為什麼現代大基建可以搞起來的原因。

秦朝大基建為什麼就不能拉動內需呢?

秦始皇是個高瞻遠矚的皇帝,他13登基以後,就開始著手給自己修皇陵,一直到50歲死的時候,都沒能修築完成,還是靠他兒子胡亥添磚加瓦才搞定的。

這一項大基建工程,帶動的就業,應該相當龐大了吧?據記載,巔峰時期,動用的工人多達80萬人之多。

此外秦始皇還有一項大基建工程,那就是修長城。過去秦國、趙國和燕國這些北方國家,都有各自的長城,以此抵擋匈奴。

秦始皇在一統天下以後,決心將這些長城都連起來,修築成為一條萬裡長城,以此抵擋匈奴南下。這一項工程,動用了200多萬勞工。

那麼幹這些活有沒有工錢呢?當然是有的。雖然是在服徭役,也就是國家規定的義務勞動,可是秦始皇依舊要給這些勞工們包吃住,再給點基本工資,要不人家打死也不願意來。

可是貪官汙吏實在是太多了,一層層盤剝下來,真正落到勞工們手裡的,根本就沒幾個錢。所以幾百萬人維持的大基建工程,錢卻掌握在極少數人手裡。

這種不協調的狀態,其實也就造成了大基建無法拉動內需的後果。幾百萬老百姓們白白付出了勞動力,很多人連小命都搭進去了,卻依舊無法有對等的回報,於是陳勝吳廣劉邦這些人就冒出來了。

階梯式人均收入,比GDP更容易反映真實情況。

現在每個城市都在攀比GDP,這是個什麼玩意兒呢?也就是城市的生產總值。很多一二線城市,都將進入萬億俱樂部當成一種榮耀。

那麼GDP真的可以體現老百姓們的生活狀態嗎?很顯然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就目前來看,一般一二線城市房產佔據了GDP最主要的部分。一棟樓一個億,那一個小區輕鬆就給城市創造了幾十個億的GDP,這一切沒有多大意義。

我認為真正能夠反映百姓貧富差距的指標,應該是階梯式人均收入。光靠人均收入是不行的,畢竟你跟馬雲一搞人均,你也有萬億的收入了。

所以應該搞一個階梯式人均收入,比如說按照年齡段來劃分階梯。30到35歲一個階段,36到40一個階段這樣來比較人均。

再比如按照學歷層次來比較收入,高中以下一個階段,大專一個階段,本科一個階段,這樣來算出一系列的均值。

亦或者可以按照職業水平來比較,普通民工一個階段,公司職員一個階段,各行業公司經理再分一個階段等等。

這麼一來,你想知道的貧富差距,應該就能夠體現的出來。看總量看不出個名堂來,那是忽悠人的,只有具體指標才能夠看清一切。

總結:秦始皇的大基建,的確提高了GDP。

秦始皇陵的價值幾何?萬裡長城又值多少錢?這是根本無法估計的價值。所以從GDP的角度來看,秦始皇的這些大基建工程,的確提高了秦朝的GDP。

可是為什麼秦朝還是滅了呢?答案很簡單,因為這些大基建不利於百姓們的生活。百姓們完全可以利用這些時間回家種地,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

雖然這麼做GDP下降了一些,但是老百姓們的生活搞好了。統治者難道不應該從老百姓的生活角度來考慮問題嗎?GDP真的是一個沒用的指標,廢除也罷。

參考資料:《史記》

相關焦點

  • 秦始皇修萬裡長城花了多少錢,如果現在修需要花多少錢?
    秦始皇修萬裡長城花了多少錢,如果現在修需要花多少錢?長城是中華民族的瑰寶,被稱為世界八大奇蹟之一。更何況在兩千多年前生產力落後的中國,真是一個奇蹟般的存在,如果放在今天,這樣的工程一共需要花多少錢呢?秦始皇修建長城耗費的人力物力據說當時秦始皇用了全國總人口二十分之一的人口來修建長城,而秦始皇時期的總人口約為2000萬,也就是說秦始皇共用了約100萬人修長城。
  • 秦始皇修長城是暴政?湖南出土一批竹簡,原來修長城是「鐵飯碗」
    在秦朝時期秦始皇徵發徭役,某地男子就去修長城。妻子孟姜女日日哭,夜夜哭,最終因不放心丈夫所以就去找丈夫。這一路上可以說是風餐露宿、饑寒交迫,怎麼慘怎麼來。好不容易到長城了,結果聽說丈夫已經活活累死了,連屍骨都不知道在哪。最後孟姜女大哭,哭的是驚天動地,就連長城都倒塌了八百裡。
  • 秦始皇為何要修萬裡長城?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全因一句荒唐預言
    曾有人做過一項統計,修長城所用的磚石,若用來修牆則能繞地球一周,若用來鋪路,則可以繞地球三周以上。或許在很多人是難以置信的,但事實上的確如此,在那個沒有高科技的年代,全靠人力一點一點修築而成,可以想像當初所歷之艱辛。這也是為什麼沒有人能經得住誘惑,哪怕相距萬裡,也想要一睹它的風採。
  • 秦始皇派人修萬裡長城的目的是什麼?
    秦始皇在統一六國之後,建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制度國家,然而剛剛統一六國的秦國根基尚未穩固,北方匈奴對中原虎視眈眈,並且乘機佔領了河南地,還時不時南下騷擾。於是秦始皇決定派大將軍蒙恬率30萬士兵抗擊北方匈奴,經過蒙恬的不懈努力終於修復失地,抵擋了匈奴的騷擾。
  • 秦始皇修萬裡長城,放到現今需要花費多少錢可以修建出來?
    秦始皇修萬裡長城,放到現今需要花費多少錢可以修建出來?大家好,今天咱們要說的是咱們都知道的,而且是咱們國家引以為傲的一個古蹟,就是長城,咱們國家的長城位居世界七大奇蹟之首。明長城,秦漢及早期長城加起來總共超過21100多公裡,工程之浩大,時間之長久,實屬罕見。如此浩大的工程,別說是在中國,就是在世界上也是獨一份。
  • 秦始皇修建的萬裡長城,放在現在修得花多少錢?答案難以置信!
    當時秦始皇修長城的時候,花了多少錢呢?首先,秦始皇為什麼要修建長城?大家都知道,在秦朝以前,中國都是四分五裂的。周圍的遊牧民族一直對中國南方虎視眈眈,時不時的就來侵略或騷擾一下。而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國力不斷強盛,蒙恬率三十萬大軍北徵匈奴,把匈奴趕出到了陰山之北。
  • 秦始皇明知驪山山洪頻發,為何仍執意建陵於此?答案揭曉
    秦始皇作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皇帝,不僅給後人留下了千秋偉業,還在陝西西安的驪山腳下,留下一座神秘而又讓人無比震撼的皇陵。 在秦始皇皇陵修有一道長有3500米的防洪大堤,這條大壩不僅起到抵擋山洪的作用,還有疏導洪水的作用。
  • 秦始皇為什麼不顧一切去修長城,當中又有什麼深意
    秦始皇為什麼不顧一切去修長城,當中又有什麼深意我們都知道,秦始皇是一位千古帝皇,他統一了全國,建立了不世功勳,但是為什麼不惜人力、物力,哪怕是天下人的唾罵,一定要去修築長城呢?當年秦始皇嬴政統一全國,為了抵禦少數民族匈奴的侵擾,修築了長城,但是我們要想了當年秦國的軍事力量如此的強悍,攻打六國,奪取天下都不在話下,區區匈奴為什麼會讓他們如此懼怕,不惜耗費人力、物力、財力,來修築長城。其實這是不得不修的,秦始皇心中也十分的清楚,修長城會浪費很多的財力、人力、物力,等等,耗資巨大,作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又怎麼會不知道這個道理呢?
  • 今年靠啥拉動經濟增長:內需是基點 投資是關鍵
    那靠什麼拉動今年的經濟增長?出口、消費、還是投資?「擴大內需是我們經濟發展的戰略基點,是我們必須長期堅持的方針。」發展改革委主任張平6日就「經濟社會發展與宏觀調控」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時表示。張平說,「回顧過去五年,擴大內需是我們戰勝這一場國際金融危機,應對外部危機最有效的手段。」
  • 秦始皇陵建好後,72萬工人全被殺,那後人是怎麼知道皇陵內部情況的
    到目前為止,秦始皇陵內部一直是個謎,後人對其了解甚少。甚至可能是除了建築的那個時候,再也沒有人進去過。據說建造秦始皇陵的人都死了,那麼,為什麼司馬遷能夠在《史記》中描述秦始皇陵內部的結構呢?
  • 歷朝歷代都修長城嗎?其實,有一個朝代沒有修過
    提到長城,人們首先就會聯想到秦始皇,萬裡長城的修建,秦始皇功不可沒。但是,讓人不可思議的是,據說,秦始皇修建長城是緣於一句荒唐之言。編造荒唐之言讓秦始皇篤定修建長城的人正是這個盧生。區區一個方士,卻對秦始皇的施政方針影響極大,促成了秦始皇反響極其強烈的兩樁大事:築長城和坑儒。為了成為長生不老的神仙,秦始皇在尋求長生不死的仙藥上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財力,求仙問道不遺餘力,規模最大的曾有派三千童男童女到東海求仙,卻一去音信全無。
  • 一個寡婦,成為比肩範蠡女商聖,曾資助秦始皇修長城
    富甲一方的巴寡婦清,不久之後就受到了秦始皇的邀請,被秦始皇接到了皇城,令無數百官貴族所折服。秦始皇還因此給她譽為"貞婦"。在這一次入京面聖,也讓巴寡婦清感想頗多,為此她決定捐巨資支持秦始皇修築長城,以保家衛國。秦始皇為此在她死後,專門下旨為她修築"懷清臺",以示褒揚。
  • 長城在歷史上作用巨大,為何康熙帝和唐太宗會放棄修長城?
    長城可以說算的上中國比較有名的古建築之一了,它蜿蜒萬餘裡從秦始皇的時候開始建成,在中國軍事上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就光說在抵禦匈奴這一方面就發揮著極大的作用。當時長城在軍事方面確實有很大的作用,甚至後代的後代君主也把長城奉為抵禦外來侵略的神器。
  • 秦始皇陵真的是李斯建造的嗎?其實另有其人,比李斯厲害多了
    不過,談起古代斥巨資建設的工程多數人都只知長城,但其實還有另外一項工程在當時的建築條件下幾乎是不輸給長城的,那就是秦始皇陵。我們都知道,嬴政在生前沉迷修仙,想要追求長生不老,到死的時候也要讓自己陵墓朝東。
  • 秦始皇陵發現倒三角金字塔建築,為何至今不敢挖?德專家給出答案
    秦始皇生前一人掌管大秦天下,秦始皇死後一人享用秦始皇陵,不管生前死後,秦始皇地位無人能及。 秦始皇死後,留下充滿秘密的秦始皇陵,這個由70萬民工建造的特大皇陵至今仍是個謎。對於它的內部情況,我們無處得知,對於它的真實構造,我們更是一知半解。秦始皇陵之中到底有什麼秘密?兩千年來依舊是謎!
  • 揭秘:秦始皇因一句謊言而修築萬裡長城
    修築長城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給平民百姓造成了無法估量的損失,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兩千多年前修築長城的起因聽起來頗為荒唐。  「亡秦者胡也」,萬裡長城因一句謊言而修  一提到萬裡長城,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秦始皇。
  • 秦始皇做了這件事,到現在影響都很深遠,真的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秦始皇我們該怎麼評價?大多數人會認為他是千古一帝。的確站在民族的立場,有秦始皇及那個時代的一批能臣幹吏,中華民族幸甚。服了兵役服雜役,修了鄭國渠修靈渠,修了馳道修直道,修了直道修長城,這些在後世看來、在今天看來都無比龐大的工程,在當時的建設水平和建設條件下,對普通老百姓而言,無異於噩夢。那麼秦始皇最大的功勞是什麼?是不是一統天下?
  • 兵馬俑為何都面向東方?有4種說法,讓人感嘆這設計真是太絕了
    我們中國是世界上歷史最為悠久的國家之一,正是因為這悠長的歷史誕生了無數傳奇故事,而其中最讓小編著迷的莫過於那些關於帝王陵墓的奇聞了,中國特殊的墓葬形式讓古代帝王的墓頗具神秘色彩,最主要的是裡面各種奇珍異寶令人神往,但在眾多皇陵中,秦始皇陵可以說是最神秘的,因為它時至今日也沒有被盜墓賊盜過
  • 商紂王、隋煬帝和秦始皇歷史名聲並不好,為何近年卻開始被吹捧?
    有很多人覺得這樣拍攝不符合歷史,但是很多人確認為這才是真正的歷史,畢竟當年秦始皇焚書坑儒,但是燒了的也是一些沒用的廢書,漢朝之後是儒家成為正統,所以秦始皇得罪了這些儒生,最終造成儒家的口誅筆伐,也就成了暴君,不過隨著時間的流逝,秦始皇等的評價卻是越來越高也是不爭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