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周過得非常辛苦。
從上周日到本周五的六天時間裡,只有周四晚上能在2點前睡覺,其他五個晚上都拿來趕一個又一個的Deadline:
而白天我也沒有休息的時間,同樣有一堆會要開,一堆材料要寫,但是這周我不但是活下來了,王者農藥還打到了鉑金4,今天下午還在元氣滿滿的為下周一(6.26)晚8點的Live 6種將外部壓力轉化為內部動力的方法寫半逐字稿:)累並快樂著。
你的心態決定壓力是朋友還是敵人當你遭遇到來自外部的困難或挑戰,就像
一次即將到來的公開演講
一項重要的考試
一場關鍵的競賽
一份明天提交的材料
一個無比重要的面試
一份重要的責任
如果你心跳加速,呼吸急促,手心出汗;或者情緒緊張,精神亢奮,試圖逃避,難以入睡。這種身體和精神的表現解釋為你感到了焦慮和壓力,同時也說明你缺乏信心,擔心無法應對這些挑戰。這是非常正常的表現,壓力令我們脆弱(Stress Makes You Sick),導致心率加快,血管緊縮,進而提高患病風險,小到感冒,大到心血管疾病。
但是在著名的TED演講《讓壓力成為朋友》中,Kelly McGonigal提出了最新的研究成果:當實驗者認同上述壓力反應對他有用時,即認可壓力的價值時,他們感受到的壓力和焦慮減少了,並變得更加自信。
And participants who learned to view the stress response as helpful for their performance, well, they were less stressed out, less anxious, more confident.
強烈推薦大家看一下這個演講,它告訴你心跳加快是好事,而血管緊縮才是要命。我們的身體有應對壓力的策略:催產素(Oxytocin)。催產素不但讓你的血管軟化,還能促使你去尋找支持,尋找擁抱,尋找釋放壓力的途徑,誘導你呆在關心你的人周圍。
所以你明白為什麼當你感到壓力的時候,會渴望傾訴、大腿枕頭、擁抱、親吻甚至埋胸殺和啪啪啪——這是催產素的副作用。
這麼說適量的壓力,還是有助於身心健康的。
一些有趣的心路歷程07年開始學Salsa,走走停停的也有十年,近幾年很少跳了;14年去了一次卡利賓(北京著名Salsa酒吧),然後每次邀請女士跳舞之前都是手心見汗,心砰砰跳,總想撤退——怕自己跳的不好,怕被拒絕,怕丟人……
今年在廣州碰巧去了一次,然後發現雖然我跳得一如既往的爛,但是心態非常平和——比我更差的也在跳,加上本就女多男少,我還有什麼不好意思的?壓力奇怪的不見了。
曾經看過某個PUA圈子的文章,大義就是第一次跟女生街頭搭訕的時候都緊張得要命,壓力大得要死,等到跟100個陌生異性說過話以後,終於從小青銅變成了白銀,成長為老司機。
俞敏洪早年初次公開講課時,壓力導致緊張,幹張嘴一說話就磕巴也是有的,後來經歷得多了也就不緊張了。
經常走出舒適圈之後,加上正確的訓練,足夠的經驗,舒適圈就越來越大了,壓力對我的影響就僅剩下催稿、小緊張,還有心跳加快,精神抖擻(腎上腺素?)。直到這個時候,我才確定了我具有應對人生風浪的能力,這一年,我34歲。
外部壓力強迫你直面挑戰我們的身體從遠古時就有了這樣的印記:Fight or Flee,迎難而上或者逃之夭夭;不管是戰是逃,都會大量分泌腎上腺素(Adrenaline);但恐懼和害怕也是深入骨髓的本能,也正是由於適度的恐懼,才保證整個種群不會盲目的玩命作死。
但是凡事一刀切都是不對,遇事就慫的結果只能是被凌虐至渣,所以想過好這一生的話,總要來幾回「事到臨頭須放膽」的正面硬懟:
高考你能慫麼?
競聘你能慫麼?
團戰你能慫麼?
被騙財騙色你能慫麼?
被欺負時你能慫麼?
關鍵面試你能慫麼?
答案當然是可以啦,慫的結果不過就是跪著被人踩而已,總比扛著這麼天大的壓力直面挑戰來得舒服吧?我想站著把錢掙了怎麼辦?那我只會衡量實力,直面所有挑戰。
放手一搏的心態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訓練出來的;而這個時候,外部壓力就是最好的戰友,包括履行自己的承諾、即將到期的任務、朋友家人的期望、面臨的比賽、各種各樣的困難……還是那句老話,打不垮你的,都會讓你更強大。
被迫參加一次毫無準備的一次鐵人三項賽我有一堆真實案例可以分享,在這裡先說一個最新的,就是6月12號我的金海湖鐵三賽。我是真的不大會遊泳,但最後也勇敢的挺下來了;最後幫我戰勝內心的恐懼和無力的,正是朋友們給我的外驅動力——
1、在排除體能、風險、費用、面子的影響後,這句「早跟你說要訓練,你就是不聽,傻眼了吧」卻給了我堅持下去的動力和勇氣。
2、而在參賽之前,如果不是順口答應朋友代他參賽,等到我想退縮的時候,他卻不停的提醒我,最後逼得我心一橫做了決定,然後又拉著我去領裝備,如果不是他Push我,我肯定不會參賽了,在家裡打打王者農藥多輕鬆?
每個大神作者都有相熟的編輯,正常的大神都會拖稿並發明了千奇百怪的拖稿理由;而勤勞的編輯也掌握了相應的催稿技巧,最後都是在編輯的不懈努cui力gao下,我們才能看到鳥山明、富堅義博的完本漫畫……單憑作者個人興趣和自制力的話,大概率是不斷棄舊坑挖新坑的,而編輯提供的外部壓力,間接成就了作者和作品。
《富人時間》的籌備這個事情想了很久,一開始打算一個人講,但是獨木難支,又擔心自己的輸出能力和空閒時間不夠長期支撐一檔節目,於是也就置之腦後;那天跟付豪喝酒擼串,忽然覺得我們作為十年的老友,本身就言笑無忌,加上彼此反應敏捷口舌利索,於是一拍即合。
對於我這種天天趕材料,晚上加班打農藥的選手來說,如果不是付豪興致勃勃的隔天催我,我肯定還是回到拖延癌晚期的狀態……
所以,還是要感謝那些經常Push我的小夥伴,因為他們幫助我的進步;作為回報,我也會好好Push他們的!
優雅的給自己製造外部壓力首先你需要具有Growth Mindset(成長型思維);
然後你需要具有self-determination(自我決定意識)
對於年輕朋友來說,儘管少年成名的夢想很豐滿,但是自己的內部驅動力病並不高未必有那麼多的外部驅動力的;我們需要失敗經驗,需要感受悲哀、不安和氣憤,以及不斷嘗試直到成功,才能獲得「抗挫折能力」,沒有捷徑!!
失敗、恐懼、自責和心情壓抑是建構成功與良好心情的必要過程(Martin E.P. Seligman)
我們需要客觀的評估目標和困難,不能盲目去打無準備之仗,那不會愈挫愈勇,只會潰不成軍,最後習得性無助。
Resilience(抗壓能力)和Learned Optimism(習得性樂觀)
逐步踏出舒適區,分解目標,細化計劃,了解平均進度。
總之,想過好這一生,除了聽很多道理之外,還需要樂觀的執行下去;想要提高執行力,光靠自身的內部驅動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需要外部驅動來作為自己成長的核心動力。
我們就像一輛跑在路上的車:
發動機、輪胎、底盤是我們的初始屬性(有人是賓利,有人是比亞迪);
我們走的是人生之路(有人是高速,有人是土路);
我們的內部動力就像電池,啟動迅速,續航有限;
我們的外部壓力就像加油,補充續航,並給電池充電;
我們的技能和心態就是駕駛技術,決定我們怎樣走好人生之路;
最重要的,不能跟哪些開飛機的人比發展速度,但可以跟他們比人生厚度;
在本次Live的分享裡,我還會詳細介紹關於評估目標、分析困難、了解平均進度、設定外部壓力的方法,在此賣個關子,歡迎大家參加下周一(6.26日)晚8點的Live:6種將外部壓力轉化為內部動力的方法,點擊「閱讀原文」參加此次Live,早鳥票50張定價9.99(已發光),現價18.88,結束後改為3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