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爾街工作8年,回國後,孩子學英語我只讓她堅持做這1件事

2020-12-13 騰訊網

  作者:悅子媽,美國華爾街工作多年,曾任牛津中國區業務顧問,12歲大女兒悅子就讀於上海中學國際部

  英語很重要,這已經成為許多人的共識。

  前幾年回國,發現無論是針對大人還是孩子,各種在線的培訓機構和課程鋪天蓋地。而家長也大都很有意識,從小就開始為孩子進行英語啟蒙:磨耳朵,學自然拼讀,報班和外教1對1練口語。然而,我還是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

  身邊好多朋友的孩子開口英語說得都非常字正腔圓,可一旦給他一本滿是英文的原版書就完全抓瞎了!

  明明孩子的單詞量也夠,書中單詞單個含義都懂,可連起來就是不知道是什麼意思;或是句子結構看得雲裡霧裡。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原因也很簡單,就是因為缺少語境和大量閱讀,尤其是精讀內容的輸入。

  閱讀究竟有多重要?在美國生活了多年,有一點我深有體會。美國的孩子從幼兒園就會開始閱讀大量的書籍美國著名的大數據在線教育軟體公司Renaissance每年都會公布報告:What Kids Are Reading?裡面就詳細列舉了K-12年級閱讀榜單。

  Renaissance報告K~2年級學生的閱讀書單

  當我們把視線放回國內,近兩年作為教育指揮棒的高考,竟也開始直接使用國外專業媒體原文!比如今年1月才剛刷爆朋友圈的上海春季英語高考試卷,引用的外媒專業性令人咋舌,有《紐約時報》、《英國衛報》、《金融時報》甚至還有大火的美劇《生活大爆炸》!

  2019上海春考完形填空,取自《紐約時報》

  這種對英語閱讀重視的轉變確實是我始料未及的。在回國後,積累了一定聽說基礎的女兒我讓她開始專注於一件事:閱讀,並且是精讀。

  為什麼我在這裡一定要強調「精讀」兩個字?可能有些家長也會給孩子閱讀原版書籍,但大都重數量而不重質量。這種閱讀,其實都是「泛讀」。泛讀有用麼?有用的,但如果少了「帶著特定的閱讀目標,詳細地閱讀某些內容」,即「精讀」,是很難取得學術上的提升的。

  由於平時上班很忙,在花費4個月時間對比了市面多家做原版閱讀的機構後,最終我選擇了HiRead英文原版閱讀讓女兒學習。

  可能你們要說了,你這不就是給他們打廣告麼?其實,我只想把自身的真實經歷告訴大家,哪怕最後大家還是決定自己教孩子閱讀,或是選擇了更好的課程(也歡迎告訴我),相信我下面所說的內容都可以給你們有個很好的參考,也會讓孩子少走許多彎路。

  畢竟,選擇適合自己孩子的學習方式才是最重要的!

  這裡我再插一句,有些機構雖然做著原版閱讀,但卻做著泛讀的事情,聽聽故事音頻,跟讀打卡一下,稍微點兩道題就完事了。而國外有許多優秀的APP,比如Epic!,就能很好地完成泛讀這件事,有些還是免費的,這裡限於篇幅不作贅述,下次有機會單獨講講。

  而真正把精讀這件事做好的機構,我選來選去,最終還是為你們推薦HiRead。他家的課不一定是市面上最好的,但一定是市面上做的最用心的!為什麼這麼說?我為大家總結一下:

  1

  從封面開始,讓孩子學會思考

  國內許多家長給孩子讀繪本,往往是直接從正文開始的。而美國孩子的閱讀課,都是從」讀封面」開始的。

  讀封面有什麼用?主要是從封面的信息(標題、作者、圖片)激發孩子對該繪本的興趣,以及讓孩子猜測故事梗概。

  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側重點也不一樣。比如6歲左右的孩子,是興趣培養的關鍵期,HiRead Level 1的課程Pete the Cat在介紹了標題、作者等基本信息後,會給孩子播放一段作者創作皮特貓的視頻,讓他們了解到喜愛的角色是如何從作者筆下誕生的,也更能激發他們對這本繪本的興趣!

  而到了高級別Level 5的The Haunted Hotel課程中,側重點就放在了對故事內容的預測上:

  從書的標題中,你認為這本書是關於什麼內容的?

  看,在窗後有一個黑影,那會是什麼?

  從封面開始閱讀,我們可以訓練孩子的「觀察思考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與此同時,還成功地引發了他的「閱讀興趣」

  2

  用類母語的方式學習單詞

  語言學習離不開大量詞彙的積累,但回想下我們自己小時候學英語的過程,基本上單詞都是靠死記硬背。導致的後果就是現在每次看到英文,腦海裡都下意識地想把它先翻譯成中文,才能理解它的含義。

  那什麼是類母語的學習方式呢?想想我們小時候中文是怎麼學的?比如「蘋果」這個詞,一定是把音、形、義直接關聯起來,中間不會再用別的符號語言轉化一遍吧?那英語單詞的學習也可以參考這個方法,把「apple」這個單詞直接跟蘋果這個實物聯繫起來。

  在HiRead入門級別的課程Biscuit中,外教老師在講解「drink」這個單詞時,就會直接拿出一瓶飲料喝一口,讓孩子在腦海中直接建立起「drink」和「飲料「兩者的聯繫。

  而難度等級較高的原版書籍,比如章節書,孩子遇到了不懂的生詞該怎麼辦呢?這裡我建議:一些專業性較強的名詞,直接使用中英字典,解釋直白高效;而其他詞,尤其是形容詞和動詞,則強烈推薦使用英英字典。比如HiRead老師在講解Level 3級別The True Story of Balto中"bury"這個單詞的時候,並沒有直接給出中文解釋,而是寫明了英文釋義及例句,幫助孩子理解。

  而在講解完單詞後,馬上會有對應的練習讓孩子去完成,讓他掌握得更牢固。

  配套的單詞記憶配對練習

  這裡我再多說一句,他們家所有練習的展現形式我都覺得恰到好處,既保證了一定的趣味性,又不過分遊戲化。我曾經給我家5歲的老二報過一家機構的課程,整節課不停地讓孩子在屏幕上點點點。孩子是很開心,但後來慢慢就出現了學習不專注,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我覺得這也是現在許多課程,尤其是啟蒙階段課程過於遊戲化的副作用,家長在給孩子選課時應適當關注。

  3

  豐富的知識拓展

  現在有個特別流行的概念叫CLIL(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簡單來說就是通過英語來學習不同科目。當孩子已經積累了一定的英語基礎後,原版書中不少內容是能學到英語之外的知識的。

  比如HiRead Level 3級別的The True Story of Balto,故事真實地發生在Nome Alaska。Nome Alaska是哪兒?這裡就是一個拓展孩子地理知識的好地方。我們先來看看HiRead的老師是怎麼講解的。

  在介紹了地理位置和氣候後,老師提出了思考問題:在我們中國哪個城市跟Nome Alaska一樣寒冷呢?如果孩子有機會前往哈爾濱,那一下子就能對Nome這個城市有了直觀的認識。

  而同樣是Nonfiction類別的NGK系列書籍,由於本身自帶的科普屬性,能拓展的知識點就更多了!比如HiRead Level 4級別的NGK: Ants,雖然書中講的是螞蟻,但是外教老師會先對insect進行拓展。

  說實話,在看了這個課件後,我自己都漲了不少知識。原來我們地球上90%以上的動物是昆蟲;有6條腿的才是昆蟲,而蜘蛛有8條腿所以不是。

  而這些,在一般的語言教材及課程中是完全無法觸及的。

  4

  關注閱讀技巧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閱讀也是如此。最終我們都是希望孩子能成為獨立閱讀者,自主去閱讀章節書甚至是外媒的。那麼閱讀技巧的掌握就必不可少。

  而HiRead課程隨著等級的提升,會逐步對閱讀中的關鍵技巧進行講解,並進行系統性的訓練。

  比如HiRead在Level 2的Hi! Fly Guy中引出了故事構成的三要素:角色、場景和事件。

  在Level 3課程The True Story of Balto中用到了現在特別流行的思維導圖。

  在Level 6課程Lion VS. Tiger中提到了閱讀和寫作中都會用到的重要技巧:比較和對比。

  可以說,在學完HiRead的課程後,孩子不僅對書本中的內容能做到完全讀懂、讀透,同時,也習得了將來在自主閱讀時必要的科學方法。

  5

  輸入後輸出,形成完整學習閉環

  語言的學習離不開聽、說、讀、寫4個步驟。聽和讀是輸入,是讓孩子完成原始的積累,而在寫和說中就是讓孩子完成輸出的過程。

  上文我們提到的幾乎都是輸入的過程,那HiRead課程是如何做到讓孩子有效輸出呢?

  1

  外教小班直播課

  這幾乎是現在線上教育機構的標配了。但很多機構要麼只有直播課,孩子還沒有足夠輸入的情況下就讓他直接開口輸出了;要麼就只有視頻錄播課,孩子輸入是夠了,但又缺少輸出這個環節。而HiRead先視頻課件後直播課的模式,是我認為比較完整的學習閉環。

  而且HiRead的直播課非常強調孩子的互動,比如從最入門的Biscuit開始,外教老師在課上講解書中"yellow"這個單詞的時候,會讓小朋友去尋找身邊黃色的物品。在保證趣味性的同時,也讓孩子對這個單詞記得更牢固。

  2

  每日朗讀打卡

  我給大家放一個他們家學員學習Level 3課程The True Story of Balto的打卡錄音。朗讀的孩子剛滿6歲,可說起英語來已經非常有腔調了,這真的是堅持原版輸入和輸出的力量啊!

  3

  CCSS標準精品寫作課

  閱讀和寫作永遠是分不開的,孩子到了稍高一些的年級,就要開始讓他進行文字內容上的輸出了。從Level 3開始,HiRead開設了配套的寫作課程。並且,所有的作業都會由外教老師認真批改,給予點評和反饋。

相關焦點

  • 華爾街英語:世界那麼大,學好英語去看看
    在華爾街英語,每個人學習英語的動力都各不相同,有的人為升職,有的人為加薪……有這麼一批人,努力學習英語,只因為世界那麼大,他們想出去看看。, 我慢慢發現自信心提升了,也經常主動給自己找機會去鍛鍊表達,印象比較深的有幾件小事:有一次在洲際酒店舉行的答謝晚宴上,我和酒店的外籍主廚先生和實習生交流了很多,不僅關於美食還包括旅行目的地的分享,後來發現我在channel課(類似在線英語角)上聊的很多內容都可以直接用上,這應該就是「學以致用」吧!
  • 華爾街英語學員Sunny:我得到的更多的是改變生活的力量
    對於華爾街英語學員Sunny而言,華爾街英語帶給她的,不僅是一門語言技能,更讓她從無形的自律中懂得了堅持,學會換位思考,而且把這種習慣教給孩子,華爾街英語是改變她生活的力量。華爾街英語對Sunny進行了一次訪談,讓我們看看她分享了哪些自己與華爾街英語的故事。華爾街英語:Sunny,您為什麼想學英語?Sunny:上幼兒園的兒子拿著英語繪本問我怎麼讀?
  • 交了13萬多學英語 想退費華爾街英語拖一年多
    交了13萬5學倆月英語要退款 華爾街英語要扣除近兩萬課時費2017年時,由女士在位於青島市漳州路79號的華爾街英語中環廣場店報了L1至L8的VIP課程,總共交了135200元。由女士的課程於2017年5月5日開始,到2020年1月4日結束,共計32個月。
  • 9歲女孩獲全國英語大賽一等獎,媽媽:我只幫她做了這件事
    , 她還說「英語是一種非常好的能力,能夠幫助我同其他國家的人交流。」媽媽回應說「我自己是啞巴英語,沒法開口的,所以,我只能給她興趣。」9歲的李欣怡是從5歲開始學英語的,而興趣就是她最好的老師。(圖片來源於網絡)當孩子對英語產生興趣後,再開始從「聽、說、讀、看」等幾個方面出發幫助孩子進一步提升,才能達到事半倍的效果。
  • 哈佛大學發現,好父母讓孩子從小就做這件事!
    牛逼吧,可是誰也想不到,這樣一個牛人,在回國後的7年時間裡,一直做啃老族。天天窩在家裡,白天睡覺,晚上玩遊戲,就是不肯找工作。可是我們忘了,8歲時你沒教他繫鞋帶,20歲時他確實學會了,但20歲明明已經該打工賺錢養自己了,他卻只學會了繫鞋帶。你替孩子走的路,到最後都成了他踩的坑。2我有個朋友一直定居美國,對於孩子做家務這件事她十分看重,現在她的女兒已經完全可以自己動手處理自己的事情,雖然她只有5歲。
  • 華爾街英語全國在線教育經理餘寧:和對的人,做對的事
    上海2018年8月15日電 /美通社/ -- 2018年是華爾街英語進軍中國的第18年,在品牌迎來「成人禮」的時刻,一批和品牌共同成長,有著華爾街英語獨特「印記」的人應邀成為「18歲心啟程」專訪主角,分享光陰歲月裡的點滴記憶
  • 從學員到員工,華爾街英語精神如何寫進她的DNA
    在華爾街英語的7年時光裡,今天的主人公Annie從一位不敢開口講英語的學生,蛻變成今天深受學員喜歡和好評的優秀學習顧問,Annie坦言,在華爾街英語受益良多,每天好像都有進步和收穫,華爾街英語溫暖開放、尊重包容、充滿積極向上的能量,同時管理嚴謹規範細緻,這獨特的企業精神深深吸引並滋養著她。我們一起走近華爾街英語的員工,了解Annie與華爾街英語的不解之緣和她的成長經歷吧。
  • 在美國工作2-3年對回國就業有哪些幫助
    被若干人邀請答這個問題,前前後後想了有一個星期,關於工作2-3年的經驗,對回國到底有沒有幫助的問題,這牽涉到倆個非常嚴肅的標準:   1.你的行業經驗是否具有可轉移性?   2.你是否打算更換行業/職位?
  • 經驗談:家長做對3件事,孩子英語飛快進步!
    04做對三件事,沒想到進步如此快!我在陪讀時,除了零食誘惑、親親抱抱舉高高,主要用了兩個策略:1》》》讓孩子做老師看書的時候,碰到難的句子、單詞,我會主動示弱假裝請教她「這個怎麼念」,「那個怎麼讀」,讓她覺得比我知道的多。幾次下來,她就建立了滿滿的自信,學英語特有成就感。這方法還有個好處是,能反覆強化孩子對語言知識的認識。
  • 我在美國讀高中,暑假回國補英語
    今天我們來看看真實的美高紀錄 今年暑期,Alice把自己的行程安排得滿滿當當:六月中旬放假後,她先是和家裡人在國外玩了幾天,便回國參加一項商賽,隨後在杭州接受了整整20天的SAT集訓,補英語閱讀、寫作;八月底Alice又輾轉到北京——她報名了一個為期九天的夏校活動,功利地說,這會豐富她的簡歷。
  • 華爾街英語店員8小時洗腦學員 退款則百般刁難
    進去後他們讓我填表,然後過來一個課程顧問把我帶到一個小房間,介紹他們學英語的東西。很專業的銷售手段,一直在那說學英語有多麼好,好像不學英語人生就白活了一樣。」  「他們得知我還沒有工作,就跟我說,說一口流利的英語,不愁找不到好工作。然後就開始給我進行長達八個小時的洗腦,好像不在他們華爾街英語學習,我後面的日子就沒法過似的。」
  • 堅持睡前陪孩子做這3件事,3年後孩子變化驚人
    孩子讀小學以後對父母的依戀逐漸減少,爸爸媽媽們白天忙於工作,下班後的親子時間就是黃金教育時段。從現在開始,睡前陪孩子做這三件事,堅持3年孩子的變化會讓你驚訝,那個調皮搗蛋,沉迷手機的孩子會變成一個優秀自律,懂得感恩的好孩子。一起閱讀喜歡讀書的孩子,這一生的運氣都不會太差。
  • 我在華爾街做Cold Call
    已經畢業一年,美國回來後就到現在的銀行工作。剛收到分享邀請時我還有些驚訝,畢竟我不是BeBeyond的學員,申請的學校不是很出名,只是一所美國北部綜合排名20+、以商科見長的私立學校。喔,你說華爾街?要不,我們換個話題?學校畢業後,我開始了華爾街的實習之旅。
  • 睡前堅持陪孩子做這四件事,幾年後孩子變化驚人
    後來,我沒有給她講故事,放任她自己哭著睡著了。沒想到的是,她在夢中又大哭了起來。也許很多媽媽也會像我昨天一樣,用大吼、暴力解決問題,讓孩子帶著淚水與怨氣入睡。他們只是享受那個時間段的親子時光,那個媽媽很溫柔,爸爸終於放下工作,只屬於自己的時光。這個時候如果父母的態度是尖銳的,那真的會刺傷孩子,也破壞親子間的親密感。
  • 孩子將來英語高考140+?光背單詞可不夠,每天至少要花20分鐘做這件事
    孩子英語140+為的是什麼?為了上好大學,為了找一份好工作,為了讓孩子進入社會後能有好的未來。上大學之後,你的孩子會發現,他面對的除了以前模式化的考卷,還有更實際的問題。比如全英文授課、出國留學、做交換生、畢業之後去外企工作...在這種情況下,好不容易考上的高校,如果因為孩子的聽力口語能力不佳,而和這些機會失之交臂,那多可惜啊。
  • 一年級暑假,我帶孩子堅持做這4件事,老校長說比補課強百倍
    結合孩子的具體情況,我們一起確定了暑期最重要的四件大事:暑假作業 、鍛鍊身體、每天閱讀、規律作息。幾年來,我家一直維持在夜10點半睡覺,早8:30起床的作息規律,暑假期間只需確保繼續保持這一規律即可,我告訴孩子,另外三件大事,就得在作息不變的情況下完成。」還得想清楚,要怎麼鍛鍊身體,到哪鍛鍊,鍛鍊多少時間。
  • 中國的孩子刷抖音時,美國孩子卻在做這件事…
    作者希希,2002年赴美,曾供職於知名石油公司,因工作原因曾在沙特、卡達、英國、加拿大及美國多個地區長期生活;現定居德克薩斯州休斯敦;全職媽媽,女兒8歲。今天是第24個世界讀書日,國內外很多朋友已經把閱讀當做一種習慣。閱讀是生活的一部分,這是我對美國學校和社會培養閱讀習慣的總體感受。
  • 「華爾街英語」進門容易退款難
    小王用自己的一張信用卡,刷了1萬元報名,再通過華爾街英語與一家叫「北銀消費金融公司」的機構辦理了2萬元貸款。小王每個月要還給「北銀公司」1700多元,一年還清。  「當天報名時,推銷員說得天花亂墜,事後想想覺得學英語花3萬元學費,太貴了。而且我對杭州也不太熟悉,自己平常也忙著上課,怕騰不出時間參加外面的培訓,於是,我去華爾街英語要求退學。」
  • 華爾街英語店員8小時洗腦學員 想退款則百般刁難
    小談說,從進了店門後,華爾街英語的工作人員就一直用言語阻止她離開,也不讓她去吃飯。「當我詢問是否可以查看課程內容或試聽時,對方給予了否定的答案。當我表現猶豫時,對方就詢問我工資多少,學好英語後,我會賺得更多,至少會跟她現在一樣多。」
  • 「我在美國讀高中,暑假回國補英語」
    ,便回國參加一項商賽,隨後在杭州接受了整整20天的SAT集訓,補英語閱讀、寫作;八月底Alice又輾轉到北京——她報名了一個為期九天的夏校活動,功利地說,這會豐富她的簡歷。不過回國參加補習,尤其是補英語,卻出人意料地成了一種常態。中國式培訓深諳標準化測試之道。在留學生心中,「中國老師更懂考試」不僅僅是一種認知,更是中國龐大而又成熟的補習產業鏈的產物。回國補習是再自然不過的選擇,直接、高效,而這種集訓式的經歷,只構成了他們日常所承受的壓力的一小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