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孩子刷抖音時,美國孩子卻在做這件事…

2021-01-14 網易體育

作者希希,2002年赴美,曾供職於知名石油公司,因工作原因曾在沙特、卡達、英國、加拿大及美國多個地區長期生活;現定居德克薩斯州休斯敦;全職媽媽,女兒8歲。

今天是第24個世界讀書日,國內外很多朋友已經把閱讀當做一種習慣。閱讀是生活的一部分,這是我對美國學校和社會培養閱讀習慣的總體感受。

聽說國內的小孩子很多都沉迷抖音快手這樣的APP,在美國據我所知還沒有出現這樣的趨勢。在讀書這件事上,我感覺孩子們的確有被氛圍所影響到。

女兒閱讀範圍之廣,閱讀量之大,都是我們這一代在國內長大的80-90後所遠遠不及。我個人覺得,在美國的初等教育中,閱讀是做的最好的。

女兒的書架一角

說到讀書,必須要先介紹一下美國的社區圖書館系統。美國社區圖書館系統非常的完善,每隔幾公裡就會有一個圖書館。圖書館的會員卡是免費的,拿著有效證件就可以申請。

這種社區圖書館主要面對的是幼兒,中小學生,全職爸媽或退休人員。如果需要很專業的書籍,就要到專業的圖書館去借了。

對學齡前嬰幼兒,每個圖書館每周都會有Toddler?Time?(幼兒時間),主要面對3歲以下的幼兒,以及Story?Time?(故事時間),主要面對3歲以上到小學低年級的孩子。這兩個活動每次持續1小時,會有專門的圖書館老師給小朋友讀書講故事,一起唱歌或者做手工。

女兒在3歲去幼兒園前,我們基本上每天都會約上個把小朋友去圖書館泡1-2個小時,「幼兒時間」 也曾是她的最愛。

對中小學生,圖書館有專門的區域,並設有各種沙發、搖椅、課桌椅等等,以便使孩子們更舒適的閱讀。考慮到稍大的孩子可能沒有大量時間泡在圖書館,大家也可以在圖書館官網上預定要看的書,圖書館會發簡訊通知去取書的時間。

最貼心的服務是,如果你想看的書在這個館裡沒有,他們還會從其它圖書館幫你借過來,你可以在任意的圖書館歸還。

圖書借閱期限是3周,每次最多能借10本,如果3周內沒看完可以網上續借2周;如果5周還沒看完,就要親自到圖書館,還可以續借2周。藉此也可以看出各地政府對閱讀的重視。

以下是我們最常去的社區圖書館外景,以及本月的部分活動內容。

活動預告

APR 15? MON

MOTHER GOOSE TIME 鵝媽媽講童詩

April 15, 2019

10:30am?-?11:30am

APR 15? MON

FAMILY LEGO DAY 家庭樂高日

April 15, 2019

4:00pm?-?5:00pm

APR 16? TUE

TODDLER TIME 幼兒時間

April 16, 2019

10:30am?-?11:30am

APR 16? TUE

COMPUTER?CLASS:?WORD?ADVANCED?文本進階電腦課程

April 16, 2019

2:00pm?-?3:00pm

APR 17? WED

TODDLER TIME 幼兒時間

April 17, 2019

10:30am?-?11:30am

APR 17? WED

UNIVERSITY?BRANCH?CULINARY?CLUB:?ASIAN?TEA?PARTY?亞洲茶飲派對

April 17, 2019

1:30pm?-?3:00pm

APR 17? WED

PAJAMA NIGHT STORY TIME 睡衣晚間故事

April 17, 2019

7:00pm?-?8:00pm

APR 18? THU

STORY TIME 故事時間

April 18, 2019

10:30am?-?11:30am

除了社區圖書館,每個學校(從小學到大學)都有自己的圖書館。小學每周都有圖書館時間,相當於一節課,孩子們每周可以挑選2本書。一本是「主食」 ,就是比較「正規」的書,一本是「甜點」,就是類似童話、笑話、科幻類的「閒書」。

閱讀是貫穿美國小學階段最核心的教學活動。美國全國性的教育大綱《各州共同核心標準》(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對於不同年級的閱讀範圍,閱讀量和閱讀技巧有著明確的要求和定量測評。

按CCSS全美教學標準要求,美國小學畢業生至少需要閱讀1404本課外讀物,閱讀量佔到全部K12年級閱讀量的77.6%,且涉及故事、詩歌、戲劇、信息類等不同種文體。

在閱讀能力上,美國要求小學生不僅能夠對文章主旨和細節行準確的理解,還要求學會分析文章的組織結構,理清邏輯關係,並且通過評價式閱讀,探討不同的主題,增強對世界的認知;通過閱讀反思,培養批判性思維。

女兒從學前班5歲(美國的學前班是公立學校的第一年)開始,就有每天閱讀30分鐘的「家庭作業」。當時因為考慮到有些同學的閱讀能力和詞彙量有限,家長給小朋友讀書也可以。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當時老師的要求是「大聲讀出來」——因為在那個階段,孩子們的詞彙量和閱讀量都比較少,大聲讀書有利於快速增加他們的單詞量,而且有很多單詞只要能讀出來,就能明白意思。

5歲孩子讀的大多是簡單的圖畫書,為了增加趣味性,老師也鼓勵家長和孩子一起讀;有一些他們感興趣,但還沒辦法自己讀的書,家長可以反覆給孩子讀。

我記得女兒當時非常喜歡一本書,每天都要我給她讀,直到有一天,她的小夥伴到我家玩,女兒拿出那本書,一字不差的讀了出來。我當時非常驚喜,可見小孩子的記憶力是驚人的;她可能還沒有真正認識理解每個單詞,但那些都沒關係,可以慢慢學,最主要的是要讓她愛上閱讀,並養成習慣——永遠不要低估習慣的力量。

女兒學校有針對學前班的「100本書俱樂部」,每讀一本書就記錄下來,讀到100本就可以把所有照片貼到「俱樂部」的牆上,完成百本打卡的孩子們都很為此自豪。

到了一年級,女兒學校還是要求每天30分鐘的閱讀時間,讀什麼書沒有限制,孩子們基本上是按照自己的喜好隨意挑選書籍。老師會給家長一個推薦的書單和推薦的作者名單,以便家長了解孩子應該處在的水平。

校方推薦的一年級書單

一年級基本上還是處於泛讀的階段,對閱讀理解的要求不是很高,但是也開始要求家長在「陪讀」的同時,問一些啟蒙性的問題,比如故事主人公為什麼要這樣做?他這樣做的結果是怎樣?他是如何改變的?

通過這些提問,讓孩子潛移默化的了解要如何讀書,如何讀懂書。

女兒從一年級開始就比較喜歡讀 non fiction(紀實讀物),對 fiction (虛構類小說)反而沒有那麼大興趣。她那時最喜歡讀的是有關動物的書,我們把圖書館能借到的、基本上是她的閱讀水平的有關動物的書,幾乎全部讀完了。算下來大概超過了100本,有些書還反覆借閱了很多次。所以她現在對各種動物的了解已經甩開我好幾條街了。

女兒作為"student?teacher"給班上同學讀書

當然,老師給的書單是必須要讀的,再加上個人愛好所讀,一年下來她的閱讀量真的有200多本

通過一年級這種大量、無限制的涉獵後,女兒已經成為了一個小書蟲。不管走路、坐車,甚至吃飯都要拿著書看。她曾對我說,看書對她來說是一种放松。

作為成年人,我真的很羨慕她這種狀態——原來,看書的習慣一旦養成,真能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並紮根於她今後的成長道路上。

二年級開始,在每天閱讀30分鐘的基礎上,老師開始有了一些要求。下面這張圖是老師在二年級開學時發給家長和同學的,要求孩子們帶著這些問題閱讀。不難看出,這些問題大都是啟發式的,有時要讀不止一遍才能回答出來。這與國內孩子在語文試卷中的「閱讀理解」題有些相似。

這個階段在閱讀的同時,老師對拼寫單詞和簡單的寫作練習開始有了要求,會根據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每人每周給1本書精讀;在精讀的同時,把不認得的單詞記下來,作為本周需要學習的單詞,還要做一些閱讀理解的作業。

二年級雖然讀的書厚了,對深層次閱讀的要求高了,但每周2-3本精讀是必須保證的。這樣算下來,一年也是100-150本書的閱讀量。

從我個人的切身體會來講,對於5-8歲的孩子,我個人建議不要限制他們閱讀的範圍;孩子在每個階段會有不同的喜好,索性就讓他們讀任何他們想讀的書,這樣才能最有效的培養閱讀興趣。

「讀閒書」這件事在短期內肯定不能像刷題那樣看到成績,但對孩子的想像力、寫作能力,以及塑造三觀方面都有著直接的影響。有時看著女兒認真讀書的樣子,看著她小小年紀對很多事情侃侃而談,發表自己的看法,我真的感覺到閱讀在孩子成長中起到的作用。

就像我們小時候大多偷偷在被窩裡讀過三毛、金庸、瓊瑤,這些陪我們長大的「閒書」,直到現在還影響著我們對愛情,友情和親情的理解和嚮往。

You?are?what?you?read,看過的書,走過的路,終究會融成孩子人生的一部分。在這個專屬於讀書的日子裡,不妨放下手機,與孩子一起共讀吧。

本文來源:家長會了麼 責任編輯: 石玥_NS3913

相關焦點

  • 孩子一哭就給手機刷抖音?爸媽們,你們攤上事了
    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孩子一哭家長就給手機讓孩子刷抖音的這件事吧,孩子從小玩手機已經不是一戶兩戶人家出現的情況了,而是絕大多數的家庭都存在的問題,孩子一鬧脾氣就哄她給他手機玩。如果想要的東西你沒有給他,他就會叛逆,然後會產生各種思想扭曲的想法,比如說想要的玩具沒有要到就去偷;想做的事情做不到就去犯罪;喜歡的人不喜歡他就去毀滅等等。其中的利害關係因人而異,說不定長大後懂事了也不一定。
  • 孩子寫作業的時間越來越長,居然偷偷做這件事,我很懊悔
    01端午節假期第1天,我拿起用來給孩子釘釘打卡的手機,查看手機的流量監控時,令我大跌眼鏡:近一個月以來,每天抖音流量消耗,至少八九百兆,最高1G多。據統計,刷一個小時的抖音,需要 1G 流量。想起這段時間,孩子每天都很晚才完成作業,孩子睡得越來越晚,我還得陪著他一起熬夜,我的脾氣越來越暴躁。之前我還安慰自己說是孩子馬上就要考試了,學習任務比較重,過了這段時間就好了。沒想到,他居然偷偷的的做這件事,我感到很氣憤!
  • 美國孩子暑假要做的100件事,讓中國孩子哭了……
    ;是加強各種培訓技能的時候,是開學後決一雌雄的「彎道超車」……中國的孩子從懂事開始,好像就沒有自由自在的空間。這裡有一份《美國學生暑假要做的100件事》清單,如果你認為美國學生的暑假就是「無腦玩耍」,那就錯了!看似有趣的暑期清單下,是設計者們用心良苦讓孩子能有一個相對快樂,但時刻保持學習狀態的暑假。「玩」是孩子的天性,利用好孩子的天性去切實地教育,才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最大的收穫。一、哪些事情是有價值的?
  • 「轉載」孩子愛上刷抖音,擔心她玩物喪志,怎麼辦?
    刷「抖音」本身並不是問題,孩子對外界充滿好奇心,喜歡上刷抖音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關鍵是怎麼刷。很可能,刷抖音是朋友介紹給他一個特別有意思的事,他就順著刷下去了。也有可能,他們班上很多同學在刷,如果他不碰抖音,就失去了一個社交語言。如果你從這個角度理解孩子,人生剛剛開啟了「社交篇章」,對外界充滿好奇心,那麼抖音作為一個重要的窗口,他喜歡上這件事,我認為是應該獲得充分理解的。
  • 看到美國孩子暑假要做的100件事,中國孩子羨慕哭了…
    這裡有一份《美國學生暑假要做的100件事》清單,如果你認為美國學生的暑假就是「無腦玩耍」,那就錯了!看似有趣的暑期清單下,是設計者們用心良苦得讓孩子能有一個相對快樂,但時刻保持學習狀態的暑假。其實孩子是完全可以通過社會調查、檢索資料寫一本書的,這是件很嚴肅的事情。我喜歡美國兒童作業給孩子非常自由,但同時非常嚴肅的創作,只有這樣的創作才會跟露營、抓蝴蝶一樣,讓孩子享受,但又能取得巨大的滿足感。
  • 培養出優秀的孩子,父母都做了下面5件事
    2.用心陪伴孩子媽媽在逛淘寶,爸爸在刷抖音,看小說,奶奶在做家務,爺爺在抽菸,而孩子在客廳裡面一個人玩,這樣的場景在你家裡有沒有呢3.做好自己,樹好榜樣父母每天都是手機不離身,刷抖音,刷電視劇,還要要求孩子不許玩手機,責罵孩子玩手機,耽誤學習,這更是沒天理的事
  • 養娃4年,從不拒絕孩子刷抖音:自控力怎麼培養?給點誘惑就行
    而除了硬體不缺外,我們家在電子產品方面氛圍也不樂觀,每天早晨她看到我的第一眼,我幾乎都在用電腦碼字,而空閒時間我和先生也經常性會用手機看看時事熱點,刷刷抖音,追追劇,年幼的孩子自然會被這種氛圍所耳濡目染,發出的聲音、新奇的畫面都是激發她渴望的根源,因此她要求看抖音玩手機這事在我看來並非是「墮落」,而是完全合情合理。
  • 孩子叛逆都是父母所逼!爸媽常做這2件事,孩子不逆反才怪
    ……說起孩子叛逆這件事,無數家長都只能無奈地搖搖頭。他們往往只知道感嘆孩子的各種差勁和叛逆,卻不曾細細反思,原來孩子的逆反往往都是家長所逼出來的。不管是媽媽也好,爸爸也罷,常做以下幾件事,想讓孩子變得懂事乖巧幾乎不可能。(1)明顯讓孩子感覺到難以伺候。今天在抖音裡無意間刷到了三個畫面過於真實的場景——孩子開心地玩了一下午,地上散落著各種玩具和學習用具,孩子剛剛撿起其中的一個玩具,並暗暗下定決心「今天我一定要好好收拾房間!」
  • 哈佛大學發現,好父母讓孩子從小就做這件事!
    可是我們忘了,8歲時你沒教他繫鞋帶,20歲時他確實學會了,但20歲明明已經該打工賺錢養自己了,他卻只學會了繫鞋帶。你替孩子走的路,到最後都成了他踩的坑。2我有個朋友一直定居美國,對於孩子做家務這件事她十分看重,現在她的女兒已經完全可以自己動手處理自己的事情,雖然她只有5歲。
  • 刷了一個月的抖音才明白:真正毀掉一個人的,是這件事
    只要打開手機,裝上抖音快手這些短視頻軟體,就能讓你盯著屏幕,玩到忘情所以、看到眼睛發酸,全然不知時間和注意力就這樣悄悄地被偷走。 有數據統計,抖音85%的用戶在24歲以下,基本上都是95後,甚至是00後。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一邊瘋狂地刷著抖音短視頻,卻又一邊抱怨抖音這個時間的偷竊者。
  • 睡前還在刷抖音?做這三件事,培養孩子超牛"記憶"和高情商
    此時我們有的家長可能會選擇帶孩子去一些好玩的地方去玩,或者是在家多一點時間陪孩子。這就有一個問題了,我們家長可能想著白天的時候自己再忙也要抽出時間來陪孩子寫作業或者是做一些別的遊戲之類的。但到了晚上我們和孩子睡覺的時候,基本上最多給孩子說一個故事就關燈睡覺了。
  • 這四件事,父母越捨得,孩子越優秀
    第二件事捨得放手。我們要做一件事情的時候首先會考慮能不能吃這件事情的苦。這個世界做任何事情,並不是輕輕鬆鬆就能成功的。很多的孩子都以馬云為偶像,要想成為馬雲,那麼就要吃馬雲創業中所吃的苦。大家可以在網上查一下馬雲在創業中吃了哪些的苦。
  • 孩子沉迷於電子產品,爸媽應該做對這幾件事
    一個幾歲大的孩子,在想念家人時會拿起手機,與他們微信視頻;在畫了好看的畫時,會拿起大人的手機拍照留下紀念;稍微大一點的孩子,每天可能還會通過手機上的各種APP進行學習,這樣的日常並不少見。這就讓電子產品成為了父母和孩子之間戰爭的導火索。
  • 孩子留學申請,家長必須做對這5件事
    出國留學不僅僅是孩子一個人的事,更是一個家庭的大事。雖然孩子是留學中的主角,但只有家長參與其中並正確引導,才能使孩子在留學準備的各個環節中做出正確選擇,享受精彩的未來。很多家長會問:「那我們應該做些什麼,才能真正幫上孩子?」這裡,有5件非常重要,家長必須做對的事。
  • 當我們在做這10件事時,最好讓孩子看見
    導讀:當我們在做這10件事時,最好讓孩子看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當我們在做這10件事時,最好讓孩子看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生氣時,家長別做這6件事
    不少家長吐槽:現在的孩子脾氣可真大,發起火來,真是不好惹。這樣說的家長,其實是懂得觀察孩子的家長,同時也是對孩子的情緒管理比較重視的。但在具體場景中,家長卻很容易踩到孩子的「雷區」,孩子越是生氣,家長越來氣,親子之間瞬間就是一場血雨腥風。下面6件事,孩子生氣時家長不要做。
  • 孩子沉迷在抖音,家長該怎麼做?
    在一眾短視頻應用中,抖音穩居霸主地位,日活躍用戶超4 億,日人均使用時長超 90 分鐘。2019 年中國網民規模達 8.54 億。這意味著什麼?每兩個上網的人中就有一個人玩抖音,他/她每天都要在抖音消耗一個多小時。
  • 50件必須讓孩子做的危險事,你的孩子做過幾件?
    導讀:50件必須讓孩子做的危險事,你的孩子做過幾件?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50件必須讓孩子做的危險事,你的孩子做過幾件?!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美國父母一定陪孩子做的5件事(附童子軍活動手冊)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 in the wind, the answer is blow in the wind.剛來美國時,經常聽朋友分享他家孩子在童子軍裡攀巖走壁的故事,腦海裡不自主地迴蕩起這首歌,感覺這是一個出產man的組織。
  • 孩子沉迷抖音,家長不但不制止,還表示:經常一起拍
    原來孩子自從刷了抖音,就經常熬夜到很晚,第二天起來難免無精打採的。薛女士這才知道,自己或許做了一件錯誤的事情。於是就抖音的普及群體這方面,引起了社會的廣泛爭議,有的人覺得孩子刷抖音很正常,但有的人對此持反對態度,說辭也是各執一端。A.支持孩子刷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