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春秋教育-不只關注留學,更重視教育本身
講述香港和東南亞華人富豪們的發跡史的《亞洲教父》的副標題是「透視香港與東南亞的金權遊戲」,對於香港和新加坡的經濟繁榮給出了另一種解釋:這兩個城市成功的根本原因,在於他們被腐敗、低效的國家/地區所包圍,而他們把自己定位為這些國家/地區提供洗錢、走私服務的中心。
香港、新加坡繁榮的另一種解釋
最近看了一本書,叫做《亞洲教父》,講的是香港和東南亞的華人富豪們的發跡史,這本書還有一個副標題——「透視香港與東南亞的金權遊戲」。它有一個觀點很有意思,對於香港和新加坡的經濟繁榮給出另一種解釋:這兩個城市成功的根本原因,在於他們被腐敗、低效的國家/地區所包圍,而他們把自己定位為這些國家/地區提供洗錢、走私服務的中心。
這個觀點雖然初聽起來很「荒誕」,但你把整本書看下來,就會覺得,雖然有所偏頗,但這個觀點確實是香港、新加坡能夠在東南亞眾多城市中特別繁榮的原因之一。
我們可以先來看看香港、新加坡所處的地形:
前摩根史坦利亞洲區的董事、獨立經濟學家謝國忠指出:「新加坡一直標榜全球化的成功故事,事實上,新加坡的成功主要來自為印度尼西亞貪官及商人洗黑錢,現時印度尼西亞已經無黑錢可洗,所以新加坡正在蓋賭場,以便吸引他國的貪汙資金」。
而香港,則作為走私中心,孕育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富豪,在他們的傳奇背後,其實是見不得人的骯髒發家史。
一張華人富豪榜
寫滿了官商勾結,浸透了罪惡鮮血
攤開東南亞地區的華人富豪榜,你會感嘆華人創造財富的能力真是驚人。泰國,5%的華人掌握了70%的財富,馬來西亞,25%的華人掌握了70%的財富,印尼,3%的華人掌握了70%的財富,至於菲律賓,排名前十的富豪全部都是華人,同樣掌握著這個國家的經濟命脈。
在這些耀眼的光環背後,還有不為人知的一面。可以說,整個東南亞地區的華人富豪榜,沒有一個不是靠著走私、毒品、官商勾結、壟斷起家的。
你所聽到的那些「白手起家」的故事,不過是富豪們為了包裝自己編造出來的「童話」。比如說李嘉誠,就常常說自己小時候如何窮苦,讀不起書。實際上,他人生的轉折是娶了有錢的表妹,得到了大量資金支持。但這樣的事實常常不被人所關注,民眾最喜歡聽的,還是窮小子逆襲的故事。
而像菲律賓、印尼、柬埔寨、泰國這些國家的富豪,做得就更為過分了。一位匿名接受採訪的富豪這樣說:他曾經在國家獨立後,很快就用賄賂的方式將總理拿下,然後取得了壟斷執照的延期。他將這種賄賂行為稱之為「借貸」,在事情發生50年後,他依然清楚地記得賄賂的具體金額。
在柬埔寨,這個亞洲最腐敗的國家,官商勾結的例子隨處可見。這個國家的首富看似是華裔商人陳豐明,其實,他不過是首相洪森的「白手套」,據說,洪森家族至少擁有114家企業,僅被官方公布持股金額就達2億美金,而這只是冰山一角。可以說,在這些富豪的天價身家背後,是億萬民眾被榨取的血汗!
看似創造財富
不過是移民時的買路錢
與華人企業家靠著關係、壟斷起家不同,歐美的企業家依靠的更多是技術。我們從雙方的500強企業性質就可以看出這個區別。美國500強企業全部都是民企,其中沃爾瑪是開超市的,創始人沃爾瑪是因為創建了一種新的零售模式而起家的,蘋果公司、通用汽車、福特汽車,都是靠著自己的技術起家的。
而你反觀華人的500強企業,光是名字就一股濃濃的壟斷氣息,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背後官僚的做派。大家常說的華人企業家「原罪」,不是沒有來由的。
因為這個「原罪」,使得華人企業家移民的現象也成為了一道奇觀:在一個經濟飛速發展的國家,富豪們反而紛紛出逃,即使自己還沒有移民出去的,也早就把子女送到了國外。他們帶著大把資金來到了歐美、澳洲、紐西蘭,幾百萬、幾千萬的投資款,只為了獲得一個身份。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歐美、澳洲、紐西蘭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也有這些「原罪」企業家的功勞。
這是一個可怕的「生態鏈」。東南亞國家處在生態鏈的底端,負責財富收集,然後由收集的富豪將財富帶到歐美等國家,或者經過香港、新加坡這樣的洗錢中心再周轉出去,同時,他們也把子女送到歐美最好的學校裡,成為建設其他國家的人才。正如易中天所說,移民潮帶走的是財富和知識,剩下的是什麼?是貧窮和愚昧。
在這樣一個生態鏈循環中,弱國更弱,強國更強。看似弱國創造了財富,其實這些財富不過是移民時的買路錢。
Brighten the corner where you are
照亮你所在的每一個角落
點讚是一種鼓勵,
感謝分享轉發支持!
圖文來源於網絡,所有權屬於原作者。
如有問題,請與 springautumn.edu@gmail.com 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