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交淡若水」。
《莊子·外篇·山木》中的一句話,跨越歷史長河,成為今天亞洲政要的一個討論題目。
在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上,「政商關係新生態:君子之交,相忘於江湖」成為一個分論壇。
將官員與商人的關係拿到一個國際論壇上討論,足見其重要性——官商之間交往過密,往往不只是勾肩搭背、稱兄道弟那麼簡單,結成利益共同體後,極易滋生腐敗。而腐敗正是影響經濟健康發展的一個毒瘤。因此,在經濟新常態下,官商關係也需要一個「新生態」。
「勾肩搭背」 畸形官商「朋友圈」
官商之間結君子之交,本無可厚非。正如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所提及,「政府跟企業緊密結合更有利於追趕西方國家,否則會因先天不足而遲滯經濟發展」。
不過,目前的官商結合有些變味兒,從正常的促進經濟發展變為赤裸裸的權錢交易。
梳理一系列腐敗案件可以發現,絕大多數落馬貪腐官員都與不法商人有深度勾連,官員假借商人之手完成權力的「變現」,而商人則利用官員的權力謀求不正當利益。
有業內人士認為,畸形的官商關係集中體現在三個方面:打招呼、亂審批、充當保護傘。
——打招呼。在一些諸如工程招標、政府採購、資源出讓的經濟領域,找到政府部門的關鍵人物「打招呼」,已經成為一些商人拿項目的「不二法門」。比如,在湖南省交通系統腐敗窩案中,「打招呼」拿工程早已不是「潛規則」,而是明目張胆的「顯規則」。
——亂審批。以落馬貪官劉鐵男為例,身為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手上掌握著重要的項目審批權力,但是其違規審批行為卻直接導致公權力淪為個人謀利工具。在法院認定的其犯罪事實中,關鍵一項就是為商人邱建林三個公司獲得國家發改委審批提供幫助。
——充當保護傘。一些負有監管責任的幹部,面對違法犯罪現象「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通風報信、暗通款曲,充當不法商人甚至涉黑勢力的保護傘。比如,廣東省國土資源廳原副廳長呂英明,在擔任廣東省水利廳副廳長等職務期間,濫用職權,並且收受巨額賄賂,為西江流域盜採河砂團夥充當「保護傘」,導致西江流域河砂被大量盜採。
畸形官商關係的出現,與市場機制不完善、權力失去監督制約有關。
由於我國市場體系尚不完善,政府主導經濟發展的模式也沒有根本轉變,官員手中的資源配置權、項目審批權等確實能給商人「辦事」。論壇嘉賓全國工商聯原副主席保育鈞說,如果過分依靠政策,不是靠法治,就容易產生官商勾結,必然導致腐敗。
另外,一些權力一旦失去有效監督和制約,也就為一些希望「走捷徑」的商人打開了「方便之門」。「社會上慢慢形成了一種風氣和習慣,官員和商人以關係和利益作為交換條件,不論是民營企業還是國營企業,都存在這樣的問題。」格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董明珠說。
「背對著背」 官商關係又走極端
在反腐高壓成常態的背景下,「不敢腐」漸成氣候,然而,另一個極端卻出現了:為了避免「負責任」「受牽連」,一些官員對企業家避而不見,或者搞「軟拒絕」,從過去的「勾肩搭背」變成了「背對著背」。
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研祥集團董事局主席陳志列就關注到了官商關係出現的新動向:有些地方又出現了懶政怠政的不作為現象,一些官員「不吃、不拿、也不幹」,對企業家避之不見;而有些見了企業家滿臉笑容、客客氣氣,搞「軟拒絕」。過去的「勾肩搭背」變成了現在的「背對著背」,官員和企業家之間橫亙著無形的「隔離門」和「玻璃門」,使企業發展得不到正當支持和服務。
對此,鄭永年認為,因為反腐高壓,官僚不作為,出現了政府有權不作為而企業沒有足夠的權力來作為的現象。現在「不接電話、不批文件就是一些官員的『新常態』」。一些官員恨不得和企業一點關係都沒有,這種情況很麻煩。
一些企業家也表示,現在土地供了,資金批了,項目卻推不下去。從表面上看,是國家財政資金效能低下的問題,而從深層次看,恰恰折射出新形勢下庸政懶政怠政現象的抬頭,甚至蔓延。
「要治理這個問題,政府應建立一套重新考核幹部的制度。」保育鈞說,當前公務員只進不出,工資待遇跟級別掛鈎,只要不出大問題,可以一輩子享受公務員待遇,做好做不好都一樣。
保育鈞認為,應該建立公務員淘汰制度,考核跟績效聯繫在一起,從制度上預防不幹事,從制度上來調動積極性,既有獎勵又有處罰,讓不幹事的官員通過業績考核離開崗位。
關係淡如水約束權力劃清邊界
如何構建新型官商關係已成為社會焦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官商之間淡如水,要相敬如賓,不要勾肩搭背。」李克強總理也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要「以權力瘦身為廉政強身」。
從中央到地方、從反腐專家到經濟學者,都提出同樣一個思路:建立健康新型官商關係必須處理好權力與市場、權力與企業的關係。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參事錢穎建議,在經濟「新常態」下,必須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把政府與企業的關係從「關係緊密型」轉到「保持距離型」,把政府在經濟中的作用從「參與型」轉到「服務型」,既減少政府腐敗,又把企業解放出來。
此次博鰲論壇上,原外經貿部副部長、博鰲亞洲論壇前秘書長龍永圖說,建立健康新型官商關係,必須政府簡政放權,還要把法律作為一個底線來確定關係的基本框架。長期以來,中國官員和企業家的關係是不平等的,政府官員手中掌握了大量的權力,包括資源分配權和審批權。如果不真正建立一個法治關係,企業和政府的關係肯定是不平等的。
對領導幹部權力缺乏有效制約和監督是官商勾結產生腐敗的根源,需要切實規範權力運行。龍永圖表示,權力要在陽光下運行,要建構一套公開透明的權力運行機制,用制度來消除「沒有原則的政治」與「沒有道德的商業」,回歸權力和商業的本真,把權力關進位度的籠子裡。
對於權力的約束,鄭永年認為,關鍵是要不斷健全完善「權力清單」與「負面清單」制度。「權力清單」釐清政府職能邊界,將使政府更好發揮宏觀調控作用;「負面清單」劃定的企業經營邊界,從而最終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真正起決定作用。
(《法制日報》記者餘飛)
#微議#
政商關係需要構築制度的藩籬
政商之間,既應該相濡以沫,共度時艱,更應該相忘於江湖。新型的政商關係,關鍵在於能合能分,權力有邊界、運行公開透明
一談起政商關係,人們看到的好像只是表象上的錢權交易。就連中國商界領袖亦紛紛對當前政商關係發出諸多感慨,從柳傳志的「在商言商」,到王健林的「親近政府,遠離政治」,馮侖的「離不開,靠不住」,再到馬雲的「一直談戀愛,始終不結婚」等等,從其中不難看出企業家的群體性困惑和期望。如何構建一種正常的政商關係,不僅關乎企業自身的健康發展,也關乎國家能不能建立起清正廉潔有序的政治生態。正是因為極少數官員的服務監管缺位、不到位,乃至亂作為,或是由於極少數商人期望通過非正常途徑去謀利,致使規範經營的企業家無所適從,甚而出現這樣那樣的思想認識。
政商關係從來就是一對兒扯不清的矛盾,相互疏遠既不現實,又做不到;而走得太近,「勾肩搭背、不分彼此」,則又可能滋生諸多權錢交易、利益輸送等問題,從而影響到公平與效率。反腐高壓成常態,「不敢腐」漸成氣候,但卻出現另一個極端,為了避免「負責任」「受牽連」,一些官員對企業家避而不見或者搞「軟拒絕」,從過去的「勾肩搭背」變成了「背對著背」。
建立政商關係的新生態,關鍵是要從界定政府與市場的邊界入手,著力奠定新型的政商關係,一方面,建立平等的政商關係,政府官員不能佔有大量的權力,必須簡政放權。政府通過加快轉變職能,減少對市場配置資源的幹涉,保持宏觀經濟穩定,加強市場監管,維護市場秩序,彌補市場失靈;另一方面,對政商關係而言,就是對企業和政府邊界制度化和法治化,建設法治市場經濟。就政府來說,通過制定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明確「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的原則。既要解決政府越位,也要解決政府缺位;既要減少事前審批,也要加強事中和事後監管,逐漸完善權力追責制度。
經濟要發展,政商交往要有度。兩者可以「近」但不能「粘」,規範政商關係需要黨紀國法的制度籠子。具體而言,官員要執行規則,商人要遵循規則。一方面,近年來,國家不斷出臺政策,比如清理黨政幹部在企業兼職、規範離退休幹部在社團的兼職、嚴禁領導幹部參加高收費培訓項目、規範領導親屬經商辦企業等,目的就是在政商之間構築一道公開透明的「防火牆」;另一方面,企業也應有一張「負面清單」,讓企業知道不該幹什麼,做到「法無禁止皆可為」。這種法治上的努力,給出官商交往的制度遵循,正是為了塑造透明、公平、公正的良性政商關係。
說到底,政商之間,既應該相濡以沫,共度時艱,更應該相忘於江湖。新型的政商關係,關鍵在於能合能分,權力有邊界、運行公開透明。
(吳學安)
分享本文?點擊右上角…可分享到朋友圈。
訂閱法制日報微信?
方法一:掃一掃下方的二維碼
方法二:「添加朋友」中搜號碼:fazhiribaoxinwen
方法三:「添加朋友」中查找微信公眾帳號:法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