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觀察報
經濟觀察網 記者 老盈盈 還有不到兩天,第一批90後將邁入30歲。「三十而立」也意味著責任和壓力,越來越多90後開始謀求工資外的收入,其中包括投資理財和各種「副業」。
12月30日,騰訊理財通聯合企鵝智庫對全國多個城市的90後人群進行了調研,並發布《90後理財與消費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從多個維度展示了90後群體的投資理財及消費現狀。
調查顯示,98.4%的90後認為生活有壓力,且壓力指數與學歷成正比,學歷越高的90後壓力越大,碩士及博士成為90後中最「高壓」的人群。
而買房買車、日常開銷、人情社交是三大壓力來源。從壓力來源來看,90後最普遍的壓力來源是買房和買車,高達65.2%的90後選擇了此項。其次是日常開銷,有55%的90後選擇。值得關注的是,人情消費也是一個重要壓力來源,選擇它的90後佔比達到31.7%,僅次於選擇買房買車與日常開銷的比例。
另外,認為戀愛消費是主要壓力源的90後佔比為16.6%,但男生在這方面顯然面臨更大壓力——男生選擇此項的比例是女生的近3倍。
為應付買房買車、社交人情、日常開銷等各方面的壓力,90後在工資收入外也積極尋求其他收入。其中,投資理財收益是90後最普遍的工資外收入來源,其次是父母補貼和經營微商。
90後理財意識較強,調查顯示,84%的90後有理財的習慣,而且理財傾向越高的90後,自我感覺更為幸福。
調查顯示,超9成的90後在今年的投資理財中取得正收益,其中金融行業90後盈利比例最高,其次為網際網路行業和公務員90後,建築行業90後今年盈利比例最低。
此外,北京是90後平均理財收益率最高的城市,緊跟其後的是上海、深圳、重慶、廣州。
在理財渠道方面,84.5%的90後選擇了網際網路平臺,遠遠高出選擇銀行等傳統理財渠道的比例。長沙、成都等新一線城市的90後更偏好通過網際網路進行理財,如選擇網際網路理財平臺的長沙90後佔比高達91.7%。在平臺選擇方面,資金安全,收益率、存取靈活性成為90後考慮的三大因素。
報告的主要結論:
1、生活壓力方面。絕大部分的90後認為生活有壓力,學歷越高壓力越大。住房、汽車是90後的主要壓力來源,人情花費的壓力也不小,認為戀愛消費是主要壓力源的男生比例近3倍於女生。
2、收入來源方面。投資理財收益已成為90後工資外最普遍收入來源,其次是父母補貼。90後普遍有理財習慣,而且理財傾向越高的90後,感受更為幸福。
3、理財行為方面。絕大部分90後今年理財收益為正。金融、網際網路、政府公務員這三個行業/職業的90後理財收益最高。北京、上海、深圳、重慶、廣州的90後們理財收益最高。84.5%的90後選擇網際網路平臺進行理財,長沙、成都等新一線城市的90後更偏好通過網際網路進行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