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格律的要求,王灣的《次北固山下》令人很糾結

2020-12-20 詩友家園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這是唐代詩人王灣的一首五言律詩,頸聯被明代胡應麟贊為「形容景物,妙絕千古」。

時序匆匆交替,這怎不讓身在「客路」的詩人頓生思鄉之情?詩中「生」「入」用了擬人手法,卻在描寫景物中蘊含理趣。海日生於殘夜驅盡黑暗,江上景物呈現「春意」闖入舊年(實際可能還包含「立春」節也在當年歲末即臘月),趕走嚴冬,蘊含了時序變遷,新舊交替的自然規律,表現出具有普遍意義的生活哲理,給人樂觀積極向上的力量。

對王灣的《次北固山下》,佳評甚多,勿庸贅述。

我要說的是令人糾結的所謂違律的「三仄尾」。

「潮平兩岸闊」,「闊」,是表現「潮平」的結果。春潮湧漲,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與岸平了,船上人的視野也因之開闊。這一句,寫得恢弘闊大,下一句「風正一帆懸」,便愈見精彩。「懸」是端端直直地高掛著的樣子。詩人不用「風順」而用「風正」,是因為光「風順」還不足以保證「一帆懸」。風雖順,卻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順風,又是和風,帆才能夠「懸」。那個「正」字,兼包「順」與「和」的內容。這一句寫小景已相當傳神。但還不僅如此,如王夫之所指出,這句詩的妙處,還在於它「以小景傳大景之神」(《姜齋詩話》卷上)。可以設想,如果在曲曲折折的小河裡行船,老要轉彎子,這樣的小景是難得出現的。如果在三峽行船,即使風順而風和,卻依然波翻浪湧,這樣的小景也是難得出現的。詩句妙在通過「風正一帆懸」這一小景,把平野開闊、大江直流、波平浪靜等等的大景也表現出了。取象宏大。春來雪融,江水漫漲,崖岸寬闊,和風勁吹,船帆鼓起,何其壯也 。

但是,如果按格律死摳,則「潮平兩岸闊」這一句的「兩」字是仄聲,而按格律要求應該是平聲。兩岸闊是三仄尾,按現代人的觀點是犯了律詩大忌。但在唐代,犯此忌的優秀作品是比較多的。對於「三仄尾」是否合律,仍在爭論中,目前尚無定論。我們讀唐詩,唐人是並不絕對規避「三仄尾」的,即使到清代,雖對律詩格律要求嚴,但認為「平平仄仄仄」是拗律句,如清代董文渙《聲調四譜》中便說:「唯上句三字拗仄為『平平仄仄仄』句,乃正拗律而非借古句者。首二連平亦無夾平之病。」

下面據唐人五律略述一二。  

首先,看看出句平起式(指第二字平)。  

1.出句:平平仄仄仄。對句通常是:通仄仄平平。  例句:杜甫「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雲」、「星臨萬戶動,月傍九宵多」;李白「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岑參「晴開萬井樹,愁看五陵煙」;王績「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盧倫「殷勤報賈傅,莫共酒杯疏」、「今來部曲盡,白首過蕭關」;李頎「秋聲萬戶竹,寒色五陵松」;張謂「還家萬裡夢,為客五更愁」;崔顥「川從陝路去,河繞華陰流」;孟浩然「崔途跡未朽,千載揖清波」;皮日休「何時石上月,相對論逍遙」;劉禹錫「彌年不得意,新歲又如何」;趙嘏「星星一鏡發,草草百年身」;許渾「僧歸下嶺見,人語隔溪聞」;韋應物「浮雲一別後,流水十年間」。等等,不贅列。  

2.出句:仄平仄仄仄。對句則有二說。  

一是,由於出句是大拗,故以對句尾三字「三平」救。對句便是:通仄平平平。例句:沈佺期「四蹄碧玉片,雙眼黃金瞳」;韋應物「可憐白雪曲,未遇知音人」。此種句法前人稱雙拗。如,杜甫「欲陳濟世策,已老尚書郎。」方回評:「濟世策三字皆仄,尚書郎三字皆平,乃更覺入律。」紀曉嵐云:「此亦雙拗,乃濟、尚二字回換,非三平、三仄之謂。」 

二是,清代董文渙《聲調四譜》中說:「若再拗首字為『仄平仄仄仄』句,或又三四拗救為『仄平仄平仄』句,則拗極矣。而下句則斷斷用『平仄仄平平』不可易也。」則對句是:平仄仄平平。例句:祖詠「楚山不可極,歸路但蕭條」。其次,看出句仄起式(指第二字仄)。三仄尾,則會出現四仄:平仄仄仄仄;五仄:仄仄仄仄仄。對句當以第三字平聲救,為:通平平仄平。四仄如:杜甫「幽意忽不愜,歸期無奈何」、「南雪不到地,青崖沾未消」、「行色遞隱見,人煙時有無」、「乘爾亦已久,天寒關塞深」、「小雨夜復密,迴風吹早秋」、「河漢不改色,關山空自寒」,「摧折不自守,秋風吹若何」、「春宅棄汝去,秋帆催客歸」、「孤雁不飲啄,飛鳴聲念群」;孟浩然「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岑參「終歲不得意,春風今復來」;許棠「閒賞步易遠,野吟聲自高」;李商隱「腸斷未忍掃,眼穿仍欲歸」。等等。五仄如:杜甫「草木歲月晚,關河霜雪清」、「悄悄素滻路,迢迢天漢東」、「亂後碧井廢,時清瑤殿深」;李白「待月月不出,望江江自流」;王昌齡「響發調尚苦,清商勞一彈」;賈島「此地際會夕,當時雷雨寒」;李商隱「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等等。 

對於三仄尾,有學者認為:一,初學者不宜先學拗律,故最好是先學律詩正格;二,用三仄尾不為出律,但對句宜嚴格按要求。三,三仄尾類的拗句最好用於表示拗怒(niù nù)類感情或提起讀者注意處。

總而言之,只要意境佳,出句不必糾結是否三仄、四仄、乃至全仄。

相關焦點

  • 王灣《次北固山下》賞析,流傳千古名篇,頸聯絕妙令人稱讚
    今天小琦和大夥鑑賞的詩是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次北固山下》,作者王灣,唐朝玄宗時期詩人。玄宗是誰大家都知道哈?唐明皇李隆基唄。唐朝詩人輩出,才華橫溢的多不勝數,但王灣不在其列。《全唐詩》裡只留了他寥寥十首詩。
  • 唐詩三百首 |《次北固山下》王灣
    次北固山下王灣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今天我就來賞讀一下王灣的這首名作《次北固山下》,詩云:「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王灣是洛陽人,他是唐玄宗開元初年的代表詩人。
  • 詩詞鑑賞王灣《次北固山下》
    王灣,唐代詩人,河南洛陽人,他流傳下來的詩作並不多,但這首《次北固山下》卻在當時就暴得大名,為當時的人們所欣賞。今天試鑑賞一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八句的唐詩中第一聯就對仗的並不佔多數,但是王灣的這一聯對的非常優美,「客路青山」與「行舟綠水」,對的非常有意境,山中有路,水上行舟,自然而貼切。從山中出來搭船出行,正符合詩題之一意。「北固山」在今天江蘇鎮江以北,三面臨江。作者正是從山下上船出發。「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則是抒發江面上的寬廣。
  • 王灣的《次北固山下》清秀奇絕,格高新穎,氣象宏大
    剛才讀到王灣的詩《次北固山下》。這幾天因為陽曆新年的到來,感覺到這首詩深受廣大詩友的喜愛。今天我們就靜下來讀一讀這首詩吧。《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我往家寄的信不知到哪裡了,真希望北歸的大雁把它帶到我的洛陽老家。這首詩的題目《次北固山下》的意思就是在經過北固山下時停船住宿。因為北固山三面環水,詩人應該是泊船後,就在船上過夜。第二日一大早詩人出發時用這首詩記錄下了他在船上的所見所想。詩的出句峻拔清秀: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 王灣的經典名篇《次北固山下》,頸聯妙絕千古,詩人已來少有此句
    今天,小樓跟大家精讀的是王灣的《次北固山下》。王灣並不算一個十分著名的詩人,《全唐詩》裡,只留下了十首詩,不過,他的這首《次北固山下》,卻相當有名。明人胡應麟說,此詩頸聯「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形容景物,妙絕千古。」
  • 古詩詞賞析|《次北固山下》王灣|唐詩三百首
    教科書式品鑑詩詞·第492首古詩詞《次北固山下》唐·王灣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古詩今譯:鬱鬱蔥蔥的山外是旅客的道路,碧波蕩漾的江上正好行船。
  • 只寫了一首牛詩就名傳千古的王灣,《次北固山下》賞析
    《次北固山下》,是唐人王灣的詩。王灣,不是朝廷大佬,也不是高產詩人,他流傳下來的詩歌僅有十首,但他確是著名詩人。他只寫了一首著名的詩,就是《次北固山下》。《次北固山下》有一句有名的句子,叫作「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很多不熱愛唐詩的人都知道。
  • 王灣《次北固山下》,羈旅之中逆向思維,寫就別致一格的思鄉詩!
    唐開元年間的詩人王灣生於古都洛陽,洛陽一方水土養育了王灣,當然他無論走到哪裡心裡最美、最大的地方仍然是洛陽。走向仕途後,王灣因工作需要往來於吳楚之間,南方山水的清秀、建築典雅、人情的溫和深深吸引了他。次北固山下唐.王灣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 《次北固山下》的翻譯、賞析
    《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詩人王灣的作品,寫於一年冬末春初時,當時詩人由楚入吳,在沿江東行途中泊舟於江蘇鎮江北固山下時有感而作的。《次北固山下》原文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 宅在家裡學古詩——次北固山下
    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這是一首五言律詩,作者是王灣,對於王灣這個詩人,我們並不是太熟悉,他最為出名的也就只有《次北固山下》這一首詩。但是全唐詩中一共收錄了10首他的詩,所以他也算是一位比較有點成就的詩人吧。
  • 觀唐習律18 王灣《次北固山》兩個版本如此不同 你覺得哪個更好?
    在《全唐詩》中,王灣的詩被錄入10首,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次北固山下》,其中的頸聯受到當時宰相張說的讚賞:王灣,開元元年常無名榜進士。與學士綦毋潛契切。詞翰早著,為天下所稱。往來吳、楚間,多有著述。如《江南意》一聯云:"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詩人以來,罕有此作。張燕公手題於政事堂,每示能文,令為楷式。曾奉使登終南山,有賦。
  • 《次北固山下》:不愁為何強說愁
    不愁為何強說愁——質疑教參中對王灣《次北固山下》的點評 重讀《教師教學用書》對王灣《次北固查看《教師教學用書》對王灣《次北固山下》的點評時,我產生了不少疑惑。 首聯「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有語評「青山綠水掩蓋不住旅途憂鬱的情懷」。這「憂鬱」從何而來?王灣為什麼南下客遊?當時他心情如何?境遇怎樣?沒有資料查證,怎可單憑一個「客路」就說他「憂鬱」呢?
  • 古典詩文名篇鑑賞《次北固山下》
    次北固山下唐 王灣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①。王灣由滎陽主簿受薦編書,參與集部的編撰輯集工作,書成之後,因功授任洛陽尉。約在開元十七年,他曾作詩贈當時宰相蕭嵩和裴光庭,其後行跡不詳。[注釋]①客路:大路。
  • 《次北固山下》:盛唐氣象的標誌
    但王灣的《次北固山下》卻反其道而行之,自始至終格調明快,音節響亮,情緒高昂,給人以積極向上的力量。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王灣是洛陽人,卻鍾情於江南山水。這首詩寫的是長江下遊冬末春初早晨的景象。題目的意思是旅途中住宿在北固山下。旅途中住宿,住一夜叫「宿」,住兩夜叫「信」,住兩夜以上叫「次」。「北固山」在今江蘇省鎮江市北。這裡三面臨近長江,是觀江望景的好地方。
  • 初中七年級語文文言文知識點之《次北固山下》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初中七年級語文文言文知識點之《次北固山下》,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次北固山下》   1.作者王灣(生卒年不詳),唐代詩人,洛陽人。   2.首聯: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 古詩五首之【次北固山下】全文與翻譯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 歸雁洛陽邊。 【譯文】   愛好者路過蒼蒼的北固山下,船兒泛著湛藍的江水向前。   春潮正漲兩岸江面更寬闊,順風行船恰好把帆兒高懸。   紅日衝破殘夜從海上升起,江上春早年底就春風拂面。   寄去的家書不知何時到達,請問歸雁幾時飛到洛陽邊。
  • 王灣的《次北固山下》,有一半都是千古名句,值得細細品讀
    詩人王灣是開元時代的著名詩人,生於洛陽。他的大部分作品都已經散失了,《全唐詩》今存十首,他的名氣並不大,算不得一流詩人。但是他的這首《次北固山下》有一半都是千古名句,他也是因這首詩成名,廣泛被人熟知。一起來欣賞一下這首名作。
  • 2016年中考語文古詩文複習:《次北固山下》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譯文】   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綠的江水前行舟。
  • 從《次北固山下》,看詩詞中海的意向
    這個詩句肯定大家都知道,出自唐朝詩人王灣的《次北固山下》,這個詩人也是因為這首詩得以出名。這道題大家肯定都覺得應該選擇海上,不光大家這麼想,在詩詞大會上很多的人也是這麼選擇的。但是可能你不會信,這個答案應該是江上。詩詞大會組委的決定是認為這裡描寫的是江上的景色。但是在我們學的一些教材裡,這裡的解釋應該是夜色將盡之時,海上旭日東升。這就產生問題了,到底是哪裡出錯了呢!
  • 2018初中語文閱讀題之次北固山下
    下面是《2018初中語文閱讀題之次北固山下》,僅供參考!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