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測解題技巧:14組極易混淆的成語辨析

2020-12-11 碩文公考江蘇資訊
   言語理解與表達在行測考試中佔據了很大的比例,要想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這個模塊一定不能忽視。為了考好這個模塊,今天,江蘇公務員考試網小編給大家匯總了14組極易混淆的成語辨析,備考2021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的小夥伴們趕緊收藏學習!

 

  1.瞬息萬變 變幻莫測

 

  【詞義】

 

  瞬息萬變:瞬:一眨眼;息:呼吸。在極短的時間內變化了很多次。

 

  變幻莫測:事物變化很多不能預料,變化多端,難以揣測。

 

  【辨析】

 

  「瞬息萬變」與「變幻莫測」都有「變化」的意思,但是二者的區別在於:「瞬息萬變」偏重於「萬」,指時間極短而變化極多;而「變幻莫測」偏重於「莫測」,指變化多而不易把握,多用於氣候、政治風雲、命運等。

 

  【例句】

 

  ①兩個星期來形勢的發展真如天際風雲,瞬息萬變,表現了一個歷史轉折時期特有的複雜關係。

 

  ②仰望藍天大多有白雲襯託,那些變幻莫測的雲,或流動,或停駐,有意無意地為藍天添了裝飾。

 

  2.說來話長 一言難盡

 

  【詞義】

 

  說來話長:表示事情很複雜,不是幾句話就能說清楚。

 

  一言難盡:形容事情曲折複雜,不是一句話能說清楚的。

 

  【辨析】

 

  「說來話長」和「一言難盡」都有「事情複雜,說不清楚」的意思。但是二者的區別在於:「說來話長」側重不是幾句話就能說清楚(多指不大愉快的事),而「一言難盡」側重不是一句話能說清楚的(用在不好的事)。

 

  【例句】

 

  ①他倆反目成仇的原因說來話長了,並非三言兩語可以說得清楚,有時間我再和你慢慢說吧。

 

  ②她的成長故事簡直就是一言難盡,一次根本說不完,要分好幾次才說得完。

 

  3.說一不二 一言九鼎

 

  【詞義】

 

  說一不二:說怎麼樣就怎麼樣。形容說話算數。

 

  一言九鼎:九鼎:古代國家的寶器,相傳為夏禹所鑄。一句話抵得上九鼎重,形容所說的話分量很重,作用很大。

 

  【辨析】

 

  「說一不二」和「一言九鼎」都與「說話」有關係。但是二者的區別在於:「說一不二」側重說話算數。而「一言九鼎」側重所說的話分量很重,作用很大。

 

  【例句】

 

  ①他從來就是說一不二的,只要答應了的事,就一定要辦好。

 

  ②誠信就是說話算話,一言九鼎,一諾千金。

 

  4.碩果僅存 鳳毛麟角

 

  【詞義】

 

  碩果僅存:意思是唯一留存下來的大果子,比喻由於時間的推移,留存下來僅存的人或事物。

 

  鳳毛麟角:意思是鳳凰的羽毛,麒麟的角。比喻珍貴而稀少的人或物。

 

  【辨析】

 

  「碩果僅存」和「鳳毛麟角」兩者都有「稀少」的意思,但是二者的區別在於:「碩果僅存」側重由於時間的推移,留存下來僅存的人或事物,有「留下來的少」的意思;而「鳳毛麟角」側重珍貴而稀少的人或物,有「少」且「珍貴」的意思。

 

  【例句】

 

  ①城內的大茶館已相繼關了門,只有這家算是碩果僅存的一家。

 

  ②在古代的社會裡,像李清照那樣能以詞擅名當代文壇的女性,實屬鳳毛麟角,屈指可數。

 

  5.司空見慣 屢見不鮮

 

  【詞義】

 

  司空見慣:指某事常見,不足為奇。

 

  屢見不鮮:形容事物看見過多次,就不會覺得新奇。

 

  【辨析】

 

  「屢見不鮮」和「司空見慣」都有「見多了,不以為奇」的意思。但是二者的區別在於:「屢見不鮮」含有的「不足為奇」客觀性強,語義重;而「司空見慣」還可以表示「某人認為某物或現象常常見到」,主觀性強。

 

  【例句】

 

  ①我們見非洲人吃螞蟻,大感驚奇,但導遊卻說,那是司空見慣的事。

 

  ②在當今熱鬧繁華的社會中,有許多商家為了提高營利,不斷地將祖國的語言文字錯用、濫用、誤用;而在平常的日常生活中的誤讀字和語病更是屢見不鮮。

 

  6.搜索枯腸 挖空心思

 

  【詞義】

 

  搜索枯腸:枯腸:比喻腦子裡很空。形容動腦筋極力思索。

 

  挖空心思:想方設法,費盡心機。

 

  【辨析】

 

  「搜索枯腸」和「挖空心思」均含有「想辦法、思索」之意。但是兩者的區別在於:「搜索枯腸」多指寫詩文,且感情色彩多為中性,而「挖空心思」使用範圍較廣,且感情色彩多為貶義。

 

  【例句】

 

  ①不深入火熱的鬥爭生活,只坐在屋子裡搜索枯腸,怎麼能寫得出好作品來呢?

 

  ②總是挖空心思去想怎麼讓別人難過,結果得不償失,不但沒有損人而且還害己,真是自作自受。

 

  7.夙興夜寐 焚膏繼晷

 

  【詞義】

 

  夙興夜寐:意思是指早起晚睡,形容非常勤奮。

 

  焚膏繼晷:膏:油脂,指燈燭。晷(guǐ):日影,指白天。夜裡點了油燈,繼續白天的事。形容學習、工作勤奮。

 

  【辨析】

 

  「夙興夜寐」和「焚膏繼晷」均含有「勤奮」之意。但是二者區別在於:「焚膏繼晷」多形容學習、工作勤奮。而「夙興夜寐」使用範圍較廣,可修飾勤於政事、科研、藝術、事業、學習等。

 

  【例句】

 

  ①張校長几十年如一日,夙興夜寐,把全部精力都獻給了教育事業。

 

  ②他不顧一切地勤奮學習,像中了魔似的焚膏繼晷,終於考入北京大學。

 

  8.繩鋸木斷 水滴石穿

 

  【詞義】

 

  繩鋸木斷:比喻力量雖小,只要堅持不懈,事情就能成功。

 

  水滴石穿:水經常滴在石頭上,能使石頭穿孔。比喻只要堅持不懈,事情就能成功。

 

  【辨析】

 

  「繩鋸木斷」和「水滴石穿」同源同義,常可換用或連用,區別僅在於喻體不同。「水滴石穿」有時可用原義,「繩鋸木斷」則一般不能。

 

  【例句】

 

  ①功夫不負苦心人,只要功夫到了,定能繩鋸木斷,水滴石穿,取得可喜成果。

 

  ②這巖穴頂上的水滴個不停,千百年來水滴石穿,把地面上弄得坑坑窪窪。

 

  9.失之交臂 坐失良機

 

  【詞義】

 

  失之交臂:形容當面錯過了好機會。

 

  坐失良機:不主動及時行動而失去好機會。

 

  【辨析】

 

  「失之交臂」和「坐失良機」都有「失去好機會」的意思。「坐失良機」的原因大多是指人不採取主動;「失之交臂」的原因則不一定是主觀方面。

 

  【例句】

 

  ①世界上有很多偉人也差點兒跟成功失之交臂。

 

  ②布朗先生決定不買那套房子,其實他是在坐失良機。

 

  10.矢志不渝 始終不渝

 

  【詞義】

 

  矢志不渝:表示永遠不變心。

 

  始終不渝:自始至終不改變。

 

  【辨析】

 

  「矢志不渝」指立志不改變,形容態度的堅定。「始終不渝」指從開始到結束一直不變,形容態度的一貫性。

 

  【例句】

 

  ①愛情,就是一百年的孤寂,直到遇上那個矢志不渝守護著你的人。

 

  ②中國人民始終不渝地支持一切被壓迫人民和被壓迫民族的解放鬥爭。

 

  11.殊途同歸 異曲同工

 

  【詞義】

 

  殊途同歸:原意是通過不同的路徑走到同一個目的地。比喻用的方法雖不同,但目標與結果都一樣。

 

  異曲同工:曲調雖然不同,卻都同樣美妙。後比喻不同的說法或做法都收到同樣的效果。

 

  【辨析】

 

  「異曲同工」偏重於指採用不同的方法、做法可以取得同樣好的效果;「殊途同歸」偏重於指採用不同的方法、道路可以達到一樣的目的或得到相同的結果。

 

  【例句】

 

  ①抗日戰爭時期,許多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儘管各有各的情況,但殊途同歸,都聚集到了革命聖地延安的寶塔山下。

 

  ②這兩首詩雖然表現手法不同,但都能引起讀者的共鳴,有異曲同工之妙。

 

  12.疏而不漏 滴水不漏

 

  【詞義】

 

  疏而不漏: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惡就要受懲罰,它看起來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終不會放過一個壞人。比喻作惡的人逃脫不了國法的懲處。

 

  滴水不漏:形容說話、做事十分周密,沒有漏洞。

 

  【辨析】

 

  「疏而不漏」指該放過的放過,不該放過的絕對不漏失,即寬嚴有度;而「滴水不漏」強調一點兒也不漏失,多指言行嚴謹,不出錯。

 

  【例句】

 

  ①他殺人後就逃走了,殊不知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終於還是被捕歸案。

 

  ②他自以為謊話說得滴水不漏,其實大家早已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13.四通八達 暢通無阻

 

  【詞義】

 

  四通八達:四面八方都有路可通。形容交通方便。

 

  暢通無阻:毫無阻礙地通行或通過。

 

  【辨析】

 

  「四通八達」和「暢通無阻」都可以形容交通便利。「四通八達」側重於有路可通,且只能應用於交通方面;「暢通無阻」側重於不受阻礙,除交通外,還可用於其他事物。

 

  【例句】

 

  ①武漢是中南地區交通樞紐,鐵道、公路、航線、水道,交通極為便利,四通八達。

 

  ②有了這張通行證,你就可以暢通無阻地抵達目的地。

 

  14.所向披靡 所向無敵

 

  【詞義】

 

  所向披靡:比喻力量(多指軍事力量)所達到的地方,一切障礙全被掃除。

 

  所向無敵:力量很強,到哪裡都沒有對手。

 

  【辨析】

 

  「所向披靡」和「所向無敵」都有力量強大,無往不勝的意思。「所向披靡」強調無所抵擋。「所向無敵」強調沒有敵人。

 

  【例句】

 

  ①我軍英勇無敵,所向披靡,使敵人聞風喪膽。

 

  ②只有緊緊依靠人民群眾,我們才能所向無敵,取得革命的勝利。

 

  【真題演練】

 

  1、(2018新疆)自18世紀工業革命以來的每一次技術革命,都重塑了全球經濟競爭的格局,但似乎每一次我國都_________,唯獨今日人工智慧革命讓中國幸運地站到了與西方發達國家_________的同一條起跑線上。與大洋彼岸的精英們朝著人工智慧快速行進的腳步相併行,中國企業邁向人工智慧的步履也格外鏗鏘。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失之交臂 比肩

 

  B.錯失良機 一致

 

  C.故步自封 並排

 

  D.無功而返 同步

 

  【解析】第一步,分析第一空。由文段「唯獨今日人工智慧革命讓中國幸運地站到了……」可知之前中國沒有參與18世紀以來的每一次技術革命,第一空應填入與「沒有參與」意思一致的成語。A項「失之交臂」指擦肩而過,形容當面錯過;B項「錯失良機」指錯誤地失去了良好的機會。兩者均符合語境。C項「故步自封」比喻安於現狀;D項「無功而返」指沒有任何成效而回來。兩者均不符合語境,排除C項和D項。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由「與大洋彼岸的精英們朝著人工智慧快速行進的腳步相併行」可知,第二空應含有「腳步相併行」的意思。A項「比肩」指並肩,也比喻地位相等,有「腳步相併行」的含義,符合語境。B項「一致」指沒有分歧,不能體現地位相當的含義,且與空後的「同一」語義重複,不符合語境,排除B項。

 

  因此,選擇A選項。

 

  2、(2019上海)當年對劉邦入鹹陽,「緩刑弛禁,以慰其望」採取的是有所不為。後劉備入蜀,諸葛亮則「威之以法,限之以爵」,採取的是「有所為」。「為」與「不為」________,都深得人心,實現大治。原因就在於________:秦朝苛政,百姓苦不堪言,不為而治,順應人民的意願;而蜀中,劉璋長期暗弱,豪強專權自恣,必須嚴刑峻法。

 

  依次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異曲同工 度德量力

 

  B.殊途同歸 審時度勢

 

  C.背道而馳 實事求是

 

  D.見仁見智 量力而行

 

  【解析】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橫線前分別論述了劉邦的「為」和劉備的「不為」兩種做法,橫線後的「都」表明,兩種做法取得的效果是一樣的。因此該空應體現「做法不同效果相同」這一含義。A項「異曲同工」指不同的曲調演得同樣好,比喻話的說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達到目的;B項「殊途同歸」指通過不同的途徑,到達同一個目的地,比喻採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結果。兩者均符合語境。C項「背道而馳」指朝相反的方向跑去,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偏消極色彩,而文段「為」與「不為」達到的結果是積極的,排除C項。D項「見仁見智」指對同一個問題,不同的人從不同的立場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文段強調的是做法,而非看法,不符合語境,排除D項。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通過橫線後的「:」可知,後文是對所填內容的具體解釋。根據「秦朝苛政……順應人民的意願;而蜀中劉璋長期暗弱……嚴刑峻法」等信息可知,強調的是要根據不同的情況,採取不同的對策進行治理。A項「度德量力」指衡量與估計自己的德行和能力,側重對自己的估量,與後文的解釋不符,排除A項。B項「審時度勢」指觀察分析時勢,估計情況的變化,強調對情勢的估量,符合語境。

 

  因此,選擇B選項。

 

  【拓展】實事求是:指從實際對象出發,探求事物的內部聯繫及其發展的規律性,認識事物的本質。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實際情況辦事。量力而行:意思是按照自己能力的大小去做,不要勉強,多指在符合自己能力的範圍內做事。
 

相關文章
相關問題

相關焦點

  • 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這14組成語辨析極易混淆(2)
    【辨析】   「失之交臂」和「坐失良機」都有「失去好機會」的意思。「坐失良機」的原因大多是指人不採取主動;「失之交臂」的原因則不一定是主觀方面。   【例句】   ①世界上有很多偉人也差點兒跟成功失之交臂。   ②布朗先生決定不買那套房子,其實他是在坐失良機。
  • 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技巧:7組易混淆的成語辨析
    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技巧:7組易混淆的成語辨析由國家公務員考試網行測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技巧,7組易混淆的成語辨析,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行測解題技巧:7組易混淆的成語辨析
    言語理解裡的成語辨析題,一般安排在第一部分,這個類型的題目可以說是從小做到大了,從小學考試到公務員考試,它一直是考察語言掌握能力的有效辦法。儘管部分詞義很容易就能區分出來,但也不乏一些正確率很低的題,這時候考察的就是能否充分掌握其使用語境和固定搭配的能力。
  • 公務員考試行測:近義實詞辨析解題方法
    公務員考試行測:近義實詞辨析解題方法由廣東公務員考試網行測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公務員招聘考試,公務員考試,廣東公務員考試,廣東公務員行測的內容,請關注廣東公務員考試頻道/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言語】2020行測言語你必須轉發的成語辨析7組
    【言語】2020行測言語你必須轉發的成語辨析7組由北京人事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言語,2020行測言語,成語辨析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北京公務員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國家公務員考試培訓諮詢電話:400-010-1568。
  • 高中語文|孩子必備的近義詞辨析解題技巧
    近義詞辨析解題技巧現代漢語中成語的數量很多。在眾多的成語中,意思相近的近義成語佔了相當大的比例。近義成語的使用主要分成兩大類:1、形近義不同有的成語與其他成語由於讀音、字形相近或具有某些共同的語素,在使用時極易混淆。
  • 2020寧夏省考行測解題技巧:十組成語辨析(一)
    公務員考試行測中的常識判斷是考查考生平時知識積累的重要部分,這部分知識範圍廣泛包羅萬象,要求上知天文下曉地理,考生不僅平時要多觀察多積累,更要注意總結才能便於記憶。今天,寧夏華圖為大家帶來十組成語辨析(一),希望大家及時鞏固、積累。
  • 2015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技巧:易望文生義的成語盤點
    2015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技巧:易望文生義的成語盤點由國家公務員考試網高分經驗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2015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技巧,成語,國家公務員考試高分經驗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2021年國考行測解題技巧:100個易混成語辨析
    言語理解與表達在行測考試中佔據了很大的比例,要想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這個模塊一定不能忽視。為了考好這個模塊,今天,公考通給大家匯總了100個易淆成語辨析,備考2021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的小夥伴們趕緊收藏學習!
  • 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這7組成語辨析易混淆
    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這7組成語辨析易混淆由國家公務員考試網行測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行測技巧,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2018廣東省考行測備考技巧之選詞填空詞語辨析
    2018廣東省考行測備考技巧之選詞填空詞語辨析 2018-03-22 15:39:31| 來源:廣東中公教育
  • 2020廣東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成語辨別技巧之語素聯想法
    2020廣東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成語辨別技巧之語素聯想法由廣東公務員考試網行測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2020廣東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成語辨別技巧之語素聯想法,廣東公務員行測的內容,請關注廣東公務員考試頻道/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2018山東公務員考試行測技巧:詞語辨析角度之含義側重
    2018山東公務員考試行測技巧:詞語辨析角度之含義側重 2018-03-13 15:01:09| 中公教育 張嚴松
  • 2020年軍隊文職言語理解與表達備考:容易混淆的六對成語
    【導讀】華圖寧夏軍隊文職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0年軍隊文職言語理解與表達備考:容易混淆的六對成語,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成語考察在軍隊文職考試的邏輯填空中佔有重要位置,今天華圖教育給大家帶來軍隊文職考試中容易混淆的六對成語,為大家的備考助力!
  • 2019福建事業單位行測言語理解解題技巧:詞義辨析的6類角度
    2019福建事業單位行測言語理解解題技巧:詞義辨析的6類角度 福建事業單位招聘網:提供2019福建事業單位考試試題及答案,包括2019福建事業單位招聘筆試試題及答案、福建事業單位面試試題及答案
  • 2020國考行測資料分析中易混淆概念辨析之倍數
    國考行測資料分析答題技巧:國考頻道提供2020國考行測資料分析答題技巧,行測資料分析速算技巧,包括增長量、增長率、倍數、比重、平均量等。本文整理2020國考行測資料分析中易混淆概念辨析之倍數。
  • 2021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解題技巧:容易望詞生義的成語(下)
    2021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解題技巧:容易望詞生義的成語(下)由北京人事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國考行測技巧,國考解題技巧,2021國考筆試解題技巧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北京公務員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國家公務員考試培訓諮詢電話:400-010-1568。
  • 言語必考成語,讓行測再提十分
    很多考生對於公務員考試行測言語理解這一類題目把握不準,言語類題目帶給我們的感覺也是又可愛又可恨,可愛的是誰都能做,可恨的是總也做不對。言語中就絕對沒有兩個意思完全相同的詞語,所以,準確辨析詞語的細微差別才是做對言語類題目的關鍵,而成語必然是詞語的重中之重。我們應該遇到過這樣的問題:為什麼我的選詞填空總是一誤再誤;我怎麼總是在模稜兩可中選擇了錯誤的選項;總是面對著有些明明判若兩途的成語,卻又覺得並無二致而無所適從……面對這些,即使看到答案,依然有種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覺。
  • 初中語文語用基礎:近義詞辨析題解題技巧
    近義詞辨析題解題技巧   近義詞辨析題在中考中經常出現,但因為近義詞「易混難辨」,學生答題時往往分辨不清,不知如何下手,所以該題得分不高。其實,做近義詞辨析題,除了平時做題積累,識記詞語之間的細微差別之外,答題技巧也是得出正確答案的一個重要渠道。我們以下面幾組近義詞為例闡述之。
  • 公務員備考資料:2021年國考行測高頻成語30組
    公務員備考資料:2021年國考行測高頻成語30組由北京人事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公務員備考資料,2021年國考,行測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北京公務員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國家公務員考試培訓諮詢電話:400-010-1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