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世界的價值觀是個啥東西?

2020-12-10 動態大參考

人權,一直是西方世界引以為豪的價值觀之一。也是西方世界攻擊甚至是顛覆他國內政的工具。然而,澳大利亞士兵槍殺阿富汗平民百姓和戰俘一事曝光,則徹底顛覆了對西方人權觀的認知。而面對中國的批評,澳大利亞和西方世界的一致反應,則更是顛覆了對西方人權觀的認知。

澳大利亞槍殺阿平民和俘虜事件一經曝光,真的讓人太震驚了。這麼公然地槍殺,與畜生何異。特別是在人類已經高度文明的今天。

而澳大利亞士兵的惡行,政府方面並不是不知情。因為曝光的醜聞是從政府機密庫獲得的。面對這麼嚴重的侵犯人權事件,澳政府竟然一直在隱瞞包庇。

惡行曝光之後,澳政府到目前為止並沒有對施暴者做出懲罰決定,反而是欲把舉報者置於死地。而對此,天天高喊人權的西方世界似乎是全體禁聲了。

如果只是這樣也就罷了。當中國方面對此表達憤慨之意的時候,不僅澳總理要求中國道歉,一些西方國家竟然指責中國幹預澳內政。特別是人權「領袖」美國,竟然表態堅定站在澳大利亞一邊。也就是支持這種無端殺戮行為。真的讓人無語了。

其實,類似的事件發生最多的是在美軍身上。從美國的國家層面上,到處無端燃起戰火,製造了多少人間悲劇。

整天高喊著人權、人道,卻不斷的在世界上到處無端的殺人放火。這就是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的文明,這就是所謂的普世價值觀。

對外沒有人性,對內同樣的是沒有人性。最典型的就是在抗疫問題上。隱瞞、撒謊與欺騙成性,任由疫情四處擴散,發達的西方世界竟然讓疫情變成了瘟疫。如果說新冠病毒被施了詛咒了的話,那就是上天在懲罰西方世界的沒有人性。

此前,美國為首的一些西方國家,在沒有弄清病毒來源的時候,就斷然指責中國,甚至還要向中國索賠。這會兒,新冠病毒疫源地直接指向了西方世界,這會兒也不提索賠了。

其實,到了這會兒,應當知道什麼叫普世價值觀了,什麼叫人權了。在西方世界眼裡,人權想怎麼定義就怎麼定義,想怎麼用就怎麼用。貧窮落後的國家就不配有人權,更不配有國家主權。西方的窮人、少數裔就活該死於新冠。

所謂的普世價值,不過就是消滅不同於西方的文化文明

相關焦點

  • [俠客島]「從西方來的」未必等於「西方價值觀」
    經過提問的記者來自華爾街日報,問題這樣問:「你去年說西方價值觀的教材不適合課堂,希望你可以解釋一下,西方價值觀具體是指什麼?因為馬克思主義本身好像是西方的一個概念吧?另外,教育部對這些有西方價值觀的教材如何處理?」所以我們有必要回顧一下去年1月的那件事。
  • 西方價值觀中過度自我是誤讀中國陰陽能量本質造成的偏差
    中西方價值觀差異的聲音不停地響徹世界的上空。中國有中國的價值觀。西方有西方的價值觀。中國價值觀和西方價值觀上,存在著不同的嚴重差異。中國價值觀中談化了自我。西方價值觀中顯示出過度的自我。我們說,西方價值觀中過度的自我,是誤讀了中國的自我能量和為他能量的陰陽和諧能量的本質,所造成的人為偏差,其絕對精神,絕對存在,絕對精神能量的存在的哲學根據在此。
  • 西方價值觀並不等於人類價值全部
    西方是自己將自己置於世界的中心的。西方價值觀是人類價值嗎?西方的價值觀等同於人類價值觀嗎?我們怎麼說都沒有人認同,看一看西方哲學家自己怎麼說。德希達說:西方被置於世界的中心,使人聯想到理性,進步,自由,正義等價值。而西方以外的世界,則被視為不同程度地與這些價值有距離。與西方價值相反的則是迷信,專制,非理性。這種對立的邏輯一直可以追溯到人類認同哲學的實體的最基本的方面,可以在最不明顯的人類價值中和我們用於表達價值的語言的結構中找到。
  • 社評:說的是西方政治價值觀,別扯偏了
    他在教育部學習貫徹《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精神座談會上談到「三個決不」:決不允許各種攻擊誹謗黨的領導、抹黑社會主義的言論在大學課堂出現;決不允許各種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言論在大學課堂蔓延;決不允許教師在課堂上發牢騷、洩怨氣,把各種不良情緒傳導給學生。袁貴仁的講話「果然」遭到一些人曲解和攻擊。
  • 臺媒評《流浪地球》:未來的世界需要中國價值觀
    中新網2月15日電 臺灣《旺報》15日發表評論稱,《流浪地球》成為了大陸電影走出去的一個代表,成為西方認識中國的一扇窗戶。世界期待通過電影等多種方式來認識大陸,大陸也需要承載思想價值的作品來闡述自己的理念。在一個互動越加頻密、誤解誤判加深、人類未來更多未知的世界,需要更多的中國價值觀。
  • 謝茂松:中國以何種價值觀屹立於世界
    中華民族的復興如旭日東升,它在世界上最終展現出的應該是怎樣的形象呢?是在富強基礎上規模更為宏遠的文明復興。《易傳》所謂「大人以繼明照於四方」,光明連續不斷而普照四方,代表著「正道」,今日中國的發展正具有「正道」意義。中國最終要展現於天下的是其文化價值觀。歷史上周邊國家為中國所吸引,很大程度上是中國作為「禮儀之邦」所具有的文化吸引力。
  • 袁貴仁回應「西方價值觀教材不適合進學校」
    華爾街日報記者:部長,想問一下,你去年說西方價值觀的教材不適合課堂,希望你可以解釋一下,西方價值觀具體是指什麼?因為馬克思主義本身好像是西方的一個概念吧?另外,想請教你,教育部對這些有西方價值觀的教材如何處理?  袁貴仁:謝謝你提出這個問題。你知道,馬克思不是中國人,我們把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思想,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開放精神。
  • 越過道德和法律紅線 西方新聞價值觀遭遇尷尬
    越過道德和法律紅線 利益最大化成為主導  連日來,隨著《世界新聞報》竊聽醜聞事件的持續發酵,世界各國媒體紛紛表態,在批評該事件的同時,也在質疑西方新聞價值觀。  它與當今世界的特點和形勢緊密相連,利益最大化成為當今主導的思潮。於是,跨國公司或者媒體可以毫無思想包袱地向自己的消費者、用戶、讀者或者觀眾推銷自己的商品。當面臨批評時,他會說,我只負責出售,而購買的權利還是掌握在消費者手裡,這就是《世界新聞報》的邏輯。   西班牙《起義報》一篇名為《新聞自由?》
  • 英國老報竊聽醜聞發酵 西方新聞價值觀遭質疑
    連日來,隨著《世界新聞報》竊聽醜聞事件的持續發酵,世界各國媒體紛紛表態,在批評該事件的同時,也在質疑西方新聞價值觀。  英國《金融時報》21日發表題為「卡梅倫、判斷力及媒體」的社評指出,連日來電話竊聽醜聞的擴展,已經使首相卡梅倫處於遭受實質性打擊的威脅中。
  • 中國價值觀的世界意義——十八大報告研究之一
    【摘要】十八大報告首次提出了中國核心價值觀和對外價值觀,兩者構成了中國價值觀體系,具有重大的世界意義。中國核心價值觀兼收並蓄東西方文化精髓,解決了大部分發展中國家始終困惑的外來文化與本土文化的矛盾,文化繼承性與文化現代化的矛盾。中國對外價值觀的提出則是不同於西方國家的創舉,體現學習和尊重世界多樣文化的態度。
  • 讓西方回到西方——在世界哲學家大會舉辦前夕訪談陳來教授
    順著張先生的這個思路,我認為,應當把哲學看成文化,換言之,「哲學」是一共相,是一個「家族相似」的概念,是世界各民族對宇宙人生之理論思考之總名。在此意義上,西方哲學只是哲學的一個殊相、一個例子,而不是哲學的標準。因此,哲學一名不應當是西方傳統的特殊意義上的東西,而應當是世界多元文化的一個富於包容性的普遍概念。
  • 美劇文化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
    美劇中的價值觀是西方的價值觀,顯然並不全是壞的。西方文化雖然比不上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但是自從工業革命以來,西方的科技和經濟在高速發展,西方的政治文明和社會制度有很多成功的經驗。大學生在觀看美劇的同時,透過美劇在看美國,在了解世界,學習西方的文化和知識。在全球化時代,大學生需要了解西方文明、西方文化,這有利於相互交流、溝通和理解。
  • 什麼是人生價值觀,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世界,價值觀也就不同
    人生價值觀:不同的生活方式,因為不同的人對世界的看法不同,所以人們對價值的理解和人生評估活動只是持有看法和意見。可以分為生命和價值。簡述自己的人生價值觀。人生是人的根本人生觀。如何寫出我的個人價值觀?價值是一個人的問題,包括價值、對物質基本價值的看法、理解的標準,這些不同的理解和不同形式的人的價值。每個人都以自己的價值觀為導向,形成不同的價值觀,追求自己最寶貴的東西。
  • 當今社會盛行實用主義價值觀,你知道這種價值觀是怎麼來的嗎?
    西方的哲學起源於古希臘,而哲學的大部分工作就是探討最根本、最普遍的問題,比如世界是有什麼構成的?世界存在的本質是什麼?世界有沒有什麼根本的目的?人類是如何獲得真理的?等等。而在這些哲學研究的背後,有一種潛在的思維邏輯,那就是,認為這個現象的世界背後,存在一個更加本質的世界,而這個世界存在一套簡單而有序的規律。
  • 景臨: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的「五個注重」
    原標題: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的「五個注重」 黨的十八大提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重大決策以來,全社會不斷興起廣泛宣傳、積極實踐的熱潮。然而,要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真正在廣大人民群眾心中紮根,需要為之付出長期不懈的努力。 要注重開放發展。
  • 冷戰只是三流事件,伊斯蘭和西方關係只是二流事件,一流事件是啥
    就像關漢卿寫的那首小曲兒講的那個蒸不熟,煮不爛,捶不扁,炒不爆,響噹噹,一粒銅豌豆,從歷史帶來,又一定會帶到未來的那個屬於你自己的文化是啥?帶著這個問題,我們再回頭來看中國經濟啊,我們從這本書當中得到了一些階段性的解答。中國經濟現在,好可怕呀,西方人也覺得看不懂了,因為越長越大。
  • 堅定價值觀自信
    近些年,有人有意無意、自覺不自覺地將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普世價值」混為一談,認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自由、民主、平等、公正是對「普世價值」的全面接受、認同、吸納。這是典型的偷梁換柱、偷換概念,把「自由」「民主」「平等」「公正」當作一個個抽象詞彙、一個個標籤符號,僅看到字面上的重合,而忽視其內在的含義和差別。
  • 現代性視野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成與價值
    一方面,西方民主發展模式在發展中國家移植變得異常的艱難。西方試圖通過在發展中國家輸入其價值觀,更換政體模式的努力,並未達到全球民主化善治的預期。相反,代之而起的是獨裁政權模式猖獗,乃至戰火蔓延。據統計,2000-2015年世界上已有27個國家放棄了民主制度。 [5]    另一方面,西方自身民主制度遭遇空前危機。
  • 教育時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人類社會前行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指出,核心價值觀是文化軟實力的靈魂、文化軟實力建設的重點,強調要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不斷夯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道德基礎。
  • 張維為:中國抗疫「心勝」,對西方價值形成壓倒優勢!
    中國已經和世界融為一體,向世界介紹中國,我們不能滿足於各種分散的中國元素,如功夫、旗袍、綠茶、茉莉花等等,這些很重要,但是不能分散地去討論這些問題,我們要更注重整體的、深層次的、精神層面的、具有普遍意義的東西,特別是我們崇尚的一些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