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業8年,每天50公裡,沒有一起郵件誤投、漏投,也沒有收到一個用戶的一次有理由申告,這是柯曉平最心安的原因。
柯曉平是大冶市還地橋郵政支局的一名普通鄉郵投遞員。自從2005年與郵遞員這個職業結下不解之緣開始,8個年頭過去了,他跑遍了郵路上的每個鄉村,每天的投遞裡程長達50公裡。不論颳風下雨,烈日大雪,還是生病發燒,摔跤流血,幾乎沒落下過一天。
剛進郵局的柯曉平,在接過前輩的背包和一個大郵袋,自備了一輛摩託車後,就踏上了漫長的郵路徵程。每天早上領取幾十公斤重的報紙,把信件、包裹按村分好,裝進郵袋後就開始送郵件。
在他所投遞的路段有城區也有鄉村,城區車多人多,鄉村道路特別驚險。剛踏上郵路的第二天,他就經歷了驚險一幕,因對路面不熟悉而跑到了一條高坑很窄的小路上,柯曉平沒能剎住車致使連人帶車全翻下了坑,所幸坑內一個石頭也沒有,在一個好心人的幫助下他很快把車推到路邊。
經歷危險的柯曉平並沒有想著自己,而是第一時間檢查了車和郵袋裡的郵件,確保郵件無丟失後,堅持將所有郵件送完才返回局裡。也正是這一次事故,不斷提醒著他要注意安全,同時還要確保郵件的安全。事後,柯曉平為確保郵件在下雨天不被淋溼,專門在摩託車上安裝了一個後備箱。
風吹日曬雨淋,是投遞員的家常便飯。為了幹好投遞工作,柯曉平常常是夏天一身汗水,冬天一身冰霜。即使天氣再惡劣,他心中首先想到的是用戶,總是盡一切努力把郵件送到用戶的手中。
每年八九月份是高考學生錄取通知書發出的時期,也是柯曉平最忙的時候。這時正是學校放暑假,考生不在學校,原本把通知書交給學校他就算完成了投遞任務,可他知道,學子們「十年寒窗苦」等待的是什麼,他總及時把錄取通知書送到學生們的手中。
有一次,一個外地個體經營戶從內地老家寄來一封內裝遷移證掛號信,想在鎮裡安家落戶。因醫院的收發員不慎將掛號信丟失,眼看遷移證的期限快到了,這位個體戶焦急萬分。看到這一切,柯曉平放棄休息,主動到醫院查詢,並幫助收發室的師傅分析情況,後來經柯曉平耐心的幫忙,終於找到了該掛號信。
細心的人會發現,柯曉平投遞的時候,郵包總是比別人的大,比別人的重。裡面全是為用戶準備的用品,有郵票、信封、信紙、儲蓄單式和其他郵政業務宣傳品。
在別人看來,投遞工作是簡單而乏味的。但柯曉平自己清楚,越是平凡的工作,要幹好越不容易。他要求自己,別人做不到的自己要做到,別人能做到的,自己要做得更好。(向徵 張友財 李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