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常版薑母鴨:溫而不燥,油而不膩,能驅寒暖胃,冬天吃特別好

2020-12-23 大叔教美食

家常版薑母鴨:溫而不燥,油而不膩,能驅寒暖胃,冬天吃特別好

hello,各位新老朋友們,歡迎來到我的美食分享。最近想要跟大家介紹一下特色菜,它是一道經典的閩菜系美食——薑母鴨。小編之所以想與大家分享這道美味,是因為前幾天一個朋友來湖南出差,和小編抱怨我們這邊的食物都特別辛辣,自己吃不慣,這才兩天就瘦了好多,而且從沒吃飽過。於是小編邀請他來家裡坐客,並做了這道薑母鴨給他吃,吃完他對小編的手藝讚不絕口。小編是用家常做法給他製作的,雖然和正宗味道有差別,但是還是非常好吃的。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鴨肉是很常見的美食,它的營養是很豐富的,雖然也是肉類食品,但是脂肪含量很低,吃再多也不會發胖,所以是減肥人士的最愛。而且它裡的蛋白質含量很高,能滋補身體,除此之外,還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在冬天吃的話,可以驅寒暖胃。你別看它油油的,但是吃起來一點都不膩,那麼接下來就由小編帶著大家一起來製作這道薑母鴨吧。

用料準備

食品名稱:家常版薑母鴨

主料:母鴨

配料:清水、生薑、料酒、食鹽、芝麻油、生抽、老抽、八角、香葉、肉桂、黃酒。

家常版薑母鴨的製作方法

第一步:先準備一隻母鴨,先對鴨子進行處理,去毛去內臟,並切成塊狀,如果不會處理的,可以在買的時候讓老闆幫你處理,然後你只需要帶回家清洗乾淨即可。這時,拿出一個鍋,加入適量的水,把姜和料酒放進鍋中,把鍋裡的水燒開,然後把鴨肉放在鍋裡焯燙一下,當水煮沸時,你會發現血水被煮出來了,這時要及時把血水撈出,等下鴨肉完全焯燙好後,將其撈出過涼水,並放入碗中備用。

第二步:鍋中的水倒了之後,清洗鍋,再把水燒乾後,加入適量芝麻油,油熱的時候,加入一些老薑片,然後把鍋裡的老薑片炒香,等到香味出來後,把剛焯燙熟了的鴨肉放進鍋裡,快速翻炒,直到鴨肉表面變黃。

第三步:接下來,我們將生抽、老抽、料酒、黃酒等調味品倒入鍋中翻炒均勻,然後將八角、香葉、肉桂等調味品在鍋中翻炒出香味,再加入適量的清水,水要沒過鴨肉,調至中火開始燉鴨肉,水沸騰時調至小火慢燉收汁,最後出鍋前撒上適合蔥花進行點綴即可。

相關焦點

  • 家常自製閩菜經典薑母鴨,溫而不燥,滋陰不膩,常吃滋補效果溫和
    為了解決身體中的溼氣,閩菜系中也有這麼一道非常經典的藥膳名菜——薑母鴨。薑母鴨的主要材料選用了姜和母鴨,溫補的效果是非常好的,而且兩者都有祛溼的功效,對於排出身體中的溼氣,薑母鴨是一個不可多得的藥膳美食。鴨子是一個滋補效果溫和,營養容易被我們身體吸收的食材,在這個夏秋交替時節,脾胃被溼氣困住的時候,吃鴨肉還有健脾益胃的功效,是非常應季的美食。
  • 廈門薑母鴨,適合秋冬季進補,滋而不膩,溫而不燥,你吃過嗎?
    客家菜在廈門的影響也非常大,有很多地方都可以吃到地道的客家菜,客家菜原料以肉類為主,追求原汁原味,清淡可口,富有營養且利於養生。很多遊客來廈門,最難忘的應該算是這裡的美食,比如廈門薑母鴨。「薑母鴨」可謂是美食中的藥膳,尤其適合秋冬季進補,滋而不膩,溫而不燥,寒冷的冬天吃完後能感到通體溫暖。
  • 薑母鴨好吃又能補氣血,滋而不膩,溫而不燥,是難得一見的美味
    雖然有些人認為薑母鴨起源於臺灣,明清才傳入大陸,不過據史書記載,薑母鴨在商代就已經出現了,相傳為商代名醫吳仲所創,後來才流傳到了民間,既是一道傳統美食,又是一道滋補名菜,對人體大有好處。由於鴨肉的蛋白質比豬肉高得多,脂肪含量比較低,所以減肥和健身的寶寶們也能放心使用這道美味可口的薑母鴨,無需擔心鴨肉會給身體帶來較大的負擔。
  • 閩南薑母鴨的家常做法 溫而不燥秋冬進補(圖)
    薑母鴨這道美食發源於泉州,而後傳至中國其它地區乃至海外,是福建一道漢族傳統的名小吃。它既能氣血雙補,同時搭配的鴨肉有滋陰降火功效。美食中的藥膳滋而不膩,溫而不燥,適合於秋季和冬季食用。溫補而不燥的薑母鴨  薑母鴨的製作步驟  1、將鴨肉洗淨後切塊,老薑切成片。
  • 漢方薑母鴨,滋而不膩,溫而不燥,好吃又養胃
    漢方薑母鴨據《中國藥譜》及《漢方藥典》兩書所載,薑母鴨原系一道宮廷御膳,相傳為商代名醫吳仲所創,後來流傳至民間,遂成為一款名菜。熟地、當歸有補血活血功效,枸杞子有補肝益腎作用,黨參、黃芪有補氣的效果,老鴨可以滋陰降火。
  • 福建閩南入冬後,這道菜一定會常吃,暖胃舒筋,全家都愛
    在閩南入冬後有一道菜是冬天隨處可以看見的,那就是薑母鴨。不但閩南人愛吃,其實在我們福州也有很多人喜歡吃這道菜的,因為鴨子在我們福建可是一年四季都喜歡吃的滋補營養食材,除了熬湯,做薑母鴨是冬天最暖胃營養的菜了。煮了一鍋,老兩口在家吃著有滋有味,曬到朋友圈,惹得兒子都嘴饞了。薑母鴨是是福建一道地方傳統的名小吃。它既能氣血雙補,同時搭配的鴨肉有滋陰降火功效。
  • 立冬來一道枸杞山藥老鴨湯,驅寒暖胃,降燥去火,湯鮮味美
    立冬了,來一道枸杞山藥老鴨湯,驅寒暖胃,降燥去火,湯鮮味美,非常好喝。嗨!大家好!我是荷媽,今天給大家分享一款適合冬天的滋補靚湯,降燥去火,非常的香。眾所周知:鴨肉最大的特點就是不溫不熱,清熱去火。可補虛生津、利尿消腫,適用於陰虛內熱引起的低燒、便秘、食欲不振、乾咳痰稠等症。特別是秋冬季節的食補,吃鴨肉可以降燥,去火。山藥富含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具有養血、補腦、益腎、抗衰老等功能。
  • 東北農家菜,熱乎乎的燉一鍋,驅寒又暖胃,好吃到湯汁都不剩
    這是一道地道的東北農家菜,農家菜的特點是對食材沒有特別要求,喜歡的就可以燉在一起,一到冬天,北方人就喜歡這樣的大燉菜,熱乎乎的燉一鍋,驅寒又暖胃,好吃到湯汁都不剩。這菜現在已經是東北的名菜了。它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叫做東北大豐收,上得廳堂的大燉菜,很多飯店都有這道菜。
  • 立冬吃什麼?教您這1碗薑母鴨,滋補驅寒,一周喝一碗,手腳暖和
    很多朋友在立冬的時候就喜歡喝湯,比如大家平時喝的雞湯、魚湯、銀耳湯等等,這些湯的味道確實都十分不錯的,但是冬天喝這些湯的作用其實並不大,這些湯一年四季都能夠喝,並不是一定要卡在冬天這個階段。接薑母鴨就不一樣了,薑母鴨不僅僅味道好,而且有驅寒暖胃的功效,十分適合冬天的時候吃。
  • 驅寒祛溼的薑母鴨這樣做,好吃的根本停不下來,連湯汁都不剩
    哈嘍,大家好,我是愛囉嗦的厲大叔,歡迎大家來和大叔一起交流美食,如果想了解更多的美食製作,請大家關注大叔,大叔每天都會和大家分享一些美食製作的方法的。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美食是:【薑母鴨】。「春雨貴如油,下得滿街流,滑倒解學士,笑壞一群牛。」
  • 冬天吃廈門薑母鴨,身體暖到無需穿秋褲!
    攜程美食林一城一菜——廈門薑母鴨福建人愛補冬,閩南話講「呷補在交冬,呷介白蒼蒼」就是說立冬時節進補,能活到白髮蒼蒼。薑母鴨是福建的漢族名小吃,它氣血雙補,有滋陰降火的功效。屬於美食中的藥膳,滋而不膩,溫而不燥。喏,就是這隻啦,睡姿超銷魂!
  • 天越冷就越饞這道菜,香辣味美,暖胃驅寒,全家都愛吃
    天越冷就越饞這道菜,香辣味美,暖胃驅寒,全家都愛吃。冬天最怕的就是溼冷,連續幾天的陰雨綿綿的天氣,讓人感覺異常的寒冷,像這樣的天氣來一碗這樣香辣味美的菜餚是最合適不過了。水煮牛肉片,它是用牛肉和黃豆芽搭配一起烹製而成的。
  • 鮑魚雞煲,營養豐富,製作簡單,冬天吃能暖胃驅寒
    鮑魚雞煲,營養豐富,製作簡單,冬天吃能暖胃驅寒好吃的美食,讓生活多姿多彩。大家好,很高興與各位朋友再次相見。小編第一次聽到這個菜名的時候,就覺得特別高大上,這是為什麼呢?主要是因為小時候看電視劇,只有大戶人家才能吃得起鮑魚。更別提鮑魚裡面還有雞肉了,在小編的記憶裡,第一次吃到這道菜的時候,是在讀高中,那天爸爸的一個朋友過生日,他帶著我去飯店吃飯,飯桌上就有這道菜,那個味道至今也忘不了。
  • 冬天,這素菜湯多給孩子喝,比牛羊肉湯便宜又營養,驅寒暖胃體質好
    冬天,這素菜湯多給孩子喝,比牛羊肉湯便宜又營養,驅寒暖胃體質好。冬至過後,開始迎來了數九寒天,意思是指是冬天最寒冷的那些日子。冷天最適合進補了,各種大魚大肉的很多人都沒少吃了,其實每一餐還是要葷素搭配著吃才更營養健康,數九寒天的這些天了,來上一碗熱乎乎的營養靚湯再合適不過了,暖乎乎喝一碗,驅寒暖胃特舒服。我們當地人也很愛喝湯,尤其是寒冷的冬天,更是少不了的一些滋補的靚湯,冬天煲湯除了豬骨煮肉之外,各種牛羊肉湯也是很多人進補的首選。
  • 藥燉排骨湯、薑母鴨、油麻雞
    藥燉排骨湯 藥燉排骨枸杞土蝨 位於捷運大橋站的延三夜市中,藥燉湯湯頭深黑色,順喉而不膩,與煮到一咬就散開的排骨一起吃,味道剛剛好,大大一碗,吃完不但身暖,而且好滿足。薑絲豬肝湯 陳鐵心拌拌麵豬肝湯 開業超過 35 年,主打豬肝湯,不要說冬天,就算平日去到都可能要排隊,招牌的豬肝湯系店內人氣之選,豬肝吃起來口感嫩滑沒腥味,加上鮮甜的湯,喝完一碗不止驅寒,仲可以補埋血,一舉兩得! 除豬肝湯外,淋上豬油、芝麻及自家制的麻醬等的「伴面」亦是店中的人氣之選。
  • 各種冬天暖身鍋物!麻辣鍋、羊肉爐、薑母鴨你愛哪一鍋?
    在寒冷的夜裡,大家齊聚餐桌,圍著一個燒得熱滾滾的爐子,咕嚕咕嚕地冒著白煙、食材在湯底的加持之下散發著更讓人著迷的氣味,大伙兒筷子齊動,一邊享用鍋中美食一邊話家常,這真是寒冬裡最溫暖的光景!而在各種冬天暖身鍋物:麻辣鍋、羊肉爐和薑母鴨當中,你最愛哪一鍋呢?
  • 冬天燉上這一鍋,滋補驅寒又除溼!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眉眉健康廚房,ID:tbhjkcf】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薑母鴨是福建一道地方傳統的名菜。春天吃能驅寒除溼,秋冬吃能潤燥暖身。鴨肉鹹香味濃,肉質酥嫩,滋而不膩,溫而不燥,既能氣血雙補,又有滋陰降火功效。
  • 鴨子和姜不認識的,泉州人就厲害了,把他們CP了,取名~薑母鴨!
    薑母鴨這道美食起源於福建泉州,而後傳至中國其它地區乃至海外,是福建一道漢族傳統的名小吃。它既能氣血雙補,同時搭配的鴨肉有滋陰降火功效。美食中的藥膳滋而不膩,溫而不燥,適合於秋季和冬季食用。在泉州冬天有吃雞鴨來「補冬」的習慣,因此滿大街的薑母鴨存在就不足為奇了。
  • 特別適合吃閩南冬補膳品薑母鴨!
    特別適合吃閩南冬補膳品薑母鴨!薑母鴨這道美食呢,最早發源於咱泉州,而後傳遍開來。薑母鴨具有滋而不膩、溫而不燥、香氣撲鼻的特點,故成為閩南人冬季進補首選的美味佳餚。在寒冷的冬季裡,吃過薑母鴨以後,驅走了一身的寒氣,整個身體也就立刻溫暖起來了。那種「過齒難忘」的鮮美,如老友重逢,充滿了親切的溫情!
  • 老婆「大姨媽」來了,用它做道好吃的,暖宮暖胃,面色紅潤氣色好
    特殊時期特殊愛護,查詢了一些資料,發現薑母鴨就特別適合在這個時候做給老婆吃。看到薑母鴨有氣血雙補的功效,很是不錯,同時生薑搭配的鴨肉有滋陰降火功效。薑母鴨是一道美味的藥膳,看來能改善老婆的煩躁之氣。這道美食中的藥膳滋而不膩,溫而不燥,是時候給老婆做一下,讓她改善一下面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