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向不是性格缺陷,它正以溫和的方式,成為這個時代硬核的競爭力

2020-12-11 騰訊網

你會因為自己性格內向而想過要改變嗎?在職場中你因為內向而被忽視過嗎?

這個世界似乎是更有利於外向性格的人生存的,大聲說話會被認為是自信和快樂的表現,到處是開放式辦公室、社交聚會。就連在招聘時,都會寫著要求:性格開朗外向。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也是要做一個性格外向的人,敢於上臺表現自己,這樣長大之後才會有競爭力。

所以在這樣的社會下作為性格內向的人,有的也會拼命裝出一副外向的樣子,但其實自己是很疲憊的。在這樣的狀態下,久而久之讓內向者意識到自己有多棒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內向性格的人有這六種表現,可以幫助你更準確的判斷你是不是一個性格內向的人:

1、對手機又愛又恨,不擅長打電話。甚至在專注某件事情的時候,連家人的電話都會屏蔽掉;

2、覺得人群會給你帶來壓力感。與其去和一群人狂歡,更喜歡發自內心的交流;

3、內向者並不是厭惡社交,而是有選擇性的社交。他們知道能遇上志趣相投的朋友不容易,所以不太願意去花精力應付無關緊要的人;

4、只有在特定的人面前,內向的人才會打開心扉;

5、重視傾聽,更努力嘗試去理解對方,而不是草率的回應;

6、內向的人是非常珍惜相交不易的朋友的,如果你被某一位內向的朋友納入他朋友圈的核心,你會得到他一生的忠誠陪伴!

人們總認為內向者很害羞,或者不喜歡社交,其實這些都是誤解。內向者也能在社交中找到樂趣。不同的是:派對可以讓外向者精力充沛,而面對派對的消耗,內向者恰恰覺得需要充電,而且要遠離所有人...

這是有科學理論的,我們的大腦裡有兩個重要的化學物質:多巴胺和乙醯膽鹼。

當我們冒險或者遇到新朋友,多巴胺就像能量一樣它讓外向者自我感覺良好,但內向者則對多巴胺更敏感,很快就會過度興奮。所以當大腦釋放乙醯膽鹼時,內向者更喜歡這種慢慢燃燒的感覺。專注閱讀或思考時,大腦會釋放乙醯膽鹼。這讓我們內向者感覺到放鬆振奮和愉悅,但它幾乎不會引起外向者的注意。

當然兩者性格也不是非黑即白的關係,你可以傾向其中一種,也可以兩者兼而有之,稱之為中向性格者。

內向性格的人就像是一塊充電電池,他們的精力源於自身內部。比如坐下來獨自思考、調整自我情緒,外部環境的刺激對內向性格來說是一種消耗。這是和外向性格有著本質的區別。

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問題:內向的性格該如何改變呢?

內心的性格又不是病或是不良習慣,為什麼要去改變呢!相比起成功學宣傳的外向,我更希望大家可以接受內向的設定!

內向的人到處都是,這是一種安靜的生活方式,也是對獨處的需求。這並不是缺陷,而是一種天賦。

內向並不是一件壞事。你可以控制你的聚會頻率,對超出自身精力的事情委婉地說不。你的冷靜思考會讓你做出理智選擇,減少在工作中犯錯的次數。你的謹慎專注會讓你在藝術或者技術領域獨樹一幟;你的善於傾聽也會使你成為朋友中高情商人士的存在。內向的人的確的獨特的存在,更有著外向性格難以擁有的優秀特質。

真的沒需要逼著自己變成一個不像自己的自己!活潑外向固然很好,也有很多優勢。但內向沉默不善言辭,也沒什麼錯。不是所有的人都必須善於社交,世界因外向的人有了更多歡樂,也因內向的人而豐富!哪怕沉默,卻又思想,留出更多的時間沉下心來進步成長,與自己交朋友不好嗎?

生活的秘訣就在於把自己放在合適的燈光之下。對於有的人來說,適合自己的燈光是百老匯的聚光燈;對另外一些人來說,一盞青燈便足矣。

漫長混沌的一天安靜下來時,我可以反思和傾聽自己的想法,並最終重新回歸自我。我欣賞這個世界的強烈和混沌之美,但只有安靜才讓我覺得自在。內向者的獨特性格是一種深沉且安靜的力量,正如甘地所說: 「以溫和的方式撼動世界」!

相關焦點

  • 毛不易:性格內向不是一種缺陷
    前幾天偶然在微博上看到歌手毛不易關於內向型性格的一段採訪,其中有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我一直覺得內向不是性格缺陷,它是性格的一種,我們希望大家都能坦然地接納自己、擁抱自己的性格。仿佛前途和未來僅由性格就可以決定,而內向是一種缺陷,是能被人任意嘲諷而無可反駁的原罪。知乎上也有很多相關的問題——性格內向的人到底有多累?
  • 內向是一種性格缺陷嗎?
    而內向的人,似乎從小就被貼上了「性格缺陷」的標籤,在人際關係當中「放不開」成為人人指點的切入口,一句「哪都好,就是不愛說話」仿佛是千斤重的巨石,壓在胸口,讓人喘不過氣來。在校園裡更是如此,外向者散發出的光芒讓許多內向者承受著莫大的壓力。這些內向者生活在性格外向者主導的環境中,身心都備受考驗。小a就是一個內向的同學。
  • 毛不易談自己性格,內向不是性格缺陷,它只是性格中的一種
    毛不易曾經在一個採訪裡面談論了關於自己性格的問題,他是這樣說的:我不認為內向是性格的一種缺陷,它只是所有性格中的一種。沒有必要強迫自己改變性格,希望大家能夠坦然地接納自己的性格。通過曾經那些節目的總結,我們了解到了毛不易在創作方面確實厲害,但也和我們一樣是一個普通人,而他在害羞中說出的「金句」,也成為了觀眾期待的事情了。那麼內向真的是性格的缺陷嗎?其實不然,每一種性格的存在都有它的道理,每一種性格也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
  • 安靜:內向性格者的競爭力,你不必執著於必須成為外向者
    開朗的人文/冬夜在這個充滿競爭的時代,無論是在學習生活中還是在職場中,似乎那些時刻保持開朗、外向的人,更有機會成為時代的寵兒競爭力三、內向性格究竟有哪些競爭力文章開頭指出,在這個時代表現出對內向性格的排斥,很多的內向者認為自己的性格具有缺陷,不願意接受這樣的自己。
  • 內向性格真的不好嗎?搭建「恢復壁龕」,培養「內向性格競爭力」
    那麼,內向性格和外向性格還有哪些具體區別?內向者和外向者獲取精力方式的不同內向的人傾向通過安靜的獨處獲取精力、恢復能量,與人交際,如果不是特別有意思,對他們來說,都是精力外洩。而外向的人則會通過與別人的交往來獲取精力,只有不斷地交往,他們才會不斷獲得能量。
  • 孩子怕生內向是性格缺陷嗎?
    在這個強調競爭的社會,大人們下意識地會賦予「外向」的孩子「更有能力」「討人喜歡」的頭銜;而內向的孩子卻總是被大多數人貼上「性格有問題」「缺陷性格」「沒出息」「慫蛋」等負面標籤。性格內向其實並不是一個毛病或問題,它只是一個中性描述性詞語。
  • 內向=懶、笨、慢、悶?內向是缺點?一本書解讀內向性格的競爭力
    我想,很多內向性格的人對此都會有共鳴,喜歡獨處勝過熱鬧是內向型性格人的一個常態。但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這個社會將內向與懶、笨、慢、悶畫上了等號,內向型性格似乎成了一種性格缺陷。身為一個內向型性格的人,從小到大都或多或少都會受到身邊人或善意或惡意的提醒:「這孩子不愛說話。」
  • 孩子內向擔心長大不會交際? 其實內向者擁有的獨特競爭力
    >l 需要明白的一點:內向並不是缺陷,這類性格的人也已經成為了人們的理想性格,就已經導致內在性格成為了一個缺陷的存在。內向性格的人大多都喜歡思考,就像牛頓、愛因斯坦、蕭邦等,他們也都屬於性格內向者。我們要做的應該就是發揮內向性格的競爭力,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
  • 永遠不要低估一個性格內向的人!
    直到看到美國著名作家蘇珊·凱恩的TED演講《內向性格的力量》,繼而又看了她的書籍《安靜:內向性格的競爭力》,我才開始重新認識自己,接納自己原本的性格。原來這個世界上有1/3的人是內向者。這就意味著每三個人中就有一個內向者,所以即使你自己是一個外向的人,你的同事、你的伴侶和你的孩子中就可能有人正在屈從於這樣的偏見。但內向不是缺陷,無法改變,同樣可以創造幸福。
  • 永遠不要低估一個性格內向的人
    直到看到美國著名作家蘇珊·凱恩的TED演講《內向性格的力量》,繼而又看了她的書籍《安靜:內向性格的競爭力》,我才開始重新認識自己,接納自己原本的性格。 這就意味著每三個人中就有一個內向者,所以即使你自己是一個外向的人,你的同事、你的伴侶和你的孩子中就可能有人正在屈從於這樣的偏見。 但內向不是缺陷,無法改變,同樣可以創造幸福。
  • 我就喜歡一個人呆著丨內向是一種性格缺陷嗎?
    鑑於這種不友好的評價,內向的人永遠都在苦惱如何改變這種不具有普世性的性格,於是大臂一揮,強迫自己參加各種社交活動,強顏歡笑,美其名曰:走出自己的舒適區,改變性格缺陷。這架勢,有點兒主動為娼的感覺。這種陰鬱的印象還要怪到弗洛伊德身上,他將內向定義為一種病態的神經症,認為它是性本能的轉移。現在,人們漸漸理解內向不是一種性格缺陷,而是人格特質中本身存在的一種特質。但是至今,我們都很難對內向做出一個完整的定義。
  • 這孩子什麼都好,就是太內向!內向是心理缺陷嗎?
    但內向的人,總被看作「異類」,其實我們都一樣,只是和這個世界相處的方式有所不同。 內向與外向,它並不是非黑即白,有好壞高下之分的。家長們要做的是,正確看待內向,以及怎樣才能發掘內向娃的優勢! 畢竟,現實很骨感,我們得承認,這個世界,對內向的人,確實不夠友好!
  • 內向並不是缺陷,不需要改變。
    我們通常把那些比較沉默的、不太與人打交道的人稱為內向性格,把性格活潑開朗的人稱為外向性格。但是,這並不是內向與外向的本質區別。很多內向型人,並不是不擅長與人交流,而是不喜歡。比如說,考慮要不要買Iphone8,明明朋友已經入手,問一下,10分鐘就可以搞定的事,他偏要花半天的時間研究各種測評。
  • 內向是性格缺陷嗎?在職場,內向的人表現其實也有優勢
    內向是性格缺陷嗎?很多性格內向的人,往往都會覺得自己是不是不夠好,這其實是自我不認可和不自信的表現。因為職場中,好像性格開朗的人更加受歡迎,更加容易融入一個新環境,更加能夠與別人打成一片。而性格內向的人,往往不怎麼喜歡交際和說話,口才不佳,又敏感多疑,讓人覺得有城府不願靠近。其實每一種性格都有利益有弊,關鍵是自己往什麼方向看。你覺得內向的人,不喜歡說話,但說出來的話往往更讓人相信,給人一種踏實靠譜的感覺。
  • 孩子內向≠性格缺陷,父母做好這4點,內向的孩子不吃虧只會更成功
    圖片來源:網絡內向≠性格缺陷瑞典心理學家卡爾·榮格認為:相比較於外向者更關注外界環境,內向者的興趣所在只是更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內向只是孩子的一種個性特徵,並不是人格缺陷。《零零後》是央視紀錄頻道出品的追蹤零零後孩子成長的紀錄片。個性與制度、應試與素質、留守與留學、青春期與親子關係、獨生子女與二胎政策等現實的教育話題連接著每個家庭。
  • 自我心理學:內向性格如何改變命運
    人的有各種各樣的性格,但是這些性格統一分為兩種傾向,我們稱為「定勢」。一種定勢是指個體的內心世界,我們叫它內向;相反,另一種定勢指向外界環境,我們叫它外向。總之,內向性格的人他們沉著冷靜,給人一种放心可靠的感覺,而且心態溫和善於控制自己的情緒。因此,如果這一類人能夠堅持利用自身的性格特點的話,在某些領域可以獲取極大的成就。2.內向性格的缺點內向的人他們常常自我封閉。
  • 孩子性格內向並不是壞事,而家長強迫孩子變得外向,才可能是壞事
    在大多數家長看來,孩子性格內向,不愛說話,孩子擁有這樣的性格是一種缺陷,家長們都很難接納這樣的孩子。他們認為內向的孩子是沒出息的,但事實並非如此。一、孩子性格內向並不可怕,內向的孩子也有自己的優勢著名心理學家蘇珊.凱恩在《安靜,內向性格的競爭力》一書中列舉了很多成功人士,這些成功人士大多數性格都比較內向。蘇珊.凱恩表示:內向的孩子也有自己的優勢,只要找到適合他們的社交模式,他們不但能更好地融入生活,還能發光發熱。
  • 心理學:性格內向不是錯,千萬別小看一個內向的人
    很多人對性格內向的人有個誤區,包括內向的自己。很多內向的人,終其一生都在糾結自己的性格,致力於改變自己,他們從來沒有想過,內向不是錯,甚至,這世界上70%的成功人士,都是內向的人。我們並不是不能與他人交流,只是不喜歡沒有主題或者漫無邊際地閒聊,不喜歡講無關緊要的話。
  • 生肖兔的性格特點主要表現在:性格內向,性格溫和,是嗎?
    每當大家提到俠骨,那麼首先想到的就是十二生肖裡的生肖兔,生肖兔難得一見的霸主氣場,在群體裡很容易成為大家矚目的一類人,無論是從純天然的外表設計,還是從穿著打扮來看,TA都顯得神採奕奕。生肖兔的性格特點主要表現在:性格內向,性格溫和;兔類們,11月末運勢如期而至,運勢如期而至,在生活中順心如意,運勢走高,他們開啟新的賺錢模式,靠聰慧聚財,能在事業上選準自己的位置,掙錢也越來越輕而易舉,一向穩重的他們,能得到貴人的寵愛,為他們培養接班人,並帶來大量的就業問題,節節攀升,福壽皆美!
  • 我內向了30年,面對孩子的性格內向,你是否也倍感焦慮呢
    你是否也深受「性格內向的缺陷」的困擾呢? 「內向」一直是我身上的一個標籤。從我還是個孩子,我的父母和鄰居就一直認為我很愛獨處。其他孩子喜歡一起玩遊戲交朋友時,我通常會比較安靜的畫畫看書。工作後,我期待成為這樣的人:陽光,開朗,自信,在講臺上自信演講,在聚會上開心暢聊,在人群中受到關注和稱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