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大選變數多 庚欣:不會根本顛覆中美關係基本盤

2020-12-22 鳳凰衛視

核心提示:今年美國大選的結果將會對全世界格局產生不小的影響。庚欣先生認為,基於中美兩國的國家利益,中美關係趨於穩定,很難被顛覆。中國要有信心來應對這一格局,因勢利導,維護世界穩定。

鳳凰衛視11月6日《新聞今日談》,以下為文字實錄:

庚欣:當然這個裡邊我們必須,中國人我們都在關注,這裡面有中美關係的問題。我說一句話,我前幾天我就講了一個觀點,這次變動,各個大國都在關注美國這次的選舉,大家都很擔憂。比如說日本就非常擔憂,他怕川普選上,因為川普上臺之後,可能美軍駐在日本的錢,大多數就要由日本來出了,就會出現這種重大的調整和變化。我認為在大國當中,中國或者是中美關係可能是受到影響相對比較小的這麼一個因素。原因非常簡單,從72年中美關係基本正常化之後,後來建交,中美之間在美國每次大選的時候都要炒作一些中國話題,這大家看到了。是我們注意到,每一次的政黨輪替也好,政策輪替,政府輪替,都沒有從根本上改變中美關係的基本盤,就是中美關係的重要性,美國政府對中國,對華的政策的基本的穩定還是有保障的,原因非常簡單,就是因為中美關係已經不是一個政黨政策的利益所在,而是美國基本國家利益,就基本國意的一個定位。這樣他是很難在政黨輪替的時候,要對這個問題做根本性的一個顛覆,他做不到。另外,現在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建設已經很明顯,作為中美兩國的共同利益,已經有了基本盤,我們在氣侯問題,在整個的核問題,在核安全,核武器和核安全問題,在整個世界的反恐問題上,在經濟發展的問題上,我們都是相互依存,利益上的相互依存,力量上的相互均衡,都使得中美關係很難被顛覆。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有理由相信,如果在這個時候可見我們中國做什麼樣的對應,可能對於美國的大選,乃至於選後的穩定也會有一些建設性的作用,這也就是美國在選舉當中不斷的炒作俄國的幹預,而不太炒作中國問題。相反,希拉蕊和川普都表達了一些,對於中美關係的一些正面的一些態度。當然也有負面的了,但是我認為還是正面合作的因素居主。這個時候我們就更應該有信心,有這樣的定力,有智慧來對應這樣一個變局。在這個變局當中因勢利導,也得到我們中美兩國的共同利益,也得到整個世界格局上的一個穩定。這可能是我們現在需要特別關注的。

   《新聞今日談》節目在鳳凰衛視資訊臺播出【節目專區】

首播時間:周一至周日18301900

重播時間:周一至周日223023:00  05:30 – 06:00

想看更多金牌時評、熱點解讀、主播風採、幕後猛料?噓!悄悄加入鳳凰私享會(IDphtvifeng),讓小鳳君帶您走一走鳳凰衛視的小後門。

 

 

 

 

 

 

 

 

 

 

 

 

相關焦點

  • 2016年美國大選及其對中美關係影響預估
    此次大選將於2016年11月8日產生新一屆美國總統,全部435位國會眾議員、34位國會參議員、14個州或屬地的州長以及巴爾的摩、聖地牙哥、巴吞魯日等城市政府也都將面臨改選。作為後金融危機時代的首次換屆選舉,2016年大選的結果必將直接影響到美國未來至少四年的內政外交政策走向。就中美關係穩步發展的大局而言,2016年大選也將為美國對華政策帶來不可低估的變數,值得密切關注。
  • 「2020年美國大選與中美關係」圓桌訪談
    現距投票日還有不到四個月的時間,如何判斷目前選舉形勢及其對中美關係的影響,《世界知識》推出封面話題「2020年美國大選:階段性預估」,以下是第三篇《大選結果不會扭轉美國以競爭為主的對華政策基調——「2020年美國大選與中美關係」圓桌訪談 》。本文節選我院美國研究所專家董春嶺、張昭曦的觀點。
  • 【十大智庫專家評美國大選】人大重陽:中美關係走向需要這幾個原則
    環球網新聞中心為解答大家心中的疑問,專門策劃了「全球十大智庫專家點評美國大選」系列文章。本期我們推出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產業研究部研究員楊凡欣解讀未來的中美關係,以饗讀者。美國總統選舉結果剛剛揭曉,川普搶先獲得274張選舉人票,贏得2016年的美國總統大選,美國即將進入一個史無前例的新時代。
  • 百年變局與中美關係新變數
    、上萬名黨員幹部進行了主題為《百年變局與中美關係新變數》的精彩授課。又會給中美關係這組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帶來什麼變數?中美關係能否走出近兩年的劇烈摩擦?中國可能面臨什麼樣的機遇窗口,應當如何保持戰略定力?一、影響未來國際格局的基本因素金燦榮教授指出,除了政治、經濟以外,科技、人口和宗教是影響未來國際格局的基本因素。
  • 董拔萃:淺談美國大選後的中美關係與臺海局勢
    [新聞頁-臺海網] 作者 董拔萃 菲律賓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最近大家關注美國大選,關注大選後的中美關係和臺海局勢發展前景。
  • 「大選結束後,『美臺』關係將就此終止」
    所以基於這個方面,美國更重視的將是中美關係而並非「美臺」關係。面對這樣的局面轉變,民進黨當局必須要做好準備。 在陳陸輝看來,雖然在川普的任期內,美國與臺灣地區的關係發展重新回溫,並創下很多新紀錄,似乎是在向外界表明,川普連任對臺灣的益處更大。但無論美國大選的酔最終結果如何,「美臺」的友好關係可能會就此終止了,因此民進黨當局也無需再期盼,如果川普連任,就能夠帶給臺灣的改變。
  • 近期人民幣上漲背後邏輯:疫情下中美資產吸引力生變,美大選形勢波動
    受國慶期間離岸人民幣大漲影響,9日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補漲近1100點,離岸人民幣盤中一度漲破6.7關口,刷新去年4月以來的高點。 總體來看,除去經濟基本面、中美利差走闊、貿易形勢、聯儲貨幣政策等前期已存在的因素以外,近期人民幣繼續上漲的背後可能主要有兩個邏輯:1、疫情之下中美資產吸引力產生了動態變化;2、美國大選形勢波動。
  • 何亞非:大選後中美關係調整的空間與可能
    美國大選結束,拜登當選為美國總統似乎已無懸念,民主黨時隔四年再次入主白宮,標誌著美國政治步入新階段。一是過分樂觀,認為中美關係惡化前所未有,但依然是「兩國關係好也好不到哪裡去,壞也壞不到哪裡去」,因為兩國經濟相互依賴程度高,又有「確保相互摧毀」的核威懾(MAD),不可能發生全面衝突和戰爭;二是過度悲觀,認為如今中美關係與1914年前英德關係從架構和驅動因素看都驚人相近,戰爭恐怕難以避免。這兩種觀點各持一詞,爭論不休,卻從根本上忽視了中美關係這幾十年在全球化背景下穩步發展帶來的啟示。
  • 熊園 劉新宇:再度聚焦美國大選與中美關係
    大選前中美關係不容樂觀,但大選後有望邊際趨穩。本文作者系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國盛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熊園,本文節選自國盛證券研究所已於2020年7月28日發布的報告《再度聚焦美國大選與中美關係——美國大選跟蹤第3期 》,文章來源於「熊園觀察」微信公眾號。
  • 互利合作是中美關係唯一正確航向
    這將影響美國兩黨基本盤構成、政黨機器建設以及民眾對建制政治的認識。同時,川普當選也會加劇聯邦行政機構與立法和司法機構之間的相互制約。在經歷了多年腐敗、僵化、低效的政治體系的運行之後,整個美國社會求變心切。貧富差距的不斷拉大,也將民眾的目光從對傳統議題的關注吸引到經濟地位和利益分配方面。基層民眾的反精英情緒高漲,直接促成了非建制派對建制派的成功挑戰,而這也進一步加劇了美國社會的分裂。
  • 美國大選迎來結局,拜登上臺中美關係或將緩和,蔡英文卻坐不住了
    畢竟川普在任期間完全不顧大國形象,對中國先是發動貿易戰然後在對中國多家企業圍追堵截,做法比流氓還無恥。現在他的這些計劃很可能會擱淺。拜登是一個傳統的美國政客,在做事方面他至少不會讓美國表面上過不去。 但必須要承認的問題在於,不管是川普還是拜登當選美國總統,美國對華的態度是始終不會改變。
  • 大選後美國將在外交上尋求「歐洲再平衡」,這對中美關係有何影響
    作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大選後美國外交戰略上的動態對國際關係影響極大。拜登在競選活動中已經明確展示出重回多邊主義的姿態,但他並未提及外交戰略的重點和優先地區是什麼。2009年,歐巴馬政府上臺後明確提出「亞洲再平衡」戰略,筆者認為,從地區重點來說,拜登新政府在外交上將朝著「歐洲再平衡」方向發展。
  • 【權威解讀】王緝思:「美國大選後的中美關係」 | 太平洋論壇
    我們討論拜登上臺後的中美關係,我首先要強調,拜登上臺後的對華政策和對華基本態度是沒有變化的,我們不能對他上臺後的中美關係寄予太多的希望。也就是說,美國對華政策的實質是不變的。當然,美國對華政策包括兩面,一方面是競爭或者是遏制中國,另一方面也要尋求某些範圍內的合作,但是以競爭為主、合作為輔的實質是不會變化的。
  • 美大選或再生變數!川普「敗選」後再出手,「反敗為勝」的機會出現?
    作者:小韓 編輯:月七 轟動美國多時的總統大選終於慢慢落下帷幕 美國大選或再生變數?
  • 渣打:大選後的中美關係與人民幣匯率展望
    以下為其報告主要內容: 民主黨候選人拜登在美國總統大選中獲勝有望使得急速惡化的美中關係得以緩解,甚至可能使得兩國在符合共同利益的領域重新開展有限度的合作。這個結果降低了中美雙方發生激烈摩擦和軍事衝突的可能性。
  • 美國大選會影響中美關係,但一場大選無法決定「世界第一vs第二」的...
    這場美國大選,註定要讓中美關係發生改變。 所以在這種背景下新冠疫情在2020年開年之初就從天而降,對各國「再捅一刀」式的打擊有多深自不必多言。但也正是在這種背景下,身為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經濟體的美國和中國團結起來將新冠疫情以最快速度打壓下去,把疫情對世界經濟的負面影響降到最小,這才是最最符合中美雙方現實利益、對整個世界而言也是最為合理的做法。
  • 崔天凱:中美關係不會也沒有必要回到過去
    幾天前,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同美中貿委會董事會成員代表舉行了視頻會議,就共同關心的問題深入交換看法。感謝美中貿委會為此所做精心周到安排。  艱難的2020年即將過去,人們從未像現在這樣期盼2021年是一個真正的「牛年」,對中美關係而言也同樣如此。但是,我們無法把這視作理所當然的事。  眾所周知,中美關係正面臨建交以來罕見的嚴峻局面。
  • 對中美關係有何影響?
    2016年美國大選落幕,川普在選舉人票上大比分獲勝,而且共和黨也在參眾兩院取得優勢。這對中美關係、世界格局、全球與美國經濟、美國政治與社會等,會有什麼影響?觀察者網誠邀多位學者專家,一一進行分析。
  • 謝鬱:美國大選後的兩岸關係態勢
    2020年的兩岸關係深受新冠疫情影響和美國大選衝擊,美國因素以前所未有的強勢介入、影響兩岸關係。一邊是川普政府密集出手狂打「臺灣牌」,頻頻挑戰中國主權紅線,中美關係急速惡化。另一邊是蔡英文當局全力配合美國,倚美謀獨抗中,兩岸互信互動基本為零,對立對抗升至歷史新高,臺灣海峽從風高浪急演進到兵兇戰危。12月中旬,美國大選終於塵埃落定,民主黨拜登確定勝選,對選後的中美戰略態勢與兩岸關係走向,筆者有以下幾點觀察。
  • 崔天凱大使:中美關係不會也沒有必要回到過去
    幾天前,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同美中貿委會董事會成員代表舉行了視頻會議,就共同關心的問題深入交換看法。感謝美中貿委會為此所做精心周到安排。艱難的2020年即將過去,人們從未像現在這樣期盼2021年是一個真正的「牛年」,對中美關係而言也同樣如此。但是,我們無法把這視作理所當然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