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十九首」之十八:客從遠方來|此詩想像奇妙,令人驚嘆不已

2020-12-20 一起讀經典

此詩是妻子思念丈夫的詩,為【古詩十九首】之一。它以奇妙的思致,抒寫了一位思婦的意外喜悅和痴情的浮想。全詩從頭至尾營造出一種美妙的意境,一起來看看吧。

客從遠方來

客從遠方來,遺我一端綺。

相去萬餘裡,故人心尚爾。

文採雙鴛鴦,裁為合歡被。

著以長相思,緣以結不解。

以膠投漆中,誰能別離此?

這首詩的大意是:

客人風塵僕僕,從遠方送來了一端織有文彩的素緞。它從萬裡之外的夫君處捎來,這絲絲縷縷,該包含著夫君對我的無盡關切和惦念之情!綺緞上面織有文彩的鴛鴦雙棲,我要將它做條溫暖的合歡被。床被內須充實以絲綿,被緣邊要以絲縷綴。絲綿再長,終究有窮盡之時,緣結不解,終究有鬆散之日。唯有膠和漆,黏合固結,再難分離。那麼,就讓我與夫君像膠和漆一樣投合、固結吧,看誰還能將我們分隔?

「客從遠方來,遺我一端綺」,開篇描寫一種喜悅的氛圍,因為有客人從遠方到訪。客人風塵僕僕,送來了「一端」(二丈)織有文彩的素緞(「綺」),並且鄭重其事地告訴女主人公,這是她夫君特意從遠方託他捎來的。

女主人公不禁又驚又喜,喃喃而語曰:「相去萬餘裡,故人心尚爾!」一端文彩之綺,本來也算不得怎樣珍貴;但它從「萬裡」之外的夫君處捎來,便帶有了非同尋常的意義:那絲絲縷縷,包含著夫君對她的無限關切和惦念之情。女主人公不能不睹物而驚、隨即喜色浮漾。女主人公竟意外地得到夫君的贈綺,那「千思萬想而不得一音」的疑懼便煙消雲散。「故人心尚爾」一句傳達出悲喜交集之感。

此詩開篇採用了突兀而起、直敘其事的方式。恐怕正是為了造成一種絕望中的「意外」之境,便於更強烈地展示女主人那交織著悽苦、哀傷、驚喜,慰藉的「感切」之情。這就是開篇的妙處所在。

自「文彩雙鴛鴦」以下,詩情又有奇妙的變化:當女主人公把綺緞展開一瞧,又意外地發同,上面還織有文彩的鴛鴦雙棲之形。女主人公睹綺思夫,不禁觸發起聯翩的浮想:倘若將它裁作被面,則可以做條溫暖的「合歡被」,再「著以長相思,緣以結不解」,非常地愜人心意。這些平凡的事物,在女主人公那裡都獲得了特殊的含義:「絲綿」使她聯想到男女相思的綿長無盡;「緣結」暗示她夫妻之情永結難解。這兩句以諧音雙關之語,把女主人公浮想中的痴情,傳達得既巧妙又動人。

最後一句「以膠投漆中,誰能別離此」是女主人公喜氣洋洋的時候不經意間發出的奇句。這世上惟有「膠」之與「漆」,粘合固結,再難分離。女主人公說:就讓我與夫君像膠、漆一樣投合、固結吧,看誰還能將我們分隔!這就是詩句的奇思、奇情,怎不令人驚嘆不已?

縱觀全詩,表達的就是一種喜悅和一片痴情。全詩色彩明朗,特別是「文彩雙鴛鴦」以下,更是奇思、奇語,把詩情推向了如火似錦的境界。這首詩正以溫麗的「遺綺」之喜,抒寫了悲遠的「別離」之哀,「正筆反用」,就愈加「驚心動魄」啊!

相關焦點

  • 古詩十九首中最有溫度的愛情詩:客從遠方來
    「客從遠方來,遺我一端綺。相去萬餘裡,故人心尚爾。文採雙鴛鴦,裁為合歡被。著以長相思,緣以結不解。漢末《古詩十九首》之《客從遠方來》詩文漫讀:有客人從遠方來,帶回來你給我的一匹緞布。相隔千萬裡,你的心如故。我打開看了,是那美麗的鴛鴦圖案,我小心地用它裁了一床兩個人蓋的合歡被。
  • 古詩十九首:九首相思詩,所思在遠道
    在這種情況下,一首又一首離別思念詩湧現,道出被迫分離的無奈以及兩地相思之苦。《古詩十九首》便由此誕生。《古詩十九首》是中國古代文人五言詩選輯,由南朝蕭統從傳世無名氏古詩中選錄十九首編入《文選》而成。劉勰在《文心雕龍》中稱《古詩十九首》為「五言之冠冕」。
  • 《古詩十九首》:五言詩的頂峰,李白杜甫也點讚
    《古詩十九首》最早見於《文選》,作者和名稱已不可考,所以,每首詩歌都以句首為標題。這十九首詩歌內容多寫離愁別恨和彷徨失意,情調低沉,這是因為東漢末年,社會動蕩,政治混亂,下層文士漂泊蹉跎,仕宦無門,《古詩十九首》就產生於這樣的時代。
  • 葉嘉瑩先生講《古詩十九首》附:古詩十九首全文
    >在《古詩十九首》中,有些詩長期以來被認為是表達了一種不十分正當的感情。比如杜甫,他眼看著肅宗朝廷的腐敗和唐朝國力的衰落,自己不但無可奈何而且不久也就被貶出京,他怎能不產生失望的情緒《曲江二首》實在是表現了詩人那時心中十分複雜的感情。如果大家想更詳細地了解這兩首詩,可以參考我寫的《迦陵論詩叢稿》一書中的《談杜甫七律之演進及其承先啟後之成就》。《古詩十九首》中有的詩也是如此。
  • 古詩詞賞析:[古詩十九首]《青青河畔草》
    》是古代文人五言詩選輯,由南朝蕭統從傳世無名氏古詩中選錄十九首編入《文選》而成。這十九首詩習慣上以句首標題,依次為:《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青青陵上柏》《今日良宴會》《西北有高樓》《涉江採芙蓉》《明月皎夜光》《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樹》《迢迢牽牛星》《回車駕言邁》《東城高且長》《驅車上東門》《去者日以疏》《生年不滿百》《凜凜歲雲暮》《孟冬寒氣至》《客從遠方來》和《明月何皎皎》。
  • 古 詩 十 九 首
    北江詩話洪亮吉:詩除《三百篇》外,即《古詩十九首》亦時有化工之筆,即如「青青河畔草」及「四顧何茫茫,東風搖百草」,後人詠草詩有能及之者否?詩筏賀貽孫:「回車駕言邁」篇,感壽命之不常,而欲以榮名為寶。「盼睞以適意,引領遙相睎」二句,夢中送痴,無聊已極。結云:「徙倚懷感傷,垂涕沾雙扉」,則醒後憶夢,情愈迫而景愈難堪矣。段段空幻,不獨為少陵〈夢太白〉二詩之祖,且開湯臨川《牡丹亭》無限妙想。其一十七孟冬寒氣至,北風何慘慄。愁多知夜長,仰觀眾星列。三五明月滿,四五蟾兔缺。客從遠方來,遺我一書札。
  • 辛德勇:「古詩」何以「十九首」
    所以,我以為「七體」之「七」取義於此的可能性,是要遠遠高於所謂少陽之數的。古詩是如何被編為十九首的有了這些之前的討論,我們就要來分析一下,今天所要講的《古詩十九首》,為何恰好是「十九首」。也許這根本不是一個問題,至少學術界似乎從來沒有人覺得,這算是個問題。寫多少首,當然隨作者的興致。
  • 高中古詩詞第四彈 | 古詩十九首《涉江採芙蓉》最全考點整理
    古詩十九首-《涉江採芙蓉》《古詩十九首》是中國古代文人五言詩選輯,由南朝蕭統從傳世無名氏古詩中選錄十九首編入《文選》而成。這十九首詩習慣上以句首標題,依次為:《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青青陵上柏》《今日良宴會》《西北有高樓》《涉江採芙蓉》《明月皎夜光》《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樹》《迢迢牽牛星》《回車駕言邁》《東城高且長》《驅車上東門》《去者日以疏》《生年不滿百》《凜凜歲雲暮》《孟冬寒氣至》《客從遠方來》和《明月何皎皎》。
  • 樓上相思女,當窗思遠方——古詩十九首之《青青河畔草》
    《青青河畔草》一詩作於兩漢時期,後被收集於《昭明文選》之中,此詩主要描述兩地相思之情,作者及具體時間無從考究,本文主要對此詩的語言、意境和情感進行賞析,並對此詩的現實意義進行闡述。《古詩十九首》系列詩歌的一大特色,是表達兩地相思之情,並以此對當時的社會現實進行一定程度上的揭露。
  • 古詩十九首、文章雖是無名氏、情感卻是最動人
    《古詩十九首》是中國古代文人五言詩選輯,由南朝蕭統從傳世無名氏古詩中選錄十九首編入《 文選》而成。這十九首詩習慣上以句首標題,依次為:《 行行重行行》、《 青青河畔草》、《 青青陵上柏》、《 今日良宴會》、《 西北有高樓》、《 涉江採芙蓉》、《 明月皎夜光》、《 冉冉孤生竹》、《 庭中有奇樹》、《 迢迢牽牛星》、《 回車駕言邁》、《 東城高且長》、《 驅車上東門》、《 去者日以疏》、《 生年不滿百》、《 凜凜歲雲暮》、《 孟冬寒氣至》、《 客從遠方來》和《 明月何皎皎》。
  • 《古詩十九首》究竟是哪19首,你知道嗎?
    《古詩十九首》最早就見於蕭統所編的《文選》卷二十九「雜詩」類,也因《文選》的選錄結撰而名垂詩史。可以說,「蕭統《文選》不僅使《古詩十九首》有了集體的名字,並進入了教科書和官方傳播的主渠道。」(《朱自清、馬茂元說古詩十九首》)△ 「古典名著普及文庫」《文選》,嶽麓書社出版點擊圖片即可購買《古詩十九首》上承《詩經》《楚辭》,下啟魏晉的五言、七言詩,在中國五言詩的發展史上具有的重要地位,是文人五言抒情詩歌的典範性作品,劉勰在《文心雕龍》中稱其為「五言之冠冕」。
  • 《古詩十九首》之《回車駕言邁》
    這是一首通過對客觀景物榮枯更替的描寫,來抒發因人生短暫,所以人應「立身」宜早,應以「榮名」為寶的說理詩;同時也是一首抒寫仕宦雖有建樹但又並不十分得意的士子對人生的感悟和自勵自警的詩。全詩共十二句,可分作兩層。前六句為笫一層,寫詩人由敘事寫景引發出對人生的聯想和感慨;後六句為第二層,寫詩人繼續抒發自己對人生的議論和感慨。
  • 《古詩十九首》的人生主題
    比如解「浮雲蔽白日」一句,李善就認為這是「以喻邪佞之毀忠良」,後人沿著這個視角繼續發揮,認為這是遠在的逐臣思念君主之辭。又如《冉冉孤生竹》一詩,陳祚明《採菽堂古詩選》說它是「望錄於君之辭」。這些都緣於中國古代詩學「言志」傳統的強大闡釋力。近代以來,朱自清、馬茂元等學者對《古詩十九首》做了大量的解釋工作,糾正了前人的許多錯誤看法,對詩歌的藝術性研究進行了有益探索。
  • 「詩之篇2」東漢最樸實無華而情意深遠的詩句,至今仍有指導價值
    第一次對朋友說起「努力加餐飯」這句詩時,他還以為是現代大白話,殊不知這是出自被鍾嶸稱為「一字千金」的《古詩十九首》的第一篇。《古詩十九首》大約產生於東漢晚期,收在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編的《文選》,詩的內容主要是反應讀書人官場失意與不滿,遊子思鄉或者遊戲人間以及怨婦的纖細情感。
  • 「古詩新裁」夢也無聲:《古詩十九首》之 三十五
    135《古詩十九首》之三十五——真正的「言人所共有之情」《樂府》古題的《猛虎行》所描述的思想感情,《古詩十九首》也沒有涉及,著實是一件很值得玩味的事情。《猛虎行》只有兩行:「飢不從猛虎食,暮不從野雀棲。
  • 教學隨筆——倚樓盼歸,情深意長,評古詩十九首之《青青河畔草》
    從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關關雎鳩」、「蒹葭蒼蒼」、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到「樂府雙璧」《孔雀東南飛》中的 「纖纖作細步」、「隱隱何甸甸」、「感君區區懷」、「恨恨那可論」,再到唐代詩人劉希夷《代悲白頭翁》中的「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杜甫《登高》詩中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寫琵琶之聲的名句:「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 《古詩十九首》:大地上的詩意與悲憫
    馬茂元先生在《古詩十九首初探》中說:「它圍繞著一個共同的時代主題,所寫的無非是,生活上的牢騷和不平,時代的哀愁與苦悶,並無任何神秘之處。」「在《十九首》裡,表現這種羈旅愁懷的不是遊子之歌,便是思婦之詞,綜括起來,有這兩種不同題材的分別,但實質上是一個問題的兩面。」(馬茂元編著:《古詩十九首初探》,陝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6月第1版,第17頁,第18頁。)
  • 詩詞鑑賞:《古詩十九首》藝術成就全集鑑賞,詩詞愛好者必讀
    《古詩十九首》經歷了不知多少時間的淘洗,今天讀之,依然清純,動人,這些詩,是中國古代最早的文人五言詩,由南朝蕭統從傳世無名氏《古詩》中選錄十九首編入《文選》而成。這19首詩語言樸素自然,描寫生動真切,具有天然渾成的藝術風格,所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是也。《古詩十九首》深刻地再現了文人在漢末社會思想大轉變時期,追求的幻滅與沉淪,心靈的覺醒與痛苦。
  • 殖民地時期的教育和學校,真是令人驚嘆不已
    有些種植園主和他們的鄰居們便一起請幾個家庭教師來教育他們的孩子;另一些人就把子女送到英國去受教育。在中部諸殖民地,教育情況各有不同。紐約的居民忙著做生意,追求物質上的進步,沒有工夫注意教育事業,因此,教育比較落後。學校沒有經費,皇家政府建立公立學校的努力,時斷時績。
  • 「古詩新裁」夢也無聲:《古詩十九首》之三十七
    137《古詩十九首》之三十七——從《古詩》向「後」看從文學史的高度,站在詩歌史的角度來看《古詩十九首》這個特定的歷史現象,會有一個一點也不意外的「發現」,只有站在這個高度,才能更深入地理解那「言人所共有之情」背後的悽涼和落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