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材料中電子一般具有很強的自旋軌道耦合,如果改變電子的自旋態,其軌道也會隨之發生變化。最近,一個國際團隊在量子材料釹鍶錳氧(NSMO)實現了自旋與軌道態的「獨立」變化。這項成果或將對新一代邏輯和存儲設備的研發開闢新道路。
撰文 | Glennda Chui
翻譯 | 張和持
在設計電子產品時,科學家們需要想方設法操控電子的三大基本屬性:電荷、自旋態(電子磁矩就是因自旋而產生的),以及核外電子云的形狀,或稱軌道。直到不久前,科學家們都認為,那些現代信息技術所不可或缺的材料中,有很強的自旋軌道耦合;也就是說,你無法在保證自旋不變的情況下迅速改變軌道,反之亦然。
但最近由美國斯坦福材料與能源科學研究所(SIMES)研究員、SLAC國家加速器實驗室資深科學家Joshua Turner 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雷射脈衝可以顯著地改變某種材料中電子的自旋,而保持軌道不變。SLAC研究助理員,同時也是該項目的主要成員之一的Lingjia Shen稱,這項成果為製造基於「軌道電子學」的下一代邏輯與記憶設備提供了新的途徑。Shen 目前是瑞典隆德大學博士後研究員,在 SLAC 兼職。
Shen表示,「我們在該系統中觀察到的現象與以往截然相反。這讓我們有更大把握,能分別操控材料的自旋和軌道態,從而可以將軌道的形狀看作變量,如0s,1s軌道,作為計算機的0和1,以此運算或儲存信息。」
模型代表圍繞原子核不同方向的模糊電子云 | 圖片來源:Greg Stewart/SLAC National Accelerator Laboratory)
一種有趣而複雜的材料
該團隊研究的是一種基於錳氧化物的量子材料,被稱為NSMO(釹鍶錳氧),它具有極薄的結晶層。這種材料早在30年前便為人所用:通過磁場改變電子的自旋態,以此儲存信息。這種稱為自旋電子學的方法被廣泛應用於諸多設備。
NSMO還有望被用於製造基於斯格明子(skyrmions,一種由自旋電子的磁場產生的微小漩渦,與粒子相似)的新型計算機和儲存設備。日本RIKEN新興物質科學中心主任Yoshinori Tokura稱,這種材料非常複雜。他本人也參與了這項研究。「與我們熟悉的半導體材料不同,NSMO是一種量子材料,它諸多電子的運動可以說是協同的,或者相關聯的,而不是像其他材料一般相互獨立,」他說道,「這就使得控制單一變量的嘗試困難重重。」對於這種材料,一種常規研究方法是將雷射打在它上面,看電子狀態對於能量注入的反應。該研究團隊正是這麼做的,他們在 SLAC 的直線加速器相干光源(LCLS)所發出的 X 光照射下,觀察了材料產生的反應。
一個熔化,而另一個沒有
他們本以為NSMO在吸收了近紅外脈衝之後,材料中電子自旋與軌道的有序模式會徹底混亂,或者說「熔化」。然而 Turner 稱,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被熔化的只有自旋的模式,軌道模式完好如初。自旋與軌道態間的正常耦合徹底斷裂,這意味著相關材料的研究面臨重大挑戰,畢竟此前從未觀測到類似現象。
材料在經過雷射脈衝後,電子自旋發生改變(黑色箭頭),而軌道未發生改變(紅色)| 圖片來源:Greg Stewart/SLAC National Accelerator Laboratory
Tokura 表示:「通常只需要些微的光激發作用便可以摧毀一切。而現在卻能讓軌道態——電子狀態中對於未來設備最重要的一項——毫髮無傷。這對於軌道電子學與相關電子的科學是很好的補充。」
正如自旋電子學中,電子的自旋態被改變;在軌道電子學中,可以改變軌道態來提供一個類似的函數。Shen認為,理論上基於軌道電子學的設備,將比基於自旋電子學的設備快10,000 倍。他補充說,兩個軌道態之間的轉換可以不用現在所使用的磁場,而是由太赫茲輻射的短脈衝實現,「如果能將兩者結合,那麼這樣的設備在未來的應用中會有更加出色的表現。」目前該團隊仍在研究結合兩者的途徑。
來自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先進光源(ALS),瑞士保羅舍勒研究所的瑞士光源(SLS),日本東京大學和筑波大學,以及芝加哥大學的科學家都為此次研究做出了貢獻。本研究得到美國能源部(DOE)早期職業計劃項目支持。
參考來源
https://www6.slac.stanford.edu/news/2020-05-15-step-forward-orbitronics-scientists-break-link-between-quantum-materials-spin-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