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雲生家裡掛滿了自己的畫作
宋雲生曾經研究的《三希堂法帖》,現在保存完好
「揮毫濡墨非癲狂,王母蟠桃晉捧觴,雨過龍鱗新增潤,萬顆銀珠放瑤光。」用手指點葡萄,用指甲劃葡萄須,甚至用舌頭舔葉子,這些「空手作畫」的技巧讓他迷上了書畫藝術,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
他獨愛徐蓮坡的畫,潛心研究20多年,如今他是徐蓮坡書畫技巧的唯一傳人。他就是鄉村牙醫宋雲生。
喜歡收藏,偶得佳作
7月12日下午,記者來到了宋雲生的家,廣饒縣大碼頭鎮碼二村。從外面看是個不大的房子,朝南的門,幾間簡陋的農房,和其他村民的沒什麼不同。得知我們的來意後,宋雲生把我們領進了屋,一進屋滿牆的書畫頓時讓記者感受到了濃濃的藝術氣息。
宋雲生出生於普通的農民家庭,只有初中學歷的他平時喜歡和村子裡的文化人在一起,一來二去喜歡上了藝術收藏。村民知道他喜歡收藏,有些來看牙的村民乾脆不給他醫藥費直接給他件小玩意兒,宋雲生說:「這比給我錢高興多了。」
偶然的機會,他收藏到了一幅清末和民國年間當地有名畫家徐蓮坡的畫,這讓他欣喜不已。「徐蓮坡是我們當地的畫畫名人,之前總是聽老人說起他,見到他的畫我都會收藏。」宋雲生說,「我特別喜歡大師的畫,知道哪裡有他的畫,我要是買不來,回家飯也吃不下去。」
獨愛徐蓮坡先生的畫,潛心研究20多年
徐蓮坡以畫葡萄出名,也被稱為「葡萄畫家」。他的葡萄畫法和風格與其他人不同,用手指點葡萄,用指甲劃葡萄須,用舌頭舔葉子。這引起了宋雲生很大的興趣,收藏了很多徐蓮坡先生的畫之後,宋雲生開始研究模仿。
一開始是模仿徐蓮坡畫葡萄的技巧和風格,後來宋雲生開始挖掘更深層次的東西。
他說,研究大師的畫,不能只在表面,不弄出個所以然是不行的。記者看到,在宋雲生家的書桌上放著一套《古文觀止》,一套《辭海》還有四本《三希堂法帖》。
「大師喜歡在畫中作詩,每首詩都有一個典故,我買了《辭海》,解不開的詩我都會去書上找,直到解開為止,最長的一次翻了三個月的書才解開。」宋雲生說。
如今,宋雲生研究徐蓮坡的畫已經有20多年,不管是在繪畫技巧還是詩詞創作方面他都吃的很透。他玩笑道,現在我畫徐老先生的畫,基本可以以假亂真了。
如今小有名氣,喜歡作畫送親友
「揮毫濡墨非癲狂,王母蟠桃晉捧觴,雨過龍鱗新增潤,萬顆銀珠放瑤光。」這是宋雲生《葡鷹圖》中的詩,畫中有詩儼然成了他創作的一大風格,如今他的畫在東營、濱州、濰坊、淄博、雲南等地都有人收藏。
宋雲生研究徐蓮坡的畫在當地無人不曉,現在村裡來找宋雲生求畫的人更是不在少數。前段時間村裡有老人過生日,宋雲生畫了一幅《親情圖》送給他。他說:「我不喜歡錢,只喜歡畫畫,只要有人跟我要畫,我都按要求畫出來送給他。」據了解,如今宋雲生帶了三個徒弟,教他們學習畫徐蓮坡的畫。他說:「我希望能把徐蓮坡的書畫技巧繼續傳承下去。」(記者賈漫華)
相關人物:
徐蓮坡,原名徐建明(1870-1947),字鏡堂,號蓮坡,自稱蓮坡居士,諢號「徐滿幅」,廣饒縣大碼頭鄉央上五村人。他是清末和民國年間山東東北部一位較有名氣的畫家,亦稱「葡萄畫家」。
徐蓮坡先生的書畫特點是:「滿」、「濃」、「快」「深」。徐蓮坡先生的書法淳樸渾厚,筆勁雄橫,很有特色。他平常作畫,幾乎幅幅都配上自己創作的一首或幾首詩或詞,文彩斐然,相得益彰。徐蓮坡先生終生致力於書畫創作,尤其是他的葡萄畫法和風格,贏得了一些知名畫家的高度讚賞。他的書畫及理論著作,現在東北三省、四川、南京、天津以及本省的濟南、壽光、濰坊、益都和廣饒均有流傳,其中理論著作有《葡萄畫法》、《說畫》、《指畫技藝》、《蓮坡畫集》(三卷)等。(記者 賈漫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