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鄉村牙醫遇上書畫藝術 潛心研究終成徐蓮坡書畫技巧的唯一傳人

2020-12-23 東營大眾網

宋雲生家裡掛滿了自己的畫作

宋雲生曾經研究的《三希堂法帖》,現在保存完好

  「揮毫濡墨非癲狂,王母蟠桃晉捧觴,雨過龍鱗新增潤,萬顆銀珠放瑤光。」用手指點葡萄,用指甲劃葡萄須,甚至用舌頭舔葉子,這些「空手作畫」的技巧讓他迷上了書畫藝術,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

  他獨愛徐蓮坡的畫,潛心研究20多年,如今他是徐蓮坡書畫技巧的唯一傳人。他就是鄉村牙醫宋雲生。

  喜歡收藏,偶得佳作

  7月12日下午,記者來到了宋雲生的家,廣饒縣大碼頭鎮碼二村。從外面看是個不大的房子,朝南的門,幾間簡陋的農房,和其他村民的沒什麼不同。得知我們的來意後,宋雲生把我們領進了屋,一進屋滿牆的書畫頓時讓記者感受到了濃濃的藝術氣息。

  宋雲生出生於普通的農民家庭,只有初中學歷的他平時喜歡和村子裡的文化人在一起,一來二去喜歡上了藝術收藏。村民知道他喜歡收藏,有些來看牙的村民乾脆不給他醫藥費直接給他件小玩意兒,宋雲生說:「這比給我錢高興多了。」

  偶然的機會,他收藏到了一幅清末和民國年間當地有名畫家徐蓮坡的畫,這讓他欣喜不已。「徐蓮坡是我們當地的畫畫名人,之前總是聽老人說起他,見到他的畫我都會收藏。」宋雲生說,「我特別喜歡大師的畫,知道哪裡有他的畫,我要是買不來,回家飯也吃不下去。」

  獨愛徐蓮坡先生的畫,潛心研究20多年

  徐蓮坡以畫葡萄出名,也被稱為「葡萄畫家」。他的葡萄畫法和風格與其他人不同,用手指點葡萄,用指甲劃葡萄須,用舌頭舔葉子。這引起了宋雲生很大的興趣,收藏了很多徐蓮坡先生的畫之後,宋雲生開始研究模仿。

  一開始是模仿徐蓮坡畫葡萄的技巧和風格,後來宋雲生開始挖掘更深層次的東西。

  他說,研究大師的畫,不能只在表面,不弄出個所以然是不行的。記者看到,在宋雲生家的書桌上放著一套《古文觀止》,一套《辭海》還有四本《三希堂法帖》。

  「大師喜歡在畫中作詩,每首詩都有一個典故,我買了《辭海》,解不開的詩我都會去書上找,直到解開為止,最長的一次翻了三個月的書才解開。」宋雲生說。

  如今,宋雲生研究徐蓮坡的畫已經有20多年,不管是在繪畫技巧還是詩詞創作方面他都吃的很透。他玩笑道,現在我畫徐老先生的畫,基本可以以假亂真了。

  如今小有名氣,喜歡作畫送親友

  「揮毫濡墨非癲狂,王母蟠桃晉捧觴,雨過龍鱗新增潤,萬顆銀珠放瑤光。」這是宋雲生《葡鷹圖》中的詩,畫中有詩儼然成了他創作的一大風格,如今他的畫在東營、濱州、濰坊、淄博、雲南等地都有人收藏。

  宋雲生研究徐蓮坡的畫在當地無人不曉,現在村裡來找宋雲生求畫的人更是不在少數。前段時間村裡有老人過生日,宋雲生畫了一幅《親情圖》送給他。他說:「我不喜歡錢,只喜歡畫畫,只要有人跟我要畫,我都按要求畫出來送給他。」據了解,如今宋雲生帶了三個徒弟,教他們學習畫徐蓮坡的畫。他說:「我希望能把徐蓮坡的書畫技巧繼續傳承下去。」(記者賈漫華)

  相關人物:

  徐蓮坡,原名徐建明(1870-1947),字鏡堂,號蓮坡,自稱蓮坡居士,諢號「徐滿幅」,廣饒縣大碼頭鄉央上五村人。他是清末和民國年間山東東北部一位較有名氣的畫家,亦稱「葡萄畫家」。

  徐蓮坡先生的書畫特點是:「滿」、「濃」、「快」「深」。徐蓮坡先生的書法淳樸渾厚,筆勁雄橫,很有特色。他平常作畫,幾乎幅幅都配上自己創作的一首或幾首詩或詞,文彩斐然,相得益彰。徐蓮坡先生終生致力於書畫創作,尤其是他的葡萄畫法和風格,贏得了一些知名畫家的高度讚賞。他的書畫及理論著作,現在東北三省、四川、南京、天津以及本省的濟南、壽光、濰坊、益都和廣饒均有流傳,其中理論著作有《葡萄畫法》、《說畫》、《指畫技藝》、《蓮坡畫集》(三卷)等。(記者 賈漫華)

相關焦點

  • 謝雲林一一用生命傳承書畫藝術的最美使者
    數十年來,日落月升,寒冬酷暑,讀書不止,筆耕不息,終有所成。謝雲林先生憑藉堅韌不拔的精神與鍥而不捨的毅力,現已成為聞名遐邇的畫家。他現在家多辦起了書畫培訓班,教孩子們學習書畫,同時養家餬口。書畫已成為謝雲林先生生活的唯一來源,書畫也成了他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謝先生是在用生命傳承中華傳統文化,是當今中國最美文化使者!令人敬佩!值得尊重!
  • 安徽當代文房四寶暨賀澤海書畫藝術交流活動在臺北舉行
    安徽當代文房四寶暨賀澤海書畫藝術交流活動在臺北舉行 2018年05月21日 16:13:00來源:華廣網 ·賀澤海藝術館共同舉辦的《安徽當代文房四寶暨賀澤海書畫藝術交流活動》於5月19日在臺北八德路四段319號「老子空間」藝廊隆重開幕。
  • 張國祥·崔如琢先生指墨畫的唯一傳人用濃墨、焦墨淋漓中透著生辣
    張國祥,1958年生於北京,師承派畫家、鑑賞家,著名國畫大師崔如琢先生指墨傳人。中國藝術品鑑賞評估專家委員會(文化部)鑑賞專家國家文化市場調查評估中心(文化部)鑑賞專家北京衛視《天下收藏》欄目 鑑賞專家 河北都市頻道《品真》欄目 書畫鑑賞專家 江西廣播電視臺china陶瓷頻道 書畫鑑賞專家
  • 藝術東方 書畫名苑 當代書畫名家展盛大啟幕
    常言「書畫通神」,又論「字如其人,書為心畫」,上千年來無數文人雅士為之醉倒,不斷探索。尤其作為世界文化名人齊白石先生的家鄉——湘潭,無論在業界還是民間,一直都有著濃厚的書畫國粹情節。       當代名家書畫展,本次書畫展覽由北京萬象書畫院聯合數百位當代書畫名家真筆真跡,大部分作品系首次入湘。敬邀廣大業主書畫愛好者及各界認識蒞臨鑑賞。
  • 翰墨丹青:品讀郭超英書畫藝術
    郭超英有很好的綜合修養,有較深厚的藝術理論素養和紮實的藝術實踐功底,數十年來辦雜誌、搞研究、習詩文、工書畫篆刻,樣樣風生水起,有聲有色。可以說這既得益於他秉性中的篤實勤奮、謙虛好學,更得益於其良好的家教和長期與名家大師交往所受到的浸染薰陶。
  • 五色墨書畫藝術培訓中心骨幹教師簡介
    自書畫藝術培訓中心創辦以來,輔導和培育了大批的書畫特長學生,多次參加全國展賽並榮獲等級獎項,其本人也多次被評為優秀輔導教師教學理念:踏踏實實工作,認認真真帶好每一個學生,甘做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鋪路石
  • 董其昌書畫藝術博物館今開館,90餘件展品中書畫真跡50件
    12月25日,董其昌書畫藝術博物館開館。 本文圖片均為 澎湃新聞記者 朱奕奕 圖籌建三年的董其昌書畫藝術博物館開館了!松江區通過與市文聯、華東師範大學、上海戲劇學院分別籤訂「江南文化」發展戰略合作協議,成立「江南文化」研究基地、「江南文化」創作基地和「江南文化」展示基地,聯手建設「江南文化」研究發掘展示高地,共同構築G60「江南文化」走廊,與G60科創走廊同頻共振,在創造性轉化、創造性發展中煥發「江南文化」新的生命力。
  • 千年通渭 一品書畫——通渭縣書畫文化產業發展情況介紹
    精彩地描述了通渭耕讀文化;著名作家張賢亮讚譽通渭「人間繁華在長安,世上書香數通渭」;「鋤含雲水筆含墨,耕罷梯田耕硯田」是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非遺中心主任連輯對通渭獨特現象的精確概述。西南大學常君瑞在2008年的博士論文《教育主導的鄉土藝術文化變遷——通渭書畫熱的社會成因研究》,從教育和藝術的關係上論述通渭書畫熱的社會成因。
  • 預祝陝北鬼才8月26書畫藝術學校 開業慶典圓滿成功
    主辦單位:小鬼才文化藝術培訓學校指導單位:榆林市文化產業聯合會榆林市企業品牌建設中心榆林市書法家協會榆文產聯藝培協會冠名:貴州傳人酒業榆林地區總經銷贊助:甘泉美水天然礦泉水有限責任公司榆林市總代理協辦單位:榆林市星晴酒店榆林市紅福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 中原風書畫藝術研究院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七十周年書畫展隆重開幕
    活動掠影金風爽,金桂香,金秋十月喜洋洋,在全國人民歡度國慶佳節喜慶氛圍裡,河南中原風書畫藝術研究院,踏住金色的腳步,攜手共青團河南省創青春文化交流中心、鄭州文化館,河南省殘聯協會,活動掠影本次活動有河南老豫記餐飲有限公司、河南寶豐酒業公司、杭州娃哈哈宏盛食品飲料營銷有限公司等單位協辦,河南電視臺法制頻道、河南新聞網絡中心、新報融媒、《文化觀察》雜誌社、中宣部黨建網、中國鄉村旅遊網
  • 廣東書畫名家何為百年書畫學術研究暨師生作品展將在廣州舉行
    廣東書畫名家何為百年書畫學術研究暨師生作品展將在廣州舉行金羊網  作者:譚錚  2020-09-09 據介紹,此次展覽將展出廣東已故著名書畫家和藝術理論家何為的書法
  • 書畫鑑賞與書畫收藏的含義
    歡迎關注三豐堂文化藝術微信平臺,欲了解更多知識,請關注本平臺並查看歷史消息。 書畫鑑賞與收藏,古人稱之為鑑藏。它包括鑑定、欣賞、收藏、流傳、著錄等方面,是一個十分廣泛而又具有相當研究價值的課題。
  • 言恭達|新時代書畫藝術工作者要做好德育美育工作
    傳授技法,須以書畫藝術的本質與美學原理為底蘊,以培養學生心理素質、技能素質,尤其是創造素質為核心,將德育、美育工作落到實處,使學生的創造性勞動獲得精神文化成果。另外,書畫藝術的作品風貌也是德美教化的具體顯現。藝術風貌是通 過作品所展現出來的美學品格和人生境界,是作者德行修養、審美品格、藝術造詣、文化內涵的集中體現。可以說書畫藝術教育和德育、美育工作的組成部分,也是相互補益、互為表裡的。
  • 書畫的活水
    遇到格外聰穎而勤奮者,便成了優異的琴手、書家或畫家。  他(她)們如何習得?從哪裡習得?含糊的答案是:從前的風氣和教養便是如此。若論具體的來路,則私塾、家教、館所、筆會、詩社等等,都是傳授之道、教習之途。齊白石從一介村夫至名揚京滬,就是從各級鄉紳雅集混上來的。
  • 書畫名家走進上寨、陳堡 寫梯田故事、繪鄉村美景
    8月9日,中央數位電視書畫頻道董事局主席王平與書畫名家們一同走進莊浪縣鄭河上寨村、通化陳堡村,寫梯田故事、繪鄉村美景,並為群眾送去書畫作品。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宣傳部部長馬琦,副市長王錦,縣委副書記、縣長宋樹紅,縣委副書記王運軍,副縣長王宏宇參加活動。
  • 覺醒大和尚受邀參觀《鄉田同井 守望相助一一張國恩書畫作品展》
    2020年6月6日,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上海覺群書畫院理事長、本寺方丈覺醒大和尚應邀來到上海金橋碧雲美術館,參觀《鄉田同井 守望相助一一張國恩書畫作品展》。展覽中陳列的50幅書畫作品,由上海藝術家張國恩歷時兩個月精心創作而成,它們將通過上海市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捐贈給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給予中國人民暖心問候和慷慨援助的日本友城、友好團體和人士。其中一部分作品還將作為中國抗疫紀念贈送給上海市檔案館。
  • 書畫作伴 翰墨人生
    近日,走進金鰲書畫學會這個「大家庭」,發現這裡匯聚了樂清一批幾十年如一日堅守陣地,痴愛書畫的老師。他們以書畫交友,互相促進,增強友誼,使更多的書畫愛好者能在這個平臺上展現才能,並漫步在藝術的殿堂。這些年,金維七在藝術道路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平谷紀遊》《雁蕩飛流》《家山祥雲》《家山清泉》《一灣溪水繞家山》等作品在參加各項大賽中均獲大獎,其中有被收作館藏作品。「書畫只是一個言明心志的藝術載體,它的雅俗之分,好看與否,取決於作畫之人對美學、文學、哲學、傳統文化的理解與修養。」金維七說,青年時期他曾有一個夢想是當文學家。
  • 筆墨潤雲滇,畫情飾版納——五臺山書畫藝術研究院名人雅集之一
    (上圖)五臺山書畫藝術研究院西雙版納分院創研基地正式落成(西雙版納分院)五臺山書畫藝術研究院植根於清涼、清靜、清雅佛地五臺山。目前,研究院已在太原、大連、北京、雲南西雙版納等地建立分院,其它分院還在陸續籌建中。
  • 新書速遞|畫意千金——林紓書畫研究
    新|書|坊《畫意千金——林紓書畫研究》【內容簡介】本書為一部對林紓書畫藝術進行專題研究的著作,與以往研究的不同之處在於,作者多年來收集了林紓師友交遊、往來信札等諸多素材,並對口述資料加以梳理利用,不僅探討了林紓的書畫藝術、美術理論,更進一步呈現出林紓為保護、傳承、創新中華傳統文化所做的貢獻。
  • 永澤書畫暑期藝術集訓
    書法課程以培養學員的書法學習興趣及修身養性為主旨,在學習技法的同時輔以文化及藝術欣賞的內容。讓學員通過書法學習,更能理解漢字文化以及書法藝術特有的神韻。在課程設置上,兼學楷書、隸書、篆書、行書、草書五大書體,根據學員的特點綜合選擇適合學員的書體及書寫方式,一人一書,修養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