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祥,1958年生於北京,師承派畫家、鑑賞家,著名國畫大師崔如琢先生指墨傳人。
中國藝術品鑑賞評估專家委員會(文化部)鑑賞專家
國家文化市場調查評估中心(文化部)鑑賞專家
北京衛視《天下收藏》欄目 鑑賞專家
河北都市頻道《品真》欄目 書畫鑑賞專家
江西廣播電視臺china陶瓷頻道 書畫鑑賞專家
《藏天下》欄目組 書畫鑑賞專家
中國收藏家協會學術研究部特約研究員
張國祥與恩師著名國畫大師崔如琢先生
崔如琢(當代書畫大家、收藏家、鑑賞家):竹以其欣長傲岸的個性為
許多文人所喜愛讚頌,而愛竹人士中格調最高的莫過於國祥,尤其是其
畫筆下的墨竹,簡約、厚重,蘊蓄著強勁的生命,他將禪的意境與畫的
韻律相互交融,歷經數十載,其作品已形成了鮮明的、不同於古今的個
人風格。
一個好的書畫家首先要做好人的修為。做人「有才不足傲,有德才可貴」;有德者,是非不能擾其心,故為人要有品德,就如做事要有質量。如何修德?對人少一點侵犯,多一點愛護,則德日隆;以淡泊為師,自然可以養德;以恕己之心恕人,必然進德;有過能悔,然後就能增長福德;助成好事、知恩報恩,都是增品進德的最佳途徑
張國祥作品欣賞:
董偉(文化部副部長): 張國祥先生是禪學造詣深厚之人,所畫墨竹,
往往禪意盎然。在筆墨技巧上深思熟慮,有意避開傳統的「含而不露」「水
暈墨章」的分寸感,用筆沉穩氣貫,勁挺堅硬。用墨注重黑白對比,善
用濃墨、焦墨、淋漓中透著生辣,胸中造化吐露於筆端,形成了其獨
特的藝術風貌。
張國祥《水墨禪說》
畫者不能糾結於名相練習,在聖者的境界中,「青青翠竹儘是法身,鬱郁黃花無非般若。"認為搬柴運水無非參禪,平素行住坐臥皆有畫理。
柯文輝(當代著名書畫評論家、鑑賞家、美術理論家):國祥畫如其人
璞玉無華,作品簡遠而凝重。觀其畫作,如疾風振林,聽之有聲,思之成
詠,其襟懷之灑落,逾恆人也,作為書畫大家崔如琢先生指墨畫的唯一
傳人,其作品立意高,入門正,法脈正統,將來必成大器。
張國祥《水墨禪說》
崔如琢先生歷半世蹉跎始悟:所謂畫者,目之所見,心之所思,情之所系,意之所動,不惟筆墨章法、布局架構。眼界不到,修養不到,不足以言畫。是以,畫以心為境,畫路即心路;畫以思為界,想不到故畫不到;畫以情為盛,情未達則畫無趣;畫以意為先,意飛揚而後方有筆墨酣暢、揮灑恣意,痛快淋漓。餘以為,胸中蘊蓄天地之大美,筆下自有變化之萬千。意筆之美,蓋莫能勝矣。
道在雅俗——龍開勝書法管窺
龍飛墨海開新境 筆舞書壇勝大——淺說龍開勝的書法藝術
黃建南—書法國畫油畫藝術大師書寫《大道圓融》
龍開勝書法剛柔並濟地力透紙背,具有音樂韻律之美、靜虛空靈之美
藝術不創新是不行的,不開拓也是不行的,不繼承更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