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文物覽】古建築——西安孔廟之照壁

2021-01-09 西部網(陝西新聞網)

西安孔廟照壁(外側)。

照壁,俗稱影壁,是我國古代庭院中的一種牆壁式附屬建築。可位於大門內稱為內照壁,也可位於大門外稱為外照壁。照壁一般由青磚修砌而成,分為座、身、頂三部分,具有擋風、遮蔽視線的隔離作用。牆身的中心區域稱為照壁心,通常由呈45度角斜放的方磚貼砌而成。有的照壁較簡單,雖然裝飾不多,但所用青磚之間對縫統一、排列整齊。對於規格較高的照壁,則要有一些吉祥圖樣的磚雕來裝飾。磚雕主要裝飾在牆身中心區域的中央和四角。中央方磚上雕刻有中心花或者鑲嵌有福壽字樣的磚匾。風格迥異、功能各異的照壁,給庭院不僅帶來古樸雅致、祈福納祥的氛圍,也增添了書香翰墨的氣息。

照壁在古代又被稱為塞門。只有達到一定等級的達官貴族,才可以在家宅中修築此門。孔子因被封為文宣王,地位至高,故在孔廟中設置照壁。

西安孔廟照壁(內側)。

西安孔廟的照壁即現碑林博物館南牆,有「萬仞宮牆」之意。《論語·子張》載:「叔孫武叔語大夫於朝曰:『子貢賢於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貢。子貢曰:『譬之宮牆,賜之牆也及肩,窺見室家之好。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門者或寡矣……』」魯國大會諸侯的時候,有人指出子貢的學問博大精深,可與孔子相提並論。這話傳到了子貢的耳朵裡,他馬上反駁說:「我可不敢和我的老師孔子相比。如果把一個人的學問比作一堵牆,我這堵牆只有一仞高,大家一踮腳尖,就可以看到裡面的東西,沒什麼深奧的。而我的老師孔子的這道牆有數仞之高,如果你不走進去,是無法知道他學問的高深的。能夠找到大門進去看的人實在太少了。」周制一仞為八尺,約合1.8米;漢制一仞為七尺,東漢末為五尺六寸。後來,人們便以「萬仞宮牆」來比喻孔子的德行和學問如同一道只能仰視的高牆,用以讚揚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

劉暉書「孔廟」。

西安孔廟的照壁為「一」字形頂,壁身內側的中央區域為一菱形花磚,外側牆面上則題有兩個蒼勁有力的描金楷書大字「孔廟」。此二字書於民國九年(1920),出自清朝末年陝西著名書畫家劉暉。劉暉為人正直,處世清白,崇尚節儉,勤奮治學。他對楷、草、隸、篆、行書都十分精通,特別是其楷書得法顏真卿卻不拘泥於顏體,又取法王羲之、米芾、文徵明而獨闢蹊徑。其書法可謂風格古樸蒼勁、結體凝重有力。

(原載於《風雨滄桑九百年:圖說西安碑林》 西北大學出版社)

編輯:秦秦

相關焦點

  • 【陝西文物覽】古建築——西安孔廟之太和元氣坊
    矗立在西安孔廟照壁之前的這座太和元氣坊,建於明萬曆二十年(1592),是由皇族朱惟怮出資四百多兩黃金修建而成的。萬曆四十二年(1614)刻《秦賢宗建文廟坊亭記》碑上,專門記述了這位皇族「捐金四百有奇」,修建了這座被稱為「太和元氣坊」的木牌坊。那麼,「太和元氣坊」的名字由何而來呢?在古語中,太通「大」,有至高、至極之意。和,指對立面的均衡、和諧和統一。
  • 【陝西文物覽】古建築——西安孔廟之景雲鍾
    西安孔廟戟門內兩側,有兩件國寶級文物。其一是位於西側的大夏石馬,其二是位於東側的有著一千三百多年歷史的唐景雲銅鐘。景雲鍾因鑄造於唐睿宗景雲二年(711)而得名。相傳這一年,唐睿宗李旦巡遊至周至,夜宿行宮,夢見霞光滿天、祥雲繚繞,以為吉兆,遂下令鑄鐘以志。
  • 陝西孔廟調查
    說起孔廟,很多人首先想到的自然是山東曲阜孔子故裡,但少有人知道,作為中華文明重要發祥之地之一的陝西,現有孔廟遺存38處,在全國屬較為集中且保存數量較多的省份。從2014年開始,陝西省文物局正式立項並委託西安碑林博物館開展為期兩年的全省孔廟調查工作。
  • 西安孔廟最低調的文化地標
    位置大致相當於今天西安城的南關正街和文藝北路之間的北半部。國子監在該坊西部,佔半坊之地。孔子廟堂在國子監中位置及建築情況,史籍沒有記載,僅從《孔子廟堂之碑》一段對廟堂的泛泛讚詞可知其規模頗大,建築有華麗的裝飾。 西安孔廟在宋代幾經搬遷,崇寧二年(1103年),虞策將文廟、府學最終遷建於「府城之東南隅」,即西安碑林博物館現址,使文廟、碑林、府學同在一處。
  • 陝西創建最早的博物館:西安碑林博物館
    西安碑林內容豐富,它既是我國古代書法藝術的寶庫,又匯集了古代的文獻典籍和石刻圖案;記述了我國文化發展的部分成就,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實,因而馳名中外。西安碑林是在保存唐代石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唐代人所稱的石經,包括公元745年唐玄宗李隆基書寫的和公元837年刻成的。
  • 【陝西文物覽】古建築——榆林市波羅堡古建群
    波羅堡古建群,明長城要塞及附屬古建築。位於榆林市橫山縣波羅鎮波羅村東側山丘上,地處無定河南岸,西有長城懷德關(清廢),西北距大邊約5公裡。明正統十年(1445)巡撫馬恭築大兔鶻堡,周長逾1公裡,闢東、西二門。成化二年(1466)於此另築新堡,更名波羅堡,並移原堡守軍駐此。萬曆初至萬曆七年(1573-1579)重修並加高堡牆,包砌牆垣、垛口等。
  • 【陝西文物覽】西安碑林——石臺孝經
    碑石原立於長安城的國子監中,唐末移置於尚書省西隅,宋元祐時入藏西安碑林。現今保存完好,光瑩如漆。《石臺孝經》因坐落於三層石臺之上,又其上所書內容為《孝經》,故得此名。碑身是由四塊青石板以榫卯結構組合而成的長方柱體,因此經受住了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發生在陝西關中地區的大地震的考驗,至今依然完好無損,巍然挺立。碑石的下方有三層石質臺階,臺階上線刻有蔓草紋和瑞獸圖案。
  • 【陝西文物覽】秦帝陵——胡亥墓
    胡亥墓,相傳為秦二世之陵墓。位於西安市雁塔區曲江池遺址公園南側。胡亥(前230—前207),秦始皇少子,秦始皇死後被中車府令趙高與丞相李斯矯詔立為二世。在位期間,趙高擅權,濫用民力,續修阿房宮和馳道,徭役賦稅苛重,致農民起義爆發,被趙高逼迫自殺於望夷宮,以黔首身份葬。胡亥墓封土為圓丘形,底徑25米,高6米。
  • 陝西中小學生研學旅行——《西安碑林博物館》「學習碑林歷史」
    西安碑林博物館西安碑林研學旅行《西安碑林博物館》介紹西安碑林博物館(Forest of Stone Steles Museum)是陝西創建最早的博物館,它以收藏、現有館藏文物11000餘件,其中國寶級文物19個號134件,一級文物535件。著名的「昭陵六駿」就有四駿藏於本館。陳列由碑林、石刻藝術和其它文物展覽三部分組成,共12個展室。現有7座碑室、8座碑廊、8座碑亭,加上石刻藝術室和4座文物陳列,陳列面積達到4900平米。
  • 廣東被忽視的一個古建築,是我國南方現存最古老孔廟,有千年歷史
    廣東是我國歷史很悠久的省份,在其境內也是有許多不少的古建築遺蹟,這也是很讓人所感到很有旅遊發展潛力的,而且在廣東的許多城市中,發展旅遊也是備受重視的,所以還是來看看廣東一處被忽視的古建築,從其古建築的實際發展中看來,它的建築樣式、外觀打造和規模等方面,都是我國很有代表性的一處文化景點。它就是德慶孔廟。
  • 【陝西文物覽】古建築——寶雞市岐山縣太平寺塔
    太平寺塔,屬於北宋八角九級密簷式磚塔,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太平寺塔又稱岐山塔,位於寶雞市岐山縣城太平路實驗小學院內,為舊時岐山縣的標誌性建築。寺院早年已廢。塔建於北宋元祐三年(1088),通高31.055米,底層每邊長2.6米。基座呈八角形,高1.18米,底邊長4.75米。塔身底層南向闢券門,二至五層逐級交錯闢二券門。
  • 北京孔廟,4A景區700多年歷史,有多位皇帝御筆題匾,門票才30元
    它們是北京的文化底蘊,是老北京的根,現在建造一座摩天大樓不難,難的是那些拆掉的古建築,再也難以復原了。比如永定門,就再沒有了。距離雍和宮一街之隔,有一處古建,很有價值。它就是北京孔廟和國子監。孔廟,是祭祀孔子的祠廟。最有名的孔廟,當屬山東濟寧曲阜的孔廟了,萬仞宮牆,金聲玉振,聖時門,杏壇,還有成化碑,以及大成殿,等等。
  • 100年前的古建築是什麼樣?
    陝西省 西安府 西安城北門 四川省 灌縣(今都江堰) 文廟 孔廟正殿
  • 太原一座百年大院,院內照壁值10萬元,精美絕倫,豪華大氣
    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每座城市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無數的古建築泯滅在歷史的煙塵中。之前走訪過位於太原陽曲縣泥屯鎮北部的歸朝村,這是一個有著300年歷史的古村。該村保留較多傳統文化遺址,如城子頭地區新石器時代、夏代、戰國文化遺址,未經開發的明清民國民居建築、杜娘娘堂、白龍廟老爺殿等均為未開發原生態景點。
  • 中國現存8大古建築,都有一段美好的故事,體現傳統文化的底蘊
    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嶽陽天下樓之譽,與江西南昌的滕王閣、湖北武漢的黃鶴樓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北宋範仲淹的《嶽陽樓記》更著稱於世。現在的嶽陽樓為清朝光緒年間所建。是江南三大名樓中唯一的一座保持原貌的古建築,它的建築藝術價值無與倫比 。
  • 黃山古建築羅東舒祠——被譽為「江南第一名祠」
    他積德行善,以仁義之心待人,贏得了「黃魯直之才」和「歐陽永叔之賢「的美譽,當時的學者也都尊敬地稱他為東舒先生。對這樣一位備受人們愛戴的先祖,羅氏族人更是敬重有加。據說對他的祭祀仿照曲阜孔廟的禮儀,這在徽州祠堂中是不多見的。羅東舒祠是黃山羅氏其中一支的祠堂,屬於宗族祠堂的一類。
  • 【陝西文物覽】西安碑林——顏真卿名碑之多寶塔感應碑
    顏真卿(708—784),字清臣,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他出身於書藝世家,其五世祖顏之推是南北朝著名學者,曾祖父、祖父、父均工於篆書。顏真卿三歲喪父。母親殷氏出身名門望族、書法世家,親自傳授其書法,開導啟蒙。家學的傳承、長輩的言傳身教和自身的刻苦勤勉,都為顏真卿在書法藝術的道路上展露鋒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西安值得一去的景點,館藏134件國寶級文物,曾為西安孔廟所在地
    到了西安旅行,大部分人都會去古城牆、大唐不夜城、陝西歷史博物館等網紅的景點打卡,不過作為一個古蹟眾多的古城西安來說,想要找到一個重量級且小眾的景點其實一點也不難。
  • 中國歷史故事:文物普查、徵集成績顯著
    建網以來,為了做好文物的墓礎工作,攜清分布在陝西省地上地下的文物情況,在國家文物局的領導和部署下,陝西開展了數十次文物普衣工作,至:小型的調查活動,就更多了。歷次的普我和調查,為陝西的文物保護、考古發掘、博物館事業的發展及開發利用,提供了科學依據和基礎。
  • 大美中國古建築名塔篇:第一百五十六座,陝西西安淨業靈塔
    陝西西安淨業靈塔,位於長安香積寺旁,善導塔東約百米處,是善導大師的著名弟子淨業法師的墓塔。淨業法師,俗姓為趙,京兆人,自幼慕法,出家後能「旋登法座」「講誦經典」「剖析玄微」,且能「早開靈鍵,入如來密藏,踐菩薩之空門」,秉其歸戒者甚眾,後成為香積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