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存8大古建築,都有一段美好的故事,體現傳統文化的底蘊

2020-12-16 中原文化家

中國歷史上古建築眾多,但是這些最有文化價值的古建築,都有深厚的底蘊與特殊的意義,都有一段美好的故事,讓人會想到一個朝代、一位人物、一段歷史,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1、嶽陽樓

嶽陽樓位於在湖南岳陽市,緊靠洞庭湖畔,三國東吳所建。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嶽陽天下樓之譽,與江西南昌的滕王閣、湖北武漢的黃鶴樓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

北宋範仲淹的《嶽陽樓記》更著稱於世。現在的嶽陽樓為清朝光緒年間所建。是江南三大名樓中唯一的一座保持原貌的古建築,它的建築藝術價值無與倫比 。

2、東漢三闕

漢三闕,又稱東漢三闕,是鄭州登封市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組成部分,包括太室闕、少室闕、啟母闕,是一種特殊的石雕藝術。

始建於東漢,其中太室闕是中國古建築國家級文物類1號保護單位,少室闕、啟母闕編號分別是2號和3號文物保護單位,足見國家對其保護的重視。

3、寧波天一閣

天一閣位於浙江寧波市,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私家藏書樓,也是亞洲現有最古老的圖書館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圖書館之一。

天一閣佔地面積2萬多平方米,建於明朝中期,由當時退隱的兵部右侍郎範欽主持建造。

4、曲阜孔廟

孔廟位於山東省曲阜市,是第一座祭祀孔子的廟宇,以孔子的故居為廟,以皇宮的規格而建,是我國三大古建築群之一,在世界建築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各種建築總計100餘座,460餘間。孔廟內的聖跡殿、十三碑亭及大成殿東西兩廡,陳列著大量碑碣石刻,特別是這裡保存的漢碑,在全國是數量最多的,歷代碑刻亦不乏珍品。

5、西安鼓樓

鼓樓位於西安城內西大街北院門,東與鐘樓相望,始建於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年間,至今已有600多年。清康熙和乾隆先後兩次重修。

樓上原有巨鼓一面,每日擊鼓報時,故稱鼓樓。歷經歲月滄桑,如今巨鼓早已不存,惟餘鼓樓巍然聳立,是所存在中國最大的鼓樓之一。

6、登封觀星臺

觀星臺,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建築之一,位於登封市告成鎮周公廟內,距周公測景臺二十米,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天文臺,世界上著名的天文科學建築物,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於元初,距今己有700年的歷史。

7、泰山岱廟

岱廟坐落於山東泰安市北,俗稱東嶽廟。它是泰山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為道教神府,是歷代帝王舉行封禪大典和祭祀泰山神的地方。

岱廟創建於漢代,至唐時已殿閣輝煌。宋真宗大舉封禪時,又大加拓建,修建天貺殿等,其建築風格採用帝王宮城的式樣。

8、太原晉祠

晉祠原為晉王祠,為紀念晉王及母后邑姜而興建。位於山西太原市,祠內有幾十座古建築,以雄偉的建築群、高超的塑像藝術聞名於世。

是集中國古代祭祀建築、園林、雕塑、壁畫、碑刻藝術為一體的唯一而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也是世界建築、園林、雕刻藝術中心。難老泉、侍女像、聖母像被譽為晉祠三絕。

總之,這些古建築不但有旅遊與科研價值,也有深刻的藝術與文化價值,所以保護文化古蹟勢在必行,從你們做起,保護文物與文化遺產,留個子孫後代。

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分享、點讚、評論、收藏吧!

相關焦點

  • 如果古建築會說話,聽聽故宮、頤和園講述中國古建築文化故事
    中國古建築眾多,通常這些古建築是我們旅行中的景點,然而,它們不應該僅僅是觀光對象,它們見證了歷史的變遷,凝聚著古人的智慧,是優秀傳統文化的結晶。你有沒有想過,有一天它們開頭說話了,會說些什麼?我的小名叫紫禁城,家住北京,是明朝和清朝的皇室,也就是皇上的家,我是世界上最大的宮殿,也是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木結構宮殿古建築群。我特別自豪!新中國成立後,皇上也成為歷史,我的使命也結束,趁機休息幾天,後來專家們把我改成中國最大的藝術博物館,收藏著90多萬件歷史文物和藝術品,很有許多稀世珍寶。
  • 南園古村,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
    南園古村又名南園第一村(南國古村又名南國第一村),位於中國河源仙塘鎮紅光村,由紅光村委獨立出資,是南中國現存規模最大、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最具代表性的一個客家風水古村落,據古書記載:自唐開元二十六年! (公元738)建村以來,至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
  • 大有來頭!邢臺沙河上申莊村不僅古建築精美,還深藏著一段傳奇!!
    位於邢臺沙河市的上申莊村,目前保存著近萬平米的清至民國時期具有冀南地域特色的傳統民居建築群,這些傳統古建雕飾精美,空間布局合理,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研究價值。,用條石作基,其上用青磚鋪牆,牆中有木架,並通過木雕、磚雕、石雕為主的「三雕」藝術,把古樸的傳統民居裝點得獨具匠心。
  • 山西要打造古建築強省!古建之美,驚豔世界!
    ,著眼於山西深厚的文物資源底蘊,充分考慮全省文物工作實際,精準把握山西古建築在全國的重要地位,作出的重大戰略布局。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中,山西共登錄不可移動文物約53875處,其中古建築就有28027處,其古建築數量在全國首屈一指。這些古建築與壁畫、雕塑等共同組成寶貴的國家文化遺產,經過時光的洗禮,展示出獨特的文化魅力。
  • 贛州有一處景區,是我國現存最大的宋代古城牆,文化底蘊深厚
    贛州不僅是江西省面積最大的地級市,也是一座文化底蘊深厚的歷史名城。兩千多年的宋城文化滋養了這座城市,也使這座城市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山水的雄偉,江河的奔騰,古城的韻味,應有盡有。我國很多地區都有古城牆遺址,如著名的西安古城牆,平遙古城牆等,都是具有紀念意義的景點。
  • 廣東省十大祠堂,喜歡這樣有底蘊的古建築
    廣東省十大祠堂,喜歡這樣有底蘊的古建築1、韓文公祠(韓愈紀念館) AAAA潮州韓文公祠是潮州八景之一「韓祠橡木」的所在地。也是目前國內保存最完整、歷史最悠久的紀念唐宋八大家之一韓愈的祠宇。4、肇慶包公祠肇慶包公祠位於肇慶城西,是一座仿宋建築群,除牌坊、山門外,還有大殿,東、西配殿,鐘樓,鼓樓、亭、廊、井等,佔地面積11500平方米,與其他包公祠相比,其規模位於前列,也體現了嶺南古建築的特色和風格。
  • 揭陽市揭東區玉湖鎮新寮村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新農村建設有成效
    從揭陽市揭東區玉湖鎮新寮村了解到,該村是一座隱於青山綠水中的潮汕古村落,有院士的故事、武舉人的故事,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民俗典故也多,是遠近聞名的「廣東省古村落」「省級新農村示範片」。該村位於揭陽市揭東區西北部,始建於明萬曆六年(1578)。
  • 感悟平遙古建築之美
    「平遙古城是中國漢民族城市在明清時期的傑出範例,平遙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徵,而且在中國歷史的發展中為人們展示了一幅非同尋常的文化、社會、經濟及宗教發展的完整畫卷
  • 閩臺攜手,讓古建築重煥光彩
    比如臺中霧峰林宅的花廳,就是典型的福州式屋架;新竹縣北埔天水堂姜屋、屏東縣佳冬蕭屋等客家古建築,雖呈現出南北各異的在地化客家建築風格,但宗祠、公廳等都再現了客家人家族聚居的特點。閩臺共同保護好有歷史淵源的古建築,就是在傳承文化、守護歷史,讓更多臺灣民眾意識到臺灣文化是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
  • 試看中國人文景觀的歷史文化底蘊能打動你嗎?網友:這次長見識了
    都知道我們的祖國中國是一個文明大國。中國有5000年的歷史。在這5000年中,中國的文化沒有像印度,埃及那樣遭受戰爭的打擾而中斷。中國的文化一直代代相傳,成為現在我們中國人民的驕傲。 而且很多地方都留有古建築古書籍,古文化的。
  • 中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太和殿
    如果您喜歡傳統古建築文化的,可以關作者「古建築設計師」,後面會長期更新,弘揚傳統文化 傳承民族精神!太和殿俗稱金鑾殿,為漢族宮殿建築之精華,東方三大殿之一。中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稱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稱皇極殿,清順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
  • 中國國家制度體系彰顯優秀傳統文化底蘊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在中國的社會土壤中生長出來的」,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和「中華文化根基」。充分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觀念,有助於進一步健全完善國家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我國國家制度具有深厚的優秀傳統道德文化基礎,包含著豐富且系統化的優秀傳統社會治理思想資源。
  • 北京文化底蘊之故宮和故宮博物院有什麼區別?
    毋容置疑,北京是一座文化底蘊相當豐厚的城市。它在歷史上曾是六朝都城,從燕國起到2019年的今天,這2000多年裡,北京市在各個方面都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文化內涵,這些使得北京的文化底蘊日漸加深。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
  • 走進山西高平馬村——中國傳統村落東周村
    東周村,位於山西省高平市馬村鎮西南5公裡處,人口2580,黨員63人,支、村兩委幹部8人。東周村地勢平坦,陽光充足,屬馬村鎮重點農業性村莊,耕地面積3200餘畝,其中農作物面積2000畝,經濟作物面積800畝,蔬菜大棚80棟,佔地541畝。
  • 中國古建築藝術博物館,福建尤溪桂峰村的百年大厝
    桂峰村自然環境得天獨厚,歷史古蹟眾多,自古就有桂峰八景:石筍擎天、金雞曜日、玉泉湧蜜、丹桂飄香、印橋皓月、酒座清風、雙際龍吟、三峽虎嘯記入古籍。這些景點有的天然生成,清新脫俗,有的是人工遺蹟,底蘊深厚,歷史上吸引了很多文人墨客關注,並留下數百首詩詞歌賦,都記載在蔡氏族譜中。
  • 世界現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質結構的古代皇宮建築群,竟然就在中國
    歷史總是讓人著迷,古色古香的建築無一不讓人所嚮往,金碧輝煌的宮殿、紅牆綠瓦的建築,吸引著一批又一批的遊客,至今許多的國家都還保留著古建築,這不僅僅是文物,更代表著一個國家的歷史,但你知道嗎? 世界現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質結構的古代皇宮建築群,竟然就在中國,而它就是「北京故宮」。
  • 中國「最有潛力」的城市,文化底蘊不輸洛陽,被稱為「椰城」
    海南省是國內南洋文化體現最突出的表現之一了,這座城裡有很多的南洋風格的」騎樓「都是那些上世紀,冒險下洋的海南人帶回來的珍貴記憶。在之前它屬於廣東省的轄區,1988年時海南成為了獨立的省份,海南省地處中國最南端,是我國的」經濟特區「,小編要和大家分享中國」最健康「的城市,就是這個地區的省會海口市。
  • 粵北小城圍樓眾多,紅圍距今已200多年歷史,客家文化底蘊濃厚
    客家圍屋,又稱圍屋、客家圍等,是客家民居經典的三大樣式(客家圍屋、客家排屋、客家土樓)之一 ,是一種富有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築,被譽為「東方的古羅馬城堡」「漢晉塢堡的活化石」,被中外建築學界稱為中國民居建築的五大特色。圍屋的類型主要有圍龍屋、圍樓、四角樓等,在形式上主要有方形圍屋、半圓形圍屋、圓形圍屋 。圍屋始建於唐宋,興盛於明清。
  • 「辦好文博會 展示新形象」鮮活講述山西古建築的故事
    記者獲悉,本屆文博會上,山西日報傳媒集團將重點展出幾年來凝心聚力精心打造的扛鼎之作——山西日報文創園暨文旅大數據產業項目,也就是以山西精品古建築為載體,用AR、VR、MR、全息投影等科技手段,鮮活講述講好中國故事的山西篇章。  土木華章,潮湧東方。古建築是中華文明的見證者、承載者、記錄者。
  • 興莆田傳統文化
    7月29日,為宣傳弘揚傳統文化,讓青少年更好地繼承。我院「閱千年精粹,覽傳統風華」團隊成員前往莆田市新博物館和古譙樓進行實地考察學習工作,同時為後續推進各地的歷史風韻奠定基礎。福建省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資源大省之一。素有「文獻名邦」美稱的莆田市新博物館,館內分別陳列歷史、民俗、媽祖文化。不僅可以學習到莆田傳承至今的傳統文化,也能領略遠近聞名的媽祖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