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容置疑,北京是一座文化底蘊相當豐厚的城市。它在歷史上曾是六朝都城,從燕國起到2019年的今天,這2000多年裡,北京市在各個方面都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文化內涵,這些使得北京的文化底蘊日漸加深。
北京市,簡稱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也是中國4個直轄市之一;北京是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現代化國際城市,也是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辦公所在地。
文化底蘊,就是人類精神成就的廣度和深度,即人或群體所秉持的的道德觀念、人生理念等文化特徵 ;也是人或群體學識的修養和精神的修養。
故宮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
北京故宮於明成祖永樂四年開始建設,以南京故宮為藍本營建,到永樂十八年建成。紫禁城內的建築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的中心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是國家舉行大典禮的地方。內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統稱後三宮,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宮。
北京故宮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1961年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北京故宮博物院
北京故宮博物院建立於1925年10月10日,位於北京故宮紫禁城內。是在明朝、清朝兩代皇宮及其收藏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中國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中國最大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其文物收藏主要來源於清代宮中舊藏,是第一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同時也是世界三大宮殿之一。
故宮博物院的藏品
故宮博物院藏品豐富,幾乎涵蓋了整個古代中國文明發展史和幾乎所有文物門類。在這裡我就簡單列出幾項:
繪畫方面:唐朝韓滉《五牛圖》卷;唐朝閻立本《步輦圖》卷;東晉顧愷之(傳)《洛神賦圖》卷;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卷等。
書法方面:西晉陸機《平復帖》卷;東晉王獻之《中秋帖》卷;唐朝馮承素摹東晉王羲之《蘭亭序》卷(神龍本)等。
碑帖方面:東漢《張遷碑》明拓本(東裡潤色本);唐《九成宮醴泉銘》宋拓本等。
銅器方面:故宮是世界上收藏中國青銅器數量最多的博物館。主要有商代三羊尊、商獸面紋甗、西周師趛鬲、戰國宴樂狩獵水陸攻戰紋壺等。
那麼說到這裡,可能就有同學會問了,那這故宮和故宮博物院有什麼關係啊?是啊,它們之間有什麼關係呢?
隨著時間流逝,故宮和故宮博物院二者的概念逐漸模糊。從功能作用上來看,故宮指的就是這座「紫禁城」,是古代帝王居住和處理政務的地方;而故宮博物館主要是為收藏清代宮中舊藏而存在的一個研究故宮歷史、收藏故宮文物、維護故宮財產的部門和機構。而且二者的建造時間也不相同,簡單來說,故宮博物院是為了維護、保存和發展故宮中的歷史和文化底蘊而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