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途中用相機刻錄時光、行攝鄉土、看古村鎮,平凡的生活風景無需華麗只需熟悉。黃楊軍與你共享生活中平凡又熟悉的景色。
客家圍屋,又稱圍屋、客家圍等,是客家民居經典的三大樣式(客家圍屋、客家排屋、客家土樓)之一 ,是一種富有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築,被譽為「東方的古羅馬城堡」「漢晉塢堡的活化石」,被中外建築學界稱為中國民居建築的五大特色。
圍屋的類型主要有圍龍屋、圍樓、四角樓等,在形式上主要有方形圍屋、半圓形圍屋、圓形圍屋 。
圍屋始建於唐宋,興盛於明清。圍屋結合了中原古樸遺風以及南方文化的地域特色,是中國五大民居特色建築之一。只要在客家人聚居之處,都能見到圍屋的蹤跡,主要分布在廣東的深圳、惠州 、河源、梅州、韶關,江西的贛州,福建的龍巖、三明,廣西的賀州、玉林 等地及國內外其他客家人聚居地。
廣東梅州、深圳、惠州、河源以及江西贛州、福建龍巖、香港新界等地區,是客家人聚居的主要區域之一。客家人的傳統居所——客家圍屋,主要分布於粵東、粵北、贛南,東江流域和環處珠江口的深圳、香港等地,其內涵豐富,形式多姿多彩,是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粵港地區的客家圍屋,大體可以分為15種類型,其中尤以圍龍屋、城堡式客家圍、深圳碉樓、四角樓最具地方特色。
始興縣地處廣東省韶關市境內的一座粵北小城,總面積2174.12 km,總人口僅為26.37萬人。始興縣是典型的客家地區,客家文化底蘊濃厚,現存240多座圍樓就是始興客家文化的活化石。
走在始興的鄉鎮上,隨處可見各式各樣的圍屋,或氣勢恢宏,或古樸典雅,與現代建築相輝映。始興的圍屋,數量之多,樣式之多,結構之多樣,保存之完整。始興的每一座圍樓都有許多悠久的歷史故事,紅圍便是眾多圍樓其中的一座。
紅圍距今已有200多年歷史,位於始興縣沈所鎮北村郭屋,佔地面積約2500平方米,之所以叫紅圍,一是因為它的牆壁用河卵石、青磚和紅砂的砂漿砌成,整體呈紅色,二是因為紅圍曾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共廣東省委機關,有著光榮的革命鬥爭歷史,它為指揮廣東的抗日鬥爭作出過貢獻。
紅圍在抗戰時期曾是省委秘密電臺聯絡點,被民眾成為「紅色指揮所」。在那白色恐怖、腥風血雨的日子裡,原廣東省委在紅圍克服了許多艱難困苦,開展了一系列重大活動,作出過許多重要決策,在廣東黨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粵北小城始興圍樓眾多,紅圍距今已200多年歷史,客家文化底蘊濃厚。拍植物、拍農村、拍老屋、拍古建築古村鎮這些我們身邊親切的存在,生活中的風景無需華麗只需熟悉。 歡迎關注、收藏、轉發、留下你的隻言片語。